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北老家的年俗記憶

2022-04-05 02:20唐基蘇崔潤民
三月三 2022年1期
關鍵詞:龍燈糯米飯糍粑

唐基蘇 崔潤民

多年離家,他鄉漂泊,見識過天南地北無數的旖旎風光和人情世態,但都沒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唯有故鄉的山水故事和田園風情,尤其是小時候殷殷期盼的過年時節,常常入夢縈懷,揮之不去,念念不忘。

老家地處廣西北部的興安。那是一處神奇的地方。她北連楚地,南接粵港,鎖都龐嶺與越城嶺之間要津,為中原進入嶺南的重要通道。其地勢高起,湘江漓水北往南來,均發源于此。再者山川險要雄踞,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昔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因南征戰事不順,下令開鑿秦渠,以暢軍需,3年渠成繼而平定百越。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血戰湘江,突破重圍,付出巨大犧牲,赫然此間。正可謂斯鄉地理雄奇,人文厚重,史脈綿長。

悠久的過往,特有的風習,外加行駐的客商,南遷的移民,歷經2000多年的人文薈萃,興安形成了在地文化的多元與融合,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基因。反映在民俗年節上,故而斑斕多彩,別具風情。

興安的年節活動或許最早起于鄉村,后在城鎮興起。一般而言,年節的醞釀,從每年十一月的冬至就開始了。時近冬至,鄉親們便開始殺豬和雞鴨,有的用糯米加工制成米花,以作興安著名小吃“煮茶”的作料。此外,借著寒冷和晴朗的天氣,把過年的臘味腌制充分,讓其自然風干,或用稻谷糠殼、柚子皮及甘蔗渣熏烤,將色香味俱全的農家臘味備齊,留作除夕晚上的佳饌和年后親戚朋友拜年的禮物。在此期間,田間的太陽底下、冒著炊煙的檐間,滿是用竹竿或排釘晾曬的臘物,那是區別于滿壟金黃稻谷的另類豐收景象,也是興安農家普遍的風俗畫卷。

宰殺年豬時,呼朋喚友,歡聚農家會餐,人們謂之“吃血湯”。與此同時,人們還順帶打糍粑。每家每戶的堂屋會集很多男男女女,擺上打糍粑的工具,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等待活動的開場。興安糍粑自古有名,傳說此傳統由來已久,尤以靈渠兩岸溶江和湘漓人家的糍粑打得好。

糍粑的制作說簡單也復雜。首先,要選上好的大糯米為原料,浸泡一宿,待米粒吸水飽滿,再濾干水分,在木甑底部鋪好紗布隔離,然后一層層將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糯米松松地堆成錐體,支鍋加蓋大火燒蒸,約莫2個鐘頭,甑籠熱氣蒸騰,糯香撲鼻。有經驗的掌勺師傅打開蓋子,檢驗米粒是否熟透。隨著蓋子揭開,一甑白生生、香噴噴的糯米飯呈現在人們眼前。早已候在石臼前的3名壯漢手握木粑槌,蘸水潤濕石臼,就等糯米飯下舂一顯身手。

打糍粑是高強度的體力活。糯米飯蒸熟后,將糯米飯倒入石臼內用木槌搗。糯米飯由米飯變成了糍粑,黏性極大,有時木槌舂下去,糍粑便粘在木槌上脫不下來,一不小心就會被粑槌的慣性帶落到地上。有經驗的打糍粑者會互相配合,第一個人的槌子搗下去,第二個人的槌子便舂向第一個人槌子的根部,當第二個人搗下去,第三個人又舂向第二個人槌子的根部,如此循環往復,俗稱“洗粑槌”。糍粑搗均勻后,由一個或兩個人配合,將打好的一大坨糍粑用粑槌卷起送到已經鋪好米粉的大簸箕中。守在簸箕前的大嬸用一條粗粗的稻草繩把黏度極大的糍粑從木槌上分離下來,沾著米粉,再團成一個個碗口大小的圓形糍粑,撳薄弄圓后放置在案板上晾開,不時翻動疊在一起的糍粑,以免糍粑粘在一起,不能成型。這個環節叫作“出粑粑”“團粑粑”或“翻粑粑”。出粑粑的大小也頗有講究,一般出粑粑的人要由村里有經驗的精明里手擔任,她們“出”的粑粑,大小均勻,品相很好。如若打糍粑的主家當年有新婚的姑爺,或添了丁口,或有其他喜事,主持出粑粑的婦人會做成小臉盆一般的大糍粑,俗稱“團年粑”,以作新人拜年或致謝親友的特殊之用。

