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趣、提質、創新

2022-05-16 14:53方芳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語文寫作提質激趣

摘要: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寫作是全面考查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也是評價教師語文教學質量的依據之一。但目前中職語文寫作教學模式落后,不能迎合時代特點展開創新教學,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不能掌握公文、議論文、散文等寫作技巧,故而在寫作方面都存在畏難情緒。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寫作質量、創新教學方法,是中職語文教學當中非?,F實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語文;語文寫作;激趣;提質;創新

前言:

中職學校辦學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中等技術人才,語文教學必須服務這一目標,這意味著語文教學需要擁有足夠的公文、議論文、散文、劇本、腳本等寫作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增加其就業優勢。然而目前中職語文教學方法落后,在寫作教學上存在套用現象,教學缺乏創新,學生又沒有充分認識到寫作的價值,導致語文寫作教學質量低下。

一、中職學生群體寫作難點分析

中職語文需要緊密圍繞“為社會培養中級技術人才”這一目標,需要積極地重視寫作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公文、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劇本、腳本等相對專業文體方面具有一定掌控力。然而這些文體都有較強的專業性,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為了明確中職學生寫作難點,特別進行了小規模調查,以難度為標準進行排列,結果發現:

(一)議論文。困難度90%,一共采訪30名中職學生,有27人認為議論文最難寫,主要集中在論點不夠犀利、論據難以充實、論證蒼白。另外,議論文寫作手法眾多,讓人難以掌握。而且有的議論文存在多個論點,需要把控論點之間關系,要突出中心論點,這些對于中職學生而言都有一定難度。另外幾乎所有受訪者都不太喜歡閱讀議論文,因為閱讀不足素材不夠,導致他們在寫議論文時缺乏論據。

(二)公文、應用文。困難度75%。受訪的學生主要是認為公文和應用文都存在內容枯燥特點,而且學生受格式約束缺乏發揮空間。尤其是公文包括了命令、決定、通告、報告、公告等二十余種格式,因為缺乏使用情境,不能做到充分的學習和利用。

(三)說明文。困難度70%,難點在于不能很好掌握說明文順序,在寫作當中容易出現時間、空間混亂,不能駕馭邏輯關系,導致文章不成體系不夠清晰,讓人感覺摸不到頭腦。

(四)劇本、腳本。困難度65%。主要難點是不能在頭腦中設定劇情,在角色、場景、動作等方面做不到精確描寫。實際上這就是學生想象力不夠豐富,缺乏場景能力。

在對寫作課堂評價時,近乎所有人都認為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上只是一味地讓自己去仿寫,缺乏方法上的創新。在問到是否擁有日記習慣時,只有兩個人有日記習慣,其他都不具有日記行為。故而可以發現中職學生因為缺乏議論文等文章閱讀、缺乏使用情境、自身想象力不足、詞匯少、缺乏日記鍛煉、教師教學缺乏創新等原因對寫作存在畏難情緒。

二、目前中職語文教師寫作教學現狀

(一)缺乏創新。這是目前存在的最普遍的現象,大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當中都是以“虎頭豬肚豹尾”來形容文章,然后結合課文去解釋何謂虎頭、豬肚、豹尾。并沒有制造興趣點讓學生先對文章產生好奇探究,所以一旦學生對文章不感興趣,之后教師所講的東西也自然無法進入他們的心中。另外,在公文、應用文、說明文寫作時,往往只是提供幾個模板,并沒有結合信息技術,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去多了解公文、應用文、說明文的寫作方法,不具有校本教材,讓課堂變得十分枯燥。

(二)缺少學情分析。這是另外一個最常見的現象,教師不了解學生閱讀習慣、寫作基礎,將所有人都放在一個平面上,進行一刀切式教學。這種情況下,那些基礎好、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感覺“吃不飽”,那些基礎弱恐懼寫作的學生又感覺“難消化”。結果,前者對語文課堂失去興趣,后者對語文課堂存在畏難情緒,讓好好的語文課程失去了吸引力。另外,一部分教師也不熟悉學情分析,在開展的過程里往往不能讓學生說出實情,或者通過自己觀察去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結果導致學情分析失準,這也是導致后續教學不受歡迎的一個原因。

(三)缺乏語文實用教學能力。所謂實用教學能力指的是搭建情境教學的能力,以及和社會企業合作提供學生寫作平臺的能力。主要因素在于教師按部就班,沒有在實用教學方面投入太多精力。

(四)教學方法缺乏靈活運用。中職語文教學當中可以有效融入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教學方法,但目前中職語文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有的教師雖然掌握一些教學方法但是靈活度不夠,經常感覺課堂時間緊促,不能發揮出教學方法具有的作用。

