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古體詩的錯亂特質及其審美績效

2022-04-27 00:40豐曉流王宏瑋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錯亂審美李白

豐曉流 王宏瑋

內容摘要:李白的《將進酒》等古體詩大都氣勢磅礴,情感瞬息萬變,這種美學范疇的“錯亂”有其產生的可能性及其審美績效。

關鍵詞:李白 錯亂 原因 審美

李白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他的詩中,浪漫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表現手法達到了高度的統一。他生活的時代主要是開元、天寶的四十年,即所謂“盛唐”時期,這是唐帝國空前繁榮強盛卻又潛伏著滋長著各種社會矛盾和危機的時代。這一時代特點,結合著他的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詩篇表現了與杜甫迥然不同的浪漫主義風格,具有很鮮明的獨創性。

李白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將進酒》時而表現時光的珍貴,時而表現人生的狂放,時而強烈自信,時而極度消沉,時而渴求聞達,時而蔑視榮華,——無比痛苦的享樂,極度清醒的麻木,滿懷希冀的絕望,一往無前的退縮,伴以黃河、白發、金樽、明月、寶馬、貴裘等飛速轉換的意象,使得詩篇呈現出一種瞬息萬變的特色。這種源自于詩歌抒情特質、并非語病意義而深蘊審美之實的“瞬息萬變的特色”,學界將其定義為“錯亂”?!掇ワL詞話》有其大概輪廓的描述:“名詞作手,題中應有之意,不妨三數語說盡。自余悉以發抒襟抱,所寄托往往委曲而難明,長言之不足,至乃零亂拉雜,胡天胡地。其言中之意,讀者不能知,作者亦不祈其知,以謂流于跌宕怪神、怨懟激發,而不可以為訓?!盵1]由此不難窺出“錯亂”的特質:作者非自覺狀態下所呈現的情感層面、語言層面、靈感層面、邏輯層面,而非有意而為之的技術層面。

縱觀李白那些膾炙人口的詩歌,特別是他的古體詩,如《宣州謝眺樓箋別校書叔云》《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襄陽歌》《遠別離》《梁甫吟》《北風行》等,或“山窮水盡”之時突然“柳暗花明”,或“嘈嘈切切”大珠、小珠齊入玉盤,或“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有時無中生有——“燕山雪花大如席”、“黃河捧土尚可塞”,有時又牛皮哄哄——洞庭賒月,買酒云邊,甚至裝瘋賣傻——抽刀斷水,舉杯邀月。如此等等,幾乎都具備充足的“錯亂”特色,口氣大得嚇人,力氣大得驚人,才氣大得“害人”。那么李詩的“錯亂”由何而來,又帶來了怎樣的審美績效,筆者將嘗試以下探索以期大家斧正。

一.“錯亂”產生的可能性——理想重創下的“療傷”

1.“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詩

李白受西域和漢地兩種文化的共同影響,身上混合著儒、道、游俠、縱橫家的氣質。他欲“濟蒼生,安社稷”,但又不屑于“循規蹈矩,皓首窮經”;他做夢都想“名動京師”,但既不愿以科舉“灌水”,又不敢拿戰功“拍磚”,而是選取了正人君子所不恥的沽名釣譽和“裙帶關系”。這其中,超凡的“詩才”是一把雙刃劍,既為他贏足了面子——親受當朝皇帝把灑賜宴,也因此被國君量身定制——翰林待招詩供奉??梢酝茰y,李白做夢也不會料到本為求取功名的“敲門磚”居然一變而為“緊箍咒”,并且還要以喪失個人尊嚴與自由來維系,這種始料不及的打擊不能不說是致命的、極具摧毀性的。曾經為接近玄宗而向駙馬爺、玉真公主敬獻的“馬屁詩”作為“不擇手段的終南捷徑”不可能不令他悔之當初;皇上“只用其詩”——與玩偶無異的境遇也不可能不使他“悔之現在”。人要臉,樹要皮,此乃人之常情,李白不可能免俗,所以深陷痛苦、深感無臉見人也便在情理之中。

