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越邊境鄉村文化振興研究
——以廣西萬尾村民間藝術團為個案

2022-03-13 14:02劉建民
文山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京族藝術團精英

王 雨,劉建民

(廣西民族大學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1],從國家戰略層面規劃鄉村發展。邊境地區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實現振興的過程中情況更加復雜。鄉村文化的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精神基礎與文化基石。在此背景下,邊境鄉村的文化振興就具有多元意義,既是實現村落自身發展的文化支撐,也是維護邊境地區社會穩定、文化認同的重要手段。

費孝通先生指出:“從基層上看,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是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盵2]在沒有具體目的的禮俗社會中,民間組織顯得尤為重要。民間組織在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維系鄉村凝聚力,重構村落共同體,構建多元共治的鄉村治理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筆者以廣西京族聚集地——萬尾村的民間藝術團為個案,從人類學的視角分析其組織發展的社會條件與文化邏輯,探討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民間文化組織如何推動發展振興。

一、田野概況

京族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廣西東興市江平鎮“京族三島”。萬尾村地處防城港東興市江平鎮的最南部,距離江平鎮9公里,與越南萬柱隔海相望,既沿邊又沿海,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分為萬東、萬尾、萬西3個自然村,共23個村民小組、1232戶,常住人口5801人。近年來,依靠得天獨厚的海灘資源,旅游業發展迅速。據統計,全村擁有88家賓館酒店、112家民宿,6個旅游專業合作社,131家大排檔,全村65%的村民從事與旅游相關的職業,萬尾村民已經完成從傳統漁業到旅游業的生計轉變。①

作為向海而生的少數民族,依憑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京族人過著“靠海吃?!钡纳?,創造了內涵豐富、名目繁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族哈節、獨弦琴、京族字喃先后被列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隨著旅游經濟發展與外來文化的沖擊,京族人民在物質生活大幅提高的同時,其文化保護與傳承也遭遇了一定的現實危機。雖然在少數鄉村文化精英的努力下,京族文化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舊表現出“博物館式”保護的窘境與文化保護“物質化”的傾向。

萬尾村京族民間藝術團成立于2015年,現有團長1人,副團長3人,指導老師1人,團員50余人。藝術團成員按年齡分為青年組和老年組,成員均是萬尾村村民。藝術團成立以來,每年都舉辦多次文藝演出,還承接各類商業演出,得到了當地村民的廣泛支持,每次演出,座無虛席,盛況空前。藝術團成立至今,大小演出近百場,有效地調動了村民參與文藝活動的積極性,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弘揚了京族傳統文化,推動萬尾村的鄉村文化發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為萬尾村的文化振興貢獻了力量。

二、邊境鄉村文化振興何以可能

鄉村振興過程中,民間組織的作用與功能發揮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科學合理地利用鄉村社會條件,健康有序地發展鄉村民間組織,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文化發展。京族民間藝術團以村落意義危機為社會條件,抓住鄉村振興的時代機遇。以村民經濟收入為基礎,有效利用京族獨有文化。在官方的支持與鄉村精英的實踐下,實現了自身的發展興盛。

(一)社會條件與時代機遇

1.社會條件:村落意義危機的產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獲得了大量的閑暇時間,這些閑暇時間卻可能不僅沒有給農民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反而造成了無所適從甚至無意義感。[3]這樣的無所適從與無意義感的增加又因為鄉村文化活動的缺失而產生了村落意義危機。京族民間藝術團的興起正是以村落意義危機的產生為社會條件。萬尾村屬于海邊漁村,借助于邊境貿易和海濱旅游,萬尾村民較早實現了生計方式的轉型,經濟收入迅速增加。但由于旅游業的季節性較強,旅游旺季在夏季,村民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處于休息狀態。大量的閑暇時間使得萬尾村民產生了生活的無意義感,并由此帶來了村落意義危機。賭博、走私、無序競爭、迷信活動等產生,影響了萬尾村的正常治理與村民的日常生活。在特定體制下形成的政府對農村公共服務實行壟斷供給具有一定的歷史合理性,但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革,政府作為單一供給主體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會遇到一系列問題。[4]村落意義危機的產生與政府文化下鄉效果式微,成為京族民間藝術團發展的重要契機。藝術團正是通過有效地組織村民,日常性文藝活動安排,通俗大眾的節目展演,豐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有效地緩解了村民生活的無意義感。

