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產業空間規劃策略研究

2022-02-25 03:27張韌柘
福建建筑 2022年1期
關鍵詞:軟件園自創福州

張韌柘

(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108)

0 引言

2016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福州、廈門、泉州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以企業型創新為主導的具有福建特色的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1]。其中,福州片區重點在光電顯示、集成電路、大數據、生物技術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兩岸深度融合發展、協同創新,營造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等方面創造經驗[2]?!陡B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建設實施方案》確定福州片區“一區多園”的發展構架,即以海西園、軟件園、大數據產業園、物聯網產業園等為核心區,以各縣(市)區一批有條件園區為延伸區,積極打造具有較強產業競爭力、影響力的國家級區域創新中心[3]。

自創區作為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抓手,是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先行區,肩負著服務本地產業升級、改革創新示范、支撐國家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重要使命?;诟哔|量發展理念、協同推進創新發展戰略,研究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以下簡稱自創區福州片區)產業空間規劃策略,對于促進以高品質產業空間支撐福州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自創區福州片區產業發展現狀與空間特征

1.1 發展現狀

截止2020年年底,自創區福州片區以占全市6.66%的土地面積,集聚了110家省級龍頭企業(占全市80.88%),118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市57.80%),42家省數字經濟獨角獸、瞪羚企業(占全市91.3%),技術合同交易額達20.12億元(占全市44.70%),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集聚和創新引領效應,對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愈發凸顯[4]。

自創區福州片區包括24個產業園區(39個地塊),總用地面積約341.4 km2。其中,老城區園區創新要素和服務資源集聚,具有較好的創新能力,科技創新、知識創新、服務創新等自主創新動力較強;中心城區新興園區創新要素集聚、服務資源充足,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創新能力正處于提升之中,創新需求較強。沿海園區除數字福建園區外,大部分是工業園區,創新能力普遍較弱,創新要素和服務配套缺乏;外圍區縣園區創新要素和服務配套缺乏,與科技創新或研發關系薄弱,自主創新的需求較弱,如表1所示。

表1 自創區福州片區24個園區產業發展現狀

1.2 空間特征

從產業空間上看,自創區福州片區初步形成閩江沿岸地區的創新要素延綿和新興制造業集聚態勢,形成沿江創新走廊;灣區成為新興發展和重點,交通、產業等發展要素將向沿海地區集聚,沿?;l展趨勢凸顯;以軟件園、洪山園為核心的創新要素集聚區、依托高校園,以海西園為核心的創新要素集聚區、以數字福建產業園為核心的創新要素集聚區態勢初顯;永泰信息產業園、融僑經開區(依托福耀玻璃、京東方等創新型企業)等周邊縣市技術創新節點發展,總體呈現“沿江向海,新舊多核驅動,外圍散點分布”的特征。

現狀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內部園區,沿閩江、烏龍江地區新興產業發展態勢逐步顯現。其中信息技術產業以軟件園、洪山園等中心城區園區為核心集聚,文化創意及設計產業主要集中在金山園、倉山園等園區,技術研發中心主要集中在軟件園和馬尾園。各片區存量資源差異較大,軟件園、洪山園等創新核心內的園區幾無增量用地,沿海地區園區產業用地資源豐富。

2 自創區福州片區產業空間規劃策略

自創區福州片區要發揮位于省會城市的科教人才資源集聚和開放創新優勢,以構建新產業、新技術、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為抓手,努力把自創區打造成為引領福州市乃至福建省創新發展的高地[5]。其產業空間應以創新發展為核心,與區域產業升級和協同發展訴求相契合,通過構建區域創新走廊,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空間模式,構建“軸帶聯動、三極引領、三型支撐、近遠結合”的功能梯度布局、產業功能明確的總體格局,近遠期相結合,明確發展時序,如圖1所示。

圖1 產業空間規劃結構圖

2.1 建立“軸帶聯動”的區域創新走廊

依托交通軸線,促進創新要素在各園間合理流動和高效組合,形成產業聯動、空間聯結、功能貫穿的創新走廊,發揮南北聯通、山海聯動的輻射帶動效應,引領區域創新發展。

2.1.1 沿江科創走廊

依托海西園、軟件園、馬尾園、倉山園等沿閩江、烏龍江的創新園區,以創新人群的需求為導向,推進科技交往、研發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等高端產業集聚,推進科技研發、文化創意、科技金融等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創新創業,推進閩臺、海絲等區域創新交流合作。加強沿海和內陸山區的聯系,以科技創新推動“山海協作、共謀發展”,帶動南平、寧德及三明北部等區域發展。

2.1.2 沿海智造走廊

依托福州臨空經濟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沿海創新園區,聚焦戰略型新型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創新服務等功能集聚。向南聯動廈門、泉州和莆田,推動區域創新資源開放互通。向北聯動寧德、溫州、臺州,加強與浙江、長三角地區的創新合作。

2.2 建構“三極引領”的空間布局模式

以三極作為福州片區鏈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的引領區、著力集聚創新資源與要素,建設科技服務、面向海絲和海峽兩岸創新交流合作等重大創新平臺。

2.2.1 互聯網+服務創新極

依托福州軟件園和洪山園,以“互聯網+”、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為特色,加快軟件、物聯網、科技金融、文化創新等創新型產業發展;加強“互聯網+”的服務創新、信息技術創新、國際科技交往、區域創新創業孵化等功能集聚。

