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家禽疾病預防控制對策

2022-03-23 20:13王升星
農村科學實驗 2022年24期
關鍵詞:家禽防疫養殖

王升星

(福建省屏南縣路下鄉鄉村振興服務中心,福建 屏南 352307)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家禽養殖的疾病安全控制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穩定社會秩序的重要支撐。在家禽疾病控制方面,國家一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為了減少家禽疾病的發生率,避免對家禽生長繁殖造成安全隱患,家禽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就要擺在重要的位置。本文通過探討家禽疾病的控制與預防對策。希望對家禽養殖者在這一方面有所幫助。

1.家禽疾病預防控制重要性

首先,養殖人會投入大量的精力維護家禽的生長,禽類養殖甚至成為了他們經濟收入的重要源頭,想要保證家禽養殖不受疾病的侵害,就要加強對家禽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其次,家禽養殖是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日常飲食中,人們對于家禽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家禽養殖人員只有不斷強化對家禽疾病的預防控制,確保家禽產品的質量和供應量,才能維護市場經濟的穩定秩序,確保家禽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給人們創造健康、良好的生活條件。

2.分析家禽疾病的主要源頭

2.1 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部分人在追求經濟利益時不知不覺做出了很多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甚至都不會考慮產生的后果,造成生態環境被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導致了一些不規律的現象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家禽養殖也避免不了受到影響或沖擊。傳染性疾病具有傳播速度快、破壞力極強、死亡率高等特點,是家禽養殖業的“頭號殺手”,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如果沒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就會給家禽養殖帶來滅頂之災,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損失。

2.2 有害的化學物質被投入使用造成家禽疾病

現階段,通過一些數據報道分析得出了結論:有些化學元素如果被過量地投入到家禽的生長中,會給家禽的免疫系統造成破壞,甚至危害到家禽的生命,化學物質超標對于它們就是致命打擊。尤其是在新型科技的推動下,新型材料不斷出現,由于成本低效率高,受到了家禽養殖人的青睞,人們都認為這是科學進步給家禽養殖帶來的便利。然而,這些化學元素無形之中給家禽的生長埋下了安全隱患。

2.3 應激反應造成家禽疾病

家禽的應激行為是指家禽在受到過激刺激后產生的回應,有一部分研究人員認為家禽的應激行為一般都是疾病前的征兆,在短時間內的某個點會爆發,最終導致其死亡。應激熱反應是反應行為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形式,尤其在夏季是家禽家疾病爆發的關鍵期,而且在這個時間段中,還有許多幼禽處于育雛階段,因此要關注家禽在這個時間段里的應激行為,并且一定要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預防和應對。集約化規模家禽養殖場,由于空間密閉,養殖密集,如果不注意通風降溫等,易引起應激熱反應,然而在一些養殖人的眼中,認為這些反應是小事,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未給家禽進行詳細地檢查,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最終導致家禽疾病的產生。

3.家禽疾病的特點分析

3.1 傳播力度大、速度快

從調查中得出的結果分析,目前從禽類疾病的角度看,因為禽類飼養都具有集中式、大規模的管理特點,而有部分養殖戶為降低自身的飼養成本,忽視養殖面積和飼養密度的問題,在這樣的飼養條件中,如果出現禽類傳染病毒,則很容易造成周圍禽類的感染。所以家禽病毒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著蔓延速度很快的特性,更嚴重的時候還可能發生局面失控的現象。

3.2 家禽疾病的逐年增多的趨勢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家禽類的產品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加速了家禽養殖的快速發展,規模也逐步擴大。由于人類的生產生活也造成了環境污染,給養殖環境帶來了不可預知的風險。例如前期做好家禽疾病預防措施,家禽接受疾病預防疫苗的注射。然而家禽疾病呈現出來復雜化且逐年增多的趨勢,疫苗的預防作用被大大削弱,導致家禽的免疫功能未形成有效的抗體,抵御疾病風險的能力不足。通過歷史資料研究發現,在1960年第一次發現禽流感引發的高死亡率的案例中,其類型屬于H5N3型,目前已發現禽流感病毒有16種特異的血凝素(HA)和9種神經氨酸酶(NA),由不同的HA和不同的NA之間可形成200多種亞型的禽流感病毒。2015年以來,福建省漳州、龍海等地半番鴨流行的一種以短嘴、軟腳及生長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疫病,當地人俗稱“短嘴病”“玻璃鴨”,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養殖戶的經濟損失較大。

