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寫校園,文述心景

2022-03-02 23:35羅小維
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 2022年7期
關鍵詞:融情玉蘭花哲理

◎邵 蓓 羅小維

【寫作任務】

此課例配套統編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學習任務三第1題。

對我們的校園(村莊或小區等),你也許已經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還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塊天地;同一處景物,你也未必觀察到它在不同時間的變化。以《我仿佛第一次走過_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散文。

【寫作引導】

解題的關鍵,在于“仿佛第一次”。既然是“仿佛”,那就不是真的第一次,甚至也不是偶爾,而應該是在熟悉的地方有了新的發現,因此才會有仿佛第一次走過。所以,文章的落腳點應當放在“對熟悉景物的新發現”上。

我在第一課時設計了筆寫校園教學活動—學生觀察課,在這一個課時,我陪伴學生充分觀察、記錄,完成片段寫作。每個人個性化的觀察思考,一定能彼此促進、相互啟發,因此根據教材任務要求,我設計了第二課時的第一個活動—學生互讀互評活動課。學生對自然景物的“發現”,背后其實是對“自我”精神世界的發現。這一次的寫作任務不僅要啟發他們“發現”自然景物的美與和諧,更可以幫助他們“發現”美景與自己精神世界的共振,或投射某種情感與生命狀態,或頓悟某種人生哲理。而這一點,從絕大多數學生的作品情況來看,不太容易自主發現。因此我設計了第二個和第三個活動(文述心景)—教師點評提高課,通過“融情于景—馴化景,照見我”“格物致知—頓悟景,突破我”兩個環節,運用學生寫作與教師下水的對比、名家經典文段的學習、文藝理論指導、學生作品的現場點評修改、寫作小游戲等方法,幫助他們發現自然與自我在情與理兩方面的契合交融。

最后就是水到渠成的美文薈萃,學生把片段擴寫成完整的作文,交換閱讀,互相品評,修改定稿,編輯成冊,擬定書名,撰寫序言,以此作為本次“筆寫校園,文述心景”作文活動的終點和學生認識自然的新起點。由于字數限制,此板塊不做展示。

【課堂實錄】

一、敏銳觀察——發現景,喚醒我

師:同學們好,今天是我們此次作文活動的第二個階段,在同學們自主寫作、交流、評改的基礎上,由老師帶領大家對寫作再點撥,再提高。首先讓我們看看昨天的“切磋琢磨”活動后,兩名同學的修改成果。這是郭虹良同學的,我們先請她自己談一談是怎么修改的。

(屏顯)

修改前:通往食堂的林蔭小道有許多植被包圍著。四五棵挺拔茂盛的大樹,許多樹根在這樣一個初春的傍晚就像一條條將要蘇醒的冬眠的蛇,樹根下還有新長出的野草。山茶花也在悄悄地競相開放,它們在茂密的樹葉縫隙間的一束束陽光的照耀下,害羞地給路過的老師和同學展示著自己每一片獨特的花瓣。還有那棵玉蘭,每一朵花都是那么引人注目。這條路我仿佛第一次走過。

修改后:通往食堂的林蔭小道上,有幾棵挺拔茂盛的大樹,我一直不喜歡它們突出在地面上的根,那像是一條條將要蘇醒的冬眠的蛇,讓人看了直冒冷汗。今天路過的時候,我忽然發現這些根之間的縫隙中長出了野草。不愧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擁有頑強生命力的野草,遭到了巨大的阻礙之后,它們仍然帶著倔強,帶著生的期望在夾縫中活了下去。從前我從這些樹根旁經過無數次,可是這次我仿佛第一次走過,我發現了生命的頑強。

生:之前我寫的時候,不知道怎么突出“仿佛第一次”,修改之后想表達我發現了小草生命力的頑強。

師:我注意到你刪除了其他景物,只保留了樹根下的野草,是為什么?

