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冠心病患者HCY和TBIL水平與頸動脈硬化的相關性分析

2022-03-16 12:17吳志淵邱芷云劉曉龍王澤禹
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 2022年3期
關鍵詞:頸動脈硬化斑塊

林 濤,吳志淵,邱芷云,劉曉龍,王澤禹

(福建省永安市立醫院心血管內科,福建 永安 366000)

頸動脈不僅為機體大腦供血血管之一,而且是機體全身動脈窗口,研究[1]指出,大多數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存在頸動脈斑塊,因而對頸動脈粥樣硬化以及有無斑塊形成等進行評估,可有助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測。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為含巰基氨基酸的一種,蛋氨酸循環中間產物部分[2],高水平HCY不僅能夠對血管內皮功能造成損害,還會導致血小板活性異常提高,進而引起血栓形成[3]。研究[4-5]表明,高HCY水平與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疾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且是支架植入術后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獨立危險因素??偰懠t素(total bilirubin,TBIL)為肝細胞內血紅蛋白的分解代謝產物之一,為血液系統疾病以及肝膽疾病的重要診斷指標[6]。研究[7]指出,TBIL可以清除自由基以及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飾進行抑制。目前,對于老年冠心病患者HCY和TBIL水平與頸動脈硬化之間關系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分析了老年冠心病患者HCY和TBIL水平與頸動脈硬化的相關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便利抽樣法,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醫院收治的55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為病例組,入選標準:(1)年齡在60 歲及以上;(2)均無肝膽疾??;(3)入組前3 個月內無葉酸類藥物或者B族維生素應用史;(4)均無顱腦手術史。排除標準:(1)存在影像學檢查禁忌證;(2)伴有精神疾病者;(3)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4)臨床資料不完整者;(5)存在血液病、甲狀腺疾病或者惡性腫瘤等疾病。另選取同時期門診健康體檢者50 名為對照組,年齡在60 歲及以上,且無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1.2.1 超聲檢測:采用美國Care Fusion公司生產的SONARATEK型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測儀進行檢查,將超聲探頭的頻率調整在2.0~9.0 MHz,護士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檢查,然后調整患者頭頸部,以使得患者頸部充分暴露,避免暴露不充分影響檢查結果,并告知患者禁止打噴嚏并活動頭頸部。超聲探頭置于患者的頸部,然后從頸總動脈連續向上掃描,選取橫切以及縱切二維圖像對雙側頸動脈進行觀察,其中對患者頸內動脈的竇部、頸總動脈的分叉部進行重點觀察,充分檢查頸內動脈,直至入顱顯示不清晰;觀察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IMT評價標準:(1)內膜增厚:IMT在1.0~1.3 mm,動脈內膜比較毛糙;(2)斑塊形成:IMT在1.3 mm以上,且存在明顯的局限性隆起;(3)正常:IMT在1.0 mm以下,動脈內膜光滑無毛糙或者隆起等。

1.2.2 一般資料收集:由專人通過自制一般資料收集問卷詳細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身高、體重、體質量指數、空腹血糖、吸煙史、性別、IMT、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尿酸(UA)等。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對象一般資料以及血清HCY和TBIL水平;(2)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與IMT的相關性;(3)比較不同IMT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4)頸動脈IMT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多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通過Pe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相關分析,通過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進行影響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對象一般資料以及血清HCY和TBIL水平比較 病例組IMT及血清HCY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清TBI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對象年齡、性別、吸煙史、體質量指數、空腹血糖以及血清UA水平等其余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對象一般資料以及血清HCY和TBIL水平比較

2.2 不同IMT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比較 55 例患者中,IMT增厚21 例(38.18%),斑塊形成25 例(45.45%),IMT正常9 例(16.36%);其中斑塊形成組和IMT增厚組血清HCY水平高于IMT正常組,血清TBIL水平低于IMT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不同IMT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比較(μmol/L,±s)

表2 不同IMT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比較(μmol/L,±s)

注:與斑塊形成組比較,*P<0.05;與IMT增厚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HCY TBIL IMT正常組 9 10.72±4.09*# 14.07±3.56*#IMT增厚組 21 14.89±4.31* 11.62±3.38*斑塊形成組 25 20.16±4.47 9.04±3.15 F 9.261 7.425 P 0.000 0.000

2.3 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與IMT的相關性 Pe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血清HCY水平與IMT呈顯著正相關性(r=0.679,P=0.000),血清TBIL水平與IMT呈顯著負相關性(r=-0.426,P=0.000)。

2.4 頸動脈IMT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將105 例對象的年齡、性別以及血清HCY和TBIL水平作為自變量,將IMT作為因變量納入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方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HCY和TBIL為頸動脈IMT的影響因素(P<0.05)。(表3)

表3 頸動脈IMT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3 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會造成動脈狹窄甚至閉塞,進而引起動脈血流減少;另外,血液流入破裂的斑塊腔后會形成血栓,從而觸發斑塊生長加速,并導致血栓傳播到血管腔并最終阻塞血管腔,并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發生[8-9]。大量描述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機制的報告[10-11]表明,這是一個多因素過程,而且炎癥、脂質積聚、細胞凋亡、蛋白水解、斑塊周圍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栓形成過程和血管生成等是動脈斑塊不穩定的主要因素。研究[12]指出,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風險明顯高于健康人群,而且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評估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程度重要指標。

林鋒等[13]的研究指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程度與血清HCY水平密切相關,血清HCY水平越高,病變程度越嚴重。蔣薇等[14]的研究指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與血清TBIL水平密切相關,無冠狀動脈不穩定性斑塊冠心病患者其血清TBIL水平明顯高于有冠狀動脈不穩定性斑塊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病例組血清HCY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清TBIL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出現異常變化。研究指出,冠狀動脈受損的嚴重程度與頸動脈IMT存在密切關系,可反映冠狀動脈病變范圍以及嚴重程度。本研究中,斑塊形成組和IMT增厚組血清HCY水平高于IMT正常組,血清TBIL水平低于IMT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血清HCY水平與IMT呈顯著正相關性,血清TBIL水平與IMT呈顯著負相關性,說明血清HCY和TBIL水平與頸動脈IMT密切相關。

其原因為,TBIL為一種抗氧化物,不僅可以抑制LDL-C的氧化修飾以及泡沫細胞的形成,還可以對體內自由基進行清除,通過脂肪溶解以及排泄,可以激活補體以及抑制瀑布反應,從而起到延緩以及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目的[15];當血清TBIL水平降低后,對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抑制作用減弱,從而造成疾病進展[16]。HCY屬于血管損傷性氨基酸的一種,能夠促進過氧化物以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對血管內皮以及平滑肌細胞造成損傷,降低血管內皮功能;當血清HCY水平持續升高,還會加劇脂質微粒酸化,導致動脈血管營養出現中斷,進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風險[17]。同時,本研究經過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方程分析發現,HCY和TBIL為頸動脈IMT的影響因素(P<0.05),進一步說明TBIL和HCY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TBIL水平與頸動脈硬化密切相關,對評估患者頸動脈硬化具有重要臨床價值。不過本研究樣本量有限,還需要擴大樣本量并開展前瞻性研究,從而為冠心病頸動脈硬化預防提供最佳證據。

猜你喜歡
頸動脈硬化斑塊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頸動脈的斑塊逆轉看“軟硬”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microRNA-146a與冠心病患者斑塊穩定性的相關性
Apelin-13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有頸動脈斑塊未必要吃降脂藥
磨削硬化殘余應力分析與預測
額顳葉癡呆伴肌萎縮側索硬化1例
三維超聲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前的應用價值
腦微出血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