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愈系”設計要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解析

2022-02-14 05:46吳為明張繼娟張揚趙帆
湖南包裝 2022年6期
關鍵詞:使用者產品設計材質

吳為明 張繼娟* 張揚 趙帆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家具與藝術設計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

隨著高壓力、快節奏時代的到來,“治愈熱潮”正逐漸興起。國內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們身心壓力不斷積存,變得浮躁。而“治愈”的力量可以喚起人心中的美好情感,以獲得精神愉悅,調節情緒,給予持續的舒暢感。若將“治愈系”有關的設計要素與產品設計進行有機融合與應用,通過形態符號、色彩和材質等治愈系設計要素進行治愈幫助,可以以設計手段對精神和心靈進行安撫和凈化,實現情感治愈。

1 治愈系概述

治愈系在日本產生并興起,由于其撫慰心靈的鮮明標志,在壓抑低迷的日本平成時期頻繁出現[1]。之后逐漸在多個領域流行發展,蔓延到各個國家,形成“治愈系”體系。

“治愈”一詞最早來源于國外,是“healing”一詞的譯著,隨后“治愈”一詞涉及到醫學上對疾病的療救。最早在英國莎士比亞的著作《麥克白》中出現第一次釋義,用來指宗教活動中使用超自然之力的行為、對于疾病患者通過神秘手段所完成的超自然的痊愈[2]。而隨后國外對治愈系相關的研究以日本居多,興起治愈系文化,在電影、動畫、廣告和文學等領域已形成完整的治愈體系。

日本學者池田光穗曾在著作中區別了治療與治愈的定義,將治愈定義為人從疾病和苦惱中解放出來,恢復健康,而治療是利用醫學手段使人消除身體的疾病[3]。日語語境中對“癒し”(治愈)的定義也不斷在更新,在新修訂的第六版《廣辭苑》辭典中增加了由“癒し”(治愈)一詞派生出來的新詞——“癒し系”(治愈系)。辭典中對于該詞的解釋是“具有一系列令人內心平靜的氛圍與效果”(心を和ませるような雰囲気や効果を持つ一連のもの)[4]。

由此,“治愈系”被賦予了能夠撫慰心靈、給人恒久具有溫馨感能力的含義。國內延續了日語語境中治愈系的定義,不僅指對疾病的治療,更多地指對個體情感的撫慰、緩解消極情緒、給人帶來溫馨舒適感和歸屬感的一類人、事或物[5]。并逐漸在電影、文學以及設計中發展應用。

2 治愈系設計理論與方法

2.1 情感化設計

情感是指人對各種客觀的事物能夠自覺適應對自身生活的客觀要求所自然形成的態度體驗[6]。唐納德·A·諾曼提出的情感化設計是以用戶為中心,包括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3 個情感設計層[7],如圖1 所示。本能層的設計以產品給予人第一感受的形態、肌理和觸感等特征為主要設計構成要素,感官刺激為主要特征,是一種感官層次的設計。行為層的設計多與產品功能特性相關,注重產品易用性、安全性等設計基礎部分。使用者能對產品有把控感,滿足其使用需求,獲得操作的成就感,屬于效能層面。而反思層設計強調產品給使用者帶來的心理感受,產生個人想法,從而引發回憶。反思層受到產品本能層和行為層的綜合影響,如產品形態、色彩以及功能等,在使用者的意識、理解能力、個人經歷和文化背景等層次上產生情感上的共鳴[8]。

圖1 情感化設計

情感化的設計從人的內心情感需求出發,以產品作為載體,通過產品的形態、色彩以及材質等要素向使用者傳達情感理念,喚起使用者心中的美好情感以獲得精神愉悅,調節并改善情緒[9]。

2.2 治愈系設計

而治愈系以人依靠自身的記憶、經驗等已知因素來賦予外物有益于自身的情感調節[10]。因此,治愈系設計是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化設計,情感關懷是治愈系設計的核心。治愈系設計通過多種表現形式的產品設計,加入有情感特征的因素進行治愈幫助,通過運用人所有的感知能力,對其精神和心靈進行安撫和凈化,或試圖從根源上消除問題,實現治愈[11]。