生:因為其他景物與生命的頑強沒有關系。

師:聚焦在一個與主題更切合的景物上,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看到什么就寫什么,這在選材和詳略安排上都是不錯的進步。其他同學經過昨天的互評修改也都有進步,尤其是在五感的運用和細節的觀察上,翁穎彤同學細聽了貓打呼嚕的節奏,感受到春天鼻腔的濕潤;張宇佳發現了葉脈的顏色;張良羽發現了陽光照在題單上的樣子;劉瀅瀅發現樹皮的裂紋中還有生命的痕跡……多么細膩,多么生動!正如張坤鵬同學在作文中寫到的,“美妙的事物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哪怕一次也好,要抓住剎那間的美好,珍惜當下”。這都是非常真摯感人的體會。

二、融情于景——馴化景,照見我

師:那么,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寫作還能怎樣繼續提高呢?請同學們看下面這兩個文段。第一個是以前在我們學校工作過的一位老師寫的,那時因為疫情推遲開學,他因防疫工作來學校,走進空無一人的校園,感覺學校的景物給了他與平時完全不同的感受,就寫下了這篇文章。另一篇是咱們班幾個寫玉蘭花的同學中寫得最好的覃雅博的作品。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兩篇文章寫玉蘭花的側重點有什么區別?

(屏顯)

而操場邊,廣玉蘭靜靜佇立,滿樹花瓣,片片玉潔,朵朵丹心。磨底河畔的三角梅,在初春明媚的陽光下肆意綻放,灼灼耀眼,以靚麗的嫣紅或艷紫守望著,給校園染上幾許堅定而執著的熱烈。

——羅小維老師《疫情中的守望與陪伴》

玉蘭潔白的花骨朵像幾顆珍珠,在這猶如暖色染料糅雜在一起的天空中鑲嵌著、定格著,猶如冬天殘存的記憶。我注視著它……仿佛時間在此刻也被這白花凍結。

——覃雅博

師:覃雅博,要不然你自己來說說?

生:我覺得羅老師的側重點是玉蘭花本身的形象,而我的這一篇是在描繪玉蘭和周圍環境的融合,然后寫我自己被吸引而停留在那里的感覺。

師:所以你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就是發現了玉蘭花的美,對吧?

生:對。

師:好,你說羅老師的文章是要寫玉蘭花本身的形象,那請讀一讀他描摹玉蘭花形象的幾個詞:靜靜佇立、片片玉潔、朵朵丹心,這些詞本來是不是形容玉蘭花的?

生:不是,是寫人的。他應該是把玉蘭花比作那些在抗疫崗位上辛苦工作的人,就是要贊美那些抗疫人員的堅守。

師:很好,你讀懂了,請坐。咱們雅博寫玉蘭花要表達的中心是“發現了玉蘭的美”;雖然說審美肯定是有作者的主觀情感,但是主要還是把玉蘭當作一個客體,獨立于“我”之外的對象來欣賞。而羅老師筆下的玉蘭和三角梅不再只是客觀的、美麗的外物,還是作者特定情況下的主觀情感的投射。其實,很多寫景散文的名篇都有這個特點,同學們應該還記得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一個經典文段,請大家齊讀——

(屏顯)

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

師:他寫昆蟲對生命的迷惘、蜜蜂軌跡的停滯、瓢蟲的祈禱、蟬蛻生命的空殼等,其實都在寫——

生:寫他自己殘疾之后的痛苦掙扎。

師:對!所以他筆下的景物,是他自己生命狀態的投射,而不再是單純的客觀的事物。在十五年的時光里,史鐵生對地壇有無數細微的發現,其實都是他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尋和發現,再將內心世界投射到地壇上。他馴化了作為客觀景物的地壇,成為自己靈魂的表達。同樣,還有《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作者筆下的景物,不也都是投射了作者當時復雜的思想感情,又或是悲涼的生命狀態,才如此動人么?所以,寫景散文,可以不僅僅停留在發現景物的美麗之處,更進一步來說,可以發現景物中所投射的我們的情感和生命狀態。這是咱們同學的寫景散文可以提高的地方:融情于景—馴化景,照見“我”。說到這里,我想再問問大家,你覺得你寫的那么多景物中,有沒有哪一種投射了你的情緒或者生命狀態?

生:應該是夕陽吧。平時從宿舍到教學樓,早晚天都還是黑的,且放學時會很累,身心困倦。但是某一天,當我忙里偷閑向遠處眺望的時候,就那一眼,絢爛的光,便深深地吸引了我。

師:為什么你會被光吸引呢?僅僅是美嗎?

