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美術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2022-05-05 01:29陳鳳秀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學生活化策略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相關教育工作者在探索著更符合當前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法,在眾多教學方法中,生活化的教學原則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在中職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策略具有多方面的優勢,既能夠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習慣,又能夠讓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更加密切,減少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陌生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文章主要探究如何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更好地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以此進一步提升中職美術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學生活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12-0016-02

生活化教學方法并不是最近才被提出的,在很久以前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已經提出了自己對生活化教學方法的見解。教育是離不開生活的,生活能夠給教育提供輔助,因此可以說生活與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可分割。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中職美術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有助于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一、中職美術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在美術教學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就是將美術和生活相結合,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美術之間的距離,對于學生的美術學習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當前人們倡導教育改革,但是大多數中職院校在美術教學中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繪畫技巧及其對美術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希望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出具有高超繪畫技藝的優秀人才。雖然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繪畫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也就容易導致學生所學的內容僅僅停留在美術課堂上,不能與其生活相聯系,這樣一來,其學習能力就很難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中職美術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1]。

二、中職美術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術素材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如果沒有一雙探索和發現的眼睛,那么這些美好的事物就永遠不會被發現,它們的價值也永遠無法得到發揮。很多美術素材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當清晨的太陽徐徐升起的時候,細心的攝影師會拿起相機記錄這一景色,并通過照片的形式呈現給他人。然而,由于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人們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所以大多數人難以發現生活中的美。

在中職美術教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通過自己手中的畫筆將其記錄下來。為了讓學生擁有自主發現美的思維和意識,教師在上課之前可給學生留一些觀察的小任務,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如在教學關于色彩的美術知識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一個這樣的探究作業:親身去自然界中觀察,領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同一種植物在顏色和形態上的差別,并且將自己認為色彩最豐富的生物在畫本上描繪出來。只要學生堅持用心去觀察,就一定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景色。除了通過在日常教學中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以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想和領悟表達出來,在共同探討中不斷進步[2]。

(二)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

情境創設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學生不斷進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采用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中職美術教師應當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如可以借助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通過將實際生活與學生學習生活相聯系,為學生營造更具有生活氛圍的情境。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能夠消除學生對于陌生知識的抵觸心理,深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進而讓學生明白美術知識并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美術知識不僅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還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為了更好地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元素緊密相連,通過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將這些常見的生活元素表現出來,讓學生獲得不一樣的感官體驗,從而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如教師在教學素描的基礎知識時,可以借助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幾何圖形來講解。在以花瓶為素描對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設想一下,這個花瓶是由哪幾個圖案經過怎樣的變化所得到的?;ㄆ康南掳氩糠质怯梢粋€梯形旋轉而得到的,瓶子的底部是一個直徑大一些的圓,最后把這幾個簡單的圖案拼接在一起,就得到了花瓶的形狀。通過生活中常見的花瓶來引導學生,學生在之后畫某種物品的時候,就可以將物品分解為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先畫出幾何形狀,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要繪畫的物品做進一步的修改。通過生活化的情境,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繪畫技巧,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熱情[3]。

(三)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在以往的中職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能看到什么作品都是由教師決定的,也就是說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由教師主導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審美能力難以得到提高。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職美術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為此,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不是短期內就可以提升的,而是要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接受熏陶從而逐步提升。教師要想實現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一教學目標,除了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美術的基本知識以外,還要重視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同時,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4]。

如教師帶領學生鑒賞丟勒的《畫家之母肖像》這幅畫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座位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給每個小組幾分鐘的時間來討論自己在這幅作品中看到的內容以及看了這幅作品以后的感受。在學生討論完以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下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經歷,學生在了解這些內容以后可以再次欣賞作品,看自己的感受是否會發生變化。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這對于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美術學科對于學生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當前很多中職院校已經認識到美術課程的重要性并不斷探索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本文主要對生活化教學方法在中職美術課堂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張亞萍.對中職美術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2013(2).

[2]卓華新.中職美術教育生活化的策略[J].大眾文藝,2014(19).

[3]王春霞.中職美術教育生活化的對策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2).

[4]周麗霞.在中職美術課堂融進地方人文資源的實踐[J].青春歲月,2012(14).

【作者簡介】

陳鳳秀(1984~),女,漢族,山東菏澤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教學探究。

猜你喜歡
中職美術教學生活化策略
以人為本 激發興趣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以人為本 激發興趣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