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16年,送戲1600場,助老32萬人

2022-02-16 20:25木曰雨
上海采風月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榮光幸福成長

木曰雨

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在寫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一封信中說:“我的老搭檔孟莉英寧可推掉數千元一場收入的演出,也要參加笑口常開藝術團的演出?!?/p>

王文娟所說的笑口常開藝術團究竟具有何等魅力?以致于令這位當年被周總理親切地喚作“小紫鵑”、如今在越劇界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寧可舍棄薪酬,放下“身價”,投身一個公益演出團體?而且癡心不改地一演就是16年?

不僅如此,她還身體力行地先后帶動越劇院十多位中青年演員“入團”。在她先進事跡感召下,一大批上海文藝界老中青藝術家也紛紛加盟,令“笑口常開”在成立至今16年間成長為一個演員陣容可以媲美專業文藝團隊、節目質量可以登上人民大會堂的在全國范圍也屈指可數的公益演出藝術團。

帶著上述疑問,記者親歷了2021年12月22日笑口常開藝術團在浦東新區新場鎮舉辦的一場面向社區老人的公益演出。

新場鎮位于上海郊區,距離市中心有三四十公里車程。演出地點如此偏遠,藝術團既沒有專車,也不包接送,所有演員的交通問題全都“自己解決”,哪怕是88歲高齡的老藝術家孟莉英也不例外。

原定一個半小時的演出超時一刻鐘。主持人任珍說,我們每場演出都會給老人“加餐”,他們越熱情,演員越賣力。

看完整臺演出,關于“笑口常開”,記者算是了解了大概——它的舞臺面向全市養老機構和街鎮社區老人,無論是規模還是設施,與劇場舞臺相比,顯然簡陋得多;至于演員酬勞,孟莉英說,最初是“倉庫里的積壓商品”,現在算是有兩三百元車馬費了。

那么,如此“草根”的社區層級的舞臺,加之聊勝于無的“酬勞”(如果演這么遠的場子,來回打車費可能還要倒貼),為何能讓孟莉英樂此不疲、堅持16年呢?個中緣由,不妨聽她細細道來——

孟莉英:“釘進去”就“拔不出”

孟莉英為人爽直,快人快語,面對來報道好人好事的記者,她也毫不諱言自己退休后加入笑口常開藝術團的過程,并不那么一帆風順,思想上也曾經有過這樣那樣的“小九九”。

參加笑口常開藝術團,是被團長張履貴拉來的;而與張履貴結識,則緣于上海越劇院與楊浦區福利院常年的“結親”活動。張履貴退休前當了10年楊福院院長兼黨支部書記,早在1990年代他就發現一個問題:衣食無憂之后,老年人亟需的是“精神食糧”。于是楊福院就與越劇院結成對子,逢年過節,越劇院的演員都會去楊福院演出。從老院長袁雪芬開始,每一個主要演員:徐玉蘭、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金采風、呂瑞英、張桂鳳、徐天紅等,沒一個不到場的。那時的孟莉英還是中年演員,去楊福院的次數也比較多。

張履貴退休后與幾位搞老年工作的干部一起創辦了笑口常開藝術團。藝術團成立之初,需要“招兵買馬”,因為與越劇院最熟,孟莉英自然便上了張履貴的“點將錄”。然而起初,孟莉英心里卻并不十分情愿。

當退休的張履貴去邀請退休的孟莉英跟“笑口常開”去敬老院、去社區“跑場子”時,孟莉英心下暗忖:在越劇院工作時,領導派我們去養老院“結親”,這是工作,必須服從,不想去也得去。但是如今我已經退休,你再叫我去跑200塊一場,說得難聽點感覺像是在“討飯”,我可寧可在家沒事干,也不去丟這個份兒。

當然,礙于張履貴的面子,既然他已經開口,孟莉英覺得一口回絕也說不過去,而且還會被別人說“沒錢就不來”,好像思想境界太低了。那么好吧,我就答應兩三趟,暫且敷衍過去,至少你不能說我不來。

然而,去了兩三趟之后,孟莉英感覺這只腳像被“釘進去”似的,有點“拔不出來”了,“甩也甩不掉”了。為什么?首先是孟莉英看到了“老年人真的需要我們”:“他們看到我們去演出,有的拉著你拍照,有的抱著你笑,有的抱著你哭。當然這是激動的眼淚,并非傷心?!?/p>

有位老人對孟莉英說,在敬老院也看過不少慰問演出,你們“笑口常開”頂好!你們送來這么好的節目,說明共產黨關心我們老年人!阿拉交關開心!