3.3 常見型疾病的發病率高

呼吸道疾病不僅僅是人類面臨的常見疾病,對于家禽來說也經常發生。在冬季和春季這個時間段內,家禽經常會發生呼吸道疾病。冬天的氣溫低,寒涼的空氣造成家禽的呼吸道黏膜受損,當家禽的抵御病毒能力較差的時候,會受到細菌的侵襲,并且可能會誘發家禽發病的概率。在春季氣溫回暖,大量的細菌和病毒都會在春天進行繁殖,導致病毒侵害家禽的速度在進一步加快。尤其是養殖人未根據季節的變化改善養殖條件,會導致一些不可預料的病毒產生,并且在短時間內還無法找到救治的方式,嚴重時會直接導致家禽死亡。寄生蟲病也是威脅家禽養殖的重要疾病之一,寄生蟲病的種類較多,多數家禽感染寄生蟲病臨床癥狀不明顯,特別是感染早期,不容易被發現,寄生蟲病病程長,對家禽的生長發育極為不利,影響禽類生產性能及品質,對家禽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不可忽視。

4.分析當前家禽疾病控制與預防存在的弊端

4.1 家禽養殖人員的經驗判斷不足

鄉村家禽養殖技術人員缺乏,很大一部分養殖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就上崗,工作不嚴謹科學,對于家禽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做的不到位,對家禽疾病的防治不了解,不能正確判斷病情,導致病情加重。他們經常按老辦法老經驗做事,對于每一道疾病預防的程序把控不嚴格,甚至于一些大規模養殖場的從業人員都沒有相關的養殖經驗,對一些家禽疾病知識知之甚少,不僅沒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甚至也沒有請教專業人員,在出現突發疾病的時候,就會出現慌張的局面,造成了養殖人員在家禽疾病預防控制上經驗不足。

4.2 防疫人員對疾病防控知識宣傳不到位

基層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及村級動物防疫員處在家禽疾病預防控制的最前沿,有些原因造成村級動物防疫員經常更換,專業基礎技能掌握不足,社會責任感比較淡薄,疾病防范意識松散。村級防疫員只有完成春秋兩季動物疫苗接種工作,基本不會在養殖人員中進行大規模地宣傳家禽疾病預防與控制知識,相關工作人員平時很少深入基層走訪,未及時關注家禽養殖的情況,對于一些當季流行疾病也未告知養殖人,導致了養殖人的防范意識比較薄弱。

4.3 家禽生存的環境未得到改善

家禽養殖的數量多、密度大,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難,每天都會進行大規模的投放飼料和清理廢料垃圾,清理維護對養殖人員來說是非常復雜且煩瑣的工作。當其中某個家禽養殖基地突發疾病,會迅速在家禽之中傳播,并且會導致其他家禽也會受到感染,在一般情況下,養殖人員首先是清理已經死亡的家禽,然后做好消毒措施,但是沒有將家禽生存的環境進行改善,如果當疾病已經傳染到其他家禽的體內,養殖人員也無法通過肉眼發覺,并且疾病還有可能在家禽之中繼續蔓延,嚴重威脅了它們的生存。

4.4 未及時接種疫苗,亂用抗生素

隨著家禽養殖的規模擴大,養殖成本在不斷增加,有些養殖人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給家禽使用一些促生長的激素及抗生素,目的是使得其在很短時間內可以成型,并且還可以在市場上進行流通,從而忽略了對家禽疾病疫苗的接種。然而這些藥物不僅會影響家禽的正常生長,還會導致家禽免疫力下降,產生過敏反應,甚至出現貧血、精神不振、腹瀉或便秘等胃腸道等癥狀,還會造成家禽死亡。養殖人認為家禽生長周期短,做好衛生消毒以及防護措施,家禽是不會出現問題的,基本都是把精力放在了養殖上,然而當家禽疾病來臨之時,往往都是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應對,嚴重影響了家禽的存活率。

5.探究家禽疾病預防控制對策

5.1 提高養殖人員的家禽疾病防護意識

首先,養殖人員自身就要樹立正確的家禽疾病防護意識。一旦發現病家禽,要及時隔離治療,不要隨意丟棄,避免疫病傳染擴散。同時,養殖人員要注意觀察家禽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雖然家禽養殖在表面上看來挺容易上手,但是其中蘊含著很多的技巧,不僅要加強對養殖人員在家禽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安全意識,教導家禽養殖人員仔細地學習家禽疾病的預防要點。其次,養殖人員要養成每天對家禽群體及個體的精神狀態、進食情況、打鳴、以及糞便等進行仔細地觀察和記錄,必要時還要做好采樣送檢工作,例如可以收集家禽散落的羽毛,利用羽毛的變化特征分析解家禽的生長情況,分析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察覺出現異常情況,養殖人員需要立即做好相對應的管理措施。

