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貨幣定義及發展階段的研究

2022-02-02 22:50王永莉張百順
中國商論 2022年2期
關鍵詞:發展階段

王永莉 張百順

摘 要:貨幣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范疇,在馬克思經濟理論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由于受原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影響,對馬克思認識論把握不夠等原因,目前國內流行的政治經濟學中,對于貨幣定義認識存在著誤區。從認識論的角度,我們把貨幣看成一種歷史性的事物,作為一種勞動與勞動相交換的媒介的本質始終未變,而其形式則經歷了從實物貨幣到虛擬貨幣的演進過程,這一過程遵循社會純粹損失和交易成本不斷降低的演進邏輯,也是貨幣形式不斷回歸其本質屬性的過程。在貨幣形式發展以數字貨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形式的今天,“貨幣是商品”的認識已嚴重背離社會經濟現實,需要對其本質認識的基礎上,進行重新概括,以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實踐。

關鍵詞:貨幣本質;社會純損;流通成本;發展階段;信用貨幣

本文索引:王永莉,張百順.關于貨幣定義及發展階段的研究[J].中國商論,2022(02):-099.

中圖分類號:F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1(b)--04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交易形式也在不斷變化,人們不斷追尋交易的便利,這就促進了貨幣形態的不斷變化,經歷了從最初的實物貨幣到現在的紙幣、電子貨幣甚至數字貨幣,貨幣形式的變換對貨幣的本質也提出了質疑,促使我們進一步去探討貨幣的本質。貨幣和貨幣商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貨幣作為商品形態的特殊性和作為價值形式的一般性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貨幣商品只是貨幣作為價值形式發展的一個特定的階段(張建君,2007)。貨幣發展的歷史表明,從足值貨幣到非足值貨幣是貨幣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飛躍,但從非足值貨幣完成完全的信用貨幣——紙幣、電子貨幣,才最終展示了貨幣的本質(徐諾金,1999)。貨幣形態的歷史演進,特別是電子貨幣的出現,充分說明了貨幣的本質是在交換過程中使用貨幣的人之間達成的一種默認的信用關系(衛鐵林,2003)。虛擬貨幣的產生是在電子貨幣形式的法幣流通還未深入普及時,而后者在逐步完善后,支付和流通上如果完全具有虛擬貨幣的便捷性和普適性,就將自然地承擔一般等價物的責任,而虛擬貨幣則會結束其泛化流通的“過渡任務”,回到其商品本質中去(夏勇峰,2008)。央行數字貨幣目前已經進入內測階段,依據出現的問題不斷進行調整以更好地應用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吳婷婷,2020),不同形式的貨幣體現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趙瑩,2020)。本文首先介紹了在政治經濟學中有關貨幣定義的認識誤區,并解釋了誤區產生的原因;其次從交易成本和社會純損兩個方面,介紹了貨幣的發展歷程;最后從貨幣的發展歷程中對貨幣的定義進行修正,并對貨幣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

1 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關于貨幣定義的認識誤區

貨幣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范疇,在馬克思經濟理論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馬克思的經典著作《資本論》的核心是論資本,通過對資本的研究,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規律。資本是能夠增值的價值,而資本只有在運動中才能增值,貨幣資本運動是最耀眼的資本運動形式,資本增值無非表現為貨幣量的增加。因此,要想弄清資本,必須首先弄清貨幣。馬克思及其以前的思想家或經濟學家生活在實物貨幣時代,貨幣被人們普遍接受,除了其自身特殊的自然屬性外,還因為貨幣本身就有價值,是商品。因此,人們不難認識到,貨幣是由某種特定的商品充當的,或者籠統地講,貨幣是商品。馬克思講,困難不在于認識貨幣是商品,而在于商品怎么成了貨幣。在《資本論》中,他假定金是貨幣商品(“為了簡單起見,筆者在本書各處都假定金是貨幣商品?!眳⒁姟顿Y本論》(第一卷),第三章,112頁,人民出版社),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價值形式的剖析,探討了貨幣的起源,將貨幣定義為“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但這種概括只適用于實物貨幣時代,而不適用于信用貨幣時代。

在實物貨幣時代,某個實物之所以能充當一般等價物,正是因為其本身有價值,是商品,而且是被人們普遍接受的商品,例如,羊皮、金、銀等實物。因此,我們可以籠統地講“貨幣是商品”。一旦到了信用貨幣時代,貨幣職能的載體本身并沒有任何內在價值,之所以能夠流通,是因為其背后有著信用(商業信用或政府信用)的支撐。貨幣仍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客觀存在,但貨幣的一般等價物職能已不再是由有內在價值的商品充當。此時,如果我們再講“貨幣是商品”,就與現實格格不入。但是目前國內流行的一些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卻仍將貨幣定義為“……的商品”(“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眳⒁姟墩谓洕鷮W》,高等教育出版社)。

