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煅炭的歷史沿革與現代研究

2022-05-24 10:40吳萍楊磊周逸群蒯夢妮彭煦棠張志國
中醫藥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棕櫚藥典炮制

吳萍,楊磊,周逸群,蒯夢妮,彭煦棠,張志國*

(1.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 常德 415700;2.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7;3.湖南中醫藥大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炮制傳統技術傳承基地,湖南 長沙 410208;4.中藥成藥性與制劑制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208;5.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常德 415700)

中藥炭藥作為臨床出血癥疾病的治療藥物,使用歷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1]中就有“燔發(血余炭)”的記載,古代對制炭工藝多以燒炭、炒炭、煅炭、燜炭、油炸炭等記載;現行《中國藥典》[2]及相關炮制專著[3]收載的制炭:炒炭(即清炒成炭)、煅炭(即扣鍋密封、高溫缺氧煅)。由于煅炭品種的特殊性及其操作的復雜性,目前制炭工藝多以炒炭為研究,對煅炭工藝少有報道。中藥煅炭是指在密閉缺氧條件下高溫長時間煅燒制炭,又稱燜煅法、密閉煅法、扣鍋煅法、暗煅法。對于炒炭不好操作的質地松脆、細碎的中藥材,常以煅炭操作。本文對中藥煅炭的歷史沿革及現代研究進行整理分析,為煅炭工藝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1 中藥煅炭的古代歷史沿革

1.1 歷代中藥煅炭方法

《食療本草》[4]首載鹿角煅炭,煅炭方法從最初簡單的“火煅”,到注重煅炭程度的“煅黑存性”,再到煅炭方法的詳細描述“用水潤之,濕透為度,將筆竹套完固者,用水濕之……內燈草灰黑色成團者佳?!膘烟糠椒ㄖ饾u完善。歷代中藥煅炭品種及煅炭方法,見表1~3。

1.1.1 唐

《食療本草》[4]中首次出現了鹿角煅炭的記載“寸截于瓷器中,用泥裹,文火燒一日”,此時的煅炭工具為瓷器,且用泥封住,火候出現了文火。

1.1.2 宋

宋代開始記載煅炭的中藥品種開始增多,谷精草“入一瓶子內,內以鹽泥固濟燒灰”;川烏“慢火煅存性,研”[5];血余“洗凈,置瓶中火煅通紅,候冷研用”[5];龍膽草“煅”[6];黃芩、全蝎“煅存性”[7];天花粉、砂仁“火煅存性”[7-8];瓜蔞“以炭火煅存性”[8]等一系列中藥品種出現煅炭的炮炙方法。從表1可知此時的煅炭工具有瓶子、罐子、砂鍋,封固用料出現了鹽泥、黃泥、濕砂土,火候出現了慢火、炭火,而此時出現了“煅存性”[5,7-8]這一煅炭存性概念,然而何為存性并沒有太多解釋。

表1 宋代時期中藥煅炭品種及煅炭方法

1.1.3 元

僅蟬蛻在《瑞竹堂經驗方》[9]中有“煅灰”記載。

1.1.4 明

明代中藥煅炭品種又得到發展,狗脊“鹽泥固濟,火煅紅”[10];荊芥穗“以瓦罐子盛,鹽泥固濟,只留一竅,用炭火燒”[11];五靈脂“以火煅令煙盡,取灰”[11];干姜、芍藥、當歸、烏梅“煅存性”[12-13]。由表2可知明代中藥煅炭方法大部分延續了宋代的方法,此時個別中藥品種煅炭方法有所增加,如血余在《醫學入門》[14]中“用皂角水洗凈,入罐內燒存性”,《本草綱目》[15]中“以火煅赤,放冷研用”,《先醒齋廣筆記》[16]中“火煅發……若青煙出,發枯不可用矣”,《醫宗必讀》[17]中“已發與川椒同煅……入罐中鹽固封,煅成性”,由此可知血余炭以煅炭的炮炙方法在明代得到深入研究。

表2 明代時期中藥煅炭品種及煅炭方法

1.1.5 清

清代中藥煅炭方法繼續延續了宋、明時期,高良姜“煅黑”[18],海馬“煅赤”[19],蘆薈“微煅”[20],絲瓜絡“經霜雪者,煅炭存性”[21]等。在表3中清代以燈心草為代表的煅炭方法在以下本草醫書中有了詳細的描述,《本草述鉤元》[22]“塞入罐內,固濟煅之,罐紅為度,待冷取出,方有存性黑灰”;《崇崖尊生全書》[23]“將燈心草納管內。以筋筑實,漸次塞滿口……待冷,取起剝去外管灰,兩頭紙灰,內燈草灰黑色成團者佳”;《全生集》[24]“取活竹一段,兩頭留節,中開眼以心塞實,外以原刻下竹……內是燈心炭也”。

