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及其推廣應用

2022-03-23 20:13黃顯平易金全
農村科學實驗 2022年24期
關鍵詞:殺蟲害蟲農藥

黃顯平 易金全 楊 丹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貴州 遵義 563000)

在水稻栽培管理期間,水稻病蟲害傳統防治方法是指農戶看到水稻發生病蟲害后,單一使用化學農藥噴灑防治病蟲害;化學農藥雖能防治病蟲害,但大量使用化學農藥會造成稻米農藥殘留超標,從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為實現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是故,提倡使用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控,一方面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效果,另一方面提高水稻稻米品質。

1.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及推廣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農產品質量問題成為了人們的關注點。采取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防控水稻病蟲害,可有效控制病蟲的發生危害,減少水稻產量損失及化學農藥使用量,從而減輕農藥對稻米和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確保水稻生產安全、稻米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2.當前我國水稻種植病蟲害防控情況分析

2.1 農藥濫用錯用情況

大多數水稻種植戶綜合素質較低,沒有很好地掌握水稻科學種植技術,造成水稻生長期間易發病蟲害。一旦出現水稻病蟲害,種植戶就會盲目采用農藥防治,因農藥選擇不對路,施藥方式方法不好、防治時期不對,造成防治效果差。為提高防治效果,種植戶就會加大用藥量反復噴藥防治,導致農藥濫用、錯用的情況發生。

2.2 選種階段不合理

水稻品種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稻產量,同時也影響水稻的生長狀況。一些雜交水稻品種具有抗病蟲基因,能夠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但是多數水稻種植戶缺乏專業知識,在購買水稻品種的時候沒有選好優良的水稻品種。

3.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綠色防控是病蟲防治技術內容、技術體系的創新,可以減少施藥次數和農藥用量,減少農產品農藥殘留,對生態環境有良好效果。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主要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包括農業健身控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幾個方面措施。我們要綜合利用各種病蟲害防治措施防控病蟲害,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3.1 農業健身控害措施

3.1.1 清除病蟲源、降低病蟲源基數。在冬季或春季播種前鏟除田邊、溝邊的雜草、殘留稻樁,及時處理稻草,可大大減少病源和蟲源,減輕發生危害。

3.1.2 浸種消毒。播種前用4%春雷霉素、或25%咪鮮胺、或強氯精等兌水浸種進行種子消毒,可殺滅附作在稻種上的病原菌,預防稻瘟病、惡苗病和稻曲病等。

3.1.3 選用抗病性品種。品種選擇時,種植戶要根據上一至二年內本地水稻易發病害類型選擇高產、抗病性強的雜交水稻品種,逐年更換使用高產新品種。

3.1.4 培育壯苗。采用旱育秧苗、缽體育秧等方式培育壯苗,減輕苗期苗瘟、葉瘟、惡苗病、爛秧、立枯病的發生。

3.1.5 合理密植。根據大田肥力,按寬窄行或寬廂寬帶規范化移栽,合理畝栽1~1.3萬窩左右,有利于通風、透氣、透光,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蟲害的發生蔓延。

3.1.6 合理施肥管理。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多施商品有機肥或腐熟農家肥,增施鉀肥,適施磷肥,不偏施遲施氮肥,可提高水稻植株抗病蟲的能力和產量水平。

3.2 物理防治措施

3.2.1 安裝防蟲網、過濾網。使用無紡布覆蓋進行旱育秧或缽體育秧,防止稻水象甲、稻稈潛蠅等害蟲進入危害;在稻田灌溉管理中,最好在進水口處安裝過濾網,防止福壽螺、田螺、紋枯病菌核等隨水傳入為害;并及時清理稻田內的福壽螺、田螺及卵塊,從而減少福壽螺、田螺的發生危害。

3.2.2 安裝殺蟲燈誘殺害蟲。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安裝殺蟲燈誘殺水稻害蟲。種植人員可以按每30畝安裝一盞殺蟲燈誘殺水稻害蟲。壩區視線好,安裝殺蟲燈密度可以適當小一點;坡地視線相對不好,殺蟲燈安裝密度可以適當大一點。此外,種植人員要定期對殺蟲燈內誘殺的害蟲進行清理,并及時修復損壞的殺蟲燈,確保殺蟲燈誘殺效果。

