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在陶瓷文創產品中的設計研究

2022-03-14 07:00
陶瓷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文創長征陶瓷

劉 潔

(南昌職業大學,南昌, 330004)

1 紅色文化與文創產品的概念

1.1 紅色文化的概念

怎么樣去界定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我國的學者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就已經展開廣泛討論。有學者認為紅色文化的內核是“先進文化”,強調紅色文化是一種基于中國革命、中國建設、歷史改革的進程中形成的一種先進文化。也有學者認為紅色文化的內核是“革命文化”,是一種在中國革命時期萌生并在革命后其黨和人民經過加工、整合形成的一種具有時代特色與時代精神的文化。還有的學者認為紅色文化與紅色資源息息相關,是社會主義進程中需要產生、利用而產生的物質與精神的一種表現型文化。因此,紅色文化的界定可以總結出是基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分子、人民力量在艱苦奮進時期共同表現與構建的符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思想的一種復合型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歷史印記,激勵著中華兒女奮斗新征程的壯舉。

1.2 文創產品的概念

隨著現代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斷提高,人民的文化審美與文化需求也不斷提高,出現了在傳統文化形式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來的滿足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需要的文創產品。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不再僅僅局限于使用層面,對文化內涵的要求也有了極大的提高,文化產業也因此應運而生,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青睞。而文創產品的概念定義學術界有這多重看法,對于“創意”與“產品”的區分與界定以及將文化轉換成產品的方法與路徑等問題都影響這學者該如何對文創產品下定義??偟膩碚f,大部分學者認為文創產品凝聚了精神表達、符號文化以及生活氣息的消費產品,這種消費產品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特征、精神特征、創意特征以及審美特征,這些表達形式與特征都是文化創意產品重要的評判標準。

1.3 長征精神的概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征精神要作為全黨的精神譜系來激勵全黨人民奮斗。長征精神必須要把人民的利益以及中華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堅定自身的理想與信念,并要始終堅持相信在黨和人民的艱苦奮斗下社會主義事業終將會成功的信念,要展現出紅軍在長征期間涌現出來的為保護國家與人民破除艱難險阻的奮斗精神,不怕代價、不怕犧牲。①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紅軍進行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路途之遙遠、時間之長久、處境之兇險、敵軍之迫害、環境之惡劣,這些險境都昭示這紅軍長征的艱難與困苦,但是我們偉大的紅軍還是挺著不畏艱難、救國救民的信念成功會師,也形成了世人為之震撼的紅軍長征精神。

2 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的對比啟示

長征路途遙遠,但是在紅軍長征經過的地區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長征精神,在此地區流傳的紅軍長征精神也深深烙印在當地人的心中,激勵著當地人民的成長與奮斗。本文選取紅軍長征經過的兩個不同地區對比紅色文化在陶瓷文創產品設計的不同之處,并找尋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設計的更優設計路徑。

2.1 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

2.1.1 江西代表的贛紅文化

遠近聞名的“陶瓷之鄉”景德鎮坐落在江西省,不僅如此江西還是我國工人運動的源地,處在江西萍鄉的安源路礦由于受到“三座大山”的剝削與迫害,人民群眾苦不堪言。毛澤東多次到安源展開調查,對工人進行演講,為工人運動提供充分的準備。最后工人拿起自己的武器開始罷工抗爭,最后贏得自己的權利保障。②除此之外,江西還是南昌起義的重要源地,是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地,同時還是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地方。在革命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意識到武裝革命的重要性,于1927年展開武裝起義斗爭,2萬余名起義軍向敵軍開展進攻并取得一定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共產黨組建的人民軍隊能夠開展武裝革命的重要作用。江西的紅色資源與紅色文化為陶瓷文創的設計與傳播提供了豐富的土壤,以江西省紅色文化特色作為基礎,提取具有地方代表性文化元素運用到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層面中,建構起具有鮮明特色、體系完善、鏈式產業的文化創意產業。

2.1.2 湖南代表的湘紅文化

湖南作為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是毛澤東研究武裝起義、研究革命運動的棲息地,彰顯湖南多樣態的文化精神。紅軍長征在湖南境內也開展了三次戰略轉移的策略,為湖南紅色精神與紅色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土壤。流連于國民心中的湘江戰役可謂是紅軍長征對艱難困苦的一戰,但是全黨將士不畏犧牲,粉碎了敵軍的計劃卻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湖南作為“革命搖籃”的根據地,建設多個具有紅色文化氣息的旅游地、紀念館、紀念舊址等,積極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建構起湖南的紅色文化旅游體系。湖南的紅色文化印記在陶瓷文創產品中的表現也變得尤為重要,對于當地的紅色文旅資源、紅色旅游文化競爭具有較高的驅動力。

2.2 不同地區的文化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黨在百年建設的進程中自我革命的的實踐,在建設偉大新征程的道路上絕不能出現自我懈怠、疲勞厭戰的不良情緒。除此之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四史學習與教育,要從“四史”的學習與教育中體會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史上的艱苦卓絕,繼承和發展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江西與湖南兩個地區擁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同樣也有著不同的文化特點。具體到紅色文化中的長征精神中,江西的紅色文化更多也更雜,因此對于長征精神的開發與利用沒有能夠突出其在陶瓷文創市場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宣揚寫于教科書的革命與戰役,例如南昌起義、工人運動等;湖南坐落于湘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著名的湘江戰役與紅軍廠長建立了直接的聯系,湖南便能夠利用歷史記憶以及區位條件宣言長征精神,并將這些紅色文化以及紅色資源與陶瓷文化產品設計相結合。