2.“剪不斷理還亂”的理想

李白要活下去,他得自己為自己療傷,他需要一種自欺欺人的發泄與掩飾,他需要一個支點去支撐“高傲的靈魂”和超常的自信,讓“心身俱傷的李白”更加驕傲、比先前活得更好。這個支點毫無疑問就是繼續寫詩。文學創作直接“療己”間接“療人”的功能早已為論界所共識,諸如屈原賦《離騷》、司馬遷著《史記》、克爾凱郭爾詠《致死的痼疾》、雨果寫《巴黎圣母院》,如此等等,皆為此舉。人類學教授葉舒憲先生在《文學治療的原理及實踐》一文中將文學創作對作者的治療作用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2]

①可以滿足作者符號(語言)游戲的需要(維特根斯坦、利奧塔等的語言游戲說)。

②可以滿足作者幻想補償的需要(弗洛伊德的藝術白日夢說,霍蘭德的防御轉換說)。

③可以滿足作者排解、釋放壓抑緊張情緒的需要(亞里斯多德的凈化說,榮格的原型說)。

④可以滿足作者自我確證的需要(布魯東超現實主義說,拉康的鏡像說)。

⑤可以滿足作者自我陶醉的需要(柏拉圖的迷狂說,巴赫金的狂歡化說)。

由此可見,“將文學藝術創作作為一種治病救人的實用手段并不是出自藝術本身的要求,而是源于病人——作者的要求,源于作者困境中的需要?!盵3]人是壓抑的動物,同時人又具備許多本能欲望,當這些本能欲望與社會規范、自然環境、文化秩序等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時,人便不可避免地受到壓抑。眾所周知,不能實現自己理想的人,往往把實現理想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親近者的身上;欲望得不到滿足的人,往往在想象中陶醉過癮;自己不具備某種特長或優越性的人,往往樂于制造自己的假想;自己在某方面具有某種缺陷的人,往往力圖在其他方面獲得自己的優越性;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明明是日思夜想的東西偏要說成不屑一顧等等。不論這種心理的表現形態如何多種多樣,但是“其根本的特點是主觀愿望的他移與轉化,從而取得一種虛幻的異化滿足,然而它卻毫無疑義地是人要頑強實現自我的一種意志,是人的生命力的一種表現[4]。這種幾乎人皆有之的普遍心理在文學藝術創作者那里只會更加明顯,作品中的理想國往往是作者濟世無望的一種自然滿足。李白自然也難免這一宿命,只不過他天才的語言架構能力大氣磅礴,魅力四射,或者“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道行太深。

3.“無意插柳”的歪打正著

筆者認為,歷來評者大多都將詩人在具體詩作中所呈現的前言不搭后語、邏輯雜亂無章、情感喜怒哀樂無常、長短句信手拈來無度、俚言俗語調遣得如同使喚燒火丫頭、意象及典故羅列得如同變幻魔術等“錯亂”現象均歸結于“大膽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意象攝取的天才能力及高傲的‘硬骨頭’個性、始終不放棄理想的執著等技術層面、政治層面的超凡脫俗”[5]。筆者認為這種歸因有失偏頗,雖然操作性強,閱讀者易接受,但仍然窠臼于詩歌章法,未能從審美角度切入分析其賴以產生的心理依據及其獨特價值,仿佛李白以這樣“錯亂”的方式寫詩就是為了讓后人能賞識他的“詩才”,贊美他作為一代詩仙的出類拔萃,也或者他寫詩時就早已料到自己日后必將作為一個民族的詩歌代言者而備受追捧,因此故意制造玄機、設置閱讀陷阱、賣弄天才桂冠等。

