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創客教育研究的熱點與發展趨勢*
——基于2013-2021年文獻的可視化分析

2022-03-01 06:27劉蕙萱崔友興
教育信息技術 2022年12期
關鍵詞:教育領域創客空間

劉蕙萱,崔友興

(海南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海南???571158)

一、研究背景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VR虛擬環境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教育生態。2013年,國內研究者將創客運動文化引進到我國的教育領域中,由此“創客教育”在我國應運而生。2015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深圳“柴火”創客空間進行考察,并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倡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創客寫入政府工作報告[1]。2016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 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著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2]2017年9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有條件的學??梢越ㄔO專用活動室或實踐基地,如創客空間等”。[3]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是教育信息化2.0階段的教育新樣態,不斷地影響著新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本文運用文獻計量法和內容分析法,對國內創客教育領域內的文獻進行深層次、多維度、全方位研究,借助CiteSpace知識圖譜對創客教育進行可視化分析,以總結我國創客教育研究的現狀和研究熱點,探索其發展趨勢,以期為促進我國創客教育研究的深入發展提供參考。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研究以2013-2021年中國知網收錄的創客教育研究文獻為樣本,運用計量分析法和內容分析法對創客教育研究文獻進行分析,將文獻作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借助CiteSpace生成的可視化圖譜,總結出創客教育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以洞悉創客教育研究的科研合作網絡分布脈絡及內在關聯;運用關鍵詞聚類視圖直觀地反映當前創客教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聚類,通過關鍵詞的高頻突現詞來跟蹤及預測該領域的發展趨勢。

(二)研究數據與過程

在中國知網檢索界面中輸入“創客教育”為主題進行檢索,文獻來源類別限定和檢索年限均設置為“不限”,檢索時間截止為2021年4月20日,共檢索到5121篇(含學術期刊2378篇/學位論文295篇/特色期刊2448篇)。以人工方式篩選并剔除非研究類型文獻(會議通知、新聞報道、目錄等),最終獲得有效文獻樣本數量為4892篇(含學術期刊2320篇/學位論文295篇/特色期刊2277篇)。將4892篇Refworks格式的有效文獻導入CiteSpace中,時間跨度設置為2013年-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節點類型分別選定為作者、關鍵詞,其他為默認選項對應生成相關的知識圖譜。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文獻計量分析

1.研究作者分析

目前國內創客教育發文量最高產者是北京景山學校的吳俊杰(如表1),他是我國創客教育的開拓者。發文量排名第二的是溫州中學的謝作如,他推動著義務教育階段創客教育的實踐發展。以上兩位教師都是創客教育領域的先行者,推行中小學創客教育的實踐課程,并起到示范作用。同期的高產作者除了表1所列的作者外,還有東北師范大學的鄭燕林、華東師范大學的祝智庭等,他們在創客教育領域的研究比較深入、更具影響力。創客教育領域的研究作者主要由高校教師、碩博士研究生、各類教研員和中小學教師等主體構成。高校教師和其指導的碩博士研究生組成的研究團隊是創客教育核心論文發文的主要力量,而中小學教師則是開展創客教育實踐活動的主導者,已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

表1 創客教育研究的作者發文量(前10)

創客教育研究作者合作網絡圖譜聚類模塊值Q=0.9525>0.3,意味著該領域作者結構是顯著的;聚類平均輪廓值S=0.6154>0.5,意味著聚類是合理的。創客教育領域的研究者合作網絡分析,節點數是375,連線數為137,網絡密度是0.002,代表國內創客教育研究的作者合作網絡節點分散,表明研究者之間的合作較少。除少部分的5人以上的團隊進行合作研究以外,創客教育研究領域大多數研究者選擇獨立撰文,尚未形成一支支學科專業分布廣泛和聯系緊密的科研團隊。創客教育研究作者合作網絡的緊密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創客教育的實踐開展廣度和研究深度。為了促進我國創客文化的普及,形成人人皆為創客的氛圍,今后還需研究者進一步加強合作,打造學術共同體,實現國內文化的繁榮共進。

2.關鍵詞熱點聚類分析

用CiteSpace對創客教育研究領域文獻進行關鍵詞聚類分析,創客教育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圖譜的聚類分析模塊值Q=0.4723>0.3,表明該領域的關鍵詞結構是顯著的。聚類平均輪廓值S=0.8479>0.7,表明該聚類可信度高。如下圖所示,創客教育的研究熱點包括創客教育、創客空間、創客、創新創業、人工智能、翻轉課堂、steam教育、實踐路徑、設計思維、項目式教學、信息素養等。

