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農民合作社發展建設基本概況
——以劍川縣為例

2022-03-23 20:13王云龍
農村科學實驗 2022年24期
關鍵詞:劍川縣空殼農民

王云龍

(云南省劍川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云南 大理 671300)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極大促進了基層鄉村一線的改革突破,基層鄉村一線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精神文明建設都實現了巨大發展,顯著提高了基層鄉村的生產生活幸福指數。在促進基層鄉村改革突破上,農民合作社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依托農民合作社的發展,不僅有力推動了國家政策舉措的深化落實,而且還非常好地推動了農民就業等基礎性問題的解決,有力維護了基層鄉村的和諧建設。尤其是在脫貧攻堅等系列工作開展中,依托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建設,創造了非常多的就業機會,對完善地方經濟結構也起到了重要影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背景下,更加需要抓好農民合作社建設,這樣才能夯實基層鄉村發展根基,鞏固已經取得的發展建設成果。

1.當前劍川縣農民合作社發展基本現狀

截至2021年12月底,劍川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07個,遍布全縣93個村(居)委會。涉及種植業(包括糧食種植、蔬菜種植、中藥材種植等)205個,林業5個,畜牧業(包括生豬養殖、奶業、肉牛羊養殖)141個,漁業3個,服務業38個。農民合作社經營收入4115.13萬元,盈余1263.32萬元。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總數13093人,合作社帶動非成員農戶數2465戶。通過大力推動農民合作社發展建設,極大促進了基層鄉村一線的改革突破,對改善基層群眾的生產生活質量水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推動新時期農民合作社發展建設的基本做法

2.1 做好農民合作社設立指導,完善相關獎補支持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和組織應當依據各自職責,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給予指導、扶持和服務”的要求,劍川縣積極開展農民合作社設立指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劍川縣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2.1.1 示范社創建,通過縣級示范社創建,逐級推薦申報州級、省級、國家級示范社,實現規范化建設目標

首先,縣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劍川縣下發了《劍川縣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的意見》《劍川縣農業局關于印發<劍川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及監測暫行辦法>的通知》,到目前共創建農民合作社縣級示范社53個。

其次,國家、省、州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根據農業農村部、省、州文件要求以及《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及監測暫行辦法》《云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評定辦法》《農民專業合作社州級示范社創建標準》對我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認真排查、評審、量化評分,選定合作社后予以推薦上報,目前成功申報了2個國家級示范社、7個省級示范社、24個州級示范社。

2.1.2 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獎補及項目資金扶持

在州級示范社獎補上,州人民政府對評定為州級示范社的部分合作社給予3萬~5萬元的獎補資金,24個州級示范社中有5個州級示范社共獲得獎補資金23萬元。在縣級示范社獎補上,2014年縣人民政府對當年評定為縣級示范社的每家給予2萬元的獎補資金,10個示范社共獎補資金20萬元。

大力實施依托財政資金的支持項目,更好釋放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建設潛力,實現農民合作社的規范化推進,在農民合作社發展建設中,致力于不同類型民主管理制度的發展建設,對盈余收益分配機制進行細化完善,切實提高不同層面的管理水平,加快農民合作社在生產服務等方面的標準化進程,確保農民合作社能夠在各個層面上實現自我更好更大發展,增強發展活力和發展后勁。目前,劍川縣有9個農民合作社得到省級財政扶持資金共108萬元。根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中央和省級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設施方案的通知》,安排了省級農業生產發展資金14萬元,扶持了4家農民合作社;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34萬元,扶持8家農民合作社。

2.2 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扎實推進“空殼社”清理事宜

為貫徹落實云南省委農辦、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水利廳、稅務局、市場監管局、銀保監會、林草局、供銷合作社、扶貧辦等11部門印發的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任務清單,落實好州、縣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劍川縣下發了《劍川縣貫徹落實《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的任務清單》,重點對以下事項進行了明確:

2.2.1 全力推進組織領導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對照《劍川縣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任務清單》要求,細化工作措施和辦法,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認真落實好相關任務。

2.2.2 建立完善推進機制

建立健全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的農民合作社工作綜合協調機制, 依托全縣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整頓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指導、協調、推動農民合作社建設和發展。

2.2.3 建立優化監管機制

建立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機制,市場監管部門將市場主體信息共享至相關審批部門、行業主管部門,避免出現監管真空和灰色地帶,形成信息共享、互聯互通、齊抓共管的市場主體監管新格局。

2.2.4 建立健全上報制度

各鄉鎮和縣級相關部門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及時將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推進情況、存在問題和意見建議書面報縣農業農村局農村經營管理站匯總,適時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討論,推進工作。

農民合作社作為市場經營主體,屬于市場競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優勝劣汰,存在“空殼社”“掛牌社”等方面的問題。在推進“空殼社”清理上,根據《大理州農業農村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空殼社”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劍川縣農業農村局下發了《劍川縣農業農村局關于進一步做好“空殼社”清理工作的函》,明確:抓好“空殼社”常態化清理機制、源頭治理的規范運行機制、暢通便利的市場退出機制、提升發展的指導服務機制等4個機制落實。

2.2.5 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落實

要充分認識落實“空殼社”治理長效機制是進一步鞏固“空殼社”專項清理成果,更好激發農民合作社活力,提升規范發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落實“空殼社”治理長效機制,及時發現“空殼社”等經營異常農民合作社情況,持續推動做好分類清理是省委第七巡視組巡視省農業農村廳“回頭看”反饋問題的具體整改措施。