治愈系設計包含3 個層次的治愈機制,即直覺層、實證層和解析層,如圖2 所示。直覺層機制通過產品外在的形式傳達語義,對人產生感官的直接刺激來引發心理感受,產生直接式的治愈情感體驗。實證層的治愈比直觀層的設計表現更加深入,結合交互來表達產品設計。這一類的治愈偏重在使用產品的動態過程中引發感知觸動,在多種感官的互動與聯想中激發積極情緒,帶來治愈體驗。解析層的治愈是情感的重新塑造與依附,通過對產品進行人工的情感元素設定,為使用者提供聯想空間,讓使用者在使用產品中與自己形成互動溝通來引發回憶,聯想到曾經歷的人、事、物或場景,達到一種自我娛樂的療愈作用[12]。

圖2 治愈系設計層次

以此,治愈系在情感化設計的基礎上可形成3 種不同的情感治愈層次,從本能直覺、行為實證、反思解析3 方面呈現不同的治愈系設計,見圖3。在本能直覺治愈層,治愈設計將視覺、觸覺等感覺符號化,通過產品的形態、色彩和材質設計傳達治愈情感,刺激使用者感官引發心理感受,產生本能的直接式情感,以產品的直觀符號化移情達到生理性治愈。行為實證層下的治愈設計以產品的人性化設計和可使用性設計為基礎,使產品與使用者建立動態的符號互動。通過使用者與產品發生行為上的操作,發生反饋形成互動以及一些既定場景的模擬構建,使得使用者在與產品互動的情景中體驗得到升級,產生多感官的互動體驗從而達到治愈效果。在反思解析層,治愈系設計利用情景故事設計和人為關懷設計完成產品情感的再造和附著。人為地在產品中加入情感設定,形成溝通互動產生聯想感知與回憶,激發使用者感情觸動達到治愈。

圖3 治愈系設計效果

3 治愈系設計要素分析

將治愈系理念與產品設計有機融合,在產品設計中加入治愈系設計要素,注重用戶的使用感受和過程體驗,可以改善日常生活環境,營造治愈的空間氛圍,并能一定程度上調節改善消極情緒,達到治愈效果。下面從本能直覺治愈層的形態符號、色彩、材質3 個治愈要素對治愈系設計進行論述。

3.1 形態符號要素

在治愈系設計中,本能直覺層治愈主張給人帶來直接的主觀感受。產品形態作為本能直覺層治愈設計要素,是治愈系產品的信息載體,以直觀表現形式呈現于使用者面前,直接地給予使用者視覺刺激[13]。形態符號基于產品功能的設計,既有事物的外部物質形態,也有對使用者的情感形式。治愈系設計中的形態符號通過造型語言傳達治愈信息,同時表達產品的功能和其他概念。

產品的形態豐富多樣,不同的外觀造型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通過產品的外觀刺激,與用戶之間形成情感紐帶,由此引起情緒上的變化[14]。一件產品由多個基本形體組合而成,基本形體形態具體由點、線、面、體構成,這些基本形體間的相互關系構成了產品的形態。在點線面中,線具有長度特征、方向特征、轉折特征以及節奏特征等,是最為理想的治愈情感載體,可以通過特殊的界定和多變的組織形式來表現情感,見表1。在治愈的形態符號中,圓形帶有一種和諧的自然美,帶給人圓滿和包容的情感體驗,能夠營造柔和大氣的氛圍;曲線有一種自由流暢感,給人帶來一種輕盈和安詳的治愈,呈現出優雅與天然感;而直線則給人明確、堅實有力的感覺,直爽明了。因此,線所表現的情感根據其長度、狀態和粗細會有所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的視覺心理感受。圓、曲、直在治愈系產品設計中應用可以自然地表達出舒適愉悅的情感體驗,帶來特定的情感治愈效果。