創客教育研究關鍵詞網絡聚類圖譜

3.高頻突現詞檢測分析

突現詞是指在特定的時間段范圍內出現頻率較高(即強度較高)的關鍵詞。突現詞強度的高低可以表示某一個關鍵詞的興起或衰落的情況。本文用CiteSpace的突現詞圖譜分析高頻突現詞判斷創客教育領域的前沿與發展趨勢,突現詞強度值越高說明受到研究者關注的重要性越大。突現詞強度值最高的前9個關鍵詞依次是創客運動(25.71)、創客空間(19.49)、小學(8.13)、創業教育(6.02)、吳俊杰(5.68)、翻轉課堂(5.45)、眾創空間(4.59)、小學信息技術教學(4.45)、設計思維(4.25)。因此“創客運動”“創客空間”“創業教育”“翻轉課堂”“設計思維”等是創客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

如表2所示的24個高頻突現詞整體分析研究前沿熱點的演變過程:2013年-2015年,國內開創者吳俊杰受到美國的創客運動思潮影響,將創客文化引進我國,這個時期是萌芽摸索階段,國內教育者關注度較小。2015-2017年,研究者從創客空間(環境建設方面)逐漸向翻轉課堂、創業教育、智慧教育等教學模式(具體應用方面)轉變,但是研究的核心領域仍是借助某種形式實現創客教育,應用范圍逐漸增大。2016-2018年,研究者深化對該教學模式的理解和拓展,重點關注創客教育模式視域下的理論、模式設計、實現路徑、教學影響因素、效果評價、改革等研究領域。2019-2021年,研究者開始將創客教育整合到小學和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設計思維和項目式教學成為該階段的研究熱點,這表明該階段的創客教育發展與國家倡導的政策密切相關,創客教育的研究趨勢一直緊跟教育技術領域前沿的研究步伐,結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創客教育模式進行不斷創新探索。

表2 創客教育領域的高頻突現詞

(二)研究內容主題分析

1.創客教育的內涵

研究者從不同視角對創客教育的內涵進行解讀與分析,可分為三類:一是創客教育課程說。傅騫與王辭曉等認為創客教育是為解決中我國中小學創新能力不足而將國外的創客運動引入中小學教學中,實施有關創新動手技能訓練的綜合課程[4]。二是創客教育模式說。楊現民、祝智庭、謝作如等研究者認為創客教育是一種融合信息技術手段,秉承開放、探究、分享的理念,以動手操作和探究體驗為主的新型教育模式。三是創客教育實踐說。鄭燕林認為創客教育旨在為所有中小學學生提供合適的可進行物品創造的環境、資源與機會,特別是借助技術工具與研發資源讓學生能夠將學習融合于創造的過程,完成基于創造的學習[5]。多樣化的視角和多元化的思維有助于我們理解創客教育的實質,但同時也需要研究者們形成關于創客教育內涵的共識,才能加快推動我國創客教育實踐的發展。

2.創客教育的模式

鄭燕林概括了美國高校實施創客教育的三種方式:一是搭建開放自由的創客空間,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使用創客空間的學習資源和研發平臺,還可參加學校不定期組織的創客競賽或主題式創客活動;二是將創客教育有規劃地整合于學校的常規課程中,例如芝加哥藝術學院將新興技術和傳統的課程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舉辦創客實驗室、創客實訓基地、創客夏令營,為學生提供沙箱、切割機、3D打印機等設備,支持學生自主創造。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優化常規課程,也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三是開設專門獨立的系列化創客教育課程,讓學生可以通過輔修學位或選修課程的方式參與正式的創客教育課程[6]。王佑鎂等總結創客教育的四類實踐模式:項目探究型、系統整合型、創業驅動型、螺旋結構型[7]。楊剛將創客教育模式分為以下兩種:基于專業驅動的學校型創客教育模式,學校通過創客空間、創客實驗室、實訓中心、工作坊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完全開放、自由分享和倡導造物的學習環境,如國內昆陽二小、溫州中學、清華大學等學校;基于創業驅動的社會型創客教育模式,比如美國Noisebridge創客空間、國內海爾創客空間和上?!靶萝囬g”創客空間等為代表,建設了一批新型的創新創業研發基地,從創意想法到具體設計,再到產品原型和規模生產[8]。當前創客教育的主要實踐模式是創設優質的創客空間、開發創客課程、打造創客師資隊伍以及營造創客文化氛圍等為主導開展創客活動,通過構建良好的創客教育實踐環境,鼓勵學生廣泛利用數字工具實現創意物化,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3.創客空間的構建

創客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創客空間等平臺或場所,2015年發布的《中國創客教育藍皮書》中,除了提出創客空間的ISMART模型外,還建議從組織以盈利為主或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社群、創設線上線下開放自由的創客空間、吸納和招攬學科背景廣泛的跨專業導師、開展基于創新創業類的創客教育活動、吸收和積累可轉化的研發資源、提供開源軟硬件平臺和各類制作工具六個方面來開展創客教育[9]。雒亮、祝智庭等設計了基于O2O(Online To Offline)商業架構的創客空間2.0結構模型,包括常態化課程、創客工作坊、挑戰賽和體驗營等四種學習活動,將線上虛擬空間與線下實體空間無縫鏈接[10]??偟膩碚f,目前我國物理類實體創客空間可分為高校創客空間、中小學創客空間、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社區創客空間、商業創客空間這五種類型。我國創客空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展延伸,實現功能多樣化、整合化的創新型創客空間模式。

