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林風眠藝術教育的德育創新探索

2022-03-27 10:31潘弘吳惠芬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1期
關鍵詞:教學探索藝術教育

潘弘 吳惠芬

摘 要:梅州市梅江區風眠小學通過研究林風眠文化和作品特色,滲透歷史文化,提升教育境界。在實踐中以教師教學實踐體驗活動和學生學習實踐體驗活動為主,逐步形成本?;诹诛L眠藝術教育視域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把教學作為“以美養德,以美育人”的主渠道,展現德育創新之處;營造美麗環境愉悅學生身心,鍛造學生的美好心靈;通過美聲誦讀潛移默化陶冶學生情操;在美麗課程中彰顯學生個性,在美妙實踐中讓學生實現自我飛揚。

關鍵詞:藝術教育;德育創新;教學探索

2021年,全國政協委員、無錫市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這樣的評議引起了社會的熱烈反響,這是對中國教育真諦最通俗易懂的解讀,即回應了廣大老百姓對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心聲和期待,又為全國的教育工作者們指明努力的方向。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就是要求培養德才兼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做生活的優雅者這一命題,恰恰是涵蓋了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

梅州市梅江區風眠小學是一所于2018年9月開學的新辦學校,是為紀念我區著名畫家林風眠大師而成立的學校。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縣人。1928年,在杭州主持創辦杭州國立藝術院,任首任院長兼教授,培養了大批蜚聲中外的杰出藝術大家。作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堅持的“兼容并蓄”的學術思想,所開創的“東西融合”的藝術道路,掀開了中國藝術教育史上最重要的篇章?;诖?,結合我校是紀念風眠大師而設立的實際情況,我校大膽地提出了《基于林風眠藝術教育視域下的德育創新研究》研究項目,旨在通過深刻研究和領悟林風眠大師的“兼容并蓄”的教學藝術思想,樹立學校美育多元化的新理念,強化學校的美育功能,以美育的研究和實踐帶動學校德育的整體運作,最終達到全面育人、立德樹人的目的。

林風眠作為一名著名的畫家,是梅州本土的杰出人物,在梅江區有林風眠故居、林風眠藝術館,可供師生實地實踐搜集相關資料;同時位于梅州的嘉應學院、梅州中學等均開展了林風眠的相關研究,具有可調查和考察性;梅州畫院等藝術機構有林風眠的相關文獻資料,有利于資料的搜集和積累。我校開辦以來一直致力“尚德、尚美、尚新”校訓,打造風眠品牌,布置風眠展室,通過研究林風眠文化和作品特色,滲透歷史文化,提升教育境界,播撒人文情懷。在實踐中以教師教學實踐體驗活動和學生學習實踐體驗活動為主,逐步形成本?;诹诛L眠藝術教育視域下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展現德育創新之處。

我們利用得天獨厚的環境和資源,挖掘林風眠大師鮮活的教育資源,整合系列實踐活動,以社會實踐、體驗教育、傳統節日教育、少先隊主題教育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在所有學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把主要功能放在“向美而行”課題研究上,在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審美的觀點學知識技能的途徑和方法,盡可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產生美的的情感體驗。把教學作為“以美養德,以美育人”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中滲透美育,并在潛移默化中實施德育。

一、美麗環境,愉悅身心

作為新辦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內綠樹成蔭,綠草如茵。我校因地制宜做好校園環境美化同時,著力搞好顯性文化建設,突出校園文化特色。重新統籌規劃校園文化,布置“風眠展室”“美德之窗”“美譽專欄””“風眠書畫室”“小白鷺舞美室”,勞動實踐基地“一方菜園”等等,挖掘林風眠先生的藝術和教育精神,培養師生包容、開拓、創新的情懷。

二、美好心靈,用情鍛造

心靈是探究客觀世界的內在動力,是辨析美丑的鏡子。為了對學生進行心靈美的教育。開展“閃閃紅星故事會”“中華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美一創”“學習雷鋒志愿活動”以及組織中華經典誦讀、傳承好家風、傳承中華文化藝術等等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進行各種安全應急演練,結合“五一”、“六一”、“七一”、元旦、國慶等重大節日和時間節點,舉辦合唱比賽、文藝會演,實踐拓展,實現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

三、美聲誦讀,潛移默化

開展“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引導師生博覽群書、學習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每年通過“書香節”以及組織各類主題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撰寫讀書心得,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學校積極開發經典誦讀校本教材,并規定一年級背誦《童謠》,二年級背誦《弟子規》,三年級背誦唐詩,四年級背誦宋詞,五年級背誦《論語》,六年級背誦《詩經》,推進活動制度化、常態化。有計劃地安排誦讀進程,使學生在經典詩文誦讀中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優美、意境的深邃和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繼而熏陶情操修養人格,提高綜合素養,豐厚學生精神底蘊。

四、美麗課程,彰顯個性

根據林風眠代表作白鷺,挖掘白鷺的意象美——詩意、高貴、獨立,我們著力打造學校的校本課程“白鷺課程”。深入開展各科教研,語文組成立白鷺文學社,美術組成立白鷺書畫社、音樂組成立白鷺藝術團,科學組成立白鷺環保隊,在各科教學中滲透林風眠的藝術精神,并且舉辦“戲曲進校園”等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接觸了解優秀客家文化,延伸親情美、友情美、道德美,并擴展到對自己對他人對國家的情感。讓學生接受不同美的感受和熏陶,使德育的滲透和各科教學相得益彰。

五、美妙實踐,自我飛揚

學校充分利用周會、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主題班隊會、紅領巾廣播站,還有校園電視臺、“道德講臺”等主題活動的展示平臺。先后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每學年通過“三禮”“四節”,引導學生領會掌握基本觀念、核心理念和實踐要求?!叭Y”指的是每學年一年級新生的“入學禮”,三年級學生的“成長禮”,六年級學生的“畢業禮”。通過這些儀式,讓學生體會不同階段成長的意義,愛與責任的真諦,也給每位學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八墓潯敝傅氖恰翱萍脊潯薄皶愎潯薄绑w育節”和“藝術節”,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扎實開展素質教育,推動學校的發展,提高辦學品味。制定勞動實踐方案,具體要求每一個年級要學會一個勞動的技能。每學年根據不同年級制定計劃:遠足、野炊、參觀等等,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和志愿活動。

探索在學科教學中利用林風眠先生的藝術教育精要,用校園文化之美熏陶學生、培育學生的途徑和方法,引導學生用審美的觀點學知識技能的途徑和方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用審美的意識看事物的途徑和方法。以美為突破口,帶動學校全方位的“美”的教育,引領學生“唯美 尚美 創美”,全面開展“美”的教育,各方面的“美”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形成“美美與共”教育境界,發揮“以美育德,以美育人”的作用,構建育人創新模式。為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打基礎,讓學生向美而行,優雅成長。

參考文獻:

[1]付晶晶.以美養德,以美育人——藝術課程中的美育與慈善[J].新課程(下),2016(05).

[2]張良林,郭紹棋.以美育德 美美與共——淺談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J].亞太教育,2015(23).

[*本文系梅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研究項目(德育專項)課題《向美而行——基于林風眠藝術教育下的德育創新探索》(課題編號:2020DYZX006)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教學探索藝術教育
淺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心理健康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職國際交流與合作背景下的劍橋商務英語教學探索
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民族高校邏輯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我國幼兒園藝術教育特色的現狀分析
高中數學課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學探索
藝術教育在精神文明構建中的作用
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構建和改進現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