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地區馬鈴薯適播期研究

2022-05-13 00:55梁懷綱
現代農業 2022年2期
關鍵詞:結薯播種期日照時數

董 靜,梁懷綱

(1.呼和浩特蔬菜氣象試驗站,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太原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馬鈴薯產量高、熱量低而且營養成分豐富,糧菜兼用,在有的國家甚至被當作主糧食用,備受青睞。內蒙古自治區是馬鈴薯天然優勢生產區,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熱同期[1]。 呼和浩特市地處內蒙古中部,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自然氣候特點和疏松的土質非常適宜馬鈴薯種植,其中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馬鈴薯以薯塊大而整齊、肉質甘沙、表皮光滑、病蟲害少,在2016年2月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為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馬鈴薯成為具有地區經濟特色的支柱產業,為助力當地特色農業發展,更加有效地為當地種植大戶、種植企業開展精細化直通式氣象服務,呼和浩特市蔬菜氣象試驗站2020 年對當地普遍種植的3 個品種的馬鈴薯進行了分期播種對比試驗,通過對產量結構和對應氣象條件的綜合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地區馬鈴薯適宜播種期應選擇在5月上旬末到5月中旬初,這對馬鈴薯產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選址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七圪臺蔬菜氣象試驗種植基地,海拔1052.4 m,年平均氣溫為7.8 ℃,年平均降水量392.6 mm,年平均蒸發量1763.2 mm,年日照時數2820.6 h,無霜期平均157 d。 光能資源豐富,日照充沛,地段土壤為沙壤土,地力一致,土壤疏松,土壤透水性強,透氣性好,采用膜下滴灌。

1.2 供試馬鈴薯品種

選取呼和浩特地區種植廣泛、種植面積大的3 個代表品種作為試驗品種,分別是費烏瑞它、冀張薯12號(226)、荷蘭14 號,當地農戶一般在5月上旬初播種。

1.3 試驗設計

小區面積5 m×6 m=30 m2。 行距60 cm,每小區10 行,株距27.8 cm,每行18 株,行長5 m,畝播種4000 株。

試驗設品種和播期兩個因素。 播期設3 個水平,分別為5月2日(代號T1)、5月12日 (代號T2)、5月22日(代號T3)。 下文中分別稱為一期、二期和三期。 隨機區組設計,共3 個處理,3次重復,區組內小區隨機排列。

1.4 觀測項目

1.4.1 馬鈴薯生長發育觀測。發育期從播種、出苗、分枝、花序、開花一直到采收。 在出苗期,在小區選擇5株有代表性的植株(同一行內連續取5 株)進行編號掛牌,作為株高觀測的樣本,采用定株觀測法測定生長高度,分枝期開始株高測定,每5 d 測量1次,株高停止生長后(可收后)停止觀測。

1.4.2 測產。 收獲前測產,每個處理小區挖取2 行植株,分別記錄測產株數、結薯個數及重量,計算產量、單株結薯數、單個塊莖重。

1.4.3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使用Excel 2010 進行統計匯總,并使用SPSS.19 對各處理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最小顯著性檢驗(LSR 法)。

1.5 氣象數據來源

其中氣象資料主要來自試驗站內農田小氣候觀測儀觀測數據及距離最近的賽罕區氣象局觀測資料,包括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日值、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最長連續降水日數月值。

2 關鍵生育期氣象條件對比分析

2.1 馬鈴薯各個發育期農業氣象指標

通過當地氣象服務人員長期積累,得出馬鈴薯各生長發育階段的農業氣象指標主要有日平均氣溫、日最低氣溫、日最高氣溫、需水量、土壤相對濕度及適宜日照時數(表1)。

表1 呼和浩特馬鈴薯各個發育期農業氣象指標

2.2 播種—出苗期

播種—出苗階段種薯自身水分已夠該期需要,與出苗時間長短關系最為密切的是土壤溫度[2],10 cm地溫12~15 ℃時出苗約需35~40 d,16~18 ℃需25~30 d,而20 ℃以上時10~15 d 即可出苗。 第一期播種時,10 cm 地溫穩定在17.5 ℃,5月12日播種時,10 cm 地溫穩定在18.7 ℃;5月22日播種,10 cm 地溫穩定在23 ℃以上,所以對于第三期播種的馬鈴薯雖然晚了20 d,但由于土壤溫度的不斷提高,出苗時間大大縮短。

2.3 現蕾—開花期

適宜的溫度對馬鈴薯生長發育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其發育的狀況,從現蕾到開花是塊莖形成的關鍵期,塊莖正常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19 ℃左右,此階段決定了單株結薯的多少[3]。 通過資料對比,二期播種的費烏瑞它和荷蘭14 號此階段溫度為20.2~20.4 ℃,較另外兩期均更為適宜(見表2)。

