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窺數學教育研究的熱點與趨勢

2022-03-31 07:55劉祖希宋書華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2年1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研究熱點數學教育

劉祖希 宋書華

摘要:從文獻計量學的視角,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中數學學科課題的主持人單位分布、研究學段分布、名稱結構形式、研究領域分布、研究內容分布、研究方法分布等6個維度,開展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分析,管窺“十四五”期間我國數學教育研究的熱點與趨勢,并指出研究存在的問題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數學教育;課題;研究熱點;文獻計量學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有研究者基于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中數學教與學》《初中數學教與學》《小學數學教與學》轉載的論文,對“十三五”期間(2016—2020 年)中小學數學教育研究的熱點問題進行概要梳理,發現以第一作者單位所在省份(不含港澳臺地區)進行統計,我國31 個?。ㄗ灾螀^、直轄市)的差異極大,江蘇省高居榜首,特別是來自江蘇省中小學的論文數量超過來自其他省份中小學的論文數量的總和,說明江蘇省中小學在教科研上有極其明顯的優勢。 這與讀者的印象是吻合的,隨機打開一本國內的數學教育期刊,江蘇省作者的文章往往占到很大比例。

除了論文,課題也是數學教育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論文與課題往往還會互相轉化)。最近,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 年度課題名單已經公示。其中,數學學科課題有274 項,占8.85%,高于其他學科(語文有221 項,英語有131 項,其余各學科都低于100 項)。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意義非凡。本文從文獻計量學①的視角, 采用內容分析法,對上述數學學科課題開展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分析,管窺“十四五”期間我國數學教育研究的熱點與趨勢,并指出研究存在的問題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具體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課題主持人單位分布、課題研究學段分布、課題名稱結構形式、課題研究領域分布、課題研究內容分布、課題研究方法分布。

二、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課題主持人單位分布

274項數學教育課題中,主持人來自小學的有121項,中學的有94項,高校的有8項, 教研機構的有27項,幼兒園的有1項,不區分中小學的有23項??梢钥闯?,中小學數學教師是課題研究的絕對主力,體現了中小學數學教師的規模優勢及研究熱情。

(二)課題研究學段分布

274項數學教育課題中,關于小學的研究有134項,初中的有47項,高中的有58項, 初高中的有1項,中小學的有2項,大學的有1項,中高職的有3項,學前的有1項,不區分學段的有27項。中小學數學教育課題數量占絕對優勢,奠定了數學教育課題的整體實踐性指向。

(三)課題名稱結構形式

課題名稱之于研究內容及方法有畫龍點睛之效,往往經過申報人的反復推敲、多方詢證。

統計發現,274項數學教育課題中,有263項的名稱使用“研究”結尾,可以說,研“究”幾乎成了“課題”的代名詞;還有11項以“建構”“重構”“實踐探索”“探索實踐”理“論與實踐”“實施”等結尾,把課題重心落在某種模式或體系的建構、探索、運用上面。

與期刊論文普遍使用副標題不同,274項數學教育課題名稱使用副標題的并不多,只有13項,可能與課題申報的要求有關(一般要求課題名稱言簡意賅,盡量避免使用副標題)。

課題名稱中的高頻結構詞有“基于”(72 項)、“視域(視角)下”(43項)、“指向”(35 項)、“背景”(24項)等,使用這些結構詞的課題名稱有174項,占比高達63.5% 。這說明課題名稱有模式固化的不良傾向。

(四)課題研究領域分布

數學教育研究領域的分類方法很多②,也很復雜,每類之間無法做到完全獨立。這里采用課程教材(24項)、課堂教學(97項)、學生學習(作業設計(考試評價80項)、19項)、(教師發展(其他(35項)的分13項)、6項)、類。其中,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兩類研究領域依然是數學教育研究的主體。

