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有效課堂行為構建探索

2022-05-27 14:56張興軍
學周刊 2022年16期
關鍵詞:思維定式有效課堂初中數學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過于被動,再加上初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存在抵觸情緒。文章概述了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理論和特征,并對其行為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初中數學教師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促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思維定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6-007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26

一、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概述

(一)有效教學理論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干擾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結果、過程、環境等變量,而過程變量包括的內容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變量會對結果變量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決定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想要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依附于自身的有效教學行為,有效教學本身屬于課堂教學理念,只有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狀態,才能進一步實現數學課堂有效教學。而有效教學具體到課堂教學當中,主要是指有效教學準備、活動以后評價[1]。

(二)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有效數學行為

和小學生相比較而言,初中生已經由形象思維逐漸地轉變為抽象邏輯思維,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和穩定,可以說其正處于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而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采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要不同于小學教學。初中數學較為抽象、邏輯思維嚴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將重心放在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上,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思維,使其能夠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有效數學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對教材內容進行掌握,還要通過習題訓練學會舉一反三,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提升。有效教學行為也指教師在數學學習時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通過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分層,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獲得進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初中數學課堂教師教學有效行為的特征

和小學階段的學生相比,初中生在社會接觸面、情緒、情感體驗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變化,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情況進行課堂教學,通過分析初中數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可得出初中數學課堂教師教學有效行為的幾大特征。

1.生活化特征。數學知識本身就源自實際生活,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適合其認知的教學內容,而在此過程當中,需要教師具備鑒別問題以及將問題生活化的能力。

2.學生自我體驗特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激發出來,并在關鍵點上給學生引導和支持,使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當中更好地進行判斷和體驗,而學生自我體驗的過程也是其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

3.教學過程可視化。想要確保教師行為的有效性,就要確保數學真實的直觀性和可視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初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尤其是幾何方面的知識,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輔助方法,直觀地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思維能夠視覺化,這樣不但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還可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當中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2]。

4.個體適應性特征。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一定要能夠面對全體學生,但是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方面存在差別性,所以教師的教學行為應當對其存在的這種差異性進行關注,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實現個性化優化拓展。初中階段學生還有著較大的發展可能,因此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應當具有個體適應性。

5.反思性特征。初中教師想要確保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反思教學活動,以便于及時發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這樣可使數學教師的教學行為效率得到增強。想要將反思性特征更好地體現在教學活動當中,就必須要在備課時對各項教學行為進行認真思考,在對優秀教學行為借鑒時也要考慮到班級的實際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總結自身的教學過程,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確保自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提升。

二、影響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的因素

(一)教師思維定式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對同一類型事物進行處理時會習慣用同一類方法,這稱之為思維定式。思維定式的存在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思維定式可使類似接近問題得到快速解決,但另一方面,從某種角度來講,思維定式也會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一定的阻礙。不同學生學習方法、性格特征等都有所不同,如果教師還是應用之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則很難實現突破,而一些學生并不能接受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無法得到提升[3]。

(二)教師負擔過重,自身時間精力有限

很多初中教師一人擔任兩班甚至是多班教學任務,還有部分教師兼任班主任職位,平時瑣碎的事情較多,因此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思考如何對教學行為有效性進行提升,一些教師雖然能夠意識到新型教學方式的有效性,但因課堂時間有限無法將其有效實施下去。

(三)教學評價制度

現階段學校要求教師既要按照新課標要求進行教學,又要確保學校的升學率,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的行為轉變。一些教師即便想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但因為學習任務、課時等原因無法真正實行下去。而學生已經習慣了灌輸式教學方式,在教師給予其時間自主探討交流時,也會出現不知所措、茫然的情況,教師雖然想要通過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但又害怕對學生的成績造成影響,因此就會采用較為保守的傳統教學方式。

三、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教師教學行為分析

(一)講述行為不足

一些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述教學行為上表現不足,比如自身課堂教學經驗不足,實踐教學無法和理論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數學目標預設動機較強。一般新手教師會出現講述行為的不足,因此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導致數學教學資源浪費。

(二)討論行為不足

部分教師的討論行為準備不足,導致數學課堂討論無法將自身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此外,一些教師并沒有有效控制課堂討論,導致討論流于形式化,無法松弛有度地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問題討論中,學生并沒有自主討論的自由。

(三)提問行為不足

在初中數學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行為推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展。雖然提問能夠使學生自主投入思考和探索當中,但目前很多教師的提問行為較為隨意,未能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導致提問不夠科學和合理,因此學生不愿意投入到問題的思考中[4]。