這番話對孟莉英的震動很大。

剛參加藝術團演出不久,有一次滑稽演員俞蓓蓓對孟莉英說:“孟老師,我們做這個工作是很有意義的?!泵侠蛴⒆焐蠜]有接茬,心里暗暗嘀咕:“有啥意義?”俞蓓蓓說,你看,第一排觀眾來的時候都是輪椅推進來的,等戲看完,有的人突然站起來拍手叫好,說不定哪根血管就此暢通了,身體就此好一點了呢!孟莉英覺得這話有道理,確實,如果通過“笑口常開”使老人們能在笑中得益,增進健康,那豈不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就這樣,孟莉英在這個藝術團里接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正能量,有張履貴以身作則的影響,有俞蓓蓓一席話的觸動,更有老人們的熱切需要……漸漸地,她從起先的有點抵觸、敷衍一下,變為心甘情愿加入,死心塌地跟隨,矢志不渝地堅守。

在藝術團演出活動中,有一幕令孟莉英記憶猶新久久難以忘懷。那是去一家敬老院演出,一般情況下,院方都會在演員休息室里放上水果點心來招待這些難得一見的知名演員,這也是待客之道人之常情。然而這次桌上卻“清湯寡水”,只有白開水一杯。

當然,藝術團的演員們完全能夠理解,并不是這家敬老院不好客,上海那么大,敬老院那么多,條件有好有壞也是正常的事情。誰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然而,敬老院里的一位老先生卻覺得看不過去,遠道而來為我們演出,一杯清水,似乎有點怠慢。于是老人去買了10個蘋果,親手送給演員們,每人一個。

孟莉英說這里,眼眶不禁濕潤。她說,當時拿到這個蘋果,心里是沉甸甸的。這不是一個蘋果啊,它太珍貴了!它代表著老人與演員們的心是相連相通的?!芭龅竭@樣的事情,你能不感動嗎?”孟莉英感嘆道,“這也是令我們堅持下去、不知不覺走過16年的一種動力?!?/p>

演員在劇場演出,常常會多準備一兩段“返場”節目,以備觀眾的“再來一個”。但是,笑口常開藝術團在敬老院演出,開了“你點我唱”的“新規矩”:老人點幾個,演員就唱幾個?!拔覀兠總€演員都能做到這一點,”孟莉英不無自豪地說,“這個規矩是劇場里沒有的?!?b506000636506>

“我們上海有好多知名的文藝家,觀眾非常需要你們,老人非常需要你們。很多老年觀眾都不太可能再去劇場看你們演出了,真希望你們也能夠參與進來、堅持下去?!?/p>

張履貴:從院長到團長,始終不渝為老服務

支撐孟莉英堅持16年公益事業的支柱之一,如她所說,是笑口常開藝術團團長張履貴。幾乎每個被采訪到的演員在談及自己投身“笑口常開”公益演出的原因時,都會提及這位“張團長”,是他“文藝助老”的主張和熱心公益的大愛,感動、觸動和推動著更多藝術家向“笑口常開”漸漸靠近、不斷聚攏,然后熊熊發光。

今天節目的主持人、滑稽演員任珍閃著淚花告訴記者,2020年的最后一天,張履貴與孟莉英居然在華東醫院不期而遇!原來他倆的手術被安排在同一個上午,但他們事先全然不知,直到在病房走廊偶遇,才感嘆命運的巧合——生病住院都那么“投合”!

然而即便重病來襲,張履貴仍然把“笑口常開”的事放在第一位,他邊做化療邊主持藝術團日常工作,身體、行動和思想上都從來沒有一絲一毫的“退意”。孟莉英不是黨員,但她常說,我從張履貴身上聞到了真正的共產黨員的氣息。

任珍在演出開場白中為張履貴總結了四個“長”:上班時做福利院院長;退休后做藝術團團長;在家里做子女的家長;老婆看到他“買賬”!為什么“買賬”?因為他除了全身心地投入笑口常開藝術團工作,家里大小事情他也搶著干,可謂里里外外一把手,怎不叫人“買賬”?

做過福利院院長,對老人的需求有了深切體察;做了藝術團團長,用公益行動去滿足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了操作平臺。從院長到團長,從國家單位的干部到社會公益組織的帶頭人,身份轉變了,職位不同了,但服務老人的心愿卻一成不變,“送戲助老”的腳步卻從未停歇。

在張履貴“笑口常開”這面大旗下,到底聚集了多少曲苑名家、藝壇大腕?羅列出來還真堪稱陣容豪華!

