?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知識圖景與趨勢

2022-02-01 04:38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趙嘉楊
亞太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發文圖譜聚類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趙嘉楊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扭轉了讀與寫能力發展相互孤立的局面,將兩者打通,并以此為抓手培育學生的思維品質。學術界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保持高度關注,都認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觀點,認為讀后續寫是內容創造與語言模仿的有機融合,是提高外語教學效率的可靠途徑,符合語言學習規律,能夠有效促進英語學習。不同體裁的讀后續寫之間存在協同效應,議論文續寫的協同效應相對更強,語言偏誤頻率更低,更有利于語言準確性發展;記敘文續寫對語言產出量的影響更為積極,更有利于語言流利性提高,研究結果有力證明了讀后續寫的重要性和價值。

鑒于此,本文借助CiteSpace5.7.R5軟件多視角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領域文獻成果進行梳理分析,探測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領域知識分布,勘明熱點和發展前沿,嘗試據此構建出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科學知識圖譜,以可視化的數據方式解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為后繼的研究和教學提供參照。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將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以下簡稱“CNKI數據庫”)收錄的10年中以“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等為主題的文獻作為研究對象。在CNKI數據庫中以“高中英語讀后續寫” “讀后續寫”“以讀促寫”等為關鍵詞檢索相關文獻,時間限定為2012年6月1日到2021年6月1日,剔除樣本中的新聞報道類等無效文獻,最終共獲得799篇有效文獻,所有文獻均以Refworks格式導出,命名為CiteSpace可識別的文件名稱download_xxx.txt。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陳超美教授基于Java語言開發的CiteSpace信息可視化軟件,版本為CiteSpace5.7.R5(64-bit)、Java1.8.0_291-b10(64-bit)。將799條有效樣本數據通過軟件界面頂端操作欄Data/Import導入。時間選擇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切片年度為 1年,其他參數選擇系統默認參數,分別選擇“關鍵詞”“作者”“機構”為網絡節點類型,繪制不同節點的可視化知識圖譜,并進行梳理和分析,從而找出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的現狀和趨勢。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概況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文獻量分析

圖1顯示在2012—2021年的十年間,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發文量總體呈逐年增長趨勢。2012—2015年,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處于萌芽期,年發文量是個位數。2016—2019年是快速發展期,其中2018年發文量初次突破100篇。2020—2021年發文量仍不斷攀升,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圖1 2012—2021年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發文量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三階段的時間節點都與特定的教育事件有關。

第一個階段獲益于2013年王初明教授首次將閱讀與寫作協同的讀后續寫作為一種外語促學方法提出,不難理解2012—2015年是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萌芽期,學術界敏銳地捕捉到高中英語教改新動態。

第二階段是快速發展期,與讀后續寫作為全新的高考題型于2016年在浙江英語高考試卷中首次出現有關,可見其教學實踐價值甚于它的理論重要性,也揭示高中英語的教研深受高考指揮棒影響。

第三階段是持續穩定增長期,恰好呼應各地高考新方案出臺的時間。在此時間段,讀后續寫作為新題型被多地納入高考方案,各地學校都關注到這一重要變化及其給高中英語教學帶來的挑戰。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機構分析

為了解有關“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主題的主要研究機構的分布情況,通過CiteSpace軟件將Node Labels的閾值設置為4即機構發文量大于等于4篇時才共現,生成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研究機構共現網絡圖譜(見圖2)。

圖2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機構共現網絡圖譜

據圖2,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機構共現網絡圖譜中共包含592個節點,1條連線,網絡密度(Density)為0。這說明研究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機構雖然較多,但是較為松散,機構與機構之間聯系少,只有浙江外國語學院和浙江省平湖中學之間有合作。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弱,未形成集中核心研究機構和團隊。研究表明,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學術產出在4篇及4篇以上的共有15所研究機構(見表1)。

表1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學術產出4篇及4篇以上的研究機構

續表1

如表1所示,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機構以中學為主,高校為輔,15所發文量較高的機構中有11所高中,4所高校。從地域分布來看,5所學校在浙江,3所學校在江蘇,3所學校在山東,2所學校在廣東,剩下的分布在廣西和云南??梢娔壳案咝ψx后續寫研究的學術投入相對不夠,未與高中的英語教學實踐形成互動;從地域來看關注度較高的學校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以江浙為代表,特別是浙江,這跟浙江較早開始讀后續寫實踐有關。與之相比較,中西部學校的學術和實踐投入較為欠缺。

(三)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作者分析

研究某一作者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的發文量,有利于了解該作者在此領域的持續學術產出情況及貢獻程度。通過CiteSpace軟件生成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作者共現網絡圖譜(見圖3)。

圖3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作者共現網絡圖譜

圖3顯示,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作者共現網絡圖譜共有909個節點,174條連線,網絡密度(Density)為0.0004。其中張強、王初明、姜琳、王啟和張春青等作者節點明顯較大,表明這幾位學者發文量大。其中相較粗的線條連接了張強、張春青、費勝昌和王初明等人,表示這幾位學者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觀點或者做法的聯系較為緊密。表2是發文量3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統計情況。

表2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發文量3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領域發文量3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共有12人,張強發文量最多,達到9篇,且與其合作關系密切的費勝昌發文量都達4篇及4篇以上,這說明兩位作者研究興趣相對穩定,合作關系穩固,與圖3的結果相互呼應支撐。在12位高產作者中,發文5篇有3位,4篇有3位,3篇的有4位,他們的研究已經形成一定積累。

