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教育貫徹“立德樹人”思想的反思探索

2022-02-09 05:00鄧嘉麗林澤雄蘇競文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2年46期
關鍵詞:立德立德樹人價值觀

鄧嘉麗 林澤雄 蘇競文

(廣東白云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高校階段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最后階段,之后就要進入社會進行工作和生活,因此高校中的思政教育應該發揮幫助學生指明人生基礎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但是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落實的過程中存在思政內容過于理論化的特征,學生難以將思政教育內容和實際生活學習環境進行充分聯系。此外,部分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和思政教育之間的聯系性,導致學生在學習思政內容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不能充分滿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目標。

一、高校思政教育貫徹“立德樹人”思想的重要性

1.“立德樹人”相關概念

“立德樹人”思想指的就是通過樹立德育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具體而言,“立德樹人”指的就是教育者應該在平時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將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重視通過積極正面的思想內容來對學生的品德進行塑造[1]。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本身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結合體,因此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更應該將德育方式作為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進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F階段我國正處于經濟深化發展改革的重要階段,大學生作為祖國發展的未來以及民族復興的希望,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的良好學習,同時應該重視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建設,進而滿足自己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

2.符合社會以及時代的發展潮流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步的背景下,我國社會中也出現了一些不符合社會核心價值觀甚至道德缺失的現象。例如,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實現效益降低產品質量,最終對社會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固然有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但是更多的卻是國家發展水平不足的表現。國民素質是國家發展水平的主要表現之一,因此在我國進入經濟發展以及國家建設新階段的背景下,對國民素質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不同的外來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建設造成了不同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因為思想意志不堅定導致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被動搖,進而導致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為了充分保證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提高國民素質,滿足我國社會發展以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相關要求,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質量勢在必行。在我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進而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積極作用,對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及提高國民素質起到推動效果。

3.創新思政教育方式的需要

傳統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相關需求。因此,為了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需要對傳統思政教育方式進行創新。在傳統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知識教學過于理論化的現象,同時也存在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和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程度差,以及對學生吸引力較低等現象[2]。這些現象的出現都說明了傳統思政教育方式不能滿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需求,需要對傳統的思政教育方式進行創新。而將“立德樹人”理念貫徹在平時開展的教育活動中能顯著推動思政教育活動創新方式,進而對提高思政教育質量和水平起到積極作用。例如,“立德樹人”理念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人為本,將思政教育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進行充分結合。那么在學生生活出現變化的情況下,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也應該隨之變化,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學生變化的需求,進而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激發學生參與思政活動積極性起到推動作用。

4.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回歸的必要

當代大學生多屬性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良好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在大學學習中,雖然其能夠表現出較為獨立的個性特征,但是同時也表現出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不關心社會發展、參與集體活動積極性較差、遇到問題消極逃避的現象。這種現象對于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因此高校思政課程應該重點關注現階段大學生的性格特點,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思政教育活動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高校思政教育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能夠幫助學生充分提高性格素養和人格品質,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來塑造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操,幫助其提高家國情懷,使學生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祖國未來。因此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是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回歸的必要措施,也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必要措施。