2.4 盛花—收獲期

不同時期的降水對馬鈴薯的生長發育影響不同,開花至莖葉衰老是塊莖增長膨大的關鍵時期,是馬鈴薯一生需水高峰期,只有需水量得到滿足,塊莖迅速增大增重,其品質和產量才能得以保證[4]。 而結薯后期若水分太多,新生莖塊會由于缺氧導致感染傳染病出現爛薯。 所以在塊莖形成期必須進行合理的澆水,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

2.5 現蕾—收獲期

馬鈴薯喜光,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機物積累,有利于光合產物向塊莖輸送,促使塊莖高產、優質[5]。 由之前積累的服務指標可知,馬鈴薯從開花到收獲所需日照時數大幅增長,2020 年5月12日播種的3個參試品種馬鈴薯日照時數比第一期偏高63~74 h,費烏瑞它和荷蘭14 號第二期比第三期偏高8~42 h,只有冀226 第二期的日照時數低于第三期48 h(見表2)。

表2 2020 年不同播種期三個參試品種馬鈴薯各生育期氣象要素統計 單位:mm,℃,h

3 產量結果分析

通過產量測定,3 個品種的馬鈴薯播期為5月12日的單個薯塊重量和產量比5月2日和5月22日播種的都偏高,其中費烏瑞它最為明顯,單個薯塊重高40~60 g,產量比第一期高5663 kg/hm2,比第三期高13305 kg/hm2;荷蘭14 二期產量比第一期和第三期分別高7184、17018 kg/hm2; 二期冀226 產量比第一期高6280 kg/hm2,比三期高1987 kg/hm2。

表3 不同播種期馬鈴薯產量結構分析結果

4 結論與討論

通過2020 年對費烏瑞它、冀226、荷蘭143 個品種馬鈴薯整個生育周期的規范觀測和詳細記錄,并于收獲期進行了分組測產,對比分析了呼和浩特地區氣象條件對馬鈴薯生長發育進程的影響,得到了以下結論。

呼和浩特地區馬鈴薯的適宜播種期為5月中旬。早于5月中旬播種,雖然10 cm 地溫已達到播種需要,但如果終霜偏晚,馬鈴薯苗期有遭受凍害的危險。如果在5月下旬播種,開花期與溫度最高階段不可避免相遇,造成小薯率偏高,產量明顯偏低。通過歷年終霜日資料統計,結合試驗結果得出,呼和浩特地區馬鈴薯適宜播種期應選擇在5月上旬末到5月中旬初。

第三期產量顯著偏低原因分析, 從氣象要素分析,通過比較3 個品種不同播期馬鈴薯開花至莖葉衰老階段降水情況,產量最高的二期馬鈴薯此時期的降水均為最多,而且7月內間斷出現5次小到中雨過程,最大一次過程降雨量為27 mm,使此階段馬鈴薯生長發育得到有效適宜的降水補充,從而保證了產量的初步形成。第三期馬鈴薯在需水關鍵期的降水量相比第一期和第二期均顯著偏少,在塊莖膨大期需水量未得到有效滿足,是單個薯塊重量不能保證的重要原因;同時在開花期氣溫偏高,影響了單株結薯數,從而導致第三期馬鈴薯產量大幅減少。

費烏瑞它一期小薯率偏高原因分析,開花—可收期適宜溫度為15~19 ℃,此階段馬鈴薯對溫度最為敏感,這一時期也正是氣溫最高季節,如果環境溫度超過其生長發育適宜溫度閾值,就會造成塊莖發育受阻,小薯率會大大增加[5]。 通過查閱費烏瑞它一期開花時段氣象資料,日平均溫度達22 ℃,最高氣溫平均值28.3 ℃,期間日最高氣溫超過30 ℃日數為12 d,導致費烏瑞它一期小薯率達0.684%。

猜你喜歡
結薯播種期日照時數
福州市近70年日照變化趨勢分析
椰糠與草炭配比生產馬鈴薯原原種的綜合技術分析
鎮平縣依據冬前氣溫變化對小麥播種期及播種量的調整探索
西昌近60年日照時數的變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萊縣日照時數變化特征
江西省雙季早稻直播適宜播種期的區域劃分*
馬鈴薯不同基因型試管薯形成能力比較及遺傳位點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對馬鈴薯組培苗生長的影響
葉面調控對馬鈴薯新品種微型薯結薯的影響
1963—2016年久治地區日照時數變化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