個案一:萬尾村七隊村民C,男,52歲,藝術團團長?!艾F在搞旅游,許多村民都參與進去了,掙了很多錢,但是淡季的時候都比較閑。前幾年賭博現象是很普遍的,女的打麻將,也不做事,家庭矛盾也容易產生。我把大家組織起來,成立了這個藝術團,旅游旺季的時候大家都忙著掙錢,淡季閑的時候我們就排練,舉辦各種晚會,讓大家去表演。演員們都是村民,一起排練,既可以聊天交流,也不去打麻將了,她們的家人也很支持,所以每次活動的時候大家熱情都很高,很多人來看。大家都說看我們藝術團表演,比看那些明星有意思,因為臺上的演員觀眾都認識,而且很熟悉?!雹?/p>

作為一個有著自身文化傳承的鄉村而言,在我們當下正在轟轟烈烈開展的鄉村振興的話語構建中,應有意識地將文化這一為人所日益覺知到的存在放置在其應有的合適位置上去。[5]萬尾村作為京族人民的聚居地,擁有豐富的京族傳統文化與厚重的文化傳統。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應注重村落文化的發展。筆者認為,文化發展并非簡單的物質性保護與儀式性實踐,而應與村民日常生活相聯系,滿足村民生活的文化需求,解決村莊產生的意義危機。文化是關于人與事物的意義秩序,[6]只有根植于文化主體現實的社會生活當中,才有可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7]。從這個方面看,京族文化也必須以京族人民的日常需求為導向,才能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對于京族文化保護發展的需求與村民的文化需求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兩者都在村民的文化實踐中得到了滿足。

2.時代機遇:鄉村振興的戰略需要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其總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鄉村社會的全面發展。2021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國家層面成立了鄉村振興局,其目的就是通過調動一切力量,推動鄉村社會的發展繁榮。不論農村還是城市,一切可調配的資源,可利用的力量,都應該全力配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是鄉村的主人,是鄉村社會活動的參與者,發展成果的直接受益者。農民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不應該作為旁觀者,被動地接受國家資源的輸入,應當具有主動參與、主動擔當的意識與責任。鄉村文化自組織在此過程中,就是農民實現文化參與的最佳載體。

鄉村振興對文化振興的需要,促使地方政府更加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加大了對各類民間文化組織的扶持力度。藝術團的興起與發展,正是借助于鄉村振興的戰略需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萬尾村所屬的東興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文化發展的政策,有效地支持了鄉村文化的發展。村委會不僅給予定期的資金扶持,還修建了文化活動中心與活動廣場,提供給藝術團進行日常排練與節目表演。

(二)經濟發展與獨有文化

1.經濟發展:生計轉型帶來的收入增加

萬尾村臨海,屬于典型的海邊漁村,京族也是我國少有的向海而生的少數民族。20世紀80年代,邊境貿易逐漸增加,當地村民抓住這一契機,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實現了生計方式的第一次轉型,村民收入顯著增加。2000年以來,隨著旅游業的興起,萬尾村利用自身所擁有的海灘環境,大力發展旅游業。萬尾村民從事著餐飲、民宿等多種經營,經濟收入迅速增加。經濟發展帶來土地非農使用的需求,土地增值迅速,村集體經濟增長較快。

在藝術團的興起和發展過程中,生計轉型帶來的收入增加是其重要的經濟基礎。首先,村民從傳統漁業轉向旅游業及其相關產業,可支配收入也隨之增加。藝術團在建立之初,服裝、音響、道具等花銷就是依靠成員集資;藝術團成員在活動表演中,也沒有工資和補助,所得演出費均作為集體資產,用以維系社團的日常運行。其次,村委會的專項資金扶持也是其發展的基礎之一。旅游業的發展推動萬尾村民生計方式的轉變,也讓萬尾村的土地迅速增值,村委會與村民協商,將村莊中的土地租給旅游開發公司,土地租金讓村委會一年的集體收入在50萬元左右。村里有了集體經濟,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就會得到有力的支援。

個案二:萬尾村村委會文書K,男,50歲?!拔覀兇宓募w收入主要分為三部分:土地出租、沙塘出租和一棟大樓出租的租金。每年的集體收入大約在50萬元左右。村集體有收入,很多村里的事情就好辦。我們對村里的民間組織是非常支持的,每年會給予一定的資金幫助,向藝術團這樣的文化組織,每年我們都要給予數千元的資金支持。除此之外,我們還盡可能地提供各種機會,讓藝術團的優秀節目展現給更多的觀眾?!雹?/p>

筆者認為,不論是村民自身經濟收入的增加,還是村集體經濟的增長,都為藝術團的發展給予了有利的經濟支撐。建立在生計轉型基礎上的旅游業在成為萬尾村支柱性產業和村民主要生計方式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萬尾村民間藝術團的發展。