5.2 防疫人員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在我國現階段的家禽疾病預防的工作中,鄉村兩級防疫員是家禽防疫工作的中堅力量。因此,防疫人員要積極做好家禽疾病的宣傳工作,及時發現家禽疫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同時,加強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嚴禁私自宰殺活禽,確保家禽正常生產。并且還要堅持下鄉走訪,加大對家禽疾病預防與控制技術的宣傳普及力度,還可以與村委會溝通,進行家禽防疫知識的科普,在每個村的重要位置做好標語宣傳,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發布,必要時還可以利用新聞節目進行宣傳。要積極落實好家禽防疫工作,把動物防疫的網絡延伸到基層、意識強化到基層、技術傳授到基層,形成大家監督、人人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5.3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家禽抗病能力

首先家禽養殖人員要改善養殖基地的環境,提高家禽的飼養條件。家禽的生存條件是需要有良好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氣??刂粕醿葴貪穸燃鞍睔獾?,減少呼吸道疾病發生,防止應激熱反應,盡量保持生存條件適宜。其次,家禽養殖要選擇投放營養豐富新鮮飼料,并且對于供應的飼料要進行合規的檢查,避免腐敗發霉變質,防止家禽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禁止濫用抗生素,適當添加植物精油、酸化劑等,可以幫助家禽預防腸道疾病、促生長、增強禽體免疫力等。與此同時,家禽養殖人員要定期對家禽進行驅蟲措施,注意驅蟲藥輪換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降低驅蟲效果。有條件的養殖場可采用自繁自養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合理調控水質,養殖場應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天氣條件,科學合理地調節水質,保持水體清潔,如果家禽的飲水采用山泉水或河水、要對飲水進行消毒,每1000ml水添加3g漂白粉。最后,還要禁止家禽與其他動物交織融合在一起混養,也不要把場外活禽或禽類養殖產品帶到養殖場。養殖人員還要天天對垃圾糞便進行清理,對養殖場地要定期展開消殺,確保家禽處在健康的環境中,并且還要適當地調整養殖范圍,給予家禽更多的活動空間。提升家禽養殖基地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對進出場人員、車輛、飼料等進行徹底消毒,對清理的糞便及墊料經發酵處理,病死家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切斷疫病傳播途徑。

5.4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時進行疫苗免疫接種。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高速發展,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畜禽的大量存欄,造成了傳染病的高發趨勢。為了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動物疫病的預防則在養殖中至關重要。要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控制、凈化、消滅相結合”方針,有計劃、針對性地對家禽進行疫苗接種是預防疫病的一道重要防線。根據當地以及周邊地區疫病流行情況、嚴重程度,結合本場家禽發病史、飼養密度、生產性能等情況,制定家禽養殖場免疫程序,選購有國家批準文號的正規疫苗,不能購入過期或變質的疫苗,疫苗要冷藏保存運輸,注射疫苗要嚴格地按照技術操作規范執行,及時依據免疫程序完成疫苗注射,并建立免疫檔案。在免疫注射時,人們可以嘗試在飼料以及飲水中加抗應激的藥物、多種維生素等,來減少或避免免疫接種所帶來的不良反應,經過2~3年預防接種,對禽群健康狀況、生產實績的實際情況加以確定。

6.總結

總的來說,家禽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是大眾關注的焦點,是關系民生大事,關系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家禽養殖人員樹立疾病防范意識,掌握家禽疾病預防控制的基本要領。也需要鄉村基層技術人員提高職業素養,加大家禽疾病預防工作的宣傳普及力度,不斷完善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中的細節,以嚴謹的科學方法在為家禽養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推動農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添磚加瓦。

猜你喜歡
家禽防疫養殖
青山綠水 健康養殖
開發林下養殖吃上瓢雞“產業飯”
“豪華防疫包”
紅螯螯蝦的養殖技術
春節防疫 不得松懈
黃顙魚養殖,不變不通
如何防范家禽鈣磷缺乏癥
夏季散養家禽緩解熱應激的喂養策略
家禽病快速確診要領
防疫、復工當“三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