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盈江縣水稻產業現狀、問題與發展建議

2022-02-10 14:18王曉梅
農業工程技術 2022年29期
關鍵詞:盈江縣優質稻稻谷

王曉梅

(云南省盈江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云南 盈江 679300)

盈江縣是典型的農業縣,素有“滇西糧倉”美譽,1996 年被列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成為云南省重要的商品糧輸出縣之一,又先后被列為“十萬畝優質米生產基地”“農業綜合開發優質稻高產高效示范基地”。1980 年以來,全縣糧食逐年增產增收,2006 年至今全縣糧食產量已經連續實現15 連增。

一、盈江縣水稻產業發展現狀

盈江縣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每年只有干濕兩季,干季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雨季雨量充沛,盈江壩年平均氣溫19.6℃,氣候條件優越。

盈江壩是云南省八大平壩之一,也是全縣的主要糧食生產功能區,主要種植水稻、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全縣常年耕地面積55 萬余畝,獨特的區位優勢保障了當地水稻產業的穩定發展。每年3 月種植,最早8 月底收獲,收獲后還可蓄留再生稻,增加單位面積產量。

盈江縣屬一季秈稻主產區,是國家級產糧大縣之一,在大盈江沿岸水稻種植主產區以種植一季秈稻和再生稻為主,冷涼山區氣溫較低以種植高山紅麻谷為主?!笆濉逼陂g,全縣糧食產量連續10 年突破20 萬噸以上。其中,水稻年均種植面積29.42萬畝,占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0.17 萬畝的41.93%,總產量11.97萬噸,占全年年均糧食總產量22.18 萬噸的53.97%,每年外銷大米近5 萬噸,確保了產糧大縣的基礎地位。2021 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29.9482 萬畝,平均單產415 kg/畝,總產12.4373萬噸。全縣現有大米加工企業11 家,稻谷獲得有機產品認證企業1 家,品牌名稱為“大盈江冰糯”香米。

2010 年至今,通過實施高穩產農田建設項目對大盈江沿岸糧食主產區農田基礎設施進行改善,農田機械化率逐年增長。同時結合水稻高產創建項目的實施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水稻集成技術,糧食生產進一步提質增效。

目前,有常規優質稻原(良)種生產企業1 家,是云南省德宏州唯一一家從事常規優質稻原(良)種生產的單位,也是云南省較健全的常規優質稻原(良)種生產單位,該企業選育、生產并推廣的“盈香1 號、德優12 號、金穗418、香糯80-15、紫香糯、德優8 號、德優16 號、滇隴201、滇瑞456”等品種,除了滿足德宏州本地市場外,還銷往昆明,西雙版納、大理、怒江、保山、騰沖等周邊地區,甚至出口緬甸、越南、老撾、泰國等地。

二、水稻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備案品種多,種子價格偏高

盈江縣2021 年水稻市場銷售備案品種266 個,起名相似,易誤導農戶。個別新品種沒有進行試種、試驗和示范,農戶盲目購買種植會導致減產甚至絕收。同時,經銷戶為追求高利潤會推銷自己代售的品種,導致種子價格偏高。

2、銷售未登記備案農資

盈江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現有工作人員13 人,而全縣有15個鄉鎮,水稻種植面積30 萬畝左右;水稻種子每年備案200 余種,農業執法力度不足。不良商販會在田間地頭以方便農戶為由,向農戶低價售賣未經登記備案的種子、肥料、農藥等農用物資,造成農業生產安全隱患。

3、水稻生產“性價比”不高

盈江縣當地的水稻收購價格常年在3 元/kg 左右,但人工價格從2015 年的每畝50 元上漲到100~120 元。每畝水稻生產用工5 個左右,用工成本將增加250~350 元,且油價和土地租金不斷上漲,而水稻收購價格卻一直停滯不前,造成水稻產業規?;a“性價比”不高,影響了水稻產業的規?;l展步伐。