事實并非如此,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李白恰恰因為自己的“用事無倫理,徒爾為狂誕之辭,首尾不相照,脈絡不相貫,語意斐率,悲歡失據”[6]而被人惡詬,比起其小兄弟杜甫的備極殊榮千家競注之景象,李白不可謂不落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杜詩章法嚴謹,李詩錯亂無序??梢?,“錯亂”并非李白有意而為之,既非有意而為之,那么就不能將其牽強附會于李白高超的“創作技巧”,而只能在其寫詩動機與當時情緒是否可自控等心理層面去歸因,如果“不吐”骨鯁在喉,“不書”坐臥難寧,或憤怒、或委屈、或高興等如洪水難以約束,那么,語言層面上的“造語敘事錯亂顛倒,表情達意絕無倫次”不正是這種狀態的真實寫照、既合乎情理又非常恰如其分的么?

綜上所述,“錯亂”是李白自身的需要,即李白也不知道自己是“錯亂”的,或者他把別人眼中的這種“錯亂”當成正常。如果沒有“錯亂”,詩人怎么能夠吸吮自己的“鮮血”去舔食早已“化膿的傷口”,而且邊舔食還能邊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因此,正是這種心理學、美學意義上的“錯亂”才使得作為詩人的李白原來如此真實、飽滿,當時的他,只能寫出、只可寫出如此“錯亂”的詩篇。

二.“錯亂”的審美績效

1.激情下面是火焰——欣賞主體若能“吹盡黃沙”就一定能求得“真金”

從欣賞的客體看,它傳出了特別強烈、特別豐富的感情信息。詩至“錯亂”處,不僅是詩人激情的燃燒之點,而且往往是詩人深層心理矛盾的交結之處。這實際上是詩人意識之流縱橫涌現的極致:作者的心理定型被徹底沖破了,現實中的種種利害考慮被斬斷了。在錯亂的一剎那間,歷史的與未來的,個人的與時代的,主流的與支流的,顯意識的與潛意識的,靈與肉的,……一切都是赤裸裸的非自覺的呈現。其表現的方式是錯亂的,含糊的,——正言反說,歪打正著,零亂拉雜,胡天胡帝。所表現的內容不是一個清晰的思想,而是一種白熱化、復雜化了的情緒。作者不能明確說出詩篇的主旨,讀者也將不能,——要用一句話清晰而完整地概括一首“錯亂”之作的主旨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但有一點讀者卻可以“親密接觸”,這就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感情浪潮;這股力度強烈的“管涌”直“噴”得讀者的心靈也應和其節拍一起顫動不已。在讀者冷靜下來之后,他馬上就會清楚地意識到,這“錯亂”,正是詩人感情濃烈、復雜所致,于是理解也就進一步深化了。

2.道是無情卻有情——欣賞客體的“無心”卻牽引了欣賞主體的“有意”

從欣賞主體看,“錯亂”為其再造想象提供了最好的契機。詩歌欣賞決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借助想象功能進行的一種審美再創造。這在今天已是一種常識。但審美的再創造不僅需要審美主體自身具有一定的想象功能,還需要審美客體為主體留下空白,提供契機?!霸姷腻e亂”,在其語言的表層上,必然是以矛盾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或顛三倒四,或紛紜無序,或上下相忤,或含糊不清。而這一切恰恰為審美主體的再造想象創造了最佳條件:既提供了靈活的、一撥就動的契機,又留下了可供再造想象縱橫馳騁的廣闊空白。

但凡審美主體,無論其對客體的洞穿力強弱,都必然存在著一種審美探究心理,便會獲得一種奇妙的審美效果。因為“真正懂詩的人會把作者詩句中透露一星半點的東西拿到自己心中去發展”[7]。它必然會抓住“錯亂”提供的契機,利用其留下的空白,憑借再造想象的功能,向深層開掘,向廣處推進:探究“錯亂”的致因,彌補疏脫的環節,理順初衷的端緒,擴展意識的流量。于是,他憑著心靈的眼睛,舍末逐本,得意忘言,原諒了“錯亂”的表象,而看到了“錯亂”中蘊含的極為豐富、極為深刻、同時也極為清晰的東西。這實際上是在欣賞客體基礎上進行的審美再創造,而他在這再創造中也獲得了極大的審美愉悅。