2.3 紅色文化的產業啟示

江西挖掘出“陶瓷+”的產業發展模式,拓展陶瓷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而紅色文化作為文化產品設計的重要理念具有重要意義,其具備的思想教育、文化傳承、思想傳播、紅色精神、文化活力都能夠促進文化市場的良態化發展。近年來,江西省的陶瓷大企業都看到了紅色文化在陶瓷市場的重要導向作用,以景德鎮的大型陶瓷企業“紅葉”為例,分析了當下陶瓷產業的保護力與創新力不足的現狀,并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產出的紅色文化陶瓷產品《春暉頌》《百年偉業》以及以茶杯用具為主的《建黨杯》等紅色文化陶瓷產品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不同凡響。江西在紅色文化與陶瓷結合的基礎上,將紅色文化嵌入到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當中,從多層次、多層面滲透紅色文化。例如日用的餐具、茶具、辦公杯、文具、陳設陶瓷等層面。并且在紀念紅軍長征精神中設計出形態不同的陶瓷娃娃兵,大體采用揮軍旗、吹號角、敬禮、舉國旗等表現形態。相對而言,湖南沒有江西的陶瓷產業背景以及龍頭企業的引領,湖南的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更多的是依托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民間愛好者根據歷史記憶創造出來的一些文創產品。

3 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設計的問題

3.1 缺乏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

長久流傳的紅色文化以及紅色精神作為一種歷史記憶與文化符號流傳至今,體現了紅色文化對于人民群眾的重要性、教化性、激勵性等特質。③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始終將人民利益首要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平衡人民需要的矛盾。人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需要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紅色文化作為精神食糧調節人民文化的需要,提升人民的信念感。但是在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的設計中,紅色文化精神內核缺失的問題也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一個紅色文創產品的成果,與其蘊含的紅色精神以及文化內涵息息相關,如何把長征精神、革命精神、奮斗精神等內核轉換為陶瓷文創產品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

3.2 視覺色彩的使用單一

紅色文創產品幾年來得到群眾的喜愛以及國家的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文創產品登上市場,但是在考察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我國現階段的紅色文創產品雖然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文創產品,但還是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認為紅色文創產品就只能是紅色、金色的設計。例如受到大眾喜愛的懷舊陶瓷杯大部分是以白釉為基地,再用紅釉畫上相應的紅色圖案以及紅色字體,杯口邊緣勾勒藍色的線條。④這些重復性的產品層出不窮地出現在文創產品的市場上,造成視覺上的審美疲勞。視覺色彩的單一化使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失去了藝術性層面的要求,也不利于紅色陶瓷文創產品的創新與發展。

3.3 缺少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途徑

我國對于紅色文化創意品的開發與設計越來越重視,出現組多關于紅色創意文化產品的項目、比賽等活動。具體來說分為藝術類以及日常類,藝術類則是偉人陶瓷雕塑、紅色文化陶瓷扇面等,但是這些具有價格昂貴、實用性不高的缺陷;實用性則以茶杯、文具等為主,但是這些產品具備成色不好、設計老舊等缺點,對于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具有一定的局限作用。而這些以交易為基礎的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大大局限了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傳播途徑。

4 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設計的對策

4.1 內核:刻畫紅色文化內涵

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要基于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以先進、正確的思想進行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傳承好中國的紅色故事。我們當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尋找紅色文化內核、提取文化符號,例如在設計有關長征精神的陶瓷作品時提煉出有關長征精神的文化符號,再根據文化符號進行寫意、寫實的陶瓷產品設計。⑤

4.2 感官:探尋陶瓷多元表達

陶瓷文創產品無論是作為藝術品還是日常用品,都要基于視覺于感官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于創作,因此探尋陶瓷的多元表達、豐富陶瓷的種類與類別也是紅色陶瓷文創產品保持鮮花與競爭力的重要的依據。再創作過程中,創作者需要結合生活理念以及藝術理念,豐富陶瓷的色彩藝術以及造型表達,采用多種文化表達的手法設計出更多元的紅色陶瓷文創產品。

4.3 傳承:創新產品傳播途徑

陶瓷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傳承離不開“交流與交換”,傳統的靜態性陶瓷交易滿足不了現代化的傳播方式,因此在紅色文化陶瓷產品的傳播途徑中要開發線上開售以及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進校園的平臺與活動,打破產品的時空界限,運用互聯網以及年輕群體的便捷性與活力傳承與傳播紅色文化以及陶瓷文化。

5 總結

紅色文化陶瓷文創產品的出現意味著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以及信仰需求得到全面的提高,基于現階段紅色陶瓷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問題,需要深刻剖析出文化轉換為產品存在的問題,找尋刻畫文化精神與文化符號的途徑,力圖講好紅色故事、宣揚紅色精神,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把紅色文化與陶瓷文化的發展與人民的需求、國家的發展共同聯系起來。

注釋

①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 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91.

②《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史研究文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③韓延明.《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1.

④余建榮,張朝暉.《論陶瓷產品的設計美學特征》[D].中 國陶瓷.2005 (2).

⑤王愛紅,劉世平.《敘事性陶瓷文創產品開發研究》[D].中國陶瓷.2019(1).

猜你喜歡
文創長征陶瓷
我們為參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長征”
陶溪川文創街區
《歲寒三友文創海報》
“不落灰”的文創
鏵芯文創
載歌載舞話陶瓷——瓷之舞
陶瓷藝術作品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德化陶瓷 閩中精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