表3 清代時期中藥煅炭品種及煅炭方法

2 中藥煅炭的現代研究

2.1 現行《中國藥典》中藥煅炭方法

現行2020版《中國藥典》[40]收載的煅炭中藥有5味(血余炭、燈心炭、蓮房炭、荷葉炭及棕櫚炭),其“炮制通則0213”煅炭:“取待炮炙品,置煅鍋內,密封,加熱至所需程度,放涼,取出?!备髌贩N要求見表4。

表4 2020版《中國藥典》煅炭品種

2.2 相關文獻報道

筆者對中藥煅炭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目前發表的文獻中煅炭中藥品種主要有血余炭、荷葉炭、棕櫚炭、燈心炭及蓮房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2.2.1 炮炙工藝研究

其中采用《中國藥典》法煅炭所需時間荷葉炭3 h[41],蓮房炭3 h[42],血余炭200 min[43];煅炭溫度荷葉炭230 ℃[41],蓮房炭230 ℃[42];煅炭飲片得率荷葉炭70.3%[44],血余炭41%[43]、25.16%[45]。采用地方炮制規范法煅炭棕櫚炭所需時間20 min[46],溫度320 ℃[46];燈心草炭溫度武火[47];血余炭所需時間40 min左右[48];煅炭飲片得率棕櫚炭27.5%[46]、30%[49]。采用傳統燜煅法(扣鍋煅法)血余炭300 ℃扣鍋煅制20 min[46]、燜煅200 min[50];煅炭飲片得率血余炭35%~40%[48]、41%[50]。其他改良方法中方洪征[51]用暗煅法改良血余炭炮制工藝所需時間為1.5 h左右;袁亦文[52]用高壓鍋煅炭溫度燈心草220 ℃,棕櫚300 ℃,側柏葉260 ℃,蒲黃240 ℃,槐角300 ℃,茅根230 ℃,地榆330 ℃。

2.2.2 工藝優選研究

孟則敬等[53]采用正交試驗優選燈心草最佳煅炭工藝為250 ℃密閉煅制15 min,控制投藥質量與容器容積之比為3 g/L。

2.2.3 指標成分測定研究

荷葉煅炭后荷葉堿含量較生品降低99.52%[41],槲皮素含量較生品增加608.56%[41],金絲桃苷含量為0.231%[54]。棕櫚煅炭后水浸出物為4.57%[46],醇浸出物為2.31%[46];一系列微量元素和鈣元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6];鞣質含量燙棕炭>炒棕炭>煅棕炭[55];對羥基苯甲酸含量燙棕炭>炒棕炭>煅棕炭[55];d-兒茶素含量燙棕炭>炒棕炭>煅棕炭[55]。血余炭煅制后水浸出物24.78%[46]、22.12%[45];醇浸出物40.55%[46]、37.33%[45]。

2.2.4 藥理及臨床療效研究

顧瑤華等[56]用《中國藥典》法將11月與6月采收的2批干荷葉煅炭后得到的老荷葉炭與新荷葉炭用于止血作用研究,發現老荷葉制炭后止血能力增強,荷葉炭的正丁醇部位、粗總黃酮可明顯縮短小鼠凝血時間。彭凱等[44]分別用《中國藥典》法與山東省中藥炮制規范炮制了煅荷葉炭與炒荷葉炭,研究煅荷葉炭與炒荷葉炭提取物對正常大鼠凝血功能影響,發現荷葉炭止血是通過影響大鼠內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統及纖溶系統共同作用所致,尤以對內源性凝血系統影響顯著。任遵華等[57]比較棕櫚炭不同炮制品的藥理作用時發現在血小板聚集試驗、血液黏度實驗、凝血實驗、復鈣實驗中燙棕炭>炒棕炭>生棕炭>煅棕炭。李恒[49]觀察不同棕櫚炭制品的臨床療效,對鼻衄治愈率,煅棕炭和炒棕炭口服液均為43%,燙棕炭口服液為69%,崩漏治愈率,煅棕炭口服液為21%,炒棕炭口服液為24%,燙棕炭口服液為77%。