表1 不同形態表現的治愈情感

3.2 色彩要素

在視覺體驗中,色彩最具刺激性作用,通過直接刺激視覺系統引發人的聯想,從而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色彩與情感也有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具有一定的情感表達功能。治愈系的色彩能讓人心情愉快、舒暢。例如藍色能讓人對藍天、海洋產生聯想,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綠色親近自然,清淺的色調表達寧靜祥和與舒適感,有撫慰心靈與治愈情緒的作用。

因此不同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發對應的情感反應,產生一些能夠共通的色彩情感傾向,見表2。在治愈系設計色彩要素中,治愈系色彩可分為3 類色系,分別是淺色系、低飽和色系和柔和色系。淺色系(如白灰色、淺黃色)可以帶來清爽、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調節憂慮抑郁等消極情緒。低飽和色系中的淺灰類色彩可以給用戶一種質樸、沉穩的情感體驗,可治愈心理不安等情緒。而柔和色系中一般以原木色、米灰色為主,這類色彩可以帶來安寧、懷舊溫馨的情感體驗,讓孤獨寂寞的情緒得到治愈,心情得到舒緩。在色彩治愈要素中,色彩的面積比例要運用恰當,黑色灰色等冷色系使用面積不宜過大,整體的顏色偏向暖色,從而達到愉悅舒適之感,發揮出色彩的治愈功能。

表2 不同色彩的治愈作用

3.3 材質要素

在本能直覺治愈層設計要素中,視覺色彩、外在形態是使用者接觸到的第一感覺體驗,其次是產品與使用者肢體接觸產生的第二次情感上的回應,也就是產品的材料質感與肌理。在治愈系的材質設計要素中,人們通過視覺和觸覺對材料的自然屬性產生一定的感覺特性,如紋理、粗糙程度、軟硬等,不同的材料屬性產生感覺特性,從而引發特定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因此,材料與情感也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見表3。

表3 不同材質表現的情感特征

金屬材質堅硬、科技感強,會給人冷酷、冷漠的感受;而皮革、布料材質柔軟,給人高貴感和親密感。如圖4 中的單人沙發,亮色金屬光澤在感官上不具親和力,給人帶來明顯的冷漠感和距離感,但其中又運用皮革和帆布材料增添了柔軟溫和感,形成柔軟與堅硬的對比,突出華麗又柔和的高級質感。而木材、竹材等天然材料在情感上會帶給人祥和寧靜、親近自然的古樸。如圖5 中的木質家居產品,簡潔質樸不失華麗,可以營造出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帶來輕松愉悅的情感體驗。材質作為體現產品情感的載體,賦予了產品不同的氣質個性,同時材質在與產品功能相適應時,可以更好地為治愈系產品設計傳達心理感覺和情感體驗。

圖4 單人沙發

圖5 木制家居產品

4 治愈系設計要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4.1 治愈形態符號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造型即形態,通過點線面的基礎組合,可以呈現多種治愈系的形態設計。在形態符號的治愈設計要素中,一般沒有特殊的一致性,治愈系的形態符號通常有幾何形態和自然形態。幾何形態由點、線、面、體基本符號構成。如圖6 所示的HIGHLINE 3D 吊燈,直線元素構成穩定的三角形態,最基本的幾何形象組合簡潔又明確,無論哪個角度都給人一種理性的幾何之美,同時也帶有一種堅實穩定的溫暖獨特感。而由面、體基本治愈符號可構成自然流暢的有機形態,如圖7 雅各布森的經典作品蛋椅和天鵝椅設計,柔和的邊角與圓弧、椅子本身流暢的曲線和包裹的圓形就能給人帶來一種舒適和包容的感受,實際坐上更能體驗到舒適、優雅而大方,像是回到溫暖懷抱般的感受。

圖6 HIGHLINE 3D吊燈

圖7 蛋椅(左)與天鵝椅(右)