“事實上,他(斯密)只是限于舉出了這樣的論據:每個人都想持有‘若干數量的其他商品’,而對于這個商品,是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商品拿來交換的。然而這是怎樣的一個商品呢?為什么大家都樂意接受他呢?斯密只是說明:在各個不同的民族中,各種不同的產品充當了這個商品?!保▍⒁姳R森貝《政治經濟學》第一卷,第277頁)。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的產物,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因而也必然存在貨幣,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貨幣仍然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是價值的體現?!保▍⒁姟墩谓洕鷮W教科書(社會主義部分)》,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70頁)。

“貨幣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結果,是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結果,是從商品交換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自發地產生的,貨幣無非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保▍⒁姟墩谓洕鷮W(資本主義部分)》,財政部教材編審委員會編,第45頁)。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保▍⒁姟墩谓洕鷮W教學參考》,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1頁)。

“作為價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過代表作為流通手段來執行職能的商品,是貨幣,因此,金(或銀)是貨幣?!保▍⒁姟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1頁)。這一現象表明人們對于貨幣的經濟范疇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

2 認識誤區產生的原因

對于貨幣定義認識長期的誤區產生原因有很多,比如對于人們固有思維的影響、大眾接收到的相關貨幣定義文獻的局限性以及對于貨幣形態的變化未能進行深入剖析等原因,從而造成對貨幣的本質認識不清。這些原因可以歸結到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蘇聯政治經濟學教材的影響,使人們對貨幣的定義產生一種固有的本能的認識;另一方面是對馬克思的認識論沒有真正理解,因此對貨幣的定義沒有本質的認識。

2.1 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影響

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政治經濟學教育受蘇聯的影響可謂根深蒂固,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著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對貨幣的定義有如下經典表述:“貨幣是充當一切商品的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它本身體現著社會勞動,并表現出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關系。隨著貨幣的產生,商品界分為兩級:一極是一切普通商品,另一極是起貨幣作用的商品?!保◤埣冊染帯墩谓洕鷮W(資本主義部分)》,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40頁)。學生從初中開始就逐漸接觸到政治經濟學,我們接受的政治教育也大多是從教科書中獲得,隨著學識的不斷增長,對政治經濟學的了解也就越深入;很多政治經濟學的教材中在講解貨幣的起源與發展時都引用的是原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相關內容,由于應試教育的弊端,導致“貨幣是商品”這個概念根深蒂固,但是如果稍微仔細思索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在信用貨幣時代,很多條件都已經發生了變化,貨幣早已不具有商品的實質,現如今人們會用紙幣去購買黃金、白銀作為首飾或是投資產品用來增值,但是人們卻不會用紙幣去購買紙幣,所以我們應該打破這種觀念,意識到貨幣是不斷發展的,以前的觀念已經不能對貨幣作出合理的解釋了。隨著學識的增長,我們學習研究的范圍也越來越深入,不應該被所學的定理所束縛,要積極地去發現。

2.2 未真正理解馬克思的認識論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曾這樣寫道:“在科學上,一切定義都只有微小的價值。要想真正詳盡地知道什么是生命,我們就必須探究生命的一切表現形式,從最低級的直到最高級的??墒菍θ粘5倪\用來說,這樣的定義是非常方便的,在有些地方簡直是不能缺少的;只要我們不忘記它們不可避免的缺點,它們也無能為害?!保ǘ鞲袼?《反杜林論》第一篇,第八章,第82頁)在這里,恩格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事物的思路。如果我們把這段話里的“生命”置換為“貨幣”,我們便可以得到有關貨幣的定義,定義是對一個事物或是研究限定一定范圍,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提供一定指導,我們可以突破這個范圍探索更大范圍有關貨幣的定義,定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在隨著實踐以及貨幣形式的變化而變化,若是執著于定義,那么定義也將毫無意義。這段話也提醒我們在給事物下定義時需萬分小心。

在馬克思的認識論中,可以了解到對于一切定義都不簡簡單單的文字表面的意思,要想認識到其真正的本質就需要不斷進行實踐,在馬克思的認識論中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實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金銀作為貨幣的時代,人們的實踐和認識會受到經濟、政治等因素的限制,這導致人們對貨幣的認識也產生局限性。但隨著政治的不斷穩定、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實踐活動相比之前有了較大的突破,在商品不斷交換的過程中貨幣的形式不僅僅局限于金銀,貨幣的形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在不同時期實踐活動會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導致我們有限的認知,然而實踐活動是人們不斷探索前進的,人們的認識也是無窮的,認識是一個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馬克思的理論是抽象的、與時俱進的,為我們的實踐提供理論支撐,不是照搬的理論,因此對于“貨幣”也是一樣,我們應該根據實踐去理解馬克思的貨幣理論,而不是照搬、一成不變。