4、缺乏龍頭企業

盈江縣沒有實力雄厚且專門從事水稻生產的龍頭企業,生產外售的大米缺乏品牌優勢,生產附加值低,產品結構單一,制約了水稻產業的發展[1]。

5、社會化服務體系功能弱化

由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興產業增多,導致社會化服務體系對水稻等傳統產業的服務減少。同時,因為農業系統機構改革,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下劃由鄉鎮進行管理,抽調借用較多,專門從事水稻科技服務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少。

6、種植結構有待完善

在水稻生產中,常規優質稻和雜交稻種植比例不合理。目前,常規優質稻種植面積占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的56%,占比過大。

7、稻谷晾曬條件差

隨著農村土地經營權改革,村集體自留地越來越少,部分農戶將稻谷晾曬到鄉村道路上,影響水稻品質,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同時,露天晾曬受天氣影響較大,連續陰雨會造成稻谷受潮發霉,而當地糧食主產區稻谷收獲晾曬季8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為雨季。

三、水稻產業發展建議

1、嚴格執行種子審查備案制度

對上市的水稻種子執行審查備案制度,嚴格審核備案資料,從源頭杜絕品種多、亂、雜問題。同時,水稻種子銷售季節加大查處力度,防止價格壟斷,加強價格監控,確保水稻種子市場價格合理[2]。

2、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

引導和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參與水稻產業規?;洜I,用規?;a和經營降低水稻生產和銷售成本,集中優化配置資源、技術和資金。依托德宏州著名稻米品牌“遮放貢米”,積極引導現有水稻加工和生產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加快本土水稻品牌培育。

3、增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功能

加大對水稻產業的扶持力度,每年安排大春生產經費,用于開展水稻社會化服務。同時,出臺相關文件,確保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不得以抽調、借用等形式從事與農業技術推廣無關的工作,增強鄉鎮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服務功能[3]。

4、調整水稻種植結構

有序引導農戶種植雜交稻,在項目實施中加大雜交稻種植扶持力度,增加雜交稻種植占比。

5、改善稻谷晾曬條件

出臺相關政策,同時積極向上申請項目扶持資金,扶持糧食生產加工企業購置稻谷烘干配套設備,擴大稻谷處理規模,保證稻谷晾曬需求。

6、加大產業扶持力度

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扶持,開展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和示范推廣工作。結合小春冬馬鈴薯高產創建等項目,在糧食主產區推廣冬馬鈴薯種植,開展“水旱輪作”,實現馬鈴薯秸稈還田,減少生產用藥、用肥。結合綠色高質高效生產項目推廣“稻+魚”模式,提高水稻畝產值。推廣水稻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技術,統一生產技術規范,實現全程機械化種植,降低生產用工成本。

7、保護水稻種質資源

依托現有的常規優質稻原(良)種生產企業“盈江縣種場種業有限公司”,保護本地水稻種質資源。同時扶持企業開展水稻良種繁育及審定工作,培育更多適宜當地生產種植、綜合抗性強的優質良種,為當地水稻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和基礎。

8、加大培訓力度

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培訓,著力造就一批覺悟高、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村經濟人和新型農民。

9、健立健全風險保障機制

干旱、洪澇、霜凍等自然災害會造成種植業減產減收,應加快發展農業保險,提高水稻保險的優惠和扶持力度,成立行業協會確定收購最低保護價,提高水稻產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猜你喜歡
盈江縣優質稻稻谷
謙卑的稻谷
玉米價瘋漲 稻谷也湊熱鬧
糧食企業建立優質稻商品生產基地的研究與思考
推廣優質稻 種出“好糧油”
瑞麗大盈江允燕山景區段濕地公園概念規劃研究
對盈江縣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的思考
對實現盈江縣工業園區跨越式發展的思考
優質稻“豐優香占”高產保優施肥技術探討
南川中山地區優質稻發展方略與對策
稻谷飄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