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南方山區泥鰍池塘養殖常見病害及防治

2022-03-07 13:53卓德武
漁業致富指南 2022年11期
關鍵詞:全池泥鰍苗種

○卓德武

(尤溪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福建三明 365100)

泥鰍雖具有耐低氧、繁殖率高、適應力強和抗病能力較強的特征,不過在池塘養殖過程中依舊會出現多種病害,而主要原因在于水質不佳、管理不當、養殖密度過大等,需要養殖戶對相關問題重視起來,要想擴大養殖規模和保障養殖效益更加需要養殖戶加強常見病害防治,以下對養殖中常見病害進行相關分析。

一、真菌性疾病與防治

1.水霉病

(1)癥狀與表現

發病原因主要是感染水霉這種真菌,該病發生會引起泥鰍移動速度變慢、食欲下降,染病初期病變部位出現小白斑,之后逐漸擴散并出現柔軟棉絮狀的水霉,肉眼觀察十分明顯。該病在南方常發生于冬末春初,即水溫14-26℃左右易發生。

(2)發病原因

其一,被寄生蟲、細菌感染出現創口進而感染;其二,在運輸或者捕撈中由于操作不當出現體表傷痕進而感染。

(3)防治方法

其一,泥鰍苗種下塘前用生石灰及時進行清塘處理,養殖過程中定期用生石灰潑灑消毒;其二,受感染的泥鰍可放在鹽水(30%)當中浸泡10分鐘。另外潑灑硫醚沙星也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二、寄生蟲疾病以及防治

1.小瓜蟲病

(1)癥狀與表現

該病也叫做白點病,感染之后泥鰍體表會出現白點狀孢囊,且泥鰍的鰭條出現腐爛,逐漸消瘦,游動不夠活躍,通過顯微鏡鏡檢基本可以確診,通常每年4-6月為高發期,需要切實做好防控工作。

(2)防治方法

該病較難治療,應當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生可以使用醋酸銅,每立方米水體用量0.3g進行全池潑灑,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車輪蟲病

(1)癥狀與表現

泥鰍感染車輪蟲后游動速度明顯減慢,并且遠離魚群,出現食欲下降的情況,通過顯微鏡鏡檢基本可以確診。車輪蟲病對泥鰍幼苗破壞較嚴重,不及時防治會導致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

其一,將泥鰍幼苗放在食鹽水(2%)當中15分鐘,養殖戶可結合實際情況對浸泡時間進行調整;其二,使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配置成5∶2比例,每立方米水體用量0.7g全池潑灑。

三、細菌性疾病以及防治

1.細菌性腸炎病

(1)癥狀與表現

攝食量明顯減少,甚至停止攝食,觀察體表肛門紅腫突出,腹部有時出現紅斑,按壓腹部可出現黃色粘液和血水流出,解剖發現腸道充血明顯,且一般無餌料殘留。

(2)發病原因

細菌性腸炎一般是由腸型點狀產氣單胞菌感染引起的,屬典型的條件致病型,主要是因為養殖水體發生惡化,攝食變質餌料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引發細菌感染引起。

(3)防治措施

除及時改善養殖水質外,還應加強飼喂管理,根據養殖實際情況對投喂飼料質量、投喂時間、投喂量進行嚴格控制,特別是避免投喂變質、霉變的飼料。還應配合藥物治療,效果更佳。其一,使用溴氯海因粉,每立方米水體用量0.2-0.3g進行全池潑灑消毒;其二,拌料內服恩諾沙星粉,每日一次,連續飼喂5天。

2.白尾病

(1)癥狀與表現

發病初期泥鰍尾柄處呈灰白色,隨著病癥發展擴散至整個尾部,嚴重時尾鰭可潰爛掉落,體表顏色也從灰白逐漸變白,該病主要發生在泥鰍苗種階段,每年6-8月發病率較,防治不及時可出現大面積死亡。