興安糍粑除了用單一的糯米打成純糯米粑,也有人家在蒸糯米飯時摻入干紅薯片、紅薯絲、紅薯?;蛘呃踝?、高粱等“雜糧”一起蒸熟,分別打成別具風味的紅薯糍粑、小米糍粑、高粱糍粑等,別有風味。有些人家還用木頭刻“?!弊只虿煌閳D案的圓章,更有圖省事的人家將筷子的大頭破成“十”字,蘸上食品紅印在糍粑的圓心,或者用筷子分別在糍粑的前后左右中點上紅點。興安糍粑似乎已經不只是一種風俗食品,更是一件品相喜人的藝術品。

春節過年除了準備吃的,也準備玩的娛樂活動。桂北城鄉除了鄉間自發組織的彩調、武術等演藝活動,更多的是各種燈會紛紛登場,大放異彩。

興安年俗因靈渠的存在而豐富多彩。各鄉各俗,自有特色。不過,各地的獅子燈、龍燈、排燈、龍船調、馬仔調大致相同,都是年節必備的重頭戲。大年初一,各地鄉村的獅子隊、龍燈隊多有進城討彩頭的習俗。一些商家將紅包吊在門樓高處,等待上門祝福的獅子隊表演爬高摘取。一時間,整條街歡聲雷動,叫好聲、鞭炮聲不絕于耳。記得兒時過年,竹器社做獅子燈與龍燈,木器社制作排燈。興安街上的人會空巷而出觀看燈會,孩子們怕被踩著或被鞭炮炸著,只能遠遠地窺看,目光里閃動著膽怯和新奇。獅子隊的隊員冒著遍地的鞭炮和煙火奔騰、跳躍和翻滾,搭人梯取下懸在半空中的紅包時,鞭炮齊鳴,喝彩聲四起,活動達到高潮。此時孩子們的心里除了好奇還充盈著滿滿的敬意。

作為一種民間文藝形式,興安春節燈會內容豐富,燈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龍燈、獅燈、排燈等,還有獨特的馬仔燈、馬仔調,在本地流傳至少有上千年歷史。

龍燈是最為常見的燈種,全國的龍燈表演大同小異,一般有獨龍和雙龍之分。獨龍的龍燈表演較為單純,其精妙之處在于有龍珠導引。龍珠或左或右,上天入地,整條龍的動作全憑龍珠的指引。雙龍的龍燈動作與陣勢相對復雜,觀賞性也更為豐富。雙龍燈表演有兩條龍的配合,有纏斗、追尾、互相嬉戲等動作。興安的排燈也稱“牌燈”,由牌和桿組成,是一種扁長方形的紙糊燈籠,內部裝有燈具,外面有玻璃鑲嵌,貼花描圖,花團錦簇,正面寫有牌字,背面五彩繽紛。晚上光彩熠熠,鮮艷奪目。此外,框內還暗裝有8個或10個馬頸鈴。整隊舞者成雙數,一般為22人,其中一人敲碗鑼,用鑼聲和自己跑出的路線指揮隊伍,牌燈的活力在于陣勢的變化,故民間也稱為“跑牌燈”。表演牌燈的人大多身強力壯,身著短打古裝,英武干練。牌燈一跑動起來,如流星攢動,美麗無比。加之那有節律的、催人亢奮的陣陣鈴聲,令人精神振奮,拍手叫好。

興安最為獨特的文藝形式當屬馬仔調。它是一種類似于北方跑旱船的文藝形式,由江南民間小調傳承衍生而來,融入廣西傳統彩調元素,在清中期由北方傳入,后經本土民間藝人改進和創新,形成了富有興安特色的地方藝種,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馬仔調一般由兩男一女參與表演,男的騎棗紅馬或白馬,女的坐手推車,馬和車都是竹編紙糊手工制成,畫有馬眼、馬鼻、車輪、車身等精美圖案,造型夸張生動,表現一對新婚夫婦三朝回娘家的故事。新郎騎一紙扎馬身,身前扎馬頭,身后扎馬尾,演員小步跳起來極像馬車在奔跑。新娘坐在紙扎的小推車上,一老漢在后面推車。三人唱著馬仔調,在鑼鼓聲中載歌載舞,做上坡、下坡、過橋、涉水、轉彎等動作,根據劇情演說逗唱,詼諧滑稽,生動活潑,引得觀眾捧腹大笑。

興安馬仔調作為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早盛行于白石鄉,后逐漸傳入周邊鄉鎮,如今的興安鎮道冠村成為非遺文化馬仔調的傳承基地。1957年,第一代馬仔調傳人劉素云、陳鳳英等代表興安上北京匯報演出,獲得好評。

興安是桂北地區的文化大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她的年關習俗融入了歷史的韻味,也蘊含著地域的風情。離鄉越久,越懷念故鄉的過往。云水依依,這也許就是所謂的鄉愁吧。

猜你喜歡
龍燈糯米飯糍粑
五彩繽紛的糯米飯,可以吃嗎?
小年夜里赤豆糯米飯在飄香
舞龍燈
糯米飯
跟蹤導練(一)2
做糍粑
舞龍燈
二十八,打糍粑
打糍粑
正月初十舞龍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