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022-04-15 22:21趙亞娜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語文教育思維導圖小學語文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具有圖形化特點,且有助于使用者思維發散的知識管理工具。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的思維、智力、學習能力等皆處于持續優化階段中。對小學語文教師而言,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其工作壓力居高不下。結合小學語文課程來看,該課程又有著知識層面寬泛、知識點眾多等特點,需要時刻加以鞏固。對小學生而言,思維導圖能夠促使其左右腦分工協作,借助圖片、色彩等形式將復雜煩瑣的思維過程呈現,一方面有助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持續優化其學習能力,改善其學習成績;另一方面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值得信賴的專業工具,不僅能夠推動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性提升,最為重要的是能夠不斷提升課堂授課質量,其存在價值不容小覷。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語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017-03

【本文著錄格式】趙亞娜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2,21(09):17-18,22.

2000年,思維導圖憑借其直觀性、實用性等優點逐漸在經濟、醫療、教育等諸多領域內實現合理應用。近年來,在我國教育領域內,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所擁有的實踐意義逐漸得到充分體現。由相關統計數據可知,伴隨著小學生成長,其右腦形象思維將會潛移默化地向著左腦理性思維轉化。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同時啟動左右腦,促使學習效率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基于小學生認知能力及成長規律,累積和分析實踐教育經驗,有意識地將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融入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在迎合教學需求的同時,深挖小學生學習動機,促使小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中,點亮小學生思維,繼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的實現。

一、思維導圖概念

思維導圖是將思維具象化、形象化的方法。對人類而言,感覺、記憶等皆能夠通過文字、數字、色彩、氣味、音符、節奏等進入大腦,并留下其軌跡,順勢成為思考中心,并以此為原點,由內向外散發不勝枚舉的關節點。此時,每一個關節點均與中心主題相連,每一個連接點又能夠成為新的中心主題,然后由內向外繼續散發。如此循環往復,將會促進放射性立體結構形成。此時,以上關節點及連接點則如同大腦中的神經元一樣,具有記憶和儲存等作用。

通過思維導圖,原本是生澀難懂抑或略顯枯燥的知識點將會被賦予更多趣味性,有助于降低學習難度和獲取理想學習效果。本文在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思維導圖概念有著深刻了解的前提下,現通過以下章節,分別從小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課程這三個角度出發,持續探究思維導圖所具有的存在價值和實踐意義。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的存在價值

(一)有助于小學生語文成績提升

首先,思維導圖擁有明顯的生動靈活性,在刺激小學生視聽感官方面優勢凸顯?;谛W生視角來看,具有圖文并茂特點的思維導圖吸引力極為強悍,一方面能夠延伸小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又能在認知需求、心理訴求等方面深挖小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主動投入到小學語文學習中,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實現做良好鋪墊。舉例說明,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小學生能夠通過圖片、音樂、視頻一窺西沙群島全貌,而且能夠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入了解所學內容。如此一來,原本枯燥無味的小學語文課程能夠成功吸引小學生注意力,他們能夠在任課教師的帶領下去領略語文這門課程的魅力,擁有更多基礎理論知識,其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均會出現相應改變。

其次,小學生的年齡集中在6~12歲,受客觀因素所限,他們并不具有強烈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學習中面對各類文章無法精準提取相關信息,難以從總體角度出發實現對文章脈絡的全面了解。不過借助思維導圖,任課教師可以將課堂所學內容抑或是文章疑難重點及脈絡直觀地呈現到小學生面前,使其一目了然。與此同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又能夠通過思維導圖設計,將教學信息加以整合,鼓勵小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知悉文章結構,基于其學習能力,實現對新知識的獲取,甚至能夠做到有效延伸和舉一反三,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長此以往,小學生所學基礎知識能夠得到有效串聯,繼而促進有效支持網絡形成。當學習某一篇文章或是一單元文章后,任課教師應通過思維導圖,將與之相對應的知識脈絡進行展現,將零散的知識融入其中,帶領小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實現對文章整體內容的全面把握,賦予其新的學習技能。

(二)有助于語文教師專業能力發展

思維導圖能以圖形化結構促進節點信息體現,為用腦加工圖形信息提供專業工具,且有助于其認知加工效率優化。從理論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師能夠通過對由難到易、自頂向下等不同思考方式的綜合應用,將已知信息“記錄在冊”,甚至可以通過鼠標拖拽打亂各節點之間的邏輯及順序關系,為把握全局,深究結構奠定基礎。

思維導圖具有化繁為簡的神奇作用,精準提取課本內容,并加以濃縮,能夠做到層次結構清晰,通過關鍵詞通覽全局。在它的幫助下,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基于所需對圖中信息結構及邏輯關聯進行適度整合。一方面可促進其備課,工作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能夠以課題為重,持續豐富其實際內容,通過思考,增加教學方案針對性與實用性。具體來看,當主題為反思,次主題為教學中遇到的課堂生成、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閱讀問題、作文問題等,這里的分支即為具體備課中所形成的反思。小學語文教師能夠依賴思維導圖持續累積和分析教學實踐經驗,利用碎片化時間,將不定期迸發的創意及火花添至圖中分支中。同時,可以將某一次主題視為主題進行對待,以此為核心進行重新繪制,通過思考不斷拓展其延展空間,注重系統整理,為教育實踐工作提供更多正確指引。