4.創客課程的建設

關于創客課程建設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對傳統常規課程的創客式改造、作為選修課程開設和對創客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三個方面,而專門針對創客課程的設計研究并不多。其中典型的研究有:將創客課程分為以下四類:(1)邏輯程序類;(2)電子機械類;(3)結構創意類;(4)藝術創作[11]類。陳剛在課程視角下分析和總結創客教育的教育理念定位、教育目標價值、課程模式、學習方式等基本問題[12]。楊現民提出從搭建創客課程內容體系、策劃創客課程項目、組織創客課程活動、設計創客課程評價這四個方面建設創客課程[13]。韓芳、陳珊提出通過構建創客課程開發平臺、提升創客教師專業發展、拓展創客課程建設主體和擴寬創客課程評價類型等的創客課程構建方法[14]。吳永和等從學、做、創三個方面進行創客課程的教學分析、創客課程教學活動設計、創客課程教學評價設計三個環節,具體提出在高校創客教育課程中以“學做創”為驅動的設計模式[15]。張文蘭等從課程論的教學原理視角,提出創客課程建設應從課程目標、學習活動、課程內容和學習評價四個基本要素入手。王米雪等通過美國FUSE社區創客空間的案例,提出了兩種創客先修基礎課程:一是關于制造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或設備的使用教程與訓練課程;二是與創客課程相關的專業技能訓練類課程[16]。創客課程的研究可以從課程目標、課程主體、課程內容、課程設計、課程評價等方面入手,只有系統的建設創客課程,才能使創客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推動了我國創客教育研究的發展,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我國創客教育領域內的文獻進行了可視化數據分析,揭示了國內創客教育的研究現狀、熱點和發展趨勢,并得出以下結論與啟示:

首先,創客教育研究與發展需要拓展研究主體,促進研究主體的多元化。本文對創客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發現秦健、王曉慶、劉黨生、王佑鎂、傅騫、鄭燕林等幾位學者研究比較深入,國內職業院校和本科院校的關注度相對較高,但作者之間的合作比較少。為了大力促進我國創客教育研究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推動研究主體多樣化,體現跨學科研究和應用的理念。除了培訓中小學教師學習創客教育技能之外,還可以在師范院校開設系列化專門的創客教育課程。此外,還需研究者之間加強合作,構建學術共同體,更好地普及創客文化。

其次,把握創客教育研究熱點,推動創客教育研究與實踐走向深化?;陉P鍵詞的可視化分析發現,創客教育的研究熱點包括創客教育、創客空間、創客、創新創業、steam教育、設計思維、項目式教學等。創客教育的主題詞聚類集中在9個方面:創客教育、創客空間、創新能力、創客、創新創業、人工智能、翻轉課堂、steam、實踐路徑。今后創客教育研究需要更多集中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創意物化,將數字資源無縫銜接地融入各個教學環節。同時,設計思維被認為是培養學習者創造性解決問題的一種工具或方法,可以在創客教育實踐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高階思維,研究者可以將設計思維和創客教育要素有機融合,進一步推動創客教育研究和實踐走向深化。

最后,深化創客教育研究內容,推動創客教育研究本土化。運用內容分析法對近年來創客教育領域的文獻主題進行分析,發現目前我國創客教育領域研究主要呈現這四個主題:一是著眼于創客教育的內涵和特征,通過三種視角進行解讀和分析,深刻體現了創客教育造物的本質屬性、創意物化與鼓勵分享的基本特征。二是借鑒美國高校的創客教育實施方式,總結國內外的創客教育實踐模式的特點,從政策支持、師資培訓、環境建設、文化推廣、教育評價等五個層面開展創客教育的實踐活動。三是關于構建創客空間的研究,學者們設計創客空間的結構模型,并指出如何構建良好的創客教育實踐環境。四是基于創客課程的建設和實施研究,這一研究關注更多的是創客教育的主題、教學模式、創客內容體系架構、課程開發方法和課程設計等環節。推動我國創客教育研究的持續深化,不能僅停留在宏觀的理論論述中,需要大量開展實證研究。只有從理論走向實踐,結合學生創造力發展和創新型技能訓練,將創客教育活動落實到中觀與微觀層面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此外,強化創客教育研究的本土化,結合國內特點和國際研究前沿熱點,探索并形成適合我國實際的創客教育理論與應用成果。

猜你喜歡
教育領域創客空間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人工智能視閾下教育領域各層次的戰略管理框架
教育領域傳統書籍的數字化發展——以人教學習網電子教材教輔為例
讓路人都可以坐下來當創客
創客
創客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師交流、民辦教育深化綜合改革
反差——阿倫德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