馬克思曾以熱戀中情人的書信為例,闡述“錯亂”獨特的美學功效。馬克思說:“愛者在十分沖動時寫給被愛者的信不是范文,然而正是這種表達的含糊不清,極其明白、極其動人地表達出愛的力量征服了寫信者。愛的力量征服了寫信者就是被愛者的力量征服了寫信者。因此,熱戀所造成的詞不達意和語無倫次博得了被愛者的歡心……而對愛者所表示的愛的真誠深信無疑,是被愛者莫大的自我享受?!盵8]在這里,借助審美想象的功能,表達的“錯亂”與主旨的清晰獲得了辯證的統一,客體的信息釋放與主體的心靈感應得到了有機的契合。情人以自己特有的敏感的心靈。感應、體味、欣賞、享受著這充滿了柔情蜜意的“錯亂”,看到了強烈真摯的愛情在“錯亂”的字里行間洋溢、升騰,在心理深層的錯位上獲得了獨特的審美效應。

由此可見,表達含糊,詞不達意,語無倫次,不僅沒有妨礙審美主體對客觀信息的接受,反而促進了這種接受,使主客體之間形成了合拍的共振。試想,情書如果不是如此“錯亂”,而是數學演算般的有條不紊,深究式的咬文嚼字,那么,審美效果也就一定會所剩無幾了,——被愛者看信后一定會情味索然,甚至還會傳出令寫信者始料不及的相反推測。

3.“錯亂”——詩歌欣賞者的“加壓閥”

常言道,無壓力就無動力。詩歌欣賞亦是如此。欣賞“錯亂”之作需要審美主體本身具備必要的審美心理,如同最美的音樂對于沒有樂感的耳朵毫無意義一樣,倘若沒有對詩之特質的基本感受能力,那么,“錯亂”在他眼中也真的成為錯亂了。金圣嘆說過,“文章之妙,無過曲折,誠得千曲萬曲,百折千折萬折,我縱心靈尋其起盡,以自容身其間,斯天下之至樂也?!盵9]同理,詩歌中的“錯亂”正類似于金圣嘆先生的“曲折”。就一般的詩歌欣賞者而言,借助工具書弄清字面意義、典故出處、作者寫作背景從而把握詩作的大體輪廓并不太難,但要能從鑒賞某篇、某類詩作本身體味出鑒賞的樂趣、價值來恐怕還失之淺表。因為鑒賞“不是被動的靜觀,而是一種主動的活動,是人的心理諸功能、因素自由活動的結果。任何作品要使人獲得美感愉快,就必須能夠調動起人們的這種心理功能、因素的主動活動。審美心理排斥單調、平淡”[10]。詩歌中的“錯亂”恰為鑒賞者提供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平臺,在此種意義上,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錯亂”就是欣賞者的“加壓閥”。

參考文獻

[1]況周頤.蕙風詞話[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2]葉舒憲.文學與治療[J].名作欣賞,1989,(1).

[3]鐘雪娟.文學藝術與醫學[J].江漢大學學報,2002,(2).

[4]呂俊華.藝術創作與變態心理[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4.

[5]安旗.李詩咀華.[M].北京:北京十有文藝出版社,1984,9.

[6]陳杰.猛虎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8.

[7]巴爾扎克.高爾基經典[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7.

[8]馬恩全集42卷182—183.

[9]金圣嘆.西廂記筆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6.

[10]李澤厚.美學的對象與范圍[J].讀書,2003,6.

(作者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教育學院)

猜你喜歡
錯亂審美李白
大惑易性
那些讓人“時空錯亂”的歷史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倒下的那一刻
鐵路沿線景觀錯亂區的問題解析及優化策略——以哈牡線牡丹江段為例
笑的隱語——勞馬話劇集《錯亂的影子》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