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臨床護理路徑的運用探析

2022-05-26 12:41尹玥
健康護理 2022年3期
關鍵詞:常規護理急性心肌梗死運用

尹玥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臨床護理路徑的運用。方法:對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50例病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以抽簽法分為實驗組(25例,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和對照組(25例,實施常規護理)。對不同護理之后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統計和比較。結果:護理后實驗組四項觀察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中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進程,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整體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是理想的護理策略,值得推薦。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護理路徑;常規護理;運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抽簽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8∶22;實驗組年齡42~82歲,平均年齡(58.16±12.03)歲;病程1~13個月,平均病程(6.03±2.13)個月;發病到入院時間0.5~12h,平均時間(4.65±1.23)h。兩組患者皆因心前區存在疼痛憋悶、且疼痛時間持續較長而來我院心內科進行治療。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組間數據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護理均通過常規護理,常規診斷患者病情,并根據診斷結果為患者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搶救。嚴格遵照主治醫師的醫囑為患者實施各項護理,為患者提供搶救護理干預,準確判斷患者病情,并為患者優化搶救流程,積極實施病房的管理工作,保證患者休息。搶救后還要關注患者的用藥情況,避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應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實驗組護理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如下:①組建護理路徑小組: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應包括患者的主治醫師、科室護士長和責任護士。所有工作者在上崗前都要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②設置護理路徑:收集患者的病例資料,詢問患者家屬及患者的相關情況,根據患者的實際表現為患者制定護理路徑表,并且在護理過程中嚴格根據表格內容實施護理,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恢復狀況適當對護理表格進行調整。護理路徑的實施步驟:全體患者的初步護理路徑表主要從以下5點實施:a.入院1~3d。主要確?;颊吣軌蚓邆涑渥愕男菹r間,保證患者的床位舒適性,及時為患者提供翻身服務,并且做好對患者的清潔指導。每日需至少2次對患者進行被動的肢體活動,以便促進肢體血液流通。多和患者進行溝通,及時發現負面情緒,進行及時疏導。b.入院4~5d。適當對患者進行上半身的活動,可在活動過程中協助患者掌握呼吸技巧。重視患者的情緒調整,可在患者禁食或日?;顒訒r,在病房內播放一些舒緩音樂,以便轉移注意力。c.入院6~7d?;颊呋緦崿F自由活動,可以有目的性的對患者提供鍛煉,指導患者自行進行飲食或排便等。注意患者的坐立時間避免超過10min。在這一階段適當為患者普及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知識,盡可能預防冠心病發作。d.入院8~10d??梢暂o助患者下床活動,每日需要監督患者活動的情況,保障患者活動時的安全性。此時要注意活動時間避免超過10~15min,每日活動2次即可。e.入院11d以后?;颊卟∏橹饾u好轉,可以為患者提供適當的康復訓練,調節患者的運動量和飲食結構,重視對患者用藥情況的監督,檢測患者的身體數據恢復狀況。出院時叮囑患者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應定時復查,正常作息和飲食規律,堅持鍛煉。

1.3觀察指標

本文采用的觀察指標為康復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心理和睡眠以及生活質量。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康復進程比較

護理后實驗組的平均臥床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比較護理后實驗組(3例,占12.00%)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13例,占52.00%)更低(P<0.05)。

2.3兩組患者心理和睡眠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較為嚴重,睡眠質量較差,且兩組患者之間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情緒、抑郁情緒和睡眠質量均得到明顯的改善,且改善效果比對照組更為理想(P<0.05)。

2.4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差,經統計學檢驗,相互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有效改善,改善明顯比對照組更為理想(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心血管內科中常見的病癥,這種疾病使患者冠狀動脈出現急性和持續性的缺血缺氧狀態]?;颊甙l病之后使得心肌出現壞死,如搶救不及時會使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的進程較快,臨床在對患者實施治療的同時也應重視對患者的護理,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

傳統護理主要是以患者的病情為護理點,一切護理措施都圍繞病情展開,這樣容易導致在對患者提供護理時,忽視患者的主觀感受和實際情況,因此護理措施很難落實到位,所取得的護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臨床護理路徑是現代醫學模式之下的一種優質護理,是一種科學性的護理方法,能在護理過程中將傳統的以病情為出發點改為以患者為出發點的護理模式,在護理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護理路徑表格。這使得護理工作更加具有計劃性,使得各項護理措施落實的更為到位,能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另外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干預,能夠提供系統化的科學護理,可綜合性的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并發癥出現的概率,調節患者的睡眠質量和負面情緒,使整體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中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進程,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整體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是一種理想的護理策略,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王超, 任喆. 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21, 27(3):4.

[2]邱小婷, 劉運萍, 胡利群. 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0, 39(4):3.

[3]顧凱靈. 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 2021.

猜你喜歡
常規護理急性心肌梗死運用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目標性心理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