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紙”承載的情感與美學
——《紙美東方——紋樣之賞析》書評

2022-02-11 09:01沙鋒
湖南包裝 2022年6期
關鍵詞:紙張紋樣梅花

沙鋒

(蘇州如視設計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0)

(Suzhou SoFeng Design Co.,Ltd.,Suzhou, Jiangsu, 215000)

江南大學李振宇副教授于2020 年底所著《紙美東方——紋樣之賞析》(簡稱《紙美東方》)一書,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出版給禮紙紋樣開發及文創研發帶來方向性的指導、戰略性的策劃及實戰性的總結,多達400 余頁的內容將禮、紙、紋樣、文創的關系分析得有條有理、透徹明了。

1 禮文化的概述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兼收并蓄。華夏五千年文明貫穿在時間長河中,好似大動脈帶動著中華文明川流不息、波濤澎湃。而影響著大動脈繁榮興旺的因素就是“創新與傳承”。周文王在《易經》中提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就是“文化”的初步概念。這一舉動讓文化變得活力四射,走入了大眾的視線,融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文化可宏偉可渺小、可頌揚可抨擊、可獨特可普通、可傳播可阻斷。在歷史的進程里,我們會遇到各種關于文化的事跡,如:秦始皇一統六國,對文字、貨幣、度量衡實現了統一,這雖然促進了文化的統一、傳播,但也阻斷了其余六國文化的傳承,有利有弊,可圈可點。唯一沒有變化的是文化里的孔、孟思想,從春秋至今中國深受其影響,成為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形成了獨特的禮文化,帶著濃烈的中國特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禮文化起源于早期的禮祀活動中,后慢慢演化到民俗節日里。其形式也從早期的儀式之禮演化成當今日常的生活之禮。

2 《紙美東方》的解讀

2.1 《紙美東方》的由來

我們先了解該書的誕生背景及其作者,再深入了解禮紙、紋樣、文創三者的關系。李振宇老師是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與信息設計系副教授、韓國祥明大學視覺設計系博士、策展人、設計師。筆者曾跟李老師共同策劃過多個展覽,其中就包含了首屆紙美東方風雅禮韻“禮紙”紋樣設計國際大賽。其中部分優秀作品,在江蘇省藝術基金2022 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紙美東方風雅禮韻——紙與紋樣設計優秀作品展》展出。此書從4 個部分詳細展開介紹:禮紙概念、紋樣概念、文創概念、首屆禮紙大賽策展。從唐朝時期的禮文化、節日文化、江南地域風俗文化、文創產品等角度進行分析和總結。筆者談到的首屆禮紙大賽是該書的“引言”部分,筆者有幸以策展人身份參與其中,作為書籍設計師參與到了該書書籍裝幀設計中。

2.2 禮紙的概念

紙作為一種人類上千年信息內容的傳播媒介,承載了中國古色古香的文化與大智大勇的智慧。紙的發明和使用推進了人類文化科學事業,讓人類文明迅速地向前發展,紙是人類文明的標志,紙的發明,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它記錄了華夏文明的歷史更替、各朝各代的世事變遷乃至全世界歷史事件。圖案繪制于紙上,勾勒了華夏遼闊的疆土和山川,敘述了民間大量的人文趣事,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加快了信息傳播和儲存的速度,為推動全人類文明發展建立了重要里程碑。而當“禮”文化賦予在“紙”上后,就演化成了“禮紙”,成為一個肩負著文化傳播和傳承的大使。

我們再來了解它的設計理念,“禮紙”是由3 方面所指導創造的,分別是:“禮”“紙”“紋樣”,它不僅兼顧了功能形式,還結合了文化形態,設計師可謂別有用心?!岸Y紙”是由設計師們通過自我的情感流露和設計表達、通過印刷工藝等相關方法并結合市場的需求而進行的藝術創意設計。這種創作不僅保留了禮的文化屬性,還賦予了紙張新時代下的職能。讓大眾在拿到禮紙產品的那一刻,從圖形、文字里感受到文創產品的文化輸出和訊息,也能通過觸覺、嗅覺來體會紙張肌理和味道所傳播的情感反饋和特定感知。