(五)課題研究內容分布

拋開“數學”“教學”“研究”“中(?。W” 等,課題名稱中的高頻主題詞包括“單元教學”(34項)、“(核心)素養”(33項)、“深度學習(教學)”(30項)、“思維”(24項)、“作業” (19項)、“雙減”(18項)、“整體”(18項)、“(關鍵)能力”(17項)、“數學活動”(13項)、“問題”(12項)、“ 學科育人”(1項)、“數學文化、數學史”(8項)、“大概念” (8項)、“數學閱讀” (7項)、“數學建?!保?項)、“項目化學習”(6 項)等。思維能力、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問題解決、數學史與數學文化、學科育人是常規的數學教育研究熱點問題;單元教學(以及主題教學、整體教學、大概念教學等同義詞)、核心素養、深度學習(教學)、關鍵能力、數學建模、數學閱讀、項目化學習是最近幾年的研究熱點;“雙減”、作業設計是2021 年“雙減”政策推出后形成的新熱點。其實,作為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認真布置與批改作業,理應受到足夠的重視。

但是,已經公布的高中數學新課標與即將公布的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強調的“三會” “四基”“四能”“量感”“情境”“跨學科課程” “學業質量”“數學寫作”“交流表達”等的研究還比較少,“課程教材比較研究”數“學學科德育(課程思政)”“數學教育史”數“學教育理論的演變與傳承(如數學核心素養的研究進展)”“數學教育改革經驗”“數學教育哲學” “數學教育流派”等相對宏觀的研究更是缺失,今后應該加強。像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胡晉賓博士主持的“高中生數學眼光的測評及其培養研究”課題就很有新意,選取“三會”中的“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開展數學學科價值的研究。

另外,有關“創新精神”“合作學習”小“組學習”“互動”“開放性”“高考”“中考”“考試” “導學案”“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研究課題大幅減少,說明數學教育研究更趨于務實。

(六)課題研究方法分布

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題研究的質量甚至成敗。關于274 項數學教育課題的研究方法,從課題名稱來看,實踐研究有130 項,設計研究有37 項,策略研究有24 項, 實驗研究有12 項,行動研究有8項,應用研究有7項,案例研究有7項,關于“理論”?!笆健薄胺妒健薄胺绞健薄澳P汀薄绑w系”等的研究只有24 項。這說明中小學數學教師比較重視和擅長開展實踐、實驗、行動、應用等研究,偏重教學策略總結與教學設計,理論提煉與高水平的思辨研究、實證研究還比較薄弱。這是由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性質和特點決定的。今后可加強教育研究方法的培訓與提升,重視數學教育研究的科學設計。

當然,研究方法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與否。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曹一鳴教授指出的“問題為先、方法從之”,我們要從問題出發,選擇最合適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方法的總體設計。

三、研究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1. 課題主持人的主體是中小學教師,其次是教研員及高校教師,但缺乏數學家、數學專業工作者的參與,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中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的情況就好很多,許多著名數學家參與教材編寫甚至擔任主編)。今后的數學教育課題研究應爭取數學家的參與或合作,并鼓勵跨單位之間的合作研究(共同擔任課題主持人), 以降低“去數學化”的風險。

2. 課題研究的學段分布不平衡,關于中小學數學教育的課題數量遙遙領先。今后的數學教育課題研究要注重向兩端縱向延伸, 加強高校、學前的數學教育研究;并注重橫向拓展,加快中高職數學教育課題研究的步伐, 實現各學段的均衡發展。

3. 從課題名稱的結構形式來看,出現了“八股化”傾向,類似“基于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單元教學”“指向單元教學的作業設計”等堆砌名詞、疊床架屋的現象十分普遍,影響了課題研究的自由度與創新空間。課題主管部門應加強引導,糾正不良風氣。

4. 課題研究的領域較為廣泛,而且課堂教學、學生學習領域的研究依然占主體,確保了數學教育研究的正確方向。研究課題既有保持高位的常規研究領域,也有近年來快速增長的研究領域(如考試評價、能力素養測評等), 這是數學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高的重要保障。