3 貨幣形態的演化與貨幣定義的重新表述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客觀存在,它代表著一種對商品和勞務的索取權,體現著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歐陽彬,2011)?!顿Y本論》中假定金是貨幣商品。金執行一般的價值尺度職能,并且首先由于這個職能,金這個獨特的等價商品才成為貨幣(王素珍,2014)。當今的紙幣、電子貨幣等形式不能是商品,足值貨幣具有商品的基本特性,而非足值貨幣不能認為是商品(唐偉,2011)。貨幣和貨幣商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金銀作為貨幣商品是貨幣價值形式發展的一個階段,而且金銀作為貨幣是在商品之前。

3.1 貨幣的傳統發展階段

對于貨幣的發展階段,不同的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是總體上都是將貨幣的發展階段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實物貨幣時代、貴金屬貨幣時代、紙幣時代、電子貨幣時代、數字貨幣時代。貨幣來源于商品之間的交換,最開始的雛形是物物交換;但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 此時人們需要找到一種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物品作為貨幣,將自己擁有的貨幣交換為人們普遍接受的物品即貨幣,然后再用其支付自己需要的商品,這樣大大簡化了交換的過程,也促使貴金屬成為貨幣。人們對于交換方式簡便、安全的需求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人們不斷探索新的貨幣形式。隨著國家的穩定及政府信用的樹立,央行利用自身的信用發行紙幣,該貨幣有國家強制力以及信用的保障,貨幣進入紙幣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科技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電子貨幣的便利被人們廣為接受,電子貨幣的出現使人們的交易過程變得簡單便捷。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深入,伴隨著比特幣的出現,數字貨幣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和特點,央行數字貨幣逐漸被挖掘出來,是貨幣形式演變的又一重大轉變。

3.2 貨幣的實質發展階段

貨幣形態的不斷演進,在實質上可以將其分為兩個階段,即實物貨幣階段和信用貨幣階段。

3.2.1 實物貨幣階段

在實物貨幣階段,貨幣有著實物的支撐,其特點是能夠作為商品也能夠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在最初的物物交換中,貨幣本就是實物;在金銀作為貨幣的階段,金銀本身就是商品具有足值價值,在國家權力干涉不深入的情況下,將本身具有價值的商品作為大家都能夠普遍接受的交換媒介來進行流通。金塊作為一種商品,其本身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但是只要處在實際流通中,它就是單純的鑄幣或流通手段(楊照男,1988),在這一時期,貨幣以金銀本身的價值作為支撐,這也是人們信任該實物將其作為貨幣的基礎;甚至在銀行券盛行的時代也屬于實物貨幣階段,銀行券最終還是依靠黃金的價值流通,其背后有實物作為支撐。在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時期,也是因為其與黃金掛鉤,使得美元的價值以黃金作為支撐,致使其成為國際通用貨幣,雖然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后美元與黃金脫鉤,但是美元的價值與石油的價值聯系密切,這些都支持著美元作為國際貨幣。

3.2.2 信用貨幣階段

非足值貨幣屬于信用貨幣,這些貨幣具有非稱量性,本身的價值小于它所能夠代表的價值,其中這一部分是信用在起作用(孫國峰,2019)。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交易范圍擴大到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貨幣是交易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信用貨幣得到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交易的便利,交易范圍以及交易量的擴大,使得貨幣從金銀轉化為紙幣成為歷史的必然,紙幣的應用使得金銀回歸商品本質,紙幣脫離黃金進入流通領域,使黃金退出流通領域,黃金回歸為一般商品,重點發揮它的使用價值。到現在我國已經發行了五版人民幣,事實證明國家信用作為貨幣的支撐是可行的。如今已經步入大眾視野的數字貨幣,也是國家信用作為支撐發行,更體現了貨幣的本質,最小的占用社會資源。在區塊鏈的基礎上,數字貨幣更加具有安全性,數字貨幣如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是客觀存在的。

貨幣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體現的是一種社會關系,是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目前貨幣可以將這種制約關系體現出來,但是隨著科技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未來或許存在比貨幣更加適合體現社會關系的貨幣。貨幣只是作為商品交換的中介,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貨幣虛擬化既促進了商品交換的便利,又沒有過多地占用社會資源,貨幣的存在形式完全虛擬化,將社會損失降到了最低,資源得到了更優化的利用。