2.3 紋樣的意義

紋樣從表面上理解是花紋樣式,主要題材有自然景物、人文肖像、幾何圖形、文字造型等幾大類,穿插著寫意、寫實等表現手法?!拔幕钡韧凇凹y化”,這是早期對于文化的解釋,早期也以裝飾紋樣、紋路出現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俗里,出現在祭祀、節日、外交等活動儀式里。在時間的沉淀和演化里,紋樣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在婚俗嫁娶、外邦通商、傳統節日都展露了其風采。

紋樣所包含的內容尤為寬廣,我們稱之為紋樣的東西不僅是紙張上的一張張畫,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畫在紙上就結束,就不能稱之為紋樣了,之所以稱為紋樣,強調一個“樣”字,如任何形式的文字、圖形、圖像都可以稱之為樣。服飾、用具、繪畫、書法中出現的線條紋飾、色塊都是“紋化”的體現。匈牙利美學家、哲學家盧卡契認為:“紋樣本身可以作這樣的界定,它是用于情感激發的自身完整的形象,并兼具審美功能,它的構成要素是由節奏、對稱、比例等抽象反映形式所構成?!奔y樣的圖形和圖案經過長期的演變后,形成了一套特定的體系和法則,并賦予了其豐富的文化寓意和象征寓意,變得像人一樣有情、意、禮,它既表達了情感,也表達了意義,還不缺失禮儀,中國傳統的“紋化”約分為以下幾個類目:自然景物、人文肖像、幾何圖形、文字造型等。這些紋樣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從組合形式來劃分,主要分成單獨紋樣和連續紋樣,其中連續紋樣以植物、動物紋樣為主,分為二方連續、四方連續與多方連續。作者在“第一章禮紙及紋樣概述”里都作了詳細的描述,并從“紙張”“紋樣”等多個角度闡述了兩者間的關聯。

2.4 唐朝的紋樣

全書共分6 個章節,從每個章節的標題可以直接明了看到作者的編排用心,通過理論闡述和紋樣案例進行凝練總結,讓讀者能更直白地了解紋樣在不同時期、不同節日、不同地域所展現出的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它不僅有婀娜多姿的風采,還富有時代特色。這正是作者的用心編纂之所在,從宏觀處把控,從細微處著手,帶領讀者身臨其境,體驗一場妙不可言的“紙美東方”紋樣之旅。

唐朝歷經21 帝,享國289 年,疆域之遼闊在歷史上是空前的。盛唐時期政治開明,經濟繁榮,出現了萬國來朝、四海臣服的景象。唐朝文化繁榮,是繼先秦后又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黃金時期。

唐代紋樣的發展得益于開放的國情、互通的文化、多元的制度、大量外來文化的輸入,唐代的紋樣在本朝的基礎上注入了新的活力,造就了其豐富多彩的紋樣世界,在造型上構圖豐滿、色彩上濃艷明麗、寓意上發人深思。唐紙的發展更是在當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直至今日仍有學者將中國紙張通稱為“唐紙”[1]。唐紙的盛行間接催使從業者創造研制出了形式種類繁多的唐紙。正如詩人李嶠在其詩《紙》中所描寫:“妙跡蔡侯施,芳名左伯馳。云飛錦綺落,花發縹紅披。舒卷隨幽顯,廉方合軌儀。莫驚反掌字,當取葛洪規?!薄敖鸹垺薄般y花紙”“硬黃紙”更是唐代紙張里面的“李白”“杜甫”,也為紋樣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媒介。

談到唐代的紋樣,那就不得不提及其典型代表:寶相花紋、卷草紋、牡丹紋等裝飾圖案元素。圓滿的造型特征是唐代風格的體現,其中團花更是盛行。唐朝人愛團花,尤其是造型飽滿、色彩富貴的團花更是人見人愛,得益于當時的國情和審美。杜甫在《憶昔二首》中寫道“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百姓安居樂業,就容易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加以開放兼容的胸懷,讓唐人不拘一格、熱情奔放,促使唐代紋樣藝術的發展登峰造極。