三、中職語文寫作創新模式分析

結合前文分析結果,中職語文寫作創新模式應該是在學情分析基礎上,圍繞教材以及校本教材來實現分組教學,能夠靈活運用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比賽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寫作教學質量。

(一)學情分析。教師需要去積極了解中職學生認為的寫作難點,從中可以找到他們的癥結,根據癥結去“對癥下藥”。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具體的學情分析可以通過學生考試成績、平日表現、作業水平等來進行綜合評價。只有弄清楚每一位學生的問題,才能做到精準教學。例如前文的小型調查當中已經明確體現出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不能有效理順論點、論據、論證的關系,缺乏閱讀習慣以至于不能涉獵更多名人軼事、理論知識,在議論文寫作中論據不充分,論證蒼白。此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去讀毛澤東、魯迅的議論文文章,他們在議論文領域屬于大家,學生可以精讀、細讀,從中學習到具體的寫作手法。

(二)興趣激發。對于心里已經對寫作有畏難情緒的學生而言,想讓他們喜歡寫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這并不意味著絲毫不可行,只要找到興趣點,仍然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喜歡上寫作。例如說明文寫作時可以指定某一個物品,讓全班學生發揮自己觀察力去詳細介紹,最后讓學生彼此互評,在彼此優劣勢對比過程里,讓學生們明白自己的不足,然后可以向他人學習;在議論文寫作方面可以對接新聞熱點、明星軼事等,讓學生們挖掘一件小事背后的影響,并組織論點、鋪排論據,形成縝密詳細的論證過程。另外,教師需要明白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大量閱讀才能讓人頭腦豐富,才可以做到俯仰皆是文章。在閱讀興趣培養上,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知名作品,并引導他們去形成閱讀筆記,摘錄摘抄,通過這樣的細節鍛煉,最終讓學生發現自己能寫出東西了,說的話有內涵了,最終愿意去動筆去寫,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去描寫生活趣事。另外,要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當中可以有效融入各類文體,讓學生不斷嘗試編寫內容,激發思路,總結寫作經驗。

(三)教學提質。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能夠做到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具體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需要看寫作教學當中涉及到的文體。若是應用文、公文、說明文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目的是制造這些文體的應用場合,例如辦公室情境、應聘情境等。劇本、腳本等則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分組去架設故事,然后集合集體智慧去將故事轉化為劇本、腳本。有的時候又可以融合翻轉課堂,將寫作技法教學轉移到課前,課堂用來具體實踐。為了讓教學質量提升起來,還需要積極地建立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和統一教材呼應,能夠彌補統一教材素材不足的缺點,讓寫作教學變得更靈活。例如將本地風俗文化、本地風景旅游等作為素材,讓學生采用說明文去說明本地文化特色,風景旅游特點;用議論文去討論傳統文化保護;利用本地風景素材、民間故事去創造小說等。

(四)教學總結。教學總結是保證教師寫作教學螺旋上升的關鍵。以往的教學當中教師們缺乏總結習慣,一堂課有教案、課件、互動,但唯獨確了教學總結,虎頭蛇尾,缺乏經驗積累。在教學總結當中需要積極地將學生納入進來,讓學生提提意見,這樣既能拉近師生關系,同時也的確讓教師自身獲得益處。因為學生是知識需求側,他們對課堂感受、他們所說的內容比教師自己觀察更具體更深入。教師總結經驗之后,讓自己教學進入一個新水平,這種階梯式成長對于教師生涯而言十分重要。

四、總結:

中職語文寫作教學必須要結合中職教育目標,緊密圍繞實用性展開教學,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必須要做好學情分析,要了解每一位同學優劣勢,能夠做好分組教學,在這樣的基礎上去融入不同的教學方法,去針對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師需要注重日常積累以及工作總結,這樣才能保證語文寫作教學持續開展。

參考文獻

[1]賈書成. 談中職語文寫作的生活化教學[J]. 長江叢刊, 2020, 000(002):P.77-77,79.

[2]于萬里.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創新[J]. 教育(周刊), 2020(13):15-15.

[3]郝小英, 劉忠偉. 創新思維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 2020, 000(013):83-84.

[4]蔣紅梅. 淺議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J]. 視界觀, 2020(7):0248-0248.

作者簡介:方芳(1980—),女,漢族,浙江溫州人,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語文寫作提質激趣
電商平臺賦能 蘋果產業提質升級
“疫”起攜手 共研提質
以“三抓三促”推動服務群眾工作提質增效
提質和增量之間的“辯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激趣 導思 引探
日記在小學三年級語文寫作中的應用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