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2022-05-16 07:13馮紫鑫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

摘要: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龐大,碩果累累,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后世影響尤為深遠。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用歷史的眼光對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進行簡要的歸納和總結,有助于我們以史為鑒,對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新的認識和理解,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經驗。

關鍵詞: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盵1]“在中國古代,雖未正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正式概念?!盵2]但是相應的道德教育卻貫穿于社會發展的始終,并最終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對后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影響深遠?;仡櫜⑹崂碇袊糯枷胝谓逃恼w歷史脈絡,以現代的目光去反思和審視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過程,有助于我們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從而更好地開展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一、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與產生

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這樣三個階段。黃帝至堯舜禹時期,由于社會生產力低下,生產資料以氏族公有制為基礎,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參與分配,形成了樸素的集體觀念,強調維護共同利益、成員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觀念。由于原始社會主要是靠習慣、習俗等樹立威信來維持生產關系,這就需要有年長有威信力之人來主持教導下一代青年的工作,并在實踐中使青年一代感悟真諦,從而自覺遵守當時的社會規范和風俗,這便是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早形態。再加之受到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作用,“人們對于自然的認知充滿了神秘主義色彩并深感以人類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與自然去抗衡,于是人們開始利用尊天、尊祖、圖騰崇拜等手段祈求自然的保佑,并將這種祈求逐漸規范化?!盵3]形成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為主的文化形態,并將這種文化價值觀念滲入到當時民眾的生活,完成了對思想觀念的建構。原始社會后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工具的進步,開始出現了私有制和等級觀念,思想政治教育也開始具有了等級性。最終,隨著生產力的繼續進步與發展,原始社會解體,奴隸社會出現,夏商作為最早的奴隸制王朝,是人類文明和國家形態的開端和初創期,伴隨著國家政權的建立和夏商經濟的初步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應運正式產生,“從生產社會活動中分離出來,作為專門的一種教育活動,通過學校教育、宗教祭祀等方式?!盵4]為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維護奴隸制國家政權而服務。

二、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發展階段

1、逐漸擺脫蒙昧的西周時期

西周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夏商之后的第三個華夏奴隸制王朝,其在繼承夏商兩代的基礎上,不斷擴充自己實力,在經過“周公東征”、“制禮作樂”之后西周開始逐步走上了強盛,在周成王、周康王統治時期,社會安定、百姓和睦,更有“刑錯四十余年不用”這一說,史稱“成康之治”,西周開始步入了全盛時期,周王朝強盛時,勢力所及,南過長江,東北至今遼寧省,西至甘肅省,東至山東省。再加之宗法制和井田制的實行,西周的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業繁盛,文化也進一步得到了發展,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天”與“人”的關系,并提出了“天命無?!?,同時還提出了“敬人而忠”“尊禮尚施”等觀點。此時的西周雖還未徹底擺脫夏商時期所遺留下來的“重鬼神”等思想,但將重點開始從“尊天”“尊祖”“圖騰崇拜”轉向了“人”本身,開始突顯人的作用,逐步完成了文化形態的轉換,與此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才開始發生轉變,“敬德保民”這一標志性綱領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開始走向自覺和規范的過程?!暗隆笔恰疤臁钡闹辽菩?,“敬德”就是“敬天”,“保民”不僅是西周的政治實踐表征,更是“敬德”的必然結果和具體表現?!熬吹隆笔且驗椤盎侍鞜o親,唯德是輔”,有德才會得到上天的保佑?!氨C瘛?,是因為“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保民”實際上就是保社稷、保國家。與此相適應的是周朝利用“禮樂教化”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禮”的規范、指導作用和“樂”的感染作用使民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便其更好地維護周朝的穩定與統治。