生:因為之前天都是黑的,忽然看到這么美的光,覺得整個人的心胸都開朗了。哦,這個光可能也給了我“希望”的感覺。

師:其實這就是情緒的投射,雖然比較朦朧。只不過你之前僅僅細致地觀察了外在的景物,而沒有這樣追問自己,發現自己的內心罷了。其他同學也一樣,可以追問自己,為什么你會注意到這個景物?它是不是無意識地引起了你的某種共鳴?那么,如何在表達上實現融情于景呢?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小練習,同樣還是玉蘭花,我們在葉萌同學的作品中挑了一句“那毛茸茸的花苞上初露的一抹極嫩極新的白色實在太好看,看得我邁不開步子”。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情緒狀態,試著修改這個句子。

(屏顯)

1.復習了一個寒假,入學考試成績仍然沒有起色,焦慮。

2.被朋友冤枉,委屈、自憐。

3.新學期一改過去的懶散,立志從頭努力。

師:來,我們從第一句開始,有沒有同學愿意來分享你的答案?

生:那毛茸茸的花苞上初露的一抹極嫩極新的白色實在太焦人!春日的柔光都已灑過,它還似嬌羞少女不肯露面,看得我一陣緊張,恨不得幫它伸展出來。

師:已經著急到要揠苗助長了。剛剛我們從同學的發言中發現,如果要把自己的主觀情感投射到景物上,首先要找準什么?(生七嘴八舌)

生:景物的特征……

生:情緒……

生:我自己……

師:對,也就是一定要找準一個情緒和景物特征的關聯點,并且要聚焦到這個點上來寫。好,我們再看第二句。

生:那毛茸茸的花苞上初露的一抹極嫩極新的白色實在太憋屈,剛經過風霜的摧殘,又要忍受太陽的毒辣,春色正濃卻就偃旗息鼓了,看得我一陣心疼。

師:你覺得委屈的情緒跟花的特征有沒有對應起來?

生:就是風霜的摧殘,太陽的毒辣對花的傷害,就像朋友對我的傷害。

師:委屈是因為你的一片好心被朋友誤解之后受到了傷害對吧?是不是加上花之前怎么對待太陽和風霜比較好?

生:那毛茸茸的花苞上初露的一抹極嫩極新的白色實在太憋屈,明明對著陽光露出燦爛的笑容,卻要被太陽的暴曬和風霜摧殘,春色正濃就偃旗息鼓了,看得我一陣心疼。

師:好,雖然具體的字句還要斟酌,但是短時間內能夠把投射情緒的特征修改正確已經很不錯,我們再請一個同學講講第三句。

生:那毛茸茸的花苞上初露的一抹極嫩極新的白色實在太振奮人心了!一個寒冬后,蕭條的枝葉上終于出現了新的生機,再無之前的暗沉死寂了??吹梦倚老膊灰?,立志要像它一樣從頭努力。

師:同學們覺得她的情緒跟花的特征對應上沒有?

生:沒有……有!

師:你為什么先說沒有又說有?

生:因為她不是寫要振奮人心嘛,就是先寫了冬天的蕭條,然后突出新的生機。但她是直接寫的,我感覺比較直白,就沒有……沒有那種手法。

師:哈哈,好,他雖然沒講清楚,但是他的感覺是很敏銳的。這句話大方向沒錯,只是在景物特征上,全是通過振奮人心、新的生機、暗沉死寂這樣的形容詞定義的。其實,你可以用一些具體的描寫替代這些概括性的詞,比如什么樣的枝葉讓你覺得蕭條?

生:冬天的枯槁枝葉吧!

師:那新的生機呢?

生:嫩芽還有花苞。

師:能重新組織一下語言嗎?

生:一個寒冬后,去年沉寂的枯槁枝葉上終于出現了淺綠的嫩芽和毛茸茸的花苞,再無之前的暗沉死寂了??吹梦倚老膊灰?,立志要像它一樣從頭努力。

師:好,不錯。結合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我們可以總結,如何在寫作中實現融情于景,就是要找到景物與人共通的特征,聚焦突出,并且可以把景物當成人來描寫、當成人來對話。剛才我們學習的內容,朱光潛在《談美》中提到“移情”時有一段非常好的概括,請同學們齊讀。

(屏顯)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蘊深淺和人的性分密切相關。深人所見于物者亦深,淺人所見于物者亦淺……因我把自己的意蘊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現我所見到的形象。

師:融情于景正是“移情”的方法之一,也是我們今天這堂課的重點內容。在這里我向大家發出一個挑戰:今天課后,你在修改自己作品時能不能想一想,你筆下的景物,有沒有一種就像是你?你有沒有在景物中遇見自己?

