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現代農業發展探討

2022-03-23 20:13
農村科學實驗 2022年24期
關鍵詞:現代農業農機現代化

姜 雪

(中共農安縣委黨校,吉林 農安 130200)

現代農業是傳統農業發生質變后形成的一種新型農業,它是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發展的目標。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以現代科技和先進技術設備為基礎,通過對農業生產和資源的改造和更新,不斷地提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保證農產品的供應能夠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變化的需求,從而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售后產業鏈,通過現代化手段管理現代農業。

1.現代農業的界定

目前,對現代農業的界定主要是基于現代農業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五方面:其一是現代農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F代農業不僅包括傳統農業的農作物種植、畜牧、水產養殖,還包括第二產業的農產品加工及成品的銷售,第三產業的交通運輸、現代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等。其二是現代農業是以科技為基礎的農業。以前的農業主要依靠資源,只能聽天由命,但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現代科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代農業也在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上發展。其三是面向消費者需求的現代農業形成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農業。傳統農業主要是自給自足,生產環境相對封閉,現代農業生產與市場交易相結合,開放的生產環境,發達的信息,生產主要依靠市場需求。其四是現代農業是產業化經營的農業。傳統農業主要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生產,現代農業則是將農戶作為產業化經營的一部分,使農戶從事專業化生產和承擔社會分工。其五是現代農業向多功能農業轉變?,F代農業是以傳統農業功能為基礎的新型農業,如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其功能與傳統農業同等重要。

2.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1 產業結構有待提高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和經濟發展,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但是由于農業產業結構沒有跟上市場需求發展的步伐,逐漸與市場需求脫節,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從而造成了我國農業經濟收益偏低的局面。

當前,我國的農業仍然是傳統的種植方式,其產品結構相對單一,農民對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的重視程度不高,一些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農產品也缺乏相應的技術、資金支持。傳統農業產品價格低,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低,難以支撐農業整體經濟效益。農業經濟結構不符合區域經濟布局,很難形成規模效應。由于缺乏科學的政策引導,農業產業規劃布局和品種選擇不合理,影響了農業經濟規模效應。另外,市場在農業經濟中配置資源的作用被弱化,農業資源配置效率低,勞動力和資金的配置與利用不合理,使資源效益受限,農業經濟整體效率難以提高,制約了農業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 亟需完善的基礎設施

近幾年,隨著國家重視現代農業,農業結構逐步調整,產業化經營逐步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機械設備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地區農民仍然靠天吃飯,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后,節水改造建設落后,農田灌溉浪費嚴重,引水蓄水嚴重滯后,難以抵御自然災害,嚴重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業地區地處山區或丘陵地帶,農民收入普遍偏低,農業機械化程度低,加之農機具大多噪音大、粉塵多,對人體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2.3 亟待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的隊伍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鎮的發展速度很快,就業崗位越來越多,大量的青壯年被轉移到了城市,他們不想回到農村從事農業,所以大部分的農村勞動力年齡較大,因為人口的老化,農民的數量也在不斷地下降。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綜合實力和社會發展的迅速發展,農村地區的基本教育問題也逐漸得到了政府的關注。但是,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青年勞動力大量涌入城鎮,高學歷的農民也大多滯留在了城鎮,因此,留守在農村的農民普遍文化素質相對低下,這就導致我國現代農業在發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阻力很大。

2.4 需要改善生態環境

當前,我國的農村生態系統存在著四大問題:耕地資源不足、土質惡化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農藥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以及農戶環保意識不強等問題。由于人為的采伐和放牧,造成土地生態環境惡化,土地侵蝕加劇,土地荒漠化加劇,同時,由于不科學的灌溉方法,土地使用不當,造成了土地鹽漬化,土地污染,土地肥力降低,土地品質不斷惡化。由于我國農民環保意識不強,在生產過程中,大量地采用殺蟲劑和其他化工原料,造成了農作物品質惡化,土地污染問題突出,造成了農業的生態失衡,對現代農業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3.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措施

3.1 夯實農村生產根基

要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就需要打好農業生產根基,進一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方針,加強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高效供應,確保中國人民的糧食安全。因此,國家制定了農業整體生產能力提升的五個重點項目,即“兩區”建管護、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糧食安全保障與應急管理。

推進農村改革,完善農村糧食安全制度,不斷強化和提高現代化農村的糧食生產能力,為國家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強化耕地的保護與開發,為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糧食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發展,必須加強農業設備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3.2 加速農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發展現代化農業已成為必然,盡管從新中國成立后開始,就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與現代化農業仍有很大的距離。要加快調整農業結構,把增產轉向為提質,提升農產品供給體系的總體品質和效率,加快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因此,國家制定了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提升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農產品品牌、提升特色農產品出口、產業興村、優質糧食項目等六個重點項目。通過實施農村改革,優化農村生產力布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確保農產品質量,促進我國農業轉型升級。