“寶相花紋”是一種組合式的花卉圖形,結合了蓮花紋、云氣紋、石榴紋、牡丹紋等造型特征,故而成為當時流通最廣的紋樣之一(圖1)。寶相是佛教徒對佛像的尊稱,其寓意為吉祥美滿、幸福安康?!熬聿菁y”(圖2)又名“唐草”,是一種由藤蔓植物演化而來的紋樣,以枝蔓為骨架,配以葉片、花朵。這種花型造型優美、靈動自如、虛實相生,其豐碩飽滿的造型寓意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澳档ぜy”在唐代是最具代表性的紋樣(圖3),眾所周知唐人對牡丹的喜愛達到了空前絕后的境界,得益于牡丹的造型以及其寓意。唐代多位文人都描繪了牡丹國色天香的一面,如:劉禹錫《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毙炷赌档ぁ罚骸耙墒锹宕ㄉ衽?,千嬌萬態破朝霞?!蹦档せy的出現讓唐代的紋樣從虛轉變到了實,從宗教紋飾轉化到了日常紋飾,也跟著唐朝的器物走出了本土,流向了世界。其余還有很多紋樣也同樣有其特點和個性,這里就不一一列舉,綜上的幾種紋樣在如今的藝術設計、日常生活里同樣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在服飾、包裝、飾品、藝術繪畫中仍然會看到它們的身影,在如今的文創設計里面更是數不勝數。這些紋樣不僅有著裝飾性,也有著禮文化所承載的祝福、吉祥的寓意,通過禮品、網絡等媒介傳遞到千家萬戶,傳播到世界各地。筆者作為設計師也時常在設計中運用著這些紋樣,而更多的是用在文創產品、伴手禮品當中,一方面是為了賦予產品畫面的美感,另一方面是為了賦予產品情誼的傳達。

圖1 寶相花紋

圖2 卷草紋

圖3 牡丹紋

2.5 吉祥紋樣的情誼傳遞

在情誼傳達上,作者提到了“禮文化”“紙張”“紋樣”三者之間密不可分的情愫?!岸Y”本指祭祀、敬神,即敬意的通稱。如今多引申指“禮品”,即表示敬意的物品。紋樣從古到今散發著濃郁的氣息,顯得古老而神奇,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它與我們形影不離,禮品在日常生活中變得不可或缺、密不可分,逢年過節、生日升學、結婚生子等喜慶紀念的日子都會有“禮品”的身影。禮品作為禮文化傳播中的外交官,它的形象顯得豐滿而又雄厚、莊重而又質樸,它內在的情感特質傳遞著美好的祝福和情愫。目前造紙工藝的成熟與發展使得紙張的特性和功能變得不再單一,可塑性變得極高。藝術紙、手工紙、再生紙等紙張的出現讓與紙相關的產品設計、包裝設計、文創設計變得形式多樣,讓設計師們也游刃有余。紙張具有超強實用性,如今的紙張不再是一個載體,而成為禮文化的傳遞者。隨著紙張的開發運用,紋樣也迎來了第二春,從早期運用在禮器上到如今隨處可見的文創禮品中,將紋樣之美感徹底釋放出來。

現階段跟紙張結合最密切的紋樣是吉祥紋樣,這些紋樣有著各種形式的造型,有著五彩斑斕的色彩,還承載著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在筆者記憶中,一年之間最開心的日子就是逢年過節,不僅可以收到來自親朋的禮物,也能游玩各種民間市集。這些市集中售賣各種跟紋樣和紙張相關的產品,如花燈、剪紙、紙鳶等,這些傳統民俗所包含的紋樣配合著諧音、象征、寓意等方式,展現出了人民大眾的人生幸福觀。諧音法是人們最常使用的表現手法,在民間尤為盛行,其紋樣圖案多數以日常所見所聽為基礎,加以藝術化演變。如,年年有余(魚),早(棗)生貴子,有備(杯)無患,久(酒)負盛名。中國的一些文字在作為象形文字的同時,也是一種富含寓意的符號,也是紋樣中一種表現形式,如人生五福的福、祿、壽、喜、財都是民間常見的文字紋樣,可謂家喻戶曉。在日常設計中,作為設計師都會潛移默化地在其藝術設計中加入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紋樣,結合百變紙張,創作出一個個精致的文創禮品。