越劇名家王文娟也非常關心藝術團的發展,當藝術團在資金等方面遇到困難的時候,她以個人名義給上海慈善基金會打報告,希望基金會對笑口常開藝術團給予大力支持,把送戲上門這件好事,把文藝為老百姓服務這個好傳統發揚光大。她經常對孟莉英、張履貴說,你們要問慈善基金會多要點錢,錢多了你們就可以多組織演出,演出多了得利的是老人。

著名笛子表演藝術家陸春齡和淮劇表演藝術家梁偉平是建團之初第一批“笑口常開”的領軍人物,陸春齡92歲高齡時還參加藝術團成立五周年在電視臺的演出。他們發揮了很大的引領作用。

第二批藝術家以滑稽表演藝術家王雙柏和越劇表演藝術家孟莉英為代表。王雙柏不僅年紀大,而且家住杭州,每次來演出都要坐火車來,也沒什么報酬。他84歲去世,身前的最后一場演出就是在楊浦區延吉街道。他生病期間,藝術團同仁們五次去杭州探望,他握著張履貴的手說,這樣的活動太好了,老百姓太歡迎了,你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第三批藝術家代表是孟莉英和滬劇表演藝術家汪華忠?!懊侠蛴⑹俏覀兊慕艹龃?、公益事業的典范,她被評為第八屆上海市慈善之星,”張履貴說,“這批藝術家又帶動了一大批京淮越滬等各個劇種的藝術家,還有在聲樂、器樂等方面的藝術家,都投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币蚨?,“笑口常開”是一支真正由專業文藝工作者奉獻愛心的文藝團隊。

在藝術團成立15周年的紀念冊中,記者發現,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都曾經以不同的方式與笑口常開藝術團有過交集、作過貢獻,他們中有些人如今已然遠去,有些則正在為藝術團發光發熱!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是:陸春齡、梁偉平、王雙柏、孟莉英、汪華忠、史濟華、汪秀月、黃慧、楊文蔚、丁小蛙、劉銀發、趙慧芳、梁仲平、趙國輝、王小磚、龔伯康、林錫彪、劉敏、徐世利、蔡劍英等,以及劇作家徐開麟、作曲家曹哲維。

16年來,藝術團除了送戲進養老機構,近幾年也已經走進了全市數百個居民社區。社區老人更歡迎他們,特別看到這些以前只在舞臺上、電視里得見的藝術家們,出現在自己家門口,還能面對面交流、肩并肩合影,很多老人激動不已,興奮得熱淚盈眶。張履貴說,到社區演出也給藝術團的演員們增加了很大的動力——看到老人們的笑臉,大家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對的事情、很好的事情。

名家薈萃,后繼有人

參加新場鎮演出的演員陣容也非??捎^:越劇表演藝術家孟莉英,滑稽表演藝術家顧竹君、陳健,滬劇表演藝術家徐伯濤、王珊妹,女高音歌唱家王琴,男高音歌唱家魯耀東,越劇新生代范派小生王柔桑,上海說唱徐匯區非遺傳承人任珍,京劇演員吳靜雯……演出完畢,大家都想對著記者的話筒說幾句,都想吐露這些年來參與“笑口常開”演出的心路歷程,其中最多的關鍵詞是:幸福、榮光、價值、成長,以及老人的笑!

顧竹君說,她退休后經常參加笑口常開藝術團的演出,始終堅持下社區去唱戲給老年人聽。她認為,不管是曲藝還是戲曲,都是來自于生活,最終也要回到百姓生活中去。

徐伯濤表示,跟隨笑口常開藝術團長期做公益演出,很開心,也很光榮。在送戲下社區、去敬老院的過程中,我們也找到了自身的存在價值。能夠使老人們笑口常開,健康生活,使社會更和諧融洽,我們感到很欣慰。

王柔桑參加笑口常開藝術團也有不少年頭,作為一個年輕黨員,作為一個曾經遭受過貧困也受到過扶助的年輕演員,她表示現在我們生活改善了,但是不能忘記感恩前輩、感恩他人。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魯耀東參加藝術團雖然較晚,但在六年時間里也去了四五百家敬老院,在此過程中他深受老藝術家奉獻精神的感染,決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他深信:一切藝術應該為人民服務,一切藝術應該奉獻給人民。

任珍是藝術團的骨干之一。她感到笑口常開藝術團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僅演傳統作品,而且還積極創作,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藝術團創作了14個新節目。尤其滑稽戲演員,緊密結合時事,例如以預防金融詐騙等為主題,創作了系列小品、獨腳戲、說唱,在社區老人中演出,社會反響很好。

就在本文截稿之時,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會見了第十屆上海市“慈善之星”集體和個人代表,張履貴代表笑口常開藝術團參加了會見。相信在各級領導重視下,媒體大力宣傳下,會有更多藝術家投身助老演出公益事業,不僅參與進來,而且堅持下去!

猜你喜歡
榮光幸福成長
百年榮光慶華誕
心存夢想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煤企關注大學生員工心理成長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幸?!敝?,真實的不丹
為了“幸?!钡哪赣H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