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課堂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2022-02-21 01:01何光琴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模式

何光琴

摘要:“生本課堂理念”中,最重要的是“生”,也就是課堂中的主體“學生”。生本課堂理念最關注的是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在新課改革后,教育部門大力發展和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課堂的重心從原來的“教師講”轉移到“學生學”,著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同時,這樣的轉變也能讓學生更加直接的獲取知識,從而使學生們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關鍵詞:生本課堂理念;小學科學;教學模式

一、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小學對于教師來說,是培養學生系統學習以及邏輯思維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教學工作要幫助學生們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一直致力于科學化的教育,教育模式、教學方式都越來越科學化。那么對于小學生們來說什么是“科學”?怎樣學習和理解科學?基于這一點,教師要讓學生們在大自然中找到科學的真理,要讓學生們自主掌握“抽象”的科學知識,但這對于農村小學科學的教學來說是一個難點。因此,在科學教學模式中,教師更應該運用生本課堂理念,幫助學生們學習科學知識。

二、生本課堂的特點

生本課堂相比較于傳統課堂而言,有更為突出的四大特點。

課堂中的平等。在生本課堂理念下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平等”,這里的平等即“師生平等”,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從原來的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在知識的學習中與學生們成為“共同體”,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參與到學生們的交流和討論中,允許學生也能發表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增加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讓學生們的心智得到更好的成長。

課堂中的引導。生本課堂理念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習的主導,要在學生們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幫助學生們打開學習及解題思路,讓學生們感受到獲取知識快樂,引導幫助學生們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們的求知欲和勝負欲。

課堂中的善待。生本課堂中的善待就是要尊重學生們的個性化差異,教師們不能一味地追求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就如同學生們來說,也都有自己“閃光點”,教師要做的則是發現每一位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們在他們自己的成長路上閃閃發光。

課堂中的應變。生本課堂這里的應變主要是指教師的應變,教師在教學時不僅僅要根據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學任務來對學生們進行教學,還要根據學生們的“最近發展區域”進行教學。在簡單易懂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增加知識難度、知識范圍等,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同理,在知識難度較大的教學中,應放慢教學節奏,讓學生們更加牢固地吸收和汲取知識。

三、小學科學教學在生本課堂理念下的運用

(一)設立教學情境,引起學習積極性

對于農村學校來說,教學設備不夠先進,在教學模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辦法讓學生們通過科技的展示,更加直觀地體驗到“科學”。因此,在生本課堂的理念下,教師應該巧設教學情境,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科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科學的學習中,第一課《有關光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我們身邊的自然科學。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可以設立一個沒有光的主題,在課堂開始前,教師可以拉上窗簾關閉照明燈,讓學生體驗沒有光的世界,引發學生們對光的思考,并讓學生們想一想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讓教師變得明亮[1]。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們對光的探究,還能讓學生們切身體會光的重要性,從而引發對“光”的思考。

(二)增加互動,增加學習主動性

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師生之間的互動主要是引導、鼓勵,而學生之間的互動主要是交流討論,教師可以提出關于光的問題,如:月亮發出的光是光源么?對學生們進行分組,讓學生們討論月亮是否為光源,并闡述自己的理由,每組代表回答問題,收集組員信息并回答為什么月亮是或不是光源。最后教師總結并解答為什么月亮不是光源,月亮的光是由太陽的折射而成。引導學生們正確地思考,幫助學生們對知識學習上的困難,讓學生們主動思考,主動交流探討,主動研究和解決問題,更好地培養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合理實踐,鞏固知識

合理實踐是讓學生們通過實際動手、動腦去進行科學實驗,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知識,能將知識實際地運用,同時還能強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就像是在《有關光的思考》這一課中,學生們還應當知道光的重要性,明白光對世間萬物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踐式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就需要學生們通過一些合理的實踐,來幫助學生們理解鞏固知識,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以及觀察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給班級里的綠植套上黑色塑料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觀察綠植一天后的變化;也可以準備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蘋果,讓學生們在黑暗中觀察蘋果的顏色;通過實際合理的實踐,讓學生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光的重要性,同時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具體地表現出來,使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鞏固課堂中所學的知識[2]。

結語:生本課堂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能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世界,看到大千世界的神奇與美好,發現周圍生活中的科學。增加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將知識變為自己的財富,促進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參考文獻:

[1]耿文利.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

[2]樓曙光.“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J].亞太教育,2016(25),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以“問”發展小學生科學學習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