2.2.5 煅炭改砂炒成炭的研究

王琦等[55]在改進棕櫚炮制工藝時,比較了炒炭法、燜煅法與砂燙法,結果表明,3種方法中總水浸出物含量、鞣質含量、對羥基苯甲酸含量、d-兒茶素含量為砂燙棕炭>炒棕炭>煅棕炭,對鼻衄與“功血”患者治愈率為砂燙棕炭>炒棕炭>煅棕炭,最終改進的棕櫚炮制工藝為砂燙法:棕櫚與20目均勻砂粒以1∶15的重量比,250 ℃砂溫燙8 min左右,燙至表面深褐色,內部棕褐色。劉海良[58]選取中粗河砂置鍋內(亦可加入1%~2%的食用植物油拌炒至色澤均勻,使其滑利不滯),用武火加熱至滑利、翻動靈活時,投入棕板塊,不斷翻動至黑棕色,出鍋,篩去砂,噴灑清水適量,滅盡火星,攤晾干燥后得到外呈黑褐色、內呈焦褐色塊狀、無纖維狀棕毛殘留的棕櫚炭。

3 討論

3.1 中藥煅炭適用范圍

中藥炭藥作為臨床常用的止血類中藥,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血余炭“燔左角發”的記載,中藥傳統制炭方法主要有炒炭法和煅炭法。

3.1.1 炒炭法

取待炮炙品置熱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褐色或至規定程度時,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干。

3.1.2 煅炭法

取待炮炙品,置煅鍋內,密封,加熱至所需程度,放涼,取出。由此可知中藥煅炭是在密閉的高溫缺氧環境下進行的,其適用于質地松脆、不宜用炒制法的中藥,如血余炭、棕櫚炭、荷葉炭等。對制炭的要求應“存性”,并防止灰化,更要避免復燃。

3.2 中藥煅炭質量要求

目前中藥煅炭方法多以傳統的燜煅方法為主,燜煅的程度多以操作的經驗判斷為主,主觀因素較強。2020版《中國藥典》中對血余炭、燈心炭、蓮房炭、荷葉炭、棕櫚炭5個煅炭中藥盡有外觀性狀的描述,相關文獻中以原藥材質量標準研究了中藥煅炭的浸出物、含量測定等指標,缺少能夠反映出煅炭止血功能成分的符合現代中藥質量標志物控制理念的中藥煅炭質量標準,不足以闡釋中藥煅炭存性內在要求。筆者認為,通過對歷代中藥煅炭方法的整理,根據需要煅炭藥材的性質,選擇煅炭溫度、火候、時間、投藥量等作為關鍵參數指標,并通過顏色(機器視覺技術)、氣味(機器嗅覺技術)等定量識別煅炭炮制終點,可最大程度客觀量化各項參數,提高煅炭炮制工藝可重復性,從而進一步滿足煅炭飲片現代化、國際化的生產需求。

3.3 煅炭方法的改良

因煅炭需要的用具與輔材較多,操作較繁,而砂炒成炭相對簡便,由煅炭的炮制方式能否改用砂炒成炭的方法,目前張志國等[59-60]研究了砂燙制炭代替清炒成炭的炮制方法,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用砂作傳熱體能有效地緩沖因火候過大而導致的溫度劇升;使待炮炙品在大面積的砂粒中掩埋,受熱均勻;與清炒的火候相比,砂炒使用的是中火或武火,縮短了炒炙時間;阻止了待炮炙品與鍋底的直接接觸,克服了清炒時的“外煳內生”現象,砂燙成品性狀均勻;出品率與炒爆率均優于清炒,故提出了“能砂炒者不用清炒”。并經過實驗驗證《中國藥典》收載的67種清炒、炙法及炒炭品可用砂炒替代清炒者,進一步擴大了砂炒范圍,多個砂炒品種(包括炒黃、炒焦、炒炭)已被《湖南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21版收載。因此,能否用砂燙代替部分中藥煅炭炮制方法,后續將對燈心炭、蓮房炭、荷葉炭、棕櫚炭4個煅炭中藥進行砂燙成炭研究。

猜你喜歡
棕櫚藥典炮制
2020年版《中國藥典》山楂葉項下金絲桃苷含量測定方法的商榷
探究中藥炮制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我的夢想
它們可以用來書寫嗎
穿山甲藥典除名
會“制作樂器”的棕櫚鳳頭鸚鵡
2017年版《英國藥典》概述及啟示
棕櫚樹
66種中藥材進入歐洲藥典 未來目標達到300種
藏藥的采集加持、炮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