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檢驗結果研究

2022-05-27 05:56徐振華
中國保健營養 2022年7期
關鍵詞:中毒檢出率食品

徐振華

青島即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 青島 2662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因此對于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瑜與人們健康有著直接聯系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那么就可能會導致人民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進而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影響,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重視。要加強對與食品相關問題的監督。食物中毒主要是因為食品被污染所引起的,并且食品污染大都是因為被細菌感染。其中主要的細菌感染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對于細菌感染而言,該類疾病發病率較高,會導致患者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面對這一現象,相關工作人員要重視對相關工作的檢驗和分析,并對相關患者進行研究,從而使得患者能夠更好的進行治療[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一段時間內接受細菌性食物中毒治療的患者,然后對這些患者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在這些患者中,有45例是因為食用還有病菌的食物而出現的食物中毒現象。在對這45例患者進行檢驗時,14例對造成中毒事件的廚師手拭子進行檢驗,9例在造成中毒的食品操作間做采樣檢驗。所使用的檢驗儀器包括顯微鏡、電子天平、恒溫培養箱等。在具體的工作中,為了能夠保證結果的準確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一些肉湯培養基、緩沖蛋白陳水和瓊脂培養基等進行檢驗,但在檢驗的過程中,相關工作要嚴格按照標準來進行檢驗。納入標準,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會審核批準,且與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所選研究對象均無精神障礙患者,無嚴重過敏體質患者,無心肝腎等功能損害者,無合并代謝性或系統性疾病者。

1.2 檢測方式 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來進行檢驗。除此之外,在具體的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做好相關的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檢測工作的開展[2]。

1.3 統計學方法 在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時,所使用的統計軟件是SPSS 22.0,計量資料則是使用平均值±標準差,在對其進行檢驗時,使用t來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則是使用率來進行表示的,在對其進行檢驗時,則是使用X來進行檢驗的。

2 結 果

根據所研究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在全體食物中毒患者中,有12例是因為病性沙門菌所導致的,有21例是因為志賀菌所導致的,有16例則是因為副溶弧菌導致的,有19例是因為氣單胞菌所導致的[3]。根據細菌的類型,檢出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志賀菌、氣單胞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沙門菌。如果是按照樣品來進行分類,那么從高到低依次為食品、嘔吐物、手試子、廚具,具體 如表1所示。

表1 樣品病原菌檢出情況[n,%]

3 討 論

大部分食物中毒是由細菌引起的,如果是病情較輕的患者,那么這類患者主要是以胃腸道癥狀為主。如果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那么就可能會出現中毒現象,甚至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3.1 影響食物中毒微生物檢驗因素 就目前來看影響食物中毒微生物檢測的因素諸多一方面來看是由于采集樣品缺乏及時性,這是由于一些消費者缺乏對食品衛生法的了解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無法及時向衛生監管部門報告,而是自己與經營者進行交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向衛生部門所舉報,在這種情況下急于導致嚴重后果的產生延誤了有效的報告時間從而對食物的采集造成了影響。

其次采集樣品缺乏代表性,值得注意的是食物中毒,屬于公共衛生事件,存在一定的潛伏期,因此時間周期相對較長,在這種情況下,可疑食物早已被清理,不僅對中毒結果的分析造成影響,也會對食品加工的工具以及容器的采樣帶來不利。

另外樣品的采集缺乏典型性,一旦病人發生中毒后便會自行服藥,嚴重時才就醫,但一些醫務人員缺乏對食物中毒制度的了解導致患者的排泄物以及嘔吐物的流血被忽視從而抑制了病菌的繁殖,影響到檢出率。值得注意的是,通常中毒患者發病期的血壓雞被采集,但由于患者提前出院或是配合度不高,則會對采集效果造成影響,從而降低了檢驗結果的真實性與全面性。

在微生物的檢測當中采集樣品應確保真實有效,實事求是如若食品加工環境被破壞,則應將檢測重點放在中毒患者樣品的檢測上,以此提高檢測的準確率。由此可見,相關工作人員要及時對微生物進行檢查,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最污染源的了解,進而促進方案的制定,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對于食物中毒進行病因學調查的過程中,由于食物在運輸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污染,因此導致檢驗過程較為復雜,面對這一現象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其的監督,并且也要對食物加工、保存、運輸等各個環節進行取樣分析。

