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志做“世紀書院”大先生

2022-03-09 05:48李一棟
江蘇教育·教師發展 2022年11期
關鍵詞:大先生好老師四有

李一棟

【關鍵詞】大先生;“四有”好老師;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86-0074-03

江蘇省興化市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實小”)創辦于1899年,原名昭陽書院,因建校已超百年,因此全校師生更喜愛稱呼其為“世紀書院”。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4月19日考察清華大學時提倡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并明確定義“大先生”是“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自那時起,實小人人立志,爭做“世紀書院”的“大先生”。那如何才能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的“大先生”呢?

要成為“大先生”,篤誠的理想信念是導航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教育是黨領導下的教育,教師是黨領導下的教師,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篤誠是立教之根,“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作為人民教師,最切實的理想信念就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己任。

現如今,隨著全民學歷的普遍提升,一部分家長學歷層次超過小學教師,這一情況在大城市更為明顯。高學歷層次的家長對教育有自己的想法,這是教育的優勢。最好的教育應當是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懂教育且與教師的教育方向一致。但也有相反的情況:似懂非懂盲目干預者有之;不了解事情原委,情緒沖動者有之;警告恫嚇者有之……即便如此,我們的教師依然捧起書本,自信地走進教室。因為進了教室,教師就是“天地君親師”中的“師”,是精神崇高者,這種強烈的責任意識來自篤誠的理想信念支撐。當然,以上只是個別現象,不具有普遍性,我們期待同心同德的教育氛圍。為此,我們加大建設實小家庭教育兩大品牌:低年級“家長講堂”,讓家長進課堂當老師,分享自己的專業特長;中高年級“家長夜?!?,讓家長進課堂做學生,學習家庭教育的方法藝術,最終達到家校共育,和諧共生。

回望黨史,徐特立先生堪稱理想信念篤誠之大先生——徐老為師的精神內核就是“對黨忠誠”。在血雨腥風、炮火連天的白色恐怖時期,徐老堅持開展掃盲運動,開辦大中小學校,這既為戰爭時期的生產生活培養了大批人才,又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教育基礎。埃德加·斯諾稱贊其“在西方教育家都會感到氣餒的地方,做出了令全國人民吃驚的成績”?!按笙壬本窆庹战袷?,啟迪杏壇吾之后輩。

要成為“大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底色

梁啟超先生有一次在蘇州學生聯合會上公開講演時曾問:“為什么進學校?”人人都回答:“為的是求學問?!彼賳枺骸盀槭裁辞髮W問?”答案就不相同了。梁啟超自答“為的是學做人”,并進一步解釋:所謂的書本知識,只不過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種手段,即使這些知識學得精通,能成個人不成個人,還是問題。

孔子在衛國當官四年,一言不合,叫人套上車子就走。走的時候,他說:“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有教無類”亦是此意。教師是要改變學生的,這種改變有的是提升,是在學習成長的方向上加把力;有的是改造,是在學習成長的路上改變他錯誤的方向。學生入校伊始,便為學做人而來。經過十幾年的教育,學生從個體的“人”走上社會、融入大“眾”。從“人”到“眾”,這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一路的陪伴者和引領者。小學教師身上尤要閃爍道德的光輝,要爭做道德之師。

每年,“感動實小人和事”的評選與頒獎已然成為實小年度大事件,一件必須把儀式感做足的大喜事。誠然,我們評選出的這些人和事并非絢爛至極、感天動地,更多的是平凡與普通。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快樂只是人的暫時感受,充實才是持久的狀態,充實才是幸福。每年一次“感動實小人和事”的評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次重塑實小的人文精神、尋找實小“大先生”之旅。

仰望星空,張桂梅女士堪稱道德高尚之大先生?!皭坌H缂?,愛生如子,愛教如命”是她的精神寫照?!盃€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边@是《感動中國》給予她的評價,而她只有一個樸素的愿望——不管多還是少,希望學生后面走得比她好,比她幸福。

要成為“大先生”,扎實的學問知識是根本

每次讀到《禮記·曲禮》中“從于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于道,趨而進,正立拱手”時都心生溫暖。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這是教育的“三問”,我們還要再追一問:“誰來培養人?”曾任英國教育大臣的邁克爾·戈夫說過:“如果我們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就必須吸引最佳的人才接受師資培訓?!庇萌握堑脑捳f,就是“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抖Y記正義》中說:“師說之明,則弟子好問之;教者言非,則學者失問?!苯處煹膶W術魅力當列教師魅力之首。

