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在發展

2022-05-16 01:46尚金龍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非遺保護傳承

尚金龍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的意義和現狀,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在發展

關鍵詞:非遺保護;文化歷史;傳承

一、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的意義和現狀

1.1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民俗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斷發展流變至今,雖然隨著族群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但對非遺的認同和歷史認同感是始終不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型主要包括口頭傳統類型、民俗活動類型和禮儀節慶、傳統手工藝等等以及與此相關的文化工藝?!胺沁z文化”是滿足人的自然需求、社會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態文化。因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我們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1.2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困境和保護的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是以口傳心授、口耳相傳的方式在民間流傳存在著,即多訴諸視聽而疏于記錄和固態化,因而常常是轉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旦缺失了傳承人,老一輩的傳承人去世后,也就往往使得這一個項目因人亡藝絕而消亡或流失,基本無法恢復或再生。目前,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很多的技藝已經慢慢消失 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后繼乏人,面臨失傳危險;有些傳承人的年齡比較偏大而且無法傳承,所以導致許多非遺項目面臨失傳。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承載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非遺的保護也是國家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其保護的意義是什么,進而制定如何保護的對策,才能夠使那些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一切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為國家的政治、經濟、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的。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在發展

2.1為什么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在發展。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及其豐富的文化遺產,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尤為重要和極其緊迫。它是振奮民族精神,提升國家軟實力,建設偉大國家的現實需要。特別是國家提出四個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和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對傳統文化的各種論述,特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具體任務作了明確要求,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指明了方向,但是,這將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因為要圓滿的完成這一個任務,首先應該解決的是資金問題,只有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條件的文化資源轉化成為文化生產力,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才會有更多的資金反過來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提供更好的傳承、保護創造條件,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更進一步,變成促進各地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潛在優勢。要在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永續利用的前提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走向產業化,盡可能的造福當代,只有這樣才能把非遺工作做好、做強、做大,才能體現出非遺工作的價值和重要性。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落實國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2怎樣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在發展這一目標。關于這一點,我想以隴南市為例來進行說明。隴南市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是先秦文化、三國文化、巴蜀文化、氐羌文化大融合、大交匯的一個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底蘊十分厚重,而且分布廣泛,形式多樣,內涵豐富,項目眾多。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承載著這個民族文化的記憶,反映了這個民族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曾經貢獻出的智慧,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靈魂。也是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力量,我們應該積極地重視本地區的非遺保護工作。隴南市有五項非遺項目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乞巧節”“高山戲”“白馬,池哥晝”“兩當號子”“西和麻紙”這五個非遺項目不是說進入國家級保護名錄就等于放在保險柜里了,而是要讓其發展,一個地方的文化發展如何,也體現出這個地方的經濟是否發達,特別是“隴南高山劇”在這方面比較突出,也體現了一手抓傳承保護,一手抓創新發展。隨著文化體制的改革,將“五一秦腔劇團”撤銷,將這些專業人員進行分流。高山劇將面臨失傳。在這危急關頭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了隴南“高山劇”傳承劇社和“高山劇”研究室。將原五一劇團分流人員中對高山劇做出貢獻的藝人們召集在傳承劇社來研究,排練新的劇目,將其發展和傳承下去。

高山劇只所以能發展這么快,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財政的投入,現已成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在發展,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對好的非遺項目重點扶植,只有這樣才能把將要失傳和滅絕的民間文化保護起來和傳承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他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身口相傳做為文化鏈而得已延續,為了進一步加強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就得以人為本?!叭耸沁M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核心因素,特別是保護好那些創造者,擁有和傳承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生生的人,只要這些非物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活著,非物質文化就不會消失,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對這些傳承人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讓他們生活無憂,他們才能安心帶徒授藝。因為做到了以上這些措施,才能使得隴南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做好、做強、做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走的更遠、更好。

猜你喜歡
非遺保護傳承
三大戰略中的豫文化產業發展與非遺保護研究
家族傳承保護“非遺”的職教路徑研究
江西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審計現狀及障礙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遺保護”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淺談北京玉雕工藝的發展現狀及其保護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