2.獨有文化:京族文化的再生產

文化再生產由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提出,用以分析資本主義的文化制度如何在人們的觀念里制造出維護現存社會制度的意識,從而使得現存的社會結構和權力關系被保持下來。[8]文化再生產理論指出文化是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是一個處于不斷再生產中的過程。[9]文化再生產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調整、適應和改變的過程,使得原有的文化要素經過改造與發展,適應現階段的社會發展需要,用于維系社會的穩定與既有秩序。文化再生產包括文化復制和文化重構。文化重構是文化再生產的重要方式,包括利用原有文化進行重構和借用外來文化進行重構。[10]從文化重構的角度看京族民間藝術團的發展,其實就是對京族傳統文化的借用和發展。

傳統文化的借用和發展既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也是一種有選擇性地改變和利用,它只會選擇那些適合于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內容而加以利用[11]。通過對京族民間藝術團的考察發現,藝術團的節目以歌舞、小品為主,在節目內容、表演服飾和語言選擇上都具有特殊性與大眾性,既重視與當前社會流行文化的結合,又注重對京族傳統文化的利用,試圖在二者之間找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在節目內容上,既有現代舞蹈,也有京族傳統舞蹈;既有現代歌曲,也有京族民歌的演唱。在表演服飾的選擇上,藝術團為演員定制了多套京族傳統服裝。隨著社會發展,京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穿著傳統服飾,原有京族服飾的生活功能被舞臺表演功能所取代,京族服飾在舞臺上更多地向觀眾傳達一種文化的象征意義,而非實際效果。在節目的語言使用中,方言的使用較為普遍,語言相通為節目效果更添了幾分色彩。文化相連是藝術團發展的基礎,建立在京族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文藝內容,既容易得到京族人民的認可,也更加吸引他族群眾。藝術團通過對京族文化的再生產,形成別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成為藝術團發展的文化機制。

(三)人才支撐與官方支持

1.人才支撐:文化精英的在場化與實踐化

鄉村文化振興,關鍵在人。當城市的物理空間中涌入了大量農民,農村的公共生活則因參與者的缺席而受到壓縮。[12]人口缺失就導致鄉村公共生活無法有效展開,從而產生鄉村“空心化”的現象。因此,鄉村公共事務的展開和村落活動的有效開展,其核心在“人”。在此過程中,鄉村精英扮演著關鍵角色。鄉村精英是指在鄉村社會中掌握一定資源、擁有一定地位的社會成員,是鄉村社會的“核心人物”和各類鄉村組織的發起者與領導者。鄉村精英的存在可以很好地組織起村落成員,連結成各類鄉村組織,從而起到凝聚村落、方便村民的目的。鄉村精英的生計與生活往往都在村落之中,其社會交往存在于村落,經濟活動也大多圍繞村落展開。鄉村精英參與鄉村社會活動,一方面是出于對家鄉建設的熱忱,希望發揮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鄉村精英也希望借此發展自己的社會關系,鞏固與提升自己在村莊中的社會地位,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資源。不論出于何種目的,鄉村精英的在場化與實踐化,都為民間組織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萬尾村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村民生計多圍繞旅游業展開,鮮有外出務工者。加上外來人口越來越多,村莊人口增長迅速,不僅沒有產生“空心化”與“人才外流”現象,還不斷吸引外來人口進入。其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京族文化的保護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使得萬尾村的文化精英更愿意留在家鄉發展。藝術團的建立與發展,都離不開鄉村精英的在場化與實踐化。藝術團團長C是一名包工頭,由于萬尾村旅游業的興起,村中許多村民建房開辦民宿,C借助這一趨勢在村里組建了一支工程隊承接各類房屋建筑工作,C的工作與社會關系也因此固定在村莊之中。此外,藝術團指導老師Z是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回到萬尾村之后,受到C的邀請,擔任藝術團的指導老師,負責節目排練。

個案三:萬尾村七隊村民Z,女,65歲,藝術團指導老師?!拔彝诵菰诩乙脖容^閑,沒有什么事情做,加上之前有舞蹈經驗,他們就邀請我做藝術團的指導老師。我覺得大家既然信任我,我就應該把事情做好。我們萬尾有三個劇團,我們不能比別人差。作為萬尾村的一份子,能夠為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雹?/p>

由此可見,不管是基于對家鄉的熱愛,還是基于提高自己社會聲望、地位的目的,鄉村精英的在場化和實踐化都是藝術團發展的人才支撐。正是在鄉村精英的文化實踐中,藝術團才得以持續健康地發展。