2、璀璨多元的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期,學術氣氛非?;钴S,思想流派繁多,各思想流派之間互相競爭,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思想格局。各思想流派對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張。首先,是儒家學派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后世影響最為深遠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孔子認為“仁”的本質是“愛人”,《論語·顏淵》篇中記載:樊遲問仁,孔子回答說:‘愛人。一個人只有對他人存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盵5]同時,“仁”的實踐中更是包含著“忠恕之道”,每個人更應該為他人設身處地地考慮,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為他人著想。正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亦或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爸宜≈馈钡膶嵺`不但引導人們去完成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更包含了“義”這種為人該有的品質。因此,“忠”和“恕”不僅是人們道德生活的開始,同時也是它的完成??鬃又蟮娜寮壹蟪烧呙献痈翘岢隽舜姑笫赖摹靶陨普f”,《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蓖瑫r,孟子提出了“四端說”,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辈⒄J為人并非生來就具有“仁、義、禮、智”的道德秉性,而是在天性中帶有這些天賦,需要在后天的實踐中不斷激發并最終成形。由此可見,儒家學派所強調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養明德修身、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正人君子。其次,墨家學派也提出了與其文化形態相對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墨子提出“兼愛”這一墨家哲學中心思想,并以這種思想為基礎,不斷延伸推廣,主張天下所有的人都應當不分等級、不分階級、不分高低貴賤,彼此相愛,“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主張每個人應該像關心自己那樣去關心朋友和朋友的父母。在這種文化思潮的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民眾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關愛的理想和諧社會狀態。再次,是道家學派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提出“道”是萬物的本原,正如《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比f物運行的規律同樣依靠“道”,“道”無邊無際,無聲無形,“道”在天地未生成之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當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萬事萬物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貫穿萬物生成、生長、發展、消亡的始終,并作為一種自然規律客觀地存在著。在萬物之中的“道”就是“德”,“德”的含義是“能力”或“品德”,“道”是萬物的由來,“德”則是萬物本性的依據。同時,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動”的原理,即中國人最常說的“物極必反”。并從此原理中引申出“無為”的思想,認為統治者應實行“無為而治”。由此,道家學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強調“順其自然”,統治者不應過多干預民眾的思想活動,保持人們已有的道德本性與思想品德。最后,是法家學派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主張“勢”、“術”、“法”三者的合力作用,三者缺一不可。正如《韓非子·定法》中提到的三者“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逼渲?,“勢”即權力與威勢;“術”即政治權術;“法”即法律和規章制度。提倡統治者以法制治理國家,將賞罰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韓非子說:“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賞罰可用,則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迸c此相對應,法家學派所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是以“法”為核心,注重賞罰分明。63112B04-0033-4315-8EBE-70BE01B015DD

3、形成以儒家思想作為主導核心的西漢時期

西漢初年,百廢待興,統治者沿用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倡導以農為本,使生產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漢武帝時期,西漢的經濟開始由復蘇步入強盛時期,此時,西漢初年所實行的“無為而治”已不能滿足生產力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漢武帝迫切需要一種統一的文化形態來引領西漢真正走向“大一統”時期。儒學大家董仲舒巧妙地將陰陽家與儒家的思想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理論,深得漢武帝賞識。而后漢武帝采用并實行了董仲舒所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獻策,開始在全國范圍里正式確立起以儒家文化作為主導思想的局面,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后世長達兩千多年。此外,董仲舒又從儒家五種倫常關系中選出君臣、父子、夫婦三項,稱為“三綱”,并將其與儒家所主張的“仁、義、禮、智、信”五種德行結合起來,構成“三綱五?!?,不斷由理論趨于法制化,上升到了“法”的層面,成為民眾廣泛遵守的道德規范與思想政治教育綱領。

4、“玄學興起”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主要分為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時期,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得該時期歷史文化具有其特殊性,“獨尊儒術”的局面被打破?!靶W”興起,“玄”字原出自《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它以“祖述老莊”立論,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它使中國哲學第一次在老莊思想的基礎上建構起儒家和道家的聯系。其中,玄學代表人物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張恬淡自然,認為儒家文化過多干預了人們思想的發展,倡導自然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嵇康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是每個人的天性的自然發展,不需要過多的約束與規范。儒家文化代表人物裴頠則提出了“崇有論”,注重現實存在的事物,相比于“無”,“有”才能產生對事物與人的積極作用,力圖證明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受此思想引領,裴頠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張利用儒家封建倫常思想教化民眾,規范社會秩序,達到統一思想、維護國家的穩定。郭象在向秀所提出將“名教”與“自然”調和相統一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獨化論”,認為宇宙萬物是在流動之中,社會也是在不斷變動之中,人的需要同樣是在不斷變化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認為人不僅應該提高自身修養與道德,更應該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積極參與國家與社會活動。