(2)防治方法

其一,使用潑灑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以上),每立方米水體用量1g全池潑灑,情況較嚴重可連續潑灑2次,每日一次;其二,使用電解多維和諾氟沙星粉內服治療,二者按5∶2比例配制拌料內服,每日一次,連續飼喂3-5天。

3.爆頭病

(1)癥狀與表現

泥鰍發病初期在其頭部會出現膿狀紅色或紅褐色的圓形斑,后期頭蓋骨部逐漸出現潰爛癥狀并形成空洞,發病過程中泥鰍會出現翻滾轉圈的情況,難以定向游動。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大批死亡,從苗種到成熟期都會發生,尤其每年的7月-9月份高溫季節需要高度關注,感染之后不能及時防控會嚴重影響養殖效益。

(2)發病原因

主要由愛德華氏菌感染繼發其他病害引起,是混合性病害。該病癥出現集中于夏季高溫季節,泥鰍應激反應明顯加上高溫水質容易惡化,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好容易誘發泥鰍爆頭病。

(3)防治方法

在日常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需要重視水質調控以及水溫變化,尤其是高溫季節需要定時潑灑生石灰或其他底質改良劑及時調節水質;定期內服可增強免疫力藥物提高機體抗應急能力,可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3-5g左右氨基酸電解多維,連續投喂5天一療程進行預防,尤其是暴雨之后以及大換水之前更需加強預防措施。同時若發現疑似癥狀需要及時撈出隔離處理。

一旦發生主要病程以及治療要點如下:在治療前期可使用溴氯海因粉進行全池潑灑,間隔一日后再潑灑1次鞏固效果。同時減少飼料投喂量,可在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和電解多維進行內服治療,連用3-5天。治療過程中及時觀察池塘,如果泥鰍活力增強、食欲較好繼續使用上述方案鞏固3天,并且加深池塘水位15cm左右,如未能好轉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四、其它類型疾病以及防治

1.痙攣病

(1)癥狀與表現

泥鰍游塘的情況發生,撈出放在手掌上可感覺其全身痙攣和發抖,若治療不及時幾天后便可出現脫皮癥狀,且伴隨較高死亡率。

(2)發病原因

造成這個病害的原因多且復雜,通過養殖中發現主要原因可歸結為養殖池塘底質不良造成的,如未能徹底清塘,池底當中亞硝酸鹽、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質流入養殖池塘;養殖池水質不穩定出現過肥過瘦,遇上氣溫水溫不穩定突然升溫或降溫等都是重要引發因素。

(3)防治方法

選擇優質苗種,最好購買活力好的當地苗種,并且盡量縮短苗種運輸時間,這樣泥鰍可以在放養后快速適應水體環境,放苗之前需使用聚維酮碘等碘制劑消毒,放苗一段時間后,應潑灑底質改良類藥物進行底改,及時改善池底底質環境。期間需要密切關注水溫以及相關指標,避免亞硝酸鹽含量超標。

一旦發病及時進行水體消毒,改良水質條件,減少飼料投喂量,同時應拌料投喂些氨基酸電解多維等增強免疫力的藥物提高泥鰍的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

綜上所述,在泥鰍池塘養殖模式下養殖戶需要密切關注泥鰍的活動情況,做好預防工作,及時做好池塘消毒,保證池塘衛生清潔;提供優質飼料,提高機體免疫力。在防治的過程中也需要重視魚苗管理,合理控制養殖密度,加強水溫監測,通過多項措施為泥鰍生長提供良好環境,進而減少病害發生,保證養殖效益。

猜你喜歡
全池泥鰍苗種
泥鰍籠
雜交翹嘴魴苗種培育及成魚養殖關鍵技術
春季苗種放養與管理“五六七”
鱘魚苗種長途運輸技術要點
捉泥鰍
捉泥鰍
一起去捉泥鰍吧
小龍蝦常見病防治措施
泥鰍苗種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草魚病防治咋用中草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