(三)有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改善

首先,傳統教學中的板書兼具示范、引領、鞏固等各種作用。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本書所具有的功能能夠得以強化?;谛W生視角來看,結合思維導圖所形成的板書不僅新鮮有趣,而且課堂所學重難知識點能夠得以展現,在吸引小學生的同時,有助于其知識鞏固。

其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學生需要做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并非是課堂所學內容的全部呈現,而是需要做到簡單凝練,抓住重點。通過思維導圖,可將所學內容濃縮成一張圖,且高效便捷。此外,小學生能夠結合自我了解,對圖的結構及具體內容加以調整,將不同概念進行串聯,智能可以增加額外的分支。在這種情況下,為課后復習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

最后,思維導圖同樣適用于小學語文討論環節中。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個體的能力及想象空間是有限的,眾人的能力和想象則是一場頭腦風暴。在討論過程中,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彼此能夠圍繞某一主題暢所欲言,相互啟發,其思維高度活躍。據悉,頭腦風暴是一種打破固有認知,有助于思維創造性發展的行為過程,基于左右腦分工理論可知,此類活動以右腦為主。在圖形加工及認知方面,右腦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上任課教師的引導,小學生有機會對所學知識加以整合,實現融會貫通與合理應用。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不同于其他教學方式,思維導圖具有強烈的發散性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小學語文課程體系具有連續性特點,各組成部分之間存在循序漸進的內在邏輯關聯,并非簡單知識的任意堆砌,這是一個由中心點持續向四周發散的知識網絡。通過思維導圖,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機會得到有效培育,且能夠為其系統思維發展過程提供助力。

舉例說明,在學習《蟋蟀的住宅》這一文章時,小學語文教師應以蟋蟀的住宅為原點,分析其特點、適用范圍、建造流程。選用思維導圖方式,將課堂所學內容及具體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呈現到小學生面前,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文章脈絡的了解,促使其實現系統性學習。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應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深入分析思維導圖概念、本質、適用范圍等。以課堂內容為重,對其進行合理應用。注重實踐工作經驗累積和分析,持續打破自己對思維導圖的固有認知,加強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為小學生閱讀文章提供了新的路徑,且有助于閱讀及理解難度遞減。思維導圖的存在價值是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提升,任何教師應以事實為據,尊重小學生實際所需,對現有的思維導圖教學模式進行更新。

(二)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生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不僅基礎知識不足,所擁有的實踐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卻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下,信息表達方式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契合其心理訴求和求知欲。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融入其中。以“我喜愛的動物”為題展開討論。我們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將動物描寫技巧傳授給小學生。首先,文章第一段如何做到開頭點題;其次,遵循“鳳頭豬肚豹尾”的原則,將第二段和第三段視為重點,著重描寫“我喜歡動物”的外貌、性格,并選用不同修辭手法,去表達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最后,感情升華。

同時,要求小學生在正式寫作之前,結合思維導圖勾勒文章的大概輪廓及各章節布局,實現對不同寫作方式的合理應用和匯總。此舉有助于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

(三)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運用

在日?;顒蛹皩W習過程中,口頭交流至關重要。不過在各種主客觀因素的直接影響下,有些小學生的口頭交流能力并不理想。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得不到改善,其語文整體能力和素養皆無法通過量的累積實現質的提升。尤其是在師生互動中,小學語文教師經常遇到語文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均不錯的學生,可是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會出現因緊張而口齒不清、說幾句話就卡殼抑或是前言不搭后語,各種停頓的情況。眾所周知,思維導圖兼具直觀性、具象化、結構性、可擴展性等諸多優點,能夠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新的路徑。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存在于小學生腦海中的想法能夠被規整,做到有序輸出,可促進口語交際教學目標實現。從某種角度來看,伴隨著小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改善,其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同樣會得到強化。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伴隨著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合理應用,學生能夠在圖文并茂中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汲取,加深對語文課堂學習內容的了解和體驗。對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一方面需要加強對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全面了解,另一方面需要以課堂所授內容為主,結合教學目標,促使課堂內容向著系統化、形象化方向發展,促使小學生在具體的理解體驗過程中實現其認識發展和語文學習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立紅. 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研究[J]. 語文課內外,2020(4).

[2]黃美琴. 論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 課外語文,2020 (10).

[3]李金英. 借“圖”發揮,深度閱讀——探索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試題與研究,2020(11).

[4]潘紅.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20.

作者簡介:趙亞娜,女,1991年生,江蘇昆山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

猜你喜歡
語文教育思維導圖小學語文
語文教育教學要做到“文道美統一”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窮其本然,化為踐履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