5、“大一統”的隋唐時期

在經歷了“五胡亂華”和“南北朝”分裂期后,迎來了隋朝和唐朝兩個大一統王朝,隋唐時期經濟、政治、科技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思想文化方面也更加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出現了儒、釋、道三教鼎立、并存與交融的局面。隋唐時期同時也是中國歷史的鼎盛時期,先后出現了“大隋盛世”、“開元盛世”等,“隋唐時期的統治者大多在治國理政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和見解,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加注重人才的選拔與培養,知人善用,唐太宗便是其代表人物之一,唐太宗時期善用房玄齡、魏征等賢臣”,[6]采納諫言,并開創了“貞觀之治”。另外,隋唐時期還推行“孝法”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主張利用孝道治理天下,忠即是孝,同時又有著完備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如隋文帝時期制定的《開黃律》等。

6、經濟繁榮的宋元時期

宋朝,作為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南宋和北宋兩個時期。宋朝時期,農業、造紙業、造船業、制瓷業等均有了重大的發展,商業繁榮,商品經濟十分發達,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伴隨著宋朝經濟的快速發展,思想文化方面也出現了繁榮局面。更新的儒家分成兩個不同的學派,分別以周敦頤的兩個學生,程頤、程顥為創始人分別創立了“理學”和“心學”,并稱“二程”,開創了北宋理學,“二程”雖有著不同的義理,但其核心思想均為“存天理,滅人欲”。南宋理學家朱熹更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理氣觀”、“格物致知”等重要理學思想,構建起了完善的理學思想體系,影響深遠。元朝時期經濟同樣發達,海上貿易更是繁榮,思想文化方面也是深受理學的重要影響。與之相對應的宋元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強調以“理”為核心,主張強化“以理至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調節功能。

7、“由盛轉衰”的明清時期

明朝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兩個王朝,都具有其特殊性。普遍認為,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則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明朝初期,通過廢丞相實行內閣制、設立廠衛特務機構等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皇帝一人獨攬所有大權,封建專制統治得到了空前的加強。清朝仿制明朝設置了內閣,并陸續通過設立南書房、軍機處等機構進一步加強了封建專制統治。由于封建專制統治的不斷加劇,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明顯,社會矛盾不斷尖銳,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統治者推行嚴苛的訓誡懲罰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禁錮人們的思想,企圖達到挽救瀕危封建專制統治的目的。

三、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以維護國家政權統治為根本目的

從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私有制與階級分化的出現,思想政治教育為維護特定群體的利益而萌芽到夏商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形成再到后期各個封建王朝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其根本的目的都在于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統一民眾思想,穩定社會秩序,從而維護國家政權與封建統治。

2、儒家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所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以儒家文化為主導地位以來,對后世影響深遠,不論是“新儒學”又或者“宋明理學”等思想多少都在傳統儒學的基礎上進行了吸收和改造,足以證明儒家思想文化影響的深遠性。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杜秀娟,王暢.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當代價值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0):66-67.

[3]趙立業.我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歷史演進及啟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123-127.

[4]余一凡.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起[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01):62-65.

[5]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2018.

[6]郭小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及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到隋唐時期[J].棗莊學院學報,2011,28(06):84-86.

作者簡介:馮紫鑫(1997-)女,漢,甘肅省定西市,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63112B04-0033-4315-8EBE-70BE01B015DD

猜你喜歡
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
區域發展篇
戰國諸子敘事與中國古代史傳文的成熟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圖說共享發展
中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與意象研究
中國與希臘古代洪水神話比較探究
圖說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