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護理意識對醫院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

2022-05-27 05:56宋苗苗劉瑩周程程
中國保健營養 2022年7期
關鍵詞:全科護理人員滿意度

宋苗苗 劉瑩 周程程

青島市即墨區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266200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高,人們高度重視醫院護理服務質量的改善,對醫院護理工作提出很高要求[3]。在醫院護理工作中,全科護理意識的應用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治療效果有效提升,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2018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隨機分配,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有45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20例女性患者,有24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齡在23~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42±4.78)歲。在試驗組中,有22例女性患者,有23例男性患者,患者年齡在24~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36±4.21)歲。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沒有較大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囑咐患者按要求服用藥物,給患者及家屬發放健康宣傳手冊等。同時加強日常飲食的干預,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多食用高維生素、高營養的食物,提高患者的機體水平,增強患者的抵抗能力。

試驗組:給予試驗組患者全科護理意識服務,具體內容包括以下五方面:①安排護理人員進行全科護理培訓,讓護理人員學會血氣分析儀、心電圖機等儀器的使用方法,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并讓護理人員練習患者突發癲癇等的應急處理措施[1]。護理人員還應具備豐富的護理工作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全面分析患者病情的不利因素,提前制定相應防范處理方案,有效解決患者的突發情況,避免出現護患糾紛問題。護理長應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在夜間照顧患者,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②加強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指導,發放健康宣傳手冊,為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相關疾病預防知識。護理人員耐心地為患者解答疑惑,展示相關視頻等資料,幫助患者更直觀地了解治療過程等,促進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在患者康復階段,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并讓患者保持早睡早起,使患者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③優化住院環境。護理人員應保持患者的病房干凈整潔,適當開窗與調節溫度,確保病房內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康復環境[2]。護理人員應在地面上放置防滑墊等,實施防滑處理,還應在走廊與廁所等場所設置扶手等,為患者的行動提供便利。④護理人員還應強化心理護理干預,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對患者的情緒變化進行分析評估。若患者出現過度緊張、焦慮等情緒時,護理人員應安慰患者,可介紹治療成功案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息。⑤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合理搭配膳食,使患者每天攝入足夠的營養,使患者身體更快恢復。護理人員應讓患者按要求服用藥物,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指標變化。若患者突然發生呼吸急促、抽搐等緊急情況,護理人員應立即采取有效急救措施,觀察患者的反應情況,并立刻通知醫生進行有效處理。護理人員還應加強飲食護理干預,病情較強的患者在術后第第一天可食流質食物,病情嚴重的患者可采用輸液來補充營養,當患者排氣后可食用高蛋白、清淡食物,并攝取一些水果與蔬菜,確?;颊郀I養的均衡,另外,護理人員要注意恰當使用肢體語言,以示友好,并在交流時適當靠近患者,通過“點頭”、“握手”、“微笑”等形式,來拉近與患者的距離,讓患者得到心靈的安慰。同時,對患者進行延伸護理,加強護理干預的力度,如若患者出院后發生異常狀況,護理人員應及時引導患者入院診斷,以免加劇病情的發展。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簡表,生存質量共有4個領域,分別為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環境領域,四領域每一個領域標準為0~45分,得分高表示生活質量良好。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颊叩淖o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45×45%。③比較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在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前后進行HAMA與HAMD評分測試,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越輕。④比較兩組患者VAS評分,用VAS評分檢查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疼痛感,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疼痛感越低。⑤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比較,用SAS、SDS評分對患者接受護理服務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檢測,評分越低證明患者的心理狀況越好。⑥比較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測量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服務前后的舒張壓和收縮壓,依據血壓變化情況判斷護理效果。⑦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指標情況,在患者接受護理服務前后,對患者的軀體感覺、健康感覺、睡眠狀態、生活滿足感以及社會參與能力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評分較高的患者恢復情況較好。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所有數據信息,其中用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并用x2對數據進行檢驗。計量資料則用(±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對數據進行檢驗。經計算數據信息,若P<0.05,則表明兩組數據對比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兩組患者接受護理服務后,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測,總分為45分,其中包括詢問患者的行動能力、疼痛情況、情緒感受、食欲等。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66.54±1.46)分,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8.36±1.84)分。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給予全科護理意識后,在試驗組45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對護理服務表示非常滿意,有19例患者表示滿意,有3例患者表示不滿意。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在對照組45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對護理服務表示非常滿意,有18例患者表示滿意,有13例患者表示不滿意。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1.11%。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2.3 比較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 臨床護理干預前,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各項數據差異不顯著;經臨床干預后,試驗組患者HAMA評分及HAMD評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比較

2.4 比較兩組患者VAS評分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試驗組護理前評分為(5.21±1.15)分;護理后(3.07±1.07);對照組護理前評分為(5.24±1.22)分;護理后(4.43±1.01)分,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經護理后,試驗組患者SAS、SD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比較

2.6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 對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進行比較,試驗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較對照組患者更加顯著,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mm Hg)

2.7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指標情況對比 護理后,試驗組的軀體感覺、健康感覺、睡眠狀態、生活滿足感以及社會參與能力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均優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所示。詳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指標情況對比(分,±s)

表5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指標情況對比(分,±s)

組別 時間 軀體感覺 健康感覺 睡眠狀態 生活滿足感 社會參與能力試驗組(n=45) 護理前 56.16±13.34 66.58±14.89 52.49±17.19 49.58±19.34 42.84±12.94護 理 后 71.86±19.51 82.23±13.43 83.32±22.43 73.88±32.38 72.79±22.14對照組(n=45) 護理前 55.96±13.28 66.49±15.27 51.83±17.56 49.97±18.35 43.15±13.22護 理 后 59.36±17.35 74.43±13.47 59.12±19.76 53.75±26.43 57.95±18.49

3 討 論

在醫院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采取全科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情況,并做好記錄工作,應加強宣傳相關健康教育知識,使患者對病情及治療過程等有基本地了解。護理人員應優化患者的住院環境,保持病房內整潔,并在廁所等進行防滑處理。護理人員還應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幫助患者擺脫焦慮等情緒的影響,使患者盡快康復。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加強學習護理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強化自身全科服務意識,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水平。

研究顯示,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經護理后,試驗組患者SAS、SDS評分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1.11%,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接受護理服務后,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在全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做到以患者為服務中心,擺脫傳統護理模式的影響,重視患者的護理體驗,依據每位患者的患病情況以及生活需求等,適當調整具體的護理方式,讓患者享受更加舒適的護理服務。對此,護理人員應對各項護理技術有較好的掌握,同時能做到熟練操作輔助醫療設備,保持良好服務心態和工作熱情,高效處理護理服務過程中的問題。

綜上,在醫院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秉持全科護理意識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能大幅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應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猜你喜歡
全科護理人員滿意度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全科醫生培養還需添柴加油
突顯獨特之美 發揮全科價值
全科專業招生“遇冷”
滿足全科化和規范化的新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