3.3 推進農業現代化管理體制的建設

要加速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就需要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和企業經營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體制,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高農業的集約化、社會化水平,有效帶動小農戶發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社,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結合,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制,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3.4 加大農業技術支持力度

當前,我國的農業科學技術水平普遍偏低,要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提升農業自主創新水平和成果轉化水平,為農業發展拓展新空間、新動能,引領支撐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因此,國家在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現代種業創新能力、建立農業科技園區等三個方面的基礎上,制定了農業科技創新支持重點項目。推進科技進步,推進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3.5 促進農業產業方式轉變

在優化農業產業布局、調整發展方式的前提下,必須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在政府扶持和市場引導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農業的產業布局。第一,要加強政府對市場的引導。應強化對現代農業的宏觀控制、增加財政投資、降低信貸和稅費等方面的指導,充分利用市場在農村資源分配中的基本功能,指導農戶進行適宜的產品開發,從而實現農業產業化的合理調節。第二,要保證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促進農業的發展。健全農產品認證制度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制度,加強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加強對失信市場主體的信用管理;要對我國的糧食生產進行綜合調控,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的增長,以保證糧食的自給率為前提,使我國的糧食產量達到最優。

3.6 加強農產品品牌的合理規劃

首先,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合理安排農業生產結構,培育具有特色的優勢農業。結合各地區的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環境,挖掘出有特色、有優勢的農產品,發展壯大特色優勢農業。其次,積極發展農產品的主導產業。大力推進農產品名牌建設,加速農產品核心品牌建設,重塑農產品名牌。同時要加大對中國農產品的品牌推廣力度,擴大銷售途徑,運用現代科技,強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品牌營銷,建設中國特色農產品大品牌。

3.7 加速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農機作為現代化農具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前提。首先,要加強對農機化的投資和宣傳。一方面,應充分意識到農機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強化農機的使用,提高農機作業的效率與品質,并大力推進農機的普及。另一方面,要確保農民買得起、用得起;對傳統農機進行改造,減少農機的制造費用,開發微型農機,讓山區的農民也可以用上機器,利用現代科技發展農機,提高農機的現代化程度。其次,要提高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水平。要構建面向市場的農機服務模式。提倡農機聯合經營,推廣農機設備。制訂和健全農機的技術規范,確保農機規范化運行。以農機合作社為主,建立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農村信息平臺。

3.8 加強發展現代農業的人才支持

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城市快速發展,大量的農村青年被城市所吸納,造成了鄉村人才的大量流動和生產力的降低?!稇鹇砸巹潯诽岢觥耙訌娹r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在鄉村建設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要“增強農村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鼓勵社會優秀青年干部參與鄉村建設”。所以,要培育一批懂農業、知農村、愛農村的技術人員,并積極引導和激勵廣大的農業專家參與到農業的發展中來,為農業的發展做貢獻。第一,要強化基層組織。首先,要強化基層干部的工作,從工作作風上講,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素質培養上,要加強對鄉村干部的培養,增強他們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能力,增強領導群眾發展和解決群眾的矛盾和糾紛的能力。同時,要把“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西部義工”等項目作為重點,把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優秀青年送到農村工作,把他們的專業優勢和能力充分地運用在農村,使其在農村的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第二是要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好的人才培養條件。一方面,要改進鄉村的辦學環境,要從國家層面上制定相應的人才引進和獎勵措施,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引向鄉村,優化鄉村的教育資源,提高鄉村師資力量、教學設備質量等;另外,國家通過對鄉村學校的支持,增加對鄉村的資助,使鄉村學生有能力上學和上更好的學校,從而使他們的總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第三,加強農業技術人員的培養。首先要建立一批以農業科技為核心的技術人才,為我國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科學的知識支撐;其次要培育一支能適時、高效地傳遞技術信息、提升農民生產力、促進農村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科技推廣人員。第四,要不斷健全農業技術人員參與農業發展的政策,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的扶持,增加其薪酬與福利,為農民提供相應的發展政策,確保農民在保證其基本生存的前提下,保證農民在物質和精神上享有與城市同等水平的社會福利,并將大量的技術人員投入到發展農業現代化的事業中來。

3.9 制訂治理和控制農業生態環境的對策

第一,要建立健全的保護農村生態和環境制度。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對農業資源的保護。第二,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強化對農田的污染治理。從根源上,強化對農產品的污染防治,合理利用農藥和其他化工產品,制訂相應的使用規范。在此背景下,若發現農產品使用不當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應立即對相關單位進行責任追究;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農業污染防治系統,將農業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從而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加速農業產業方式轉變,升級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提高現代農業機械化水平,強化現代農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立現代農業人才引進機制,改善農村人才振興環境,才能有效推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猜你喜歡
現代農業農機現代化
“用好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
沃得農機
邊疆治理現代化
現代農業離不開化肥
春來好時節 農機備耕忙
砥礪奮進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現代農業
不一樣的農機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如何加強農機管理發揮農機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