3.2.3 安掛色板誘殺害蟲。在每畝稻田中安掛30~50塊黃色或藍色粘蟲板,可有效誘殺控制稻稈潛蠅、稻飛虱、稻薊馬、稻蠅蚊等水稻害蟲。

3.2.4 安掛性誘劑誘殺害蟲。在每畝稻田中安掛3~5套二化螟性誘捕器、或稻縱卷葉螟性誘捕器,可誘殺控制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害蟲。

3.3 生物防治措施

3.3.1 田間釋放稻螟赤眼蜂。在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水稻螟蟲主害代蛾始盛期,田間釋放稻螟赤眼蜂卵塊,每代放蜂2~3次,間隔3~5天,每畝均勻放置5~8點,每次放蜂量8000~10000頭/畝;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蘗期高于植株頂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頂端5-10厘米為宜;稻螟赤眼蜂釋放球可直接拋入田中。

3.3.2 稻鴨共育。稻鴨共育是一種傳統的生物防治技術,可以殺滅稻田一定的蟲卵和害蟲,并除去稻田內雜草。水稻分蘗初期,將15~20日齡的雛鴨放入稻田,每畝放鴨10~15只,水稻抽穗時收鴨。通過鴨子的取食和活動,有效減輕蝗蟲、稻水象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福壽螺等害蟲及雜草的發生危害。

3.3.3 選用生物藥劑防治病蟲害,保護利用天敵昆蟲自然控制害蟲。選用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綠僵菌、春雷霉素、井崗霉素、核多角體病毒、芽孢桿菌、煙堿、印楝素等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保護利用青蛙、稻田蜘蛛、赤眼蜂、螳螂等天敵昆蟲自然控制水稻害蟲,以蟲治蟲。

3.3.4 生態控制。在稻田田埂和田邊種植保留功能雜草,種植大豆、芝麻、波斯菊、萬壽菊、鳳仙花等顯花植物,涵養寄生蜂、蜘蛛和黑肩綠盲蝽等天敵;路邊溝邊、機耕道旁種植香根草等誘集植物,叢距3~5米,降低螟蟲種群基數。

3.4 化學防治措施

根據病蟲預測預報和田間發生實際,對達到防治指標的病蟲害,在防治關鍵時期,優先選用生物制劑防治,也可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路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交替、輪換用藥,嚴格控制農藥使用量,要遵守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在病蟲發生前或初期用藥,在害蟲卵孵期至低齡幼蟲期,采用高工效低容量噴霧器或植保無人機實施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提高農藥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3.4.1 稻水象甲:重點抓好秧田期、幼蟲期及秧田返栽田三個重點環節防控。拌種處理:選用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或丁硫克百威等種子處理干粉劑進行拌種處理;秧田期選用醚菊酯乳油、或氯蟲·噻蟲嗪水分期粒劑等噴霧防治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蟲;秧田返栽田選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浸秧移栽防治稻水象甲成蟲;在水稻分蘗期,選用丁硫克百威顆粒劑或殺蟲雙顆粒劑拌細土撒施防治稻水象甲幼蟲。

3.4.2 稻瘟?。核咎镩g初見葉瘟病斑時施藥,水稻孕穗至抽穗初期重點預防穗瘟??蛇x用春雷霉素或春雷·三環唑,或稻瘟靈兌水噴霧防治稻瘟病。

3.4.3 紋枯?。悍痔Y末期至孕穗期選用井岡霉素、戊唑醇、腈苯唑、氟環唑等農藥防治。

3.4.4 稻縱卷葉螟:分蘗期百叢水稻束葉尖150個,孕穗后百叢水稻束葉尖60個以上的稻田選用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等噴霧防治。

3.4.5 二化螟:分蘗期枯鞘叢率達8~10%或枯鞘株率達3%時施藥,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藥,選用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殺蟲雙、殺蟲單等噴霧防治。

3.4.6 稻飛虱:在白背飛虱、褐飛虱達到5~10頭/窩時,可選用50%噻蟲嗪、50%吡蚜酮、70%吡蟲啉、25%噻嗪酮等兌水噴霧防治。

3.4.7 稻稈潛蠅:對秧田期第1代稻稈潛蠅和孕穗期第2代稻稈潛蠅,可選用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兌水噴霧防治。

3.4.8 福壽螺或田螺:當稻田和藕田內福壽螺或田螺每平方超過3只時,可選用6%四聚乙醛顆粒劑拌細土均勻撒施,或用70%殺螺胺粉劑兌水噴施防治福壽螺、田螺的幼螺;施藥期間禁止放鴨和魚等。

