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民主體性地位缺失問題分析

2022-03-23 20:13趙重陽
農村科學實驗 2022年24期
關鍵詞:農村居民公共服務現代化

趙重陽

(中共舒蘭市委黨校,吉林 舒蘭 132600)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鄉村振興要從整體上謀劃、推動和實施。鄉村振興能夠有效提升國家競爭力、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新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一直以自己獨特、豐富的生活經驗參與到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來,但由于我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農民主體地位缺失、農業現代化進程落后以及農村基層治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導致我國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需要加強農村基層治理體系及能力建設,提升農民的主導地位。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農民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政策措施。然而由于政策導向和執行效果不理想等原因,我國鄉村振興仍面臨著諸多困境。

1.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現代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農民主體地位缺失

在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由于我國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革,社會組織的基本模式和管理體制發生巨大變化,使社會組織體系進一步呈現出虛擬化、分散化的特征。傳統的農民社會組織處于半個社會組織狀態,在我國社會中僅處于邊緣地位;農業生產中以家庭為單位分散經營,組織成員間利益不協調;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相對單一。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土地經營權分散且信息不對稱,農民很難實現有效經營和管理,農戶經營水平較低,經營風險大。傳統上我國農民主要通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和生活,家庭對生產和生活關系不重視、不關心。新時代加強農村基層治理體系建設要充分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進一步加強農民對鄉村振興建設的參與程度,要通過有效制度設計提升農民對鄉村振興戰略意義的認知度,在法律制度體系中保障和提升農民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的權利和地位。

1.2 農村基層治理能力不足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如何讓農民參與到鄉村各項事務之中是個問題。盡管我國各級黨委政府通過建立各種形式的鄉村振興戰略相關機制確?!叭r”發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但這些機制及政策并沒有真正解決廣大農民所關心的問題,造成農民主體地位與國家公共利益之間出現了沖突。一方面,隨著農村人口進城定居趨勢逐漸加強、外來務工人員不斷增加和各類新事物、新觀念不斷涌現,使得我國鄉村治理過程顯得復雜多變。在這種復雜多變的態勢下,農村一線基層組織面對著大量復雜多變的問題與矛盾不斷涌現。另一方面,隨著基層干部隊伍的不斷壯大且工作職責更加細化、責任更加明確,使基層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由于對農民的認識不足、能力不足以及能力不夠,而導致基層組織工作積極性不足,導致許多鄉村治理問題難以得到解決。這不僅阻礙了人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與參與,也阻礙了鄉村振興戰略目標順利實現。在這種復雜多變的局面下需要加強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建設,保障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實現有效提升農村廣大農民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農村主體性地位缺失的原因

鄉村振興戰略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鄉村振興的主體是農村,其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我國鄉村振興中表現出來的主體性缺陷,已成為阻礙鄉村振興事業推進的“攔路虎”,進而影響到農業農村發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農村主體性建設缺乏。一方面,農村在建設現代化過程中逐漸形成自我封閉自利特性及行為模式,難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與作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政策落實措施來保障農村社會經濟事業穩定而又健康地向前發展。此外,在現代化過程中出現諸多不利因素導致目前我國鄉村振興中呈現出主體缺席、缺乏活力等現象并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2.1 農民主體地位的提升與現實需求的不匹配

在我國,農民主體地位的提升與現實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傳統的農村社會背景下,農民雖在權利義務關系上處于弱勢地位,但在國家制度設計上卻享有一定權益。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后,伴隨著農村改革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民更是成為了國家政策和資源的重要受益者,農民被賦予了更多權利與義務。但是,與現代文明社會相比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及中國夢緊密相關的農村社會問題以及農村發展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首先,在經濟發展方面,由于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北方部分地區農業與鄉村整體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東南沿海地區存在明顯的差距,造成了地區間的不平衡。其次,與城鎮居民相比,農村居民生活習慣相對較好并且具有較強生活自主權和自主空間要求,但對于新技術、新產品更是沒有充分認識。由此造成部分進城農民脫離農村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而外出務工經商不成功、收入不穩定及受教育程度較低等問題層出不窮。

2.2 農民參與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尚未形成

一方面,農民參與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還未形成。農村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各類資源要素已逐漸從國家、社會層面轉移到農民手中,但不同時期農村發展所需資源要素與條件都不盡相同。當前我國農村還沒有完全實現與城市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差異化發展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這種背景下,農民更多依賴國家政策指引、外部要素投入以及自身努力提升自身發展水平從而獲得穩定、充分發展。而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還處于起步階段,工業化水平較低,農村工業化進程緩慢且發展水平較低,這也導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與資源配置效率難以與城市相比美。另一方面,農民在參與農村發展中存在利益沖突。由于在農村資源配置上仍存在著一定限制或影響,當前農村不同地區及不同農民之間利益差異較大。由于不同地區農民對自身發展利益訴求存在差異或不同,從而導致在具體事項的處理中面臨不同利益群體及沖突解決方式方法時出現利益沖突。在利益沖突解決中,農民處于弱勢地位或處于“討價還價”階段且無話語權,都會導致農民對自身權益重視程度不足從而影響其發揮自身優勢、促進農村發展速度與質量。