(四)互動行為不足

一些教師并未深入對學生進行了解,因此無法有效地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互動需求及學習需求進行了解,對教學互動的理解也較為片面,因此很難在課堂中將教學互動行為的價值發揮出來。

四、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提升策略

(一)改進講述行為的策略

在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當中,講述行為是重要的一部分,其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如果教師在選擇講述行為時不夠科學合理,就會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難以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對自身不恰當的講述行為進行改進。首先,在教學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最近發展期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分析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自主地投入到數學知識學習當中。在課堂教學中要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上。其次,教師要確保數學課堂內容結構嚴謹,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使學生能夠有效學習,明確數學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促使其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增強[5]。最后,在講述過程當中,要注重語言表達技巧,不同言語表達方式會獲得不同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思考語言表達方式,通過清晰簡明、生動形象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二)提問行為改進策略

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挖掘出更多新的知識,因此教師一定要對數學提問行為進行改進,確保數學提問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對理論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原因,要么是問題過于簡單或過難,要么是問題設計較為無趣。為了激發出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首先,教師一定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并深入分析數學教學內容,之后再進行課堂問題的設置,使數學問題能夠具有趣味性和藝術性。其次,在開展數學教學之前要做好教學設計工作。教學設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合理進行問題的設計,數學問題的設計是完整的系統,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在課前設計當中有計劃地進行提問,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引起學生發問,將自身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最后,數學知識源自生活,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引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通過自身所學的知識自主探究、分析和解決生活數學問題。比如在“平行線及其判定”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提出如下問題:請根據書本上平行線的定義尋找生活中的平行線,并說出平行線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通過這一有效問題的引導,使學生能夠自主投入問題分析當中,并根據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數學提問行為的效果得到提升。

(三)互動行為改進策略

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環境。數學課堂是師生互動的重要場所,課堂空間、溫度、光線等都會對師生互動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班級學生人數過多是現階段制約教師和師生互動的關鍵因素,雖然班級人數是教師無法改變的,但是教師可直接調控課堂空間格局,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互動交流時教師也要做好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對其心理需求和學習需求盡量滿足,確保教室環境的合理性。其次,創建適合師生互動的心理情境。教師在調控課堂教學氣氛時要對情境因素引起足夠的重視,提升師生互動行為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采取合作教學的方式,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分組時堅持組內互補、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比如在進行“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黑板上列出相同方程式,讓每一組選一名學生上臺解答,哪一組率先得出正確答案,哪一組獲勝。通過這種方法,不但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在最短時間內快速完成數學問題的解答,還可以增強其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最后,要將師生互動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學生自身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高,因此在課堂中畏懼與教師的互動行為,還有部分教師對活動理解和認識并不正確,導致互動本身的價值無法在課堂中發揮出來。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自身對于互動的認識,明白互動的本質在于吸引學生投入課堂學習。教師要明白課堂中的教學重點不應是知識的講解,而是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所以要從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將學生在課堂的自主性充分發揮出來,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獲得進步。

(四)討論行為改進策略

首先,在課堂討論之前,教師就要做好討論目的、內容和計劃的制定,討論話題要具有價值,引導學生投入討論當中。其次,課堂討論的時機非常重要,教師需要選擇學生自身無法獨立完成,需要同學或教師幫助的時機,再拋出討論問題,使學生能夠對課堂討論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此外,要給予學生討論自由,學會放手,初中生本身具有很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教師一定要相信其在討論中有所收獲,并敢于通過新型教學方式進行數學教學。最后,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使一些自卑膽小的學生也能夠勇敢地參與到討論中,并逐漸建立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討論行為的有效性。

五、結語

總之,初中教師應該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及初中數學教學特征,從互動行為、提問行為、講述行為以及討論行為幾個方面,逐漸提升自身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激發學生進行數學課堂學習的興趣,促使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春艷.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及提升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0):91.

[2] 楊慧.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行為初探[J].科學咨詢,2019(13):144.

[3] 濮芳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改進的有效措施[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6(7):37.

[4] 陳卓華.核心素養下如何有效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探究[J].數碼設計(上),2020(12):157.

[5] 阿拉坦圖力古爾.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6(28):245.

[責任編輯 竇伊沙]

作者簡介:張興軍(1971.12— ),男,漢族,甘肅張掖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

猜你喜歡
思維定式有效課堂初中數學
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高校英語教學中有效課堂評價策略的建構
洗去浮華,回歸本真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高三學生解生物選擇題時易出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溯源創新文,純樸立新章
有效抑制數學思維定式的負遷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