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古丈縣鄉村文化建設路徑

2022-02-10 14:18石萬麗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
關鍵詞:建設文化

石萬麗

(中共古丈縣委黨校,湖南 古丈 416300)

一、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

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鄉村文化振興可以有效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生態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1]。

2、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撐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離不開高度的文化自信,離不開文化的繁榮興盛[2]。優秀文化能起到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強合力的作用,鄉村文化中包含的優良鄉風、村規民俗、道德觀念、處事方式能有效規范鄉村秩序;包含的鄰里和睦、勤勞致富、尊老愛幼等道德觀念,可以有效推動和諧農村、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文化建設需要大力弘揚和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優良道德觀念,同時宣傳黨的政策,激發村民的責任感,提高他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3]。

二、古丈縣鄉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缺乏

基層政府在鄉村發展中更多地將財政資金投入到道路建設與農業生產中,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文化場所較少,文化活動單一。古丈縣位于湖南西部,總面積1297 km2,下轄7鎮103 個行政村,總人口14.4 萬,其中農村人口11.4 萬。很多行政村僅配備1 間文化活動室,農業科學書籍嚴重缺乏,基本沒有訂購出版刊物。

2、人才隊伍薄弱

現有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低,沒有專門的文化帶頭人,大多由村干部兼職管理,平均年齡在50 歲左右,工作思路單一,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同時還缺少鄉村文化建設專業人才,難以持續開展傳統文化活動。

3、鄉村陋習舊俗有待改進

為了有效遏制個別鄉村依然存在的婚喪攀比、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等陋習,2019年,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11個部門,共同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在短時期內改變各地已經傳承多年的婚喪嫁娶風俗難度較大,需依據文件貫徹落實不斷改進。

4、鄉村歷史文化保存較差

(1)傳統文化缺乏傳承

由于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導致傳統農業與傳統村落逐漸衰敗。古丈縣屬山區縣,大多村落內基礎設施不完善、道路交通不便利,村中勞動力非常缺乏,村落中有很多精湛的傳統手工藝和民俗等村落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再生面臨中斷危機。

(2)極具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筑缺乏保護

由于急功近利、目光短視,加上保護規劃和保護措施不完善,個別村借經濟發展之名拆除歷史建筑。

三、古丈縣鄉村文化建設路徑

1、加大鄉村文化建設投入

(1)加大資金投入

堅持以農民需求為導向,按照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原則,結合鄉村文化發展水平,合理科學地進行財政投入?!坝袠藴?、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是政府對鄉村文化建設投資的要求,需著力修繕和增添體育設施、農村書屋、文化活動室,統籌推進城鄉文化資源共享,逐步開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鄉村留守婦女兒童幫扶、科技培訓等文化惠民工程。

(2)推動鄉村文化建設投入制度化

建立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是中央已經明確的既定方針,關鍵在于基層落實。古丈縣應確保足夠的財政資金用于鄉村基本公共文化建設項目,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同時,鄉鎮文化部門需積極主動評估并上報鄉村文化建設所需資金,寫明資金用途與金額,經政府相關部門審批撥付資金后,及時更新鄉村文化基礎設施,確保鄉村文化建設順利開展。

2、組建工作專班

古丈縣可組建專業隊伍,吸收書法、音樂、美術、民族文化非遺傳承人等專業人才,指導挖掘和整理各村莊的文化和民族習俗,形成鄉村特色文化體系。同時重視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引導社會各界參與鄉村文化建設;鼓勵本土精英和返鄉人員投身農村公共事業,構建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下鄉和鄉風文明志愿活動服務鄉村文化建設的工作機制,探索鄉村文化建設與學校教育的結合模式,帶動鄉風文明不斷提升;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的作用,將鄉村文化建設有效納入鄉村振興工作。

3、在尊重傳統禮儀的基礎上高質量推進移風易俗

(1)尊重中華婚喪禮儀傳統

號召組建鄉村紅白理事會,宣傳教育與介入指導并舉,幫助和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婚俗觀以及“生前盡孝,勝過死后重葬”的孝道觀。加快推進殯葬管理公益化和惠民化,積極倡導節地生態安葬和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網絡祭掃等文明祭掃方式。倡導節儉辦酒,規范婚宴規模,可以試行節假日舉辦集體婚禮。出臺婚慶公司相關規范要求,避免出現低俗婚鬧和大操大辦的不良做法。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切忌采用司法、行政手段簡單粗暴干涉、干預鄉村習俗。

(2)高質量推進移風易俗

遵循愛國守法、敬業誠信、平等和諧、遵德守禮、綠色節儉、家風淳樸、熱心公益等原則,根據國家要求部署開展星級文明戶創建、文明家庭評比活動;積極開展“好公婆”“好媳婦”“好兒女”等評比活動;評選“鄉村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移風易俗先進典型;尋找“最美村官”“最美鄉村醫生”“最美鄉村教師”。通過這些活動正向激勵,推動良好鄉村風尚的養成。在正面宣傳的同時,發揮道德的反向約束和鞭策作用,及時曝光不孝敬父母、好吃懶做、鋪張浪費、超標準大操大辦、不務正業等不良行為。

4、構建特色文化體系

(1)深挖民族文化習俗

古丈縣內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可以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挖掘民族文化習俗,如土家族的社巴節、打溜子、擺手舞、哭嫁歌,苗族的趕秋節、苗鼓、苗拳及婚慶習俗,形成民族文化特色。

(2)深挖本地藝術文化

古丈農村有著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存在茶歌、山歌對唱、戲曲、小說、繪畫等方面的藝術作品,可以挖掘整理形成當地特色文化體系,并全縣推廣。

(3)保護文化遺產

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遺跡、文物古跡、灌溉工程遺產等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好代表性鄉村公共記憶景觀;利用祠堂、古道、古樹、古街等傳統文化要素,采取活態保護方式,推動農業文化遺產的合理適度利用。

四、結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是實現農村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路徑。古丈縣需構建當地特色文化體系,打造文化品牌,發展鄉村經濟,早日實現共同富裕。

猜你喜歡
建設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誰遠誰近?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