2.6 地域紋樣的情感表達

作者在第五章講到江南地域的紋樣與文創,這是個很值得研究和發掘的領域。筆者目前就工作生活在蘇州,蘇州是江南的代表城市之一。江南境內的河流多為長江水系,分布在江南的湖泊有百來個,形成了獨特的“長江文化”。江南文化在歷史的長河里經歷了多次洗禮,從尚武向崇文轉變,從蠻荒向富饒轉變,從農耕向經商轉變,讓各個時期江南文化都顯得特立獨行,耐人尋味。良渚文化、崧澤文化遺存充裕,其中良渚文化的黑陶紋飾風格更以素面為特色,開創了早期的幾何紋樣。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絲綢織品的出現,讓紋樣的發展達到了巔峰,蘇繡、蘇織的介入讓原本質樸的服飾變得富麗堂皇,讓鳥獸植物紋樣躍然于服飾上,傳遞著織造者的祝福之意,締造出華麗而豐滿的藝術形態,體現我們獨有的民族特色。江南地域因具豐富的文化資源、濃烈的文化氛圍,也讓其在文創禮品的開發中有了取之不盡的資源,等待著設計師去開發利用,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通過二次開發設計,走出博物館,走進人們的生活之中,也讓貼服在文物上的紋樣通過創意設計擁有新的色彩和造型,帶著不變的美好祝福,把禮文化傳遞到千家萬戶。

3 禮紙與文創設計的融合與創新

3.1 禮紙在文創設計中的作用

文創設計對于現在的人們不再陌生,已成為大眾視野及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當下的文創產品開發,面臨著如何讓文化資源活躍起來,也面臨著讓文化遺產傳承起來,更面臨著如何讓文化意識傳播開來,這是各類文化藝術機構都在探索并急于解決的問題。

2016 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兑庖姟诽岢隽恕笆濉睍r期文化單位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目標。意見的出臺不僅將文創開發變得全國化,也變得親民化,又一次拉近民眾與文化間的距離,使其變得親密無間。禮紙的研發就成為開發文創產品的載體之一,用大家最常知的紙媒將文化、紋樣通過創意手法轉變成文創產品。同時紙的包容性、環保性、可塑性、易尋性、平價性、便利性都讓文創開發變得事半功倍,也讓紋樣從器皿、典籍、古建、珍寶里釋放了自我,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無限延展的可能,并為建設及提升國家軟實力添磚加瓦。

3.2 禮紙在文創設計中的運用

禮紙因其豐富多彩的紋樣、形式多樣的材質,早期多數作為禮品包裝紙被運用。如今隨著造紙工藝的提升,禮紙的功能性有了質的飛躍?,F代造紙工藝賦能,打破了禮紙在傳統意義上的應用范疇,使得禮紙的功能從基礎的“包裝”和“裝飾”中打破界限,以裂變的形式推進禮紙功能的迭代更新。紙張特性的提升、印刷工藝的完善,讓禮紙枯木逢春。禮紙在文創設計中的運用場景不再停留于“包裝紙”的層面,而是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具有塑造性與可持續性的材料,運用功能型禮紙所設計的環保袋、筆袋、書包、收納包等文創產品(圖4)兼具了基礎功用及美觀性,同時為產品在材質上的選擇增加了更多可能,受到市場的青睞和追捧。禮紙變得不再是襯托者,而是名副其實的主角。如今的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需求已經不再滿足于其基礎的功能和款式,消費升級帶來的直觀表現主要體現在消費群體對精神消費的渴望和情感寄托的需求上,此時紋樣設計所帶來的符號學定義為產品和消費者之間增加了情感紐帶,象征著對積極意義的追求和期盼的紋樣,在美化文創產品的同時,也傳遞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共同愿景。在市場需求和消費熱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涌入到以“文化創意”為命題的設計和開發行列中來,更多新的潮流紋樣出現,讓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美學的融合更具特色。