2.3 在現代化過程中,農村主導力量缺乏,缺少活力

隨著農村社會經濟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已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社會秩序,但是卻形成了自我封閉、行為模式相對落后的一種狀態,從而導致了農村社會經濟事業發展的落后狀況?;鶎诱跋嚓P部門由于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進而導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村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阻礙。與此同時,農村發展中還面臨著一個較為突出特點——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弱、資源整合能力弱、自主發展能力弱,進而影響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和效果。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普遍存在著農業技術落后、生產條件簡陋、農村社會經濟生活等諸多不利因素,并制約著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和健康持續發展。這使得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仍處于探索階段,且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將不可避免地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產生影響,進而嚴重阻礙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并產生一系列不利因素。

3.鄉村振興戰略中農民主體性地位缺失的應對之策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農村發生巨大的變化,而農村基層治理能力作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其發揮的作用將決定著鄉村振興的成敗,而農民主體性地位缺失卻是我國農村地區出現的普遍問題。雖然鄉村振興戰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在其生活中的焦慮情緒,但是缺乏主體性地位是制約我國鄉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國家振興戰略目標、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當前我國農村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現象,且農村居民普遍民主意識淡薄。例如,農民受傳統教育影響較深,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農民長期留守在農村地區未受教育,技能沒有提升;部分村莊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滯后等,這些都阻礙著農民參與鄉村發展。因此,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對促進農村經濟、政治及文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3.1 提升農民自我發展能力

提升農村居民自我發展能力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本保障,而提升農村居民自我發展能力的關鍵是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教育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力度。要鼓勵農民積極接受各類教育,并努力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術,使其成為推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生力軍。為農民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訓機會,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識并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和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加大對農村地區就業技能培訓力度。針對鄉村振興戰略中普遍存在的“留守”“空巢”等問題,要著力提高農村居民自我發展能力。首先,應繼續加大政府對農村教育投入機制建設力度,建立農村教育長效機制。其次,要鼓勵農村居民積極參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發展。最后,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主導作用,行業協會在社會服務中的引領作用等。

3.2 構建鄉村文化共同體

文化自信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經濟、政治和社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而構建鄉村文化共同體,則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引下,建立以農村居民為主體的基層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引導農村居民不斷豐富自我,提升自我價值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首先,要加強村民思想政治建設,讓農村居民在自我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覺悟、改變自身行為方式、強化自身責任意識、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其次,應不斷推進鄉村建設,在完善村規民約的同時,注重以鄉村旅游開發為契機建立更加完善的基層黨組織力量以及村民自治組織力量,從而不斷提高鄉村文化軟實力,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最后,應注重對傳統優秀農耕文明以及傳統美德進行繼承與弘揚。當前我國農村正處于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時期,農業農村對城市社會以及現代化城市產業、經濟、社會帶來重大影響。

3.3 建立城鄉人才交流機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優秀的人才可以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力支撐。但在當前,農村人才呈現出流動性大、專業人才匱乏、技術人才缺乏等現象,這與農村長期以來形成的鄉土理念以及我國農業現代化所必需的人才培養模式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要建立城鄉人才交流機制,這將有利于農村地區人才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首先,要優化城鄉人才資源配置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要振興,關鍵在人才”“要注重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因此要大力開展人才下鄉活動,推動更多更高層次人才到農村發展,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中的作用,同時可通過政策傾斜加大對返鄉留鄉創業人員、返鄉創業帶頭人、農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以及農村專業人才等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城鄉人才交流機制、暢通城鄉人才流動渠道、構建城鄉人才合作交流平臺等措施,推動城鄉人才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3.4 強化鄉村公共服務供給

目前,我國大多數鄉村公共服務供給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從總體上來看,我國鄉村公共服務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首先,鄉村公共服務的內容不全、質量不高,我國農村地區人均擁有的公共服務相對較少或不全;其次,鄉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鄉村公共服務供給質量不高;再次,部分鄉村公共服務供給內容簡單、服務內容不豐富。這些都會嚴重削弱農民在公共服務中的主體地位及權利意識。為此,應注重公共服務水平提高與質量提升相結合,同時注重提升鄉村公共服務創新能力和供給質量。一是通過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制來解決農村地區公共服務供給不充分問題;二是通過加強對農村居民的教育培訓來提高其公共服務意識和公共服務能力;三是通過開展基層組織能力提升工程來增強其服務意識和基層組織影響力;四是通過建立公共服務項目及資金投入機制來促進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從以政府為主導方向轉變。通過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來增強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施農村振興戰略,要立足于農民的現實需求。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讓農民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中來,使農民積極關注農村發展,調動農民積極性。

猜你喜歡
農村居民公共服務現代化
住在養老院,他們過得好嗎?——陜西農村居民養老情況調查
邊疆治理現代化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促進農村居民心理健康與實現精準扶貧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做強農村居民的健康防線
俄羅斯農村居民就業、收入狀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