4.水稻病蟲害防控相關措施

4.1 重視水稻種植病蟲害綠色防控培訓

在推廣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時,首先要加強水稻種植戶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通過培訓提高種植戶科學選種、育苗、施肥、移栽、大田管理管及病蟲害防控技術。

4.2 建立健全引導機制

一是建立了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試驗示范基地,在基地開展農業健身控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相關課題研究和展示,適時組織種植戶到基地開展觀摩活動,引導農戶利用各種措施開展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二是加強媒體宣傳,提高種植戶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意識。三是加強正反兩方面典型案例宣傳,提高種植戶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治觀念。

4.3 加強市場監督

政府部門應該重視市場藥物監管,一是加強農資經營部種子、農藥、肥料監管,確保農資質量。二是加強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生產過程監管,嚴禁經營主體使用禁用農藥,引導種植戶正確使用限制性農藥和低毒高效農藥。三是加強上市農產品監管,嚴禁農殘超標農產品上市,迫使種植戶采用各種措施生產放心的農產品。四是對違反規定的農資經營部、種植戶從重從嚴處罰。

4.4 加強網絡技術推廣

為了更好地推廣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政府部門應該建設信息推廣平臺,通過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擴大推廣應用范圍。

4.5 加強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力度

就當前病蟲害防治情況來看,綠色防控技術是未來水稻病蟲害防治的發展趨勢。因此,不同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對水稻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在進行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時,要以水稻生產基地、種植大戶作為重點推廣對象,以加大推廣影響范圍,讓更多的農戶了解到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4.6 實行新型合作農場經營模式

為了確保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能夠全面推廣,應該實行綠色化、集約化、規?;?、專業化的新型合作農場經營模式,在基地內執行統一用肥、統一供種、統一防治、統一插秧、統一管理。通過采用生產集中管理方式,確保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效果。

4.7 實行專業化統防統治

為了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控能力,政府、基地、大戶可在水稻病蟲發生關鍵時期進行專業化統防,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控效果。

4.8 加強病蟲監測,及時發布水稻病蟲害預警

為了保證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效果,相關部門應建立水稻病蟲害監測點,及時開展水稻重大病害調查、監測,并準確發布相關信息,為農戶提供信息指導。

5.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實例

5.1 技術應用情況

作者常年在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稻+基地開展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推廣與應用。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稻+基地是由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統一管理。聯合社嚴格按照“綠色、有機、地理性標志”兩品一標的要求組織經營主體實施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2018年起,作者配合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全面推廣的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實現了農業健身控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具體應用技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選擇優質、高產、抗病性強的“宜優108、宜優727、野香優莉絲”等水稻品種。二是播種前采用藥物浸種,殺滅附作在種子上的蟲卵和病原菌。三是采用缽體、旱育秧等方式培育壯苗。四是按照“兩增一調”的要求開展水稻平衡配方施肥,組織種植戶加強肥水管理,確保水稻生產肥水需求。五是合理密植,增加稻田的通風透氣透光性。六是在基地安裝殺蟲燈,性誘劑誘殺水稻害蟲。七是在水稻分蘗期投放鴨子,實施稻鴨共育,利用鴨子防治水稻蟲害、草害。八是及時投放稻螟赤眼蜂,寄生殺滅水稻螟蟲。九是開展水稻病蟲發生情況調查,在防治關鍵時期,選用生物制劑和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路化學農藥配用無人機進行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

5.2 技術應用成效

推廣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后,示范推廣區種植戶減少了化學藥物施用量和施藥次數,與非示范推廣區水稻田相比,示范推廣區水稻病蟲害防治率提高了13個百分點,水稻產量畝增產16公斤左右,且使用農藥次數減少1至2次。2019年底,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股份經濟聯合社申報了海龍貢米地理性標志。2021年底,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稻+基地獲得了海龍貢米地理性保護標志。

6.結語

水稻作為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也是人們重要的食物來源。在種植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水稻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從而出現減產、品質下降等現象。為了提高水稻產量,提升稻米品質,需加強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和應用。同時要注重保護環境,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能夠相互協調,相關部門要加強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促進我國水稻種植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殺蟲害蟲農藥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蝸牛一覺能睡多久?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冬季果樹常見蛀干害蟲的防治
新穎手性酰胺類的合成、殺蟲活性和藥害研究
以“肥”殺蟲 藥肥兩用 一舉多得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棗樹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農業害蟲的冬季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