上述介紹了貨幣的發展階段,其分為兩個階段——實物貨幣階段和信用貨幣階段,因此,關于貨幣的定義僅僅局限于貨幣的形式——是一種“商品”則不能夠完全清楚地表達出貨幣的范圍,對于貨幣的定義要更加注重貨幣的本質;貨幣的形態從貴金屬發展到紙幣、電子貨幣再到數字貨幣,已經不再局限于“商品”這一本質,貨幣已經完全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它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商品交換的信用媒介,根據這些分析我們可以重新界定一個貨幣的范疇,貨幣是使得商品能夠成功交易的信用媒介,貨幣的形式可以是實物、虛擬甚至可以是任何形式。

4 結語

本文首先介紹了關于貨幣定義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其次介紹了該誤區產生的兩大根本根源,一是原蘇聯政治教科書根深蒂固的影響,二是對于馬克思的認識論理解不夠透徹;再次分析了我國貨幣的發展歷程,其經歷了實物貨幣到數字貨幣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交易成本的不斷降低以及社會純損的不斷減少,貨幣形態的不斷改變使得貨幣的本質一步步得到體現;最后對貨幣的定義進行了修正。

在未來,數字貨幣是全球貨幣發展的趨勢,全球數字貨幣競爭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高洪民,李剛,2020),它能夠打破國界,使得經濟一體化更加深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田原,2020),使得世界各國聯系更加緊密,數字貨幣會漸漸成為世界各國都使用的貨幣。數字貨幣將貨幣的本質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來,區塊鏈不斷發展,促使了數字貨幣的產生,是貨幣形式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要抓住此次機遇,為數字貨幣的出現打好基礎,同時相關的配套設備法律法規等也要跟上。

貨幣的形態一直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金銀是貨幣的起點,但是我們很難說數字貨幣就是貨幣的終點,因為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智慧的不斷增長,以及交易形式的不斷變化,在未來新的交易形式的出現促使貨幣的進一步發展也不是沒有可能,因此,對于貨幣的定義也要與時俱進。隨著未來貨幣形式的不斷發展,要對貨幣定義進行適當修正,因此對于“貨幣是商品”這個概念也需要及時更正,要正確認識到貨幣的本質。

參考文獻

[1]張建君.質疑“超越貨幣本質‘一般論’與‘特殊論’的對立”:與王峰明、牛變秀先生商榷[J].探索與爭鳴,2007(1):33-36.

[2]徐諾金.信用是貨幣的本質[J].廣東金融,1999(6):3-5.

[3]衛鐵林.由電子貨幣重論貨幣的本質[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3(2):7-8.

[4]夏勇峰.虛擬貨幣:商品還是貨幣?[J].IT經理世界,2008(22):54-55.

[5]吳婷婷,王俊鵬.我國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影響、問題及對策[J/OL].西南金融:1-13[2020-06-16].

[6]趙瑩.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金融監管制度構建[J].重慶社會科學,2020(5):74-83.

[7]陳燦華.關于貨幣本質的內涵界定[J].池州師專學報,1999(4):3-5.

[8]歐陽彬.馬克思貨幣本質觀與國際貨幣金融危機[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2):209-212.

[9]王素珍.從貨幣本質看比特幣[J].中國金融,2014(9):16-18.

[10]唐偉.對貨幣本質的思考[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31(5):24-25.

[11]孫國峰.貨幣創造的邏輯形成和歷史演進:對傳統貨幣理論的批判[J].經濟研究,2019,54(4):182-198.

[12]楊照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是如何記述貨幣本質的(中)[J].財政研究,1988(10):60-62.

[13]高甜.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發展研究[J].時代金融,2020(11):1+20.

[14]高洪民,李剛.金融科技、數字貨幣與全球金融體系重構[J/OL].學術論壇:1-7[2020-06-14].

[15]田原.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時代正加速到來[J].世界知識,2020 (9):60-61.

Research on the Definition of Currency and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0

WANG Yongli? ZHANG Baishun

Abstract: Currency is the core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system. Influenced by the good example of Soviet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sufficient grasp of Marx’s epistemology, there ar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currency in the current domestic popular political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we regard money as a historical thing, its essence as a medium for labor exchange never being changed, and its form ha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physical currency to virtual currency. The process follows the evolutionary logic of social net loss and continuous reduction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is also a process in which the form of money continues to return to its essential attributes.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currency represented by digital currency, the cognition that “currency is a commodity” has seriously deviated from social and economic realit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generalize on the basis of its essential cognition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onstant changes of socioeconomic practice.

Keywords: the essence of currency; social net loss; circulation cost;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credit currency

猜你喜歡
發展階段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品牌化開發路徑研究
創業企業階段性動態管理模式研究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政府角色轉換探析
唐代皖南詩歌探究
二十世紀中國音樂發展概述及思考
淺析電視平民話語權的發展階段
管理會計在國內企業中的應用分析
資金分配理論與企業實際應用的有效結合
基于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國企員工市場化引入和退出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