2.2.2 知識創新極

以海西園為核心,大力引進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高等級創新要素,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大數據、海洋產業等海西特色專業領域的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進一步強化知識創新、國際創新交流、創新成果轉化轉移等功能集聚。

2.2.3 技術創新極

依托數字福建產業園,在VR、大數據等方面,進一步吸引國內外研發機構和科技金融、孵化器、質量檢測等科技服務機構,打造企業孵化、創業孵化、中試基地、成果轉化、展示交流等創新功能。聯動福州臨空經濟區和濱海新區發展,加快多元創新產業集聚,從產業園區走向綜合型的創新智慧新城。

2.3 打造“三型支撐”的創新功能格局

根據片區各產業園區差異性,將24個園區分為創新服務引領、技術創新引領和特色發展引領三類,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形成“一園一特色”的創新格局。

2.3.1 創新服務引領型(7個)

以基礎研發、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服務創新、創新創業為重點:福州軟件園、海西園、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洪山園、金融示范區、馬尾園、倉山園。

2.3.2 技術創新引領型(14個)

制造型企業為觸媒,以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為重點:生物醫藥與機電產業園、金山工業園、福興經濟開發區、青口汽車工業園、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臨空經濟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元洪投資區、閩臺藍色經濟產業園、江陰工業集中區、福州臺商投資區、連江可門經濟區、羅源灣經濟開發區、連江經濟開發區。

2.3.3 特色發展引領型(3個)

在生態保育、凸顯特色風貌的基礎上,以“x”特色產業發展為引領,走特色小鎮發展模式的:閩清工業園、貴安開發區、永泰智慧信息產業園。

2.4 明確“近遠結合”的創新發展時序

近期以核心區園區為引領,以加快高新區創新發展,培育數字福建產業園為核心,重點建設7個核心園區,依托海西園、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軟件園、洪山園、倉山園、馬尾園、數字福建產業園在技術創新和產業集聚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集中規劃建設一批國家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圍繞集成電路、大數據、虛擬現實、物聯網等領域,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先行先試經驗在核心園區形成聯動共振,形成沿江科創走廊。

遠期發揮延伸園區創新聯動作用,引導創新要素分階段逐步向周邊輻射,促進17個延伸園區產業特色化發展,逐步放大延伸園區的產業輻射能力和創新能力,發揮創新聯動作用,促進沿海智造走廊形成。

3 自創區福州片區產業空間保障措施

3.1 完善自創區管理體制

著眼于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聚焦區域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構建創新服務平臺。以服務全覆蓋和便利性為前提,分別設置市級、各園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市級層面強化政策供給、各類創新資源的整合與集成、規劃建設指導、創新平臺搭建等職能,地方政府負責審批、監督管理環節,管委會負責統籌、規劃、實施環節,明確市、區、縣政府及政府部門的協作機制。

3.2 制定存量空間改造政策

針對現狀各園區工業用地二次開發的規模、發展方向、開發強度等重要問題,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確保存量土地的合理、有序、滾動開發。采用多樣化的低效閑置土地及空間資源盤活方式,構建有利于存量空間向創新創業利用方向轉化的土地開發體系,從土地款繳納方式、出讓地價、分割轉讓比例等方面進行重新規劃調整,大幅度降低科創空間用地成本,落實低成本創新創業環境的營造。

3.3 創新產業用地供給政策

制定利于創新發展供地策略,原則上按工業(創新型產業M1)用途登記土地使用權。對于落后產能,按照控、壓的限制、淘汰原則,提高土地資源使用成本。建立以房招商、養商、穩商的新機制,引導企業通過租賃、購買生產和配套用房解決發展空間,工業用房可分割登記和轉讓,允許制造業企業的工業物業產權按幢、按層等固定單元進行分割,用于引進相關產業鏈合作伙伴的產業項目,幫助企業拓展產業鏈。

3.4 探索雙自聯動發展模式

以馬尾園為重點,先行先試探索自創區與自貿區聯動發展政策創新,并逐漸覆蓋到自創區全區。依托自貿區在開放、服務貿易等方面的開放措施,重點在建立快速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和保護機制、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便捷人才跨境流動等方面,探索新一輪科技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先行先試。

4 結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突出規劃引導,打造高品質產業空間對自創區福州片區發展至關重要。自創區福州片區產業空間發展應結合福州沿江向海戰略和自創區“一區多園”構架,立足片區內不同產業園區的發展基礎和短板,與不同地區發展特點相適應,與城市功能高度融合,通過創新驅動激發城市空間資源價值,構建創新融合的產業格局,構筑創新增長極核,打造成為福州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猜你喜歡
軟件園自創福州
我認識的幾位福州女
體驗言語運用之美 激發學生從模仿走向自創
以愛之名 和諧至美——福州十中簡介之三
逐夢福州 只為“她”
迷霧與歷史現場——讀李欣榮《自創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編修與紛爭》
蘭太公司紀委舉辦慶“七·一”職工自創廉潔文化作品展
尋味福州
事業單位自創無形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
2014中國金軟件金服務·方案商最信賴的產業園區
上海浦東軟件園榮獲工信部“智慧園區試點園區”稱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