為了更好地優化門診服務管理,2015年,李紅副院長和林茜主任開始建立專責小組,采用信息系統數據采集和現場調查兩種方式追蹤醫生、患者行為,力圖發現門診管理的一些問題。

2.政府支持:官方與民間的雙向良性互動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國家層面高度肯定各類民間組織的作用與功能,鼓勵和支持社會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希望整合鄉村中各類組織的力量,構建起多元主體的鄉村治理體系。在這一背景下,諸多鄉村民間組織的社會地位得以提高。許多組織通過自我調整和改變,主動配合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以此作為其生存策略。

藝術團的發展得到了官方的有力支持,通過積極與村委會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每當有文藝活動,藝術團就會按照村委會要求,積極排練相關節目。藝術團的節目內容也緊跟時代,自覺剔除落后低俗的內容,加入積極健康的文化內容。不僅有京族傳統舞蹈,更有紅色歌舞展演,節目中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京族人民對黨和國家的感恩。在2021年7月1日舉行的“萬尾村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文藝晚會”中,藝術團作為參演劇團之一,表演了舞蹈《東方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京族兒女》等節目,表達了京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感恩黨、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其次,藝術團的建立和發展實踐也促進了萬尾村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由于旅游業、外貿業等發展迅速,加上海灘旅游的季節性特征,萬尾村部分村民產生了生活無意義感,帶來了村落社會危機,并由此產生了賭博、無序競爭、迷信活動等現象。藝術團的建立,在閑暇時間將村民聚集起來排練節目,既打發了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村落社會的意義危機。萬尾村村委看到了這一積極效果,對藝術團的活動給予實際支持,在村委的支持與藝術團的配合下,官方組織與民間組織實現了雙向良性互動,推動了藝術團的健康良性發展。

三、總結與思考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文化振興是“鑄魂工程”,構建多元共治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國家的戰略目標,也是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萬尾村民間藝術團,通過融合京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形成了多方認同,起到促進村落文化振興的作用。其建立和發展,對于維系鄉村凝聚力,重構村落共同體,構建多元共治的村落治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藝術團發展的個案表明:首先,文化振興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與時代機遇。只有建立在自身需求上的文化實踐,才能有效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只有抓住鄉村振興的時代機遇,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支持。其次,文化振興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與深厚的文化積淀。只有當村民不為生計發愁的時候,文化需求才會凸顯出來,收入的增加也為文化組織的實踐活動提供經濟支撐;深厚的文化積淀是文化振興的不竭動力,只有建立在自身傳統基礎上的文化實踐,才會形成深層次的文化認同。最后,文化振興還離不開鄉村文化精英與官方的支持。鄉村文化精英的在場化與實踐化,為文化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可以有效地組織村民開展文化活動,推動民間組織的健康發展;官方的支持是對民間文化組織的有效承認,通過官方扶持與民間組織的有效配合,形成官方與民間的雙向良性互動,推動鄉村文化的振興發展。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也是鄉村社會實現穩定發展的動力之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邊境村落的文化振興實踐與邊境社會穩定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時代要求高度契合。如果文化衰敗,不文明現象滋生,邊境鄉村社會就難以獲得持續繁榮,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在邊境地區的具體實踐就難以成功。要實現鄉村社會全面振興,筆者認為,首先要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實現農村社會科學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價值導向;其次要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傳承發展鄉村優秀文化,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農耕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最后要充分發揮民間文化組織的作用,鼓勵鄉村文化精英參與其中,組織和引導村民參與村落文化活動。只有通過鄉村文化振興,才能為鄉村社會的持續繁榮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與豐富的文化資源,進而實現鄉村社會的發展振興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構。

注釋:

① 數據來源:萬尾村村委會。

② 訪談時間:2021年1月10日,訪談對象:C,訪談地點:萬尾村康王廟文化活動中心。

③ 訪談時間:2021年1月11日,訪談對象:K,訪談地點:萬尾村村委會。

④ 訪談時間:2021年1月11日,訪談對象:Z,訪談地點:萬尾村報告人家中。

猜你喜歡
京族藝術團精英
廣西京族舞蹈語言的審美意韻
京族喪葬音樂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它們都是“精英”
“金鐘之星”藝術團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花垣縣
中國音協金鐘之星藝術團慰問演出走進十八洞
精英2018賽季最佳陣容出爐
論京族舞蹈的原生態美學特征
當英國精英私立學校不再只屬于精英
大學生朗誦表演藝術團組織建設和管理研究
昂科威28T四驅精英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