2.2.6 建立問題臺賬,加快走訪核查

依據上級相關部門反饋劍川縣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合作社49家。各鄉鎮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力量,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合作社進行現場走訪核查,并做好核查情況登記。確因合作社負責人外出等原因不能進行現場核查的,要電話溝通,記錄在案。

2.2.7 加強督促指導,做好分類處置

結合《大理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倍增實施方案》提出的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壯大提升行動要求,依據問題臺賬“一社一策”制定處置方案,強化指導服務,以移出異常名錄為目標,實行分類處置。

2.3 大力推進農民合作社人才隊伍建設

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民合作社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但是也面臨著各種新的問題挑戰,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問題挑戰,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來支持,農業合作社對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為此在深化人才隊伍建設上必須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2.3.1 農民合作社輔導員培訓

根據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培訓通知,積極參加農民合作社輔導員培訓,經培訓考試合格后,取得農民合作社輔導員資格證書,指導縣內農民合作社發展。合作社指導員按照規范化建設要求,從基本設施、社員資格、組織機構、章程制度、社務管理、會計核算、盈余返還、檔案管理、經營服務、經營效益等10個方面做好農民合作社規范化發展指導,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

2.3.2 對農民合作社的培訓

首先,上級部門組織的培訓。對于培訓人員的安排,我們按照培訓名額,根據農民合作社所評定示范社級別從高到低,通過征求農民合作社本身愿意,報領導同意后安排培訓。具體培訓有: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聯合舉辦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民農村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的農業農村主體人才和支撐人才培訓班(鄉村振興實踐指導師方向),農業農村部組織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云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高素質農民培育師資培訓等。其次,縣級部門組織的培訓。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門關于農民合作社相關政策,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指導創新農村經營機制體制,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農業組織化、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潭?,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進行規范化建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先后組織了6期470多人次培訓。再次,合作社組織的培訓。農民合作社根據生產經營需要,自發對合作社成員、生產經營者、生產用工所組織的培訓。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合作社組織的培訓不下于3萬人次。

2.4 建立完善的登記退出制度

2.4.1 指導農民合作社設立登記

劍川縣農業農村局為設立農民合作社人員提供咨詢服務。根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提交的文件目錄》,指導組建農民合作社的群眾按照設立登記申請、會議紀要、身份證明、出資清單、成員名冊、名稱預先核準、登記前置許可等程序組建農民合作社;同時提供農民合作社示范《章程》《財務管理制度》等樣本,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2.4.2 合理引導農民合作社退出

根據《云南省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行動方案》要求,結合《大理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倍增實施方案》提出的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壯大提升行動要求,依據問題臺賬“一社一策”制定處置方案,強化指導服務,以移出異常名錄為目標,實行分類處置。對仍有經營意愿的合作社督促指導其按時完成年報公示、更新有關登記和備案信息后申請移出名錄。對無實質性生產經營活動的合作社,引導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的簡易程序辦理注銷登記,及時退出市場。對注銷登記前依法應當清算的農民合作社,引導其按照《條例》規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清算組通知和公告程序,順利完成債權登記、債務清償和財產分配,及時辦理注銷登記,避免和減少糾紛。對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經營困難的農民合作社,引導其利用好《條例》規定的三年歇業期制度,及時向登記機關辦理備案,依法自主歇業,降低經營成本。

2.5 激發農民合作社的脫貧攻堅帶動成效

在現實脫貧幫扶及脫貧成果鞏固上,農民合作社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為了讓農民合作社在脫貧等事業上的基礎性、根本性影響充分體現出來,必須要深化做好以下工作:

2.5.1 要規范壯大農民合作社

將農民合作社發展作為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的重要內容加以推進。鼓勵專業大戶、營銷能人等牽頭自愿組織農民合作社。進一步開展示范社創建,圍繞設立登記、建章立制、利益聯結、統一服務、民主管理等方面開展示范社評定。

2.5.2 要促進合作社多元化發展

依托鄉村振興等戰略的實施,鼓勵合作社從產品合作向產業合作轉變,實現以往生產單一性向現代多元化多要素的轉變,努力讓生產合作的全產業鏈特點充分體現出來,進而構建涵蓋不同生產制造等環節的綜合型服務型農民合作社。

2.5.3 要加大扶持力度

認真落實有關合作社稅收優惠政策;各項農業項目優先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金融機構要將合作社作為信貸支持重點,探索組建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增強融資能力;合作社發展所需建設用地,各級國土部門要依法依規優先安排。同時要引導金融資本投入,發展貸款擔保抵押,加強農業保險保障。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作用,依托全縣產業脫貧政策、資金,鼓勵農民合作社帶動貧困戶以土地、自有資金、貸款資金等要素入股,建立保底分紅、勞務增收、訂單生產等聯結機制,讓懂市場、懂經營的農民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益。截止到目前為止,共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712人脫貧,有力鞏固了脫貧幫扶攻堅成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以劍川縣為例,對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概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深刻認識了農民合作社對基層鄉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對深化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借鑒價值。同時對當前農民合作社的基本發展現狀進行了介紹,明確了劍川縣在農民合作社建設等方面的相關做法,具體扎實豐富全面,對于指導新時期基層一線農民合作社的改革發展都有著非常好的成效。

猜你喜歡
劍川縣空殼農民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破解空殼村,黨建如何引領——以漢濱區壯大集體經濟為例
196個村集體不再“空殼”
一塊牌子、一張桌子、一個章子 合作社如何破“空殼”
能尋下好產業,看得見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級社”破解“空殼村”
劍川縣發展民營經濟問題探析
大理州高寒冷涼地區林產業發展之路——劍川縣老君山新和村林產業發展調研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