而對于自然形態,治愈符號多數來源于自然中的生物原型提煉,如自然界存在的山水、花鳥、動物和人物等形態。通過對自然原型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治愈圖形,如圖5 中的蛋椅來源于圓潤有包容感的蛋外形,以及造型自然流暢來源于優雅天鵝形態的天鵝椅,或許能給人一種舒適和諧的快感,抑或是給人一種互動的樂趣。在圖8 所示的日本設計師児耶秀美設計的動物橡皮筋中,提取小動物的治愈形態設計應用到橡皮筋產品中。各種小動物造型的橡皮筋丟在地上,誰都忍不住好奇地把它撿起來。治愈系的形態或許能激發使用者藝術思維的想象力,抑或是能引起非常規的感受共鳴,從不同角度達到治愈效果。

圖8 治愈系動物橡皮筋

4.2 治愈色彩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以老年人群體使用的產品為例,治愈系色彩在面對老年人的產品設計中,由于老年人的視覺器官衰竭和感知覺能力下降,對過于炫目的高純度顏色容易受到刺激造成視覺負擔,亮麗的色彩也會對老人引起情緒上的起伏,產生不安定感[15]。對于老人所產生的這類消極情緒,不同的色彩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不同的心理治愈作用。在老年人使用的產品上通常應用淡雅、質樸的淺色系,能給人帶來清爽、積極的感受,緩解老年人的抑郁、自卑情緒,見圖9。如淺黃色、淺藍色等可以適用于老年人使用的餐具、茶具等產品設計上,在自然的飲食行為活動中帶來情緒的治愈。而在老年人所生活環境中的燈具或燈光中應用低飽和類的色調,淺灰、米白、淺棕等色彩的應用可以讓老年人暴躁不安、易怒的情緒穩定下來。這類色彩比較溫和,包容性強。也或是自然柔和的原色色系,如原木色、亞麻色、竹色等,應用于老人生活的臥室、客廳環境中的家居產品中,如衣柜、沙發及抱枕等,營造安寧、溫暖舒適的環境氛圍,給予他們對過去美好記憶的回溯以減少孤獨恐懼感,舒緩心理。所以對于老年人的治愈色彩應用要適當降低明度與純度,色彩間對比度明確清晰,減少視覺壓力。色彩面積比例選用恰當,達到愉悅舒適之感即可,發揮出色彩的治愈功能。

圖9 治愈系色彩應用

4.3 治愈材質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對于現在處于高壓的人群來說,由于他們情緒起伏大、容易焦慮,在材料的治愈上不宜選擇冷硬性的材料,如金屬、石材等,容易引起情緒上的不適甚至加劇不良情緒的發生[16]。而一些傳統的自然材料更能帶來治愈感,如木材、竹材、布料織物等質地柔和且輕巧耐用(圖10)。這些自然材料一方面更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自然的磨損和使用痕跡,可能引發其對歲月、時間的相關回憶感悟,從而得到情緒的治愈。因此,傳統的材質和現代的材質能帶給使用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時在進行治愈系設計時也需要考慮材質與形態和色彩相互協調發揮作用,呈現治愈效果。

圖10 金屬、木材、竹材、布料材質應用

5 結語

社會各種壓力不斷加劇,處于“快”時代下的人群越來越多,身心與情感逐漸陷入抑郁的夾縫中,日益需要被“治愈”,治愈系產品的設計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治愈系設計的本能直覺治愈層出發,解析產品的形態符號、色彩以及材質治愈設計要素,對治愈系設計要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方法做出了歸納分析。治愈系設計要素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為現階段情感類產品設計提供比較好的實踐思路,也能為現階段產品設計提供一定的依據,提升人們高壓力生活下的幸福感。

猜你喜歡
使用者產品設計材質
智能產品設計
“彭大將軍”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冷·暖》
《教堂之夜》
衣服材質大揭秘
新型拼插休閑椅,讓人與人的距離更近
抓拍神器
外套之材質對比戰
針織衫之材質對比戰
10KV配變繞組材質鑒別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