三、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熱點前沿分析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關鍵詞共現分析

關鍵詞詞頻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某一研究領域的熱點及關注側重點。為更好了解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現狀,將出現10次及10次以上的關鍵詞進行共現,反映了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的各個視角,生成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4)。

圖4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中包含1001個節點,2259條連線,網絡密度(Density)為0.0045。樣本文獻含有主題檢索詞“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因此“高中英語”和“讀后續寫”成為共現圖譜中最大節點,除此之外的核心素養、高考英語、思維品質、協同效應等也是其中較大的節點。

可見這些關鍵詞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領域出現頻次較高,是目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高頻關鍵詞和中心性能夠反映出某領域的研究熱點,因此本研究結合被引頻次和中心性前10的關鍵詞做深度分析,制作出高頻關鍵詞表,即表3。

表3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高頻關鍵詞

結合關鍵詞被引頻次和中心性分析,被引頻次越高,代表作者關注度越高;中介中心性≥0.1,說明此關鍵詞在共現關系中處于重要位置。

通過表3的對比可以發現,“新題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和“行動研究”等具有較高中心性,但其引用頻次較低。這說明它們具有較大研究價值,然而尚未引起其他研究者的學術注意,有待未來更多高中英語教師和研究者加入探討?!案呖加⒄Z”具有較高引用頻次,中心性卻較低,可見學者對這一主題有較高關注度,但該主題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領域位置并不夠重要,只是研究開展的時代背景和具體語境。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關鍵詞共現聚類圖譜分析

將研究樣本文獻通過關鍵詞聚類后,發現其可分為20類,且聚類Q值為0.7281,高于臨界值0.3,說明聚類結構具有顯著性;S值為0.8985,高于臨界值 0.5,說明聚類匹配性較強,聚類是可信的。將這20個聚類主題整理后形成表4。

表4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關鍵詞共現聚類表

根據關鍵詞共現和聚類結果,對這20個聚類分析得出:讀后續寫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協同效應從理論上直接支撐了英語讀后續寫的發展;讀后續寫有助于激發學生想象力、增強寫作動機和降低寫作壓力;讀后續寫與概要寫作對學生習得影響之間存在差異;讀后續寫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特別是提高學生思維品質。

“協同”這一概念由英國學者Akinson引入二語習得領域,Pickering和Garrod具體提出互動協同模式,認為協同源于互動,互動是人際對話順利進行的關鍵。該模式背后的運行機制是結構啟動,即對話雙方在交談過程中傾向于使用剛聽到的話語,這為將協同模式應用在讀后續寫中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支撐。

四、結論與教學啟示

(一)結論

研究表明,隨著新高考政策的落地,總體上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的發文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有關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領域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高中教師和學者們的關注和重視。研究機構以中學為主,高校為輔,且機構與機構之間相對獨立,缺乏足夠有效聯系,難以形成相對集中的研究方向和核心研究機構及隊伍。

讀后續寫作為新題型被納入高考后,教師和研究者更關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發展趨勢,而對于讀后續寫的行動研究等中心性較高的問題缺乏足夠投入。目前該領域的研究聚焦在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和協同效應,且現有的研究大多是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策略探究以及通過實證研究探索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對學生多方面習得的促學作用,但也要注意到相關教學經驗總結和實證研究由于規模小、實驗持續時間短等問題,結論具有一定的局域性,普適性較弱,難以大規模推廣,后繼研究中需要持續改進。

(二)教學和研究啟示

十年的英語讀后續寫研究已使得讀后續寫的重要性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得到普遍認同和接受,相關探索為高中英語教學正確認識讀后續寫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步驟,為在課堂實踐中優化教學設計,提升學習效果提供有價值的參照。后期的探索和探討要沿著加強機構合作、多視角深入和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等路徑繼續深入挖掘。

第一,加強研究機構間合作,提高研究水平。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機構以中學為主,但各中學間聯系與交流不足。中學作為教學實踐第一線,在讀后續寫研究和實踐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應該是研究主力。各學校之間因為高考政策的要求,存在相似的教學語境和應用場景,具備充分的合作基礎。因此,學校之間如果更多開展各級各類交流,為資源共建共享創造條件,能減少低水平重復研究和建設。高等院校作為科研的中堅力量,如果更多走進高中課堂,觀察教學,傾聽教師和學生的需求,與中學研究團隊協力自下而上地完善理論,就能夠以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來提升高中英語讀后續寫質量。

第二,優化讀后續寫教學,多視角探索?,F有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研究更多地從教師角度分析,受高考指揮棒的深度影響,主要關注記敘文續寫,很少顧及其他體裁的文章,存在以考定教研的現象,同時也使得研究成果缺乏時間和空間上的普適應,難以推廣。再者,研究中也存在偏教學過程,忽略學習者的認知思維過程,對于熱點話題互動協同模式的研究也停留在淺層,少有發掘該模式背后的結構啟動機制。因此,各研究機構應積極開拓該研究領域新視角,促進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向縱深處發展。

第三,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高中英語讀后續寫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這也意味著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將不再完全適用。教師可以積極探索以讀促寫的實現路徑,融入數據可視化等方法以及多種方法的組合,充分發揮讀后續寫對學生各方面習得的促進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

猜你喜歡
發文圖譜聚類
繪一張成長圖譜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基于DBSACN聚類算法的XML文檔聚類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基于高斯混合聚類的陣列干涉SAR三維成像
一種層次初始的聚類個數自適應的聚類方法研究
自適應確定K-means算法的聚類數:以遙感圖像聚類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