我認為教師的知識結構大致分為三類,即學科知識、教育心理學知識、通識性知識。學科知識包括本學科理論知識、學科教學實踐知識等,這些知識需要不斷學習與更新。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擴大專業閱讀范圍,包括教育心理學知識、學生成長理論知識等。但是,教師又不能止步于專業閱讀。魯迅曾說:“這樣的讀書和木斧的磨斧頭、裁縫的理針線并沒有什么分別,并不見得高尚,有時還很苦痛,很可憐?!币虼?,教師必須廣泛閱讀各類書籍,積累通識性知識。

實小對教師提出“五能”:“腦瓜子能想,心胸子能廣,嘴巴子能講,眼光子能看,手腳子能做?!庇腥税呀處煼殖善邆€層次:奴,被動地工作,沒有思考;徒,有師傅教,有一點想法了;工,能單獨工作,但很平凡普通,沒有特色;匠,教書匠不是貶義詞,匠心獨運,大國工匠,這已經是干一行專一行了;師,能夠帶徒弟,《學記》中說“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已經到了有所創新的層次;家,教育家,集百家之長而自成一家,杜威、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葉圣陶是真正的教育家;最高級別的是圣,幾千年來只有孔子一人,孟子也只能算是亞圣。作為教師,不能累得像奴隸,不能老是做別人的徒弟,不能滿足于工作本身,要努力做“匠”和“師”。

遠眺燈塔,葉瀾教授堪稱學識扎實之大先生。她是教育家,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幾十年來堅持“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從事理論研究,她在“象牙塔”里鉆研,在“故紙堆”中挖掘,在“冷板凳”上堅守,著作等身。在實踐研究中,她更是雙腳踩在“田野”上的教育耕耘者,時刻與中小學教師緊密聯系,將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兩張皮”織成“一張網”。葉教授年逾八旬依然活躍在中國教育頂級智庫圈,實乃教育界的常青樹!

要成為“大先生”,惻隱仁愛的情感是源頭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比蕫壅?,當有悲天憫人的情懷??鬃右浴叭省弊鳛樽罡叩牡赖聵藴?,其核心指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鬃釉唬骸熬訜o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边@句話意思是: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是背離仁德的,即使是在倉促匆忙、顛仆困頓之際也一定按仁德去做??鬃佑衷唬骸捌堉居谌室?,無惡也?!币鉃槿绻⒅居谌?,就不會做錯事了。

“雙減”背景之下,教師工作時間拉長,負面情緒難免增多。越是這樣,我們越要以“仁愛”為修心之本來修煉自己。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帶有情感地認識對象能促使大腦積極地活動,刺激大腦的生理過程”,由此提出要增進兒童的“智力情感”和“智力尊嚴”。缺乏仁愛的貧乏情感或負面情感會降低智育的作用。夏丏尊說:“教育若沒有愛,任它圓,都是一潭死水?!币虼?,教師要做一個良好情緒的管理者,用積極的情感去育人。

在實小校史館中有很多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拍攝于1949年的教職工合影。有一次,年近八旬的江蘇省特級教師張炳嘉老先生手指照片,向我們介紹他的父親張鴻慶老師,以及當時與他父親一樣年輕的教師們,此情此景,讓人為之動容。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群青年為了理想聚在一起,教育興國,他們堪稱“大先生”;20世紀30年代帶領全校師生每日投銅板一枚集資建“集成樓”的老校長邵子珍堪稱“大先生”;實小第一位特級教師高芷娟堪稱“大先生”,先人雖已去,但精神光照猶在。與他們相比,工作中挑肥揀瘦者、拈輕怕重者、先己后人者就顯得太過渺小。

再看今朝,實小不乏“大先生”。時間會沉淀,歷史會銘刻,在百年之后,當下也將載入歷史,“大先生”精神亦會觀照后世。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大先生,無不是以“四有”好老師的標準為尺度來丈量自己的教育人生。

(作者系江蘇省興化市實驗小學校長,一級教師,泰州市學科帶頭人)

猜你喜歡
大先生好老師四有
做“大先生”,讓人格魅力成為最有價值的教育資源
《大先生》劇本分析
淺談中職語文教育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小學英語“四有”課堂構建策略探究
進社區 爭“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大先生”
古詩教學,須從“四有”起步
新時期高校 “四有”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讓“大先生”走進“小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