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清: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

2022-05-22 22:26楊清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教學融合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楊清

摘要: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當將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等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整合。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充分發揮出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獨特的育人優勢,使學生充分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將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還能夠大幅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诖?,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教學策略的合理選擇,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挖掘和整理,確保多元化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措施能夠真正落實到小學語文日常教學工作之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傳統文化的意蘊又很深遠,故而,教師在選擇教學策略的時候,不要一味機械傳授,使學生被動接受,而應該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基礎,讓傳統文化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輸出,讓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理解其內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根據教學實際有效融入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語文教學任務。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引導者,教師向學生傳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從當前的教學狀況來看,依然有一部分教師沒有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積極作用,更沒有意識到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所以這一部分教師在講課時大多是講述課本中的基本知識,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了解不深入。教師要想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讓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出應有的教育作用,應當列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在講解課文時引入優秀傳統文化從多個角度對文章進行解讀,這樣就能夠大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方法

(一)傳統文化導入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導入環節,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在導入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一些學生能聽得懂的文化內容。當前,很多教師追求語文課堂的文學性,過分拔高本學科的文學屬性,這樣的教學理念對小學生而言并不適合。改變這樣的現狀,需要教師將傳統文化淺顯化、通俗化,做到深入淺出。

(二)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這幾年教育部一直在舉行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的遴選工作,不難看出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學校德育方面的活動,在全體教師參與合作下推進,但是語文學科的德育活動更需要全體語文教師的努力推進。學校和教師要把握教育契機,利用傳統節日或者節氣融入一些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競賽,考查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情況,展示學習成果。

例如,教師可以針對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設計諸多知識競賽題目,可以是詩歌、故事、諺語、歇后語等,題型以選擇題、判斷題為主,也可以設置一兩道個人主觀題。當然,為了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語文教師需要聯動起來,將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升級成學校校園文化活動。同樣,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也有很多節氣如立冬、冬至等,涉及的民俗與傳統文化都可以成為教師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滲透的內容。其實節日、節氣文化都是我國古人在農耕文明下的智慧結晶,也有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數不盡的美文妙句。教師可以開展吟誦詩詞、解讀詩詞活動,在“聽說讀寫”相結合的語文實踐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語文教師的重任。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活動并不是單一的,而具有綜合性,這有利于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深入挖掘教材資源,充分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媒介,語文教材不僅能夠對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為教師與學生之間開展有效溝通與交流搭建橋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從語文教材入手,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以教材中的內容作為課堂教學依據使學生通過教材充分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本質和內涵,并對其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四)依托古詩詞教學突出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會涉及大量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不僅內容豐富并且擁有美妙的意境,其中包含大量優美的語言,是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滲透和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古詩詞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文化修養得到進一步提高,還能夠使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相關的知識時,能夠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準確掌握。在此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詞課堂中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對蘊含在古詩詞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充分掌握和理解。例如在指導學生對《清貧樂·村居》這首詞進行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更加生動和形象的教學情境中,產生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對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準確掌握,還能夠對作者的情感深刻體會。在提高傳統文化認知的同時,又能夠在學生心中種下傳統文化學習的種子。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將傳統文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關注它,讓它為學生的成長服務。面對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教師要立足學情,從學生的現實需要出發,為文化的傳承培養生力軍。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妨一周為學生專門開設一節傳統文化閱讀課,使學生學有所得,還可以利用傳統文化導入課程,用文化作為課堂延伸的內容,豐富教學內涵,使學生的思想更加深刻,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1]黃麗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讀寫算,2020(24):5.

[2]楊福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名師在線,2019(32):92-93.

猜你喜歡
教學融合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淺談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探索
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