二、高校思政教育貫徹“立德樹人”思想的措施

1.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創新思政教育課程

隨著我國進入信息時代,高校使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數量也逐漸提高,因此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來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和內容,同時在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創新思政教育課程能夠充分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因此,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創新思政教育內容[3]。在傳統思政教育課程中,思政教師一般是通過理論化的知識講解來幫助學生提高思政水平,但是這種教育方式不能幫助學生體會到理論化內容的實踐意義,同時和學生的學習習慣之間出現偏差,導致學生學習思政內容的積極性較差。高校思政教師既能夠充分利用傳統的互聯網資源,例如慕課、大學生網課平臺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也能充分利用在線學習系統來指導學生對思政內容進行學習。例如,高校思政教師能夠提前將思政教學內容、資料上傳至學生班級平臺,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知識進行提前學習和掌握,進而對提高課堂學習進度和效率也能起到積極作用。此外,高校思政教師還能充分利用現階段較為流行的即時通信軟件來實現對學生的積極溝通,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產生了相關疑問,能夠及時將相關問題及時和教師進行溝通,教師也能通過這種方式來收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而在課堂中對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講解,最終切實提高學生對理論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教育創新,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構建完備的教育機制,因此在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立德樹人”的根本價值,從而為學生制定能夠接受的教育目標和教學方法,進而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向專業化、系統化發展進步[4]。立德樹人的本質就是幫助學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觀念,因此教師在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這種方式來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重視幫助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進行全面理解。教師能夠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實際開展思政教育的各個環節中應該主動將學生作為根本要素,觀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和解決,進而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中的具體內容,提高學生參與思政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思政教師應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艱苦奮斗等精神時,既能夠從我國發展歷史中來舉例,同時也能從我國現階段現代化建設工作中進行舉例。教師可列舉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或者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等方面的例子,幫助學生將理論思政內容轉化為具體實踐,對學生提高思政理論內容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都能起到積極作用。第三,教師能夠從校園活動來滲透核心價值觀。例如,教師可在學校文化建設工作中提出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或者是讓學生以社會核心價值觀中某一觀念為核心開展活動,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3.強化思政課外實踐

立德樹人理念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掌握書本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進行運用,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水平[5]。因此,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在開展思政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重視強化學生的課外知識實踐。教師可組織學生定期開展以德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義務獻血、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留守老人、美化環境以及志愿者等活動來培養學生對思政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學校也能充分發揮良好的社會支持作用。除了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強化學生思政課外實踐之外,教師還能利用思政內容在學校開辦辯論賽、討論會等活動,通過這種活動的開展,學生需要為自己掌握的論點來進行知識搜集,進而對思政內容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通過這些多種思政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思政素質能起到十分良好的積極作用。同時思政教師也能充分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來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例如,對旅游相關專業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組織學生到附近的紅色景點中進行學習和實踐,而在美術專業學生實踐時,教師能夠組織學生到社區或者是公園等地方觀察生活,使用畫筆記錄生活中的思政內容。

4.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教師應該重視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因為思政教師是引導學生在思政課堂中對思政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的主體,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到思政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6]。教師平時應該重視積極參與學校內部的思政教學會議,通過這種方式來及時發現其他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使用的良好教學方法,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此外,思政教師在平時開展教學活動之外應該重視國家對思政課程的新要求,及時將國家要求融入平時開展的思政教育活動中,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對國家相關政策以及思政內容進行全面掌握和了解,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政水平和能力。高校思政教師還能積極參與國內開展的學術研究會議,通過參與這種活動來及時發現思政內容在新時期的新表現,進而提高教師的思政內容掌握程度。

5.建立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為了充分提高學生對學習思政內容的重視程度,教師還應該重視建立健全學生評價以及管理體系,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學生在學習思政內容過程中出現逃課、睡覺、玩游戲等消極行為。教師能夠在平時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成績判斷系統,例如,建立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結合的系統,通過兩者不同權重的組合實現對學生成績合格與否進行判定,這樣能提高學生對平時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的重視程度。在設計平時成績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將學生全勤、參與實踐活動表現、在線學習系統中的任務完成度等內容加入平時成績考核體系中,這樣能夠推動學生主動參與相關活動,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還能將一部分平時成績設置為學生的表現加分。例如,部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表現較好,教師能夠為其設置一定的差異化平時成績分數,這樣對學生的良好表現能夠起到激勵作用,為學生在后續活動中提高參與積極性奠定基礎。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要想在新時期發揮出引領學生積極向上以及推動學生提高綜合素養的重要作用,就應該將“立德樹人”思想貫徹在平時開展的教育活動中,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思政課外實踐、建立健全學生評價體系,以及提高思政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等措施,推動思政教育的影響深度,進而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滿足學生的新需求,促進學生的新發展。

猜你喜歡
立德立德樹人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談初中化學教育的立德樹人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圍繞六個“下功夫”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路徑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