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2022-04-28 08:42謝濤
新高考·語文備考(高三) 2022年3期
關鍵詞:治沙綠色生態

謝濤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p>

當前,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已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受到威脅,這也大大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岡此我們要用“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出一條使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保護與發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能夠兼得。

生態環境問題不僅關乎個人生存,更關乎人類生存。生態環境問題由人造成,就必須由人來解決。我們要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和責任感,踐行綠色發展觀。

鄉村振興,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在這個進程中,除了越來越富足的生活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無疑也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意。只有使人民群眾享有美好的生存環境,才能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為實現社會的更大進步貢獻力量。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最亮底色。

新時代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創新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從自己、從現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棒傳下去?!?/p>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4月22日出席全球領導人氣候峰會時提出,要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繼2020年9月中國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簡稱“30·60”碳目標),12月提出碳排放強度、碳匯和新能源發展等幾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量指標后,中國政府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的決心和理念更進一步。

“雙碳”目標,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動資源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更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戰略決策,充分彰顯中國的大國擔當。

在綠色轉型的國家戰略之下,一些地方和行業已經行動起來,山東專門制定了“四減四增”行動方案,加快推進鋼鐵、地煉、焦化、火電、水泥等行業產能淘汰或整合;上海計劃提前5年實現碳達峰,鋼鐵行業整體也將力爭提前5年實現碳達峰。每個公民也應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

推進低碳工作不僅僅事關政府、企業,也事關個人。每一位公民也有責任在這方面作出貢獻,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節電、節水、節油、節氣、多栽花、多植樹等點滴小事做起。讓低碳消費貫穿于日常生活。當前,我國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正契合低碳發展理念,有助于推動全社會消費行為與消費結構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對接主題】節能減排需要人人參與。

極端天氣頻發背后:透支了的氣候賬本

2021年7月22日,臺風“煙花”登陸東部沿海,上海、杭州相繼宣布停航、停高鐵,全面備戰。7月20日,一場特大暴雨,雨水涌進鄭州地鐵,景象慘烈。7月15日,在亞歐大陸另一端,身陷疫情的歐洲也遭遇了罕見的暴雨洪災,死亡人數已超百人,還有大量人員失蹤。

早在2019年6月,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的氣候專家研究發現,過去25年間南極共有3萬億噸冰融化,其中50%的冰都是最近5年之內融化的。自2012年,南極大陸的冰山融化速度比之前翻了3倍!融化的浮冰讓企鵝失去了生存的場所,賴以生存的食物磷蝦大量減少。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顯示,一些群落中,帽帶企鵝的數量已經減少了66%之多。此外,南極冰川融化有可能顯著提高全球海水水位。

越來越多的氣候專家都形成一個共識: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給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經濟社會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和風險,是全球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社會簽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一系列國際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使得碳減排成為發達國家的法律義務;2003年,英國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經濟”的發展戰略;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后,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然而,與氣候變化的速度相比,人類的行動顯得有些低效。事實上,自2015年《巴黎協定》達成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在增加。

【對接主題】綠色環保意識需落實在行動中。

“治沙英雄”石光銀:在毛烏素種下綠色夢

石光銀出生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陜西定邊縣海子梁鄉。童年時代,因為風沙危害,他隨父母九次搬家,這也是當年毛烏素沙漠“沙進人退”景象的真實寫照,童年的遭遇讓石光銀決心與沙“較量”。

1984年年初,國家鼓勵個人承包治沙,石光銀成為陜西省榆林市個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為了使治沙能長久地堅持下去,石光銀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聯合農戶治沙”的農民治沙公司。公司依托“治理荒沙,開發利用荒沙”的總體發展戰略,走“公司+農戶十基地”的路子,把治沙與致富緊密結合起來。30多年來,石光銀帶領一伙陜北硬漢,在承包的25萬畝荒沙堿灘上種活了5300多萬株(叢)喬灌木林,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營造了一條長百余里的“綠色長城”。

漫坡郁郁蔥蔥,不僅讓毛烏素沙地披上了綠裝,也讓當地人民找到了“生態、經濟、民生”的利益平衡點,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出“金山銀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接主題】生態生計兼顧,治沙致富共贏。

扎根牧區50年探索綠色經濟發展新路徑

1974年夏天,19歲的蒙古族小伙子延·巴特爾從呼和浩特來到薩如拉圖亞嘎查插隊,從此在草原一干就是幾十年。作為新中國開國少將廷懋之子,廷·巴特爾本可以選擇回到城市里從政、經商,但他卻義無反顧地留在了草原深處,由將軍之子成長為草原之子,為錫林郭勒草原帶來勃勃生機,成為牧民的貼心人、致富的帶頭人。薩如拉圖亞嘎查處于渾善達克沙地的西北部,由于過度放牧,連年干旱,草場嚴重退化,直接導致了牧區的貧困。作為嘎查黨支部書記,廷·巴特爾一直在思考如何擺脫貧困尋找新的出路。他認為草原保護不好,建設不好,牧民的生活就沒有出路。他反復和群眾商量,“牲畜不是命根子,草原才是命根子”“不能一味靠增加養殖數量來提高收入”,他四處動員牧民加大草原建設投入,縮減牲畜頭數,讓草場休養生息。通過圍欄輪牧,草場慢慢得到了改善。廷·巴特爾深知養羊對草場的破壞性,他又搞起了“減羊增?!?,而養牛更有利于草場的恢復和發展,還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當地的人均純收入從40多年前的40元增加到2018年的1.88萬元,草原植被覆蓋率和牧草高度明顯提高,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的雙贏。草場生態得到了恢復,牧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嘎查也由原來的貧困村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對接主題】綠色發展,生態保護。

猜你喜歡
治沙綠色生態
進軍沙漠:新中國的治沙人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追蹤綠色的秘密
盱眙生態藕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