三、格物致知——頓悟景,突破我

師:除了情感與生命狀態的投射之外,朱光潛還提到了另一種“移情”的方式,請大家齊讀這段話,想想是什么。

(屏顯)

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這個人看來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個人看或以為它含淚凝愁,在另一個人看或以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諦。

生:哲理吧!

師:是的,是哲理的頓悟。其實咱們的同學也有寫到,那么這些同學的文字跟名家相比,差距在哪里呢?我們先一起來回顧一下初中學過的《紫藤蘿瀑布》中的經典段落。

(屏顯)

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ê腿硕紩龅礁鞣N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師:這段話有沒有點明哲理的句子?

生(齊):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師:這個哲理是通過怎樣的景物特征表現的?

生:通過紫藤蘿開得這樣盛,這樣密,可能一朵花會枯萎,但是整體看還是開得很好,像瀑布一樣,很有生命力的感覺。

師:不錯,初中學得很扎實。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總結,哲理的感悟和情緒的投射是一樣的,都要把景物特征和哲理對應上,當然,哲理的表達本身應該清晰合理。所以我想問問這次寫到哲理感悟的同學,你們覺得自己的文段是否符合這兩個標準?

生:看到景物,覺得似乎有一定的哲理,但就是想不出來。

師:這很真實,很多同學可能都有這樣的困擾,這一方面需要積淀學習,另一方面,其實是你的方法錯了。如何做到格物致知?重點不是從景物中硬生造一個道理出來,而是帶著內心的困惑,觀察和你在一樣處境的景物。當你發現雖然處境相似,但是它表現出另一種狀態來面對這個困境時,這便能給予你啟發。比如,“我”孤獨,一棵樹看起來也孤零零的,但是它根在地下,和其他的樹、土有聯系,那你的根,你的土是什么?這樣思考就比較容易有啟發。

四、結語

師:回顧我們的作文活動,通過對景物的敏銳觀察,你會看見從前被你忽略的美景;通過把自身的情感和生命狀態投射在景物上,融情于景,你會發現屬于景與你的共鳴;帶著自身的困境格物致知,你會發現景物背后的妙諦,從而仿佛第一次走過這些熟悉的景物。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我們這節課和這次活動,在大自然中有更多的發現,在心靈上得到更豐富的滋養。

(邵 蓓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學校;610032)

【名師說課】

帶著學生在校園里行走徜徉,用眼睛,更是用心靈去觀察和書寫“舊校園”中的“新發現”,進一步在經典文本的溫故知新中,在寫作示例、討論修改和交流分享中,指導語言運用,升華審美認知,從而建構真正屬于中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這是成都十八中邵蓓老師《我仿佛第一次走過_______》寫作指導系列活動給我的印象和啟發。

邵蓓老師本節課重點著眼于對學生作品的點撥提高。通過比較、品讀和提示,啟發學生,寫景狀物散文的寫作,要求我們首先要敏銳觀察,即“發現景,喚醒我”;要融情于景,即“馴化景,照見我”;要格物致知,即“頓悟景,突破我”。啟發學生在與名家經典對照中思考,自己的文字在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

邵蓓老師根據指導需要,先后呈現了豐富的學生作品,展現學生對平時未曾留意事物觀察的新發現;同樣是寫校園中的玉蘭樹,將羅小維老師與覃雅博同學的文字做比對,提示學生體會寫作的側重點,來自觀察者的不同感悟。在引導學生理解朱光潛美學思想時,列舉幾位學生的觀察與寫作,點評與指導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對“欣賞中都含有幾分創造性”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也因此對寫景狀物中“著我之色彩”“我手寫我心”,有了真實的建構過程。

基于統編教材的單元教學任務要求,開展班級觀察寫作、修改研討、交流分享等系列班級讀寫實踐活動,真正踐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這要求我們語文教師真正樹立課標理念,師生全員互動,把學科核心素養真正落到實處。

(羅小維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教科院;610036)

猜你喜歡
融情玉蘭花哲理
玉蘭花
童心愛黨 畫筆融情
不時不食 融情于藝
春天到
我愛玉蘭花
融情入墨風規自遠——記詩人書法家趙鎮南
哲理漫畫
漫畫哲理
對視玉蘭花
漫畫哲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