3.2 有效的對策 為提升微生物檢測率的準確性,應采取行之有效的實施對策,一方面加強行政管理措施,確保樣品采集的質量水平同時提高致病菌的檢出率、培養檢驗技術專業人員,筆者將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3.2.1 加強行政管理措施 為了進一步地提高食物中毒采樣檢驗結果的有效性,首先相關部門應加強行政管理措施,將衛生法大力普及,同時對食品經營者從業人員生產者加強衛生法治教育,確保食品衛生得到全面監管,另外在高溫季節對于鹵制品涼拌菜應加強管理,對24小時流量制度進行建立,從而確保臨床檢驗工作的有序進行針對不具備鹵菜加工的相關企業應依法取締,為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保障,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應對食品衛生法,加大宣傳力度,對食品衛生知識全民普及,使人民懂得去保護自己,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后,應及時地向衛生監管部門及時舉報,在這種情況下,衛生監管部門應加強與醫療單位的聯系,對食品中毒報告制度全面貫徹以及落實,一旦發生相關情況,應向衛生監督部門及時上報。

3.2.2 確保樣品采集的質量水平 在衛生檢驗過程當中,檢驗人員應遵循檢驗的流程來開展食品檢驗工作同時與現場監督人員深入現場對食品中毒的原因展開全面的分析,同時對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廚具,餐具等進行全面收集,確保樣品的質量和數量。針對未能采集到的剩余食品,可作為間接依據。

3.2.3 提高致病菌的檢出率 與此同時,食品中毒通常是由多種病原菌導致臨床癥狀具有相似性,因此相關部門應擴大對致病菌的檢測范圍,在分離培養時應對培養基多加準備,通過多種方法對致病菌的原則科學檢測,從而獲得準確的臨床檢驗結果。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對患者使用的餐具和烹飪食物進行檢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幫助相關醫護人員快速確定污染源,進而促進患者的治療。根據相關結果可以得出,檢出率最高的是志賀菌檢出率最低的是致病性沙門菌,按照檢查的樣品所含有病菌數量來區分,則是食物含有致病菌最多,廚具含有致病菌最少。利用對相關物質的檢查,然后進行取樣可以幫助相關醫護人員對感染源進行充分了解,進而促進患者的治療。

經臨床檢驗后,應及時將送院搶救的中毒患者迅速推至急診搶救室并聯系醫生,開啟綠色通道,遵照“三先三后,急事急辦”的原則,優化就診的流程。此外,開展優化搶救,對護士分工明確,由機動護士組準備好搶救用品,例如洗胃液,使用洗胃機對患者進行吸氧、吸痰,同時搶救護士組將患者的污染衣物去除并安置好體位,對其進行下胃管洗胃并密切觀察洗胃的情況,確?;颊叩暮粑鼤惩?,由治療護士組采集血樣、觀察心電圖等并建立靜脈輸液,遵照醫囑予以特異性解毒劑。同時根據患者實際病情指導患者健康飲食,以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宜,切忌辛辣刺激性、高脂肪等食物,告知患者急性有機磷中毒的相關知識、臨床癥狀、急救措施以及護理注意事項等,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由此可見,在對細菌性食物中毒進行檢驗時,使用微生物檢驗的方法能夠有效幫助相關醫護人員更好的確定病因,因此可以在臨床中推廣。在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癥,并且該病癥具有發病快的特點,為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治療,在對其進行檢測時,相關醫護人員可以使用生物檢測來對其進行檢測。

3.2.4 培養檢驗技術專業人員 在微生物檢測中,醫療檢驗機構作為重要的檢測部門,應自覺履行自身義務,同時對檢驗技術崗位合理設置。此外醫院部門還應加大人才招聘力度,構建一支高素質的檢驗隊伍,定期組織培訓活動不斷夯實其專業素質,樹立專業第一的意識,強化法律意識及責任意識,從而避免瀆職行為的發生。

研究顯示,全體食物中毒患者中12例是因為病性沙門菌所導致的,其中21例是因為志賀菌所導致的,有16例則是因為副溶弧菌導致的,有19例是因為氣單胞菌所導致的根據細菌的類型,檢出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志賀菌、氣單胞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沙門菌。

總的來說,針對食物中毒患者的治療而言,相關醫護人員需要完善生物學檢驗工作的相關標準,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對該方法的使用,而且也能夠有效促進醫療水平的提高,并且這樣也能夠有效促進該方法在臨床檢驗中的使用。

猜你喜歡
中毒檢出率食品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QCT與DXA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長程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中毒
食品造假必嚴懲
使用鉛筆會中毒嗎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