圖4 禮紙文創產品

4 紋樣在書籍設計中的應用

此前筆者提到有幸參與設計了《紙美東方》的書籍裝幀設計(圖5),整本書的書籍設計選用梅花紋樣為主要設計元素。梅花紋是中國傳統紋樣之一,與“蘭花、翠竹、菊花”并稱“四君子”。梅花盛開的時候,寓意著冬天孕育著春的生機,讓原本白雪皚皚的冬季增添了活力,它象征了生命力。古人更是對梅花愛不釋手,王維《雜詠》:“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倍鸥Α督贰罚骸懊啡锱D前破,梅花年后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兩位詩人都描寫了遇梅望春之意,暗藏者生命氣息。熊皎《早梅》:“一夜欲開盡,百花猶未知?!备堑莱隽嗣坊ǜ覟樘煜孪鹊男愿瘢骸鞍痢?,這也是梅花一直為人們稱為四君子之首的緣由。此外書籍封面中的梅花有線條的構成和塊面的構成,一虛一實之間也將梅花高潔的特性展露了出來。梅花開在寒風臘月中,不與那些夏日的百花爭奇斗艷,而獨自默默開放,以它獨有的個性占據著文人墨客心中的傲骨地位。筆者選擇梅花紋樣不僅在于其自身具備的種種積極的意義,也是由于其本身紋樣造型的美感。梅花是植物花卉紋樣中的一種,并且形式簡潔明快,由五片圓形花瓣環繞花蕊組成,寓意著“梅開五?!?,有著吉祥美滿的象征意義。其五瓣對應著五福,為福、祿、壽、喜、財。梅花紋樣搭配的是其自身顏色——粉色,即淺紅色。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成為了中國人的文化精神色[3],代表著喜慶和祥和。粉色保留了紅色喜慶、吉祥之意,但是退去了紅色的熱烈、濃郁之情,轉為溫柔、純真、嬌柔之感。

圖5 《紙美東方》裝幀設計

整本書以3 種藝術紙張與工藝的輔助形式加以印刷制作,讓紋樣與紙張變得相輔相成、和諧共生。書口的梅花紋樣更是其點睛之處(圖6)?!皦菙抵γ?,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痹谶@寒蟬凄切的冬天只有梅花一身傲骨在白茫茫一片中添上一線生機、一點色彩。就像書口間那簡潔明快的梅花紋樣,在整本紋樣花園中,默默襯托著其他紋樣的絢麗之美,卻不失其自身的傲骨之韻。

圖6 《紙美東方》書口梅花紋

5 結語

總體來看,《紙美東方》全書論述深刻,以探索“禮”“紙張”“紋樣”三者之間的聯系,通過唐代的代表紋樣進行分析研究以及傳統節日下的紋樣使用和江南地域下的紋樣開發,將“禮紙”進行了定義和梳理。每個章節搭配的紋樣設計讓讀者能更直觀地了解到重新梳理研發的紋樣在造型、色彩、運用上有著哪些可能性與創新性。

《紙美東方》是值得我們去反復閱讀和思索的紋樣化書籍、禮文化書籍、紙文化書籍,能讓大家靜下心來,進入禮文化思索的書籍,同時是一本實用型的紋樣工具書籍。

猜你喜歡
紙張紋樣梅花
薄如紙張的揚聲器
近期國內市場紙張價格(2020年3月)
瓷上蓮 歷代瓷器上的蓮花紋樣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計》
紙張黑白變
藏族傳統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梅花
撕紙張
梅花引
經典的藝術幾何紋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