5. 課題研究的主題比較豐富,涉及數學教育的多個方面。主題為“單元教學”“深度學習”“核心素養”的研究較多,主題為“思維” “能力”“作業”的研究也不少。反映了當前我國數學教育課題研究的重要趨勢:既緊跟課改潮流,又不忘教育初心。但“學業質量”“數學交流表達”“學科德育”“課程思政”“數學教育史”“課程教材比較研究”“數學教育哲學” “江蘇教育教學經驗”等重要方面還很欠缺。

6. 從研究方法來看,數學教育課題總體偏重經驗總結與實踐研究,缺少定量分析與實證研究(僅有南京師范大學金海月博士主持的課題“中小學生數學學習策略的影響因素及其機制:實證分析與案例研究”,從名稱上體現了實證研究)。今后的數學教育課題應加強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實證研究、質的研究及混合研究,實現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發展。

(二)展望

總的來說,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 年度課題中的數學學科課題情況是我國當前數學教育課題研究的一個縮影,數學教育課題研究呈現并將保持以下三個重要特征。

1. 由重視教學實踐向實踐與研究并重發展,契合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

2. 由單純地引進國外數學教育理論、偏重文本解讀向總結中國自己的數學教育成果發展,契合中國數學教育的國際交流與本土建設的同步發展。

3. 由經驗總結型向實證研究型、理論研究型發展,契合數學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即由定性研究、思辨研究向量的研究、實證的研究發展,以及由單一、孤立的研究方法向多種研究方法相結合發展。

(劉祖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編審。中國數學會數學教育分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青少年創新思維教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 全國數學科學方法論研究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新青年數學教師工作室創始人。倡導“讓數學教育研究更加平易近人”。主編《新青年教師文庫(數學卷)》《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叢書》《高中數學素養養成手冊》等叢書、著作,在《數學教育學報》《數學通報》《教育研究與評論》等期刊發表文章100 多篇。宋書華,江蘇九章在線網絡教育培訓中心主任。常州市武進區評優課一等獎獲得者,常州市武進區先進教育工作者。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一級教練員,曾指導多名學生獲得高中數學聯賽江蘇省賽區一等獎。主編《重點高中數學銜接讀本》等著作,發表數學教育論文20 多篇。)

① 劉祖希.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學術基礎與研究指向———從教研活動的雙重屬性說起[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1(5):40-53 。

② 顧泠沅,楊玉東.反思數學教育研究的目的與方法[J].數學教育學報,2003(2):10-12 。

① 蔣澍.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報告(2016— 2020 年)———基于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的轉載數據[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2(1)22-28 。

① 陳勤.基于網絡計量學的《數學教育學報》1992—2013年高被引論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4?(6):78-82 。

② 劉祖希,羅建宇.興趣驅動 能力支撐 方法引領——淺談中學數學教研論文寫作的基本規律[J].中學數學雜志,2016(7):16-19 。

① 劉祖希,陳飛,董強.2017 年數學教育研究若干熱點綜述[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8(1):58。

② 劉祖希.當代中國數學教育流派芻議[J].上海中學數學,2014(1/2):93-96 。

③ 劉祖希.2017 :年高中數學教師工作室協作體論壇暨“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叢書”啟動儀式簡訊[J].數學通訊,2017(12)?:?封底。

④ 劉祖希.當代中國數學家對數學教育內容創新的貢獻[J].?中學數學雜志,2016(1)3-6。

⑤張奠宙,趙小平.當心“去數學化”[J].數學教學,2005(6):封底。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學研究熱點數學教育
《廣西民族研究》創辦30年來刊發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近五年我國職業教育研究熱點綜析及未來展望
中文圖書評價體系研究
數學文化融入高?,F代數學教育
基于知識圖譜的智慧教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新媒體環境下數學教育方法的優化
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教育干預
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我國微課研究探析
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和數學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