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國鳳文化與王熙鳳形象的建構

2022-05-30 10:48楊真真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楚文化紅樓夢

摘要:《紅樓夢》最重要的文化淵源,是我國南方的楚文化。無論是作者的創作心態,還是作品的整體構思、主要人物的構建都滲透著楚文化的因素。小說中,王熙鳳這一人物形象與楚國的鳳文化淵源頗深,本文從楚國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王熙鳳形象的設定與楚鳳的關聯等多個方面探索楚鳳文化對王熙鳳形象的建構產生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楚文化《紅樓夢》王熙鳳鳳文化

作為傳統文化的兩翼,鳳和龍一樣,既是原始先民圖騰崇拜的產物,又被奉為中華文化的象征,龍鳳文化貫穿了浩瀚的中華歷史。超凡脫俗、吉祥高潔的鳳凰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款款而來,在華夏民族的精神世界里,在能工巧匠的心里,在不朽的詩詞歌賦里,都留下了它的足跡。鳳的形象和象征意義,來自楚文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先民就結下了濃厚的崇鳳情結。楚人的先祖祝融便是鳳的化身,楚國的先民以鳳為圖騰。

一、楚國鳳文化的特點

在楚人心目中,鳳既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又是身懷異能的神鳥。它擁有頑強果敢、無私無畏的高貴品質,是天帝與人間溝通的使者,它的出現往往與祥瑞之兆有關。因此,人們常常以鳳自況、以鳳喻人。楚莊王把自己喻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鳳,行韜光養晦之計,最終問鼎中原,并以楚鳳之德禮儀天下。莊子《逍遙游》中振翅高飛的大鵬即大鳳。屈原對鳳十分鐘愛,他在《涉江》中寫道:“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痹娭袑⒆约罕茸鼬P凰,而把楚王左右的那些奸佞小人比作燕雀烏鵲。他還曾在《九章》中發出“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的憤激之辭?!墩撜Z·微子》中記載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楚狂接輿歌》以鳳喻孔子,塑造了一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與命運抗爭的積極入世的強者形象。

與典籍文獻相印證的,是楚國的出土文物中數不勝數的鳳的形象。它們或在絲織品上引吭高歌,或在木雕鳳架鼓上展現出輕靈奔放的體態,或在龍鳳相斗的帛畫上與龍爭鳴,大放異彩……這些工藝品上美輪美奐的鳳與歷史典籍中的鳳交相輝映,使其成為中國鳳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雖然鳳的形象在歷史流轉的過程中被賦予了更豐富、更厚重的內涵,但毋庸置疑的是,隨著大量的文獻記載被人所熟知,越來越多的出土文物呈現于世,鳳的身上早已深深地打上楚文化的標識。楚國的鳳文化底蘊深厚,對后世的文學作品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楚人以浪漫空靈的藝術形式所展現的鳳的象征意義極其豐富,同時彰顯出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百鳥朝鳳,意味著鳳的尊貴和無與倫比的魅力;龍鳳呈祥,意味著鳳寓意吉祥和祝福;鳳凰涅槃,意味著鳳具備獻身與奉獻精神;鳳凰于飛,說明鳳預示美滿的婚姻和真摯的愛情……當多彩多姿的鳳的身影出現在文學作品之時,它不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神鳥,而是心靈和理想的寄托,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不同于真實可感的自然物象,鳳凰意象因其虛構性,呈現出的是一種精神形象。它高貴而神秘,且與女性、愛情有著不解之緣,作為有情的對象,能夠喚起讀者對生活的體驗,并成為聯系作者、讀者與文學文本的橋梁。

鳳鳴楚天,喈喈而唱,楚人對鳳的景仰與崇拜深深地感召著世人,人們對鳳的膜拜之情并沒有因為楚國的滅亡而消融。文人墨客青睞于鳳凰意象,以致在漫長的文學史發展進程中,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鳳凰熱”。舉例而言,春秋戰國時期既是鳳凰意象的奠基時期,也是鳳凰意象發展的第一個高潮,鳳凰之美在楚國的文藝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唐代的“鳳凰熱”,主要表現在以鳳喻人,以鳳作裝飾,以鳳美稱事物,以鳳喻示婚姻情愛。唐詩中,鳳凰既可統稱賢臣,亦可指代具體的官員;既可自喻,亦可喻人。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思想領域實行專制高壓政策,文人將精力轉移,埋首于整理文獻古籍,不敢過多地過問現實,因而考據之風盛行。在矛盾掙扎的境遇中,仍有不少文人不忘關注現實的使命,用委婉曲折的方式針砭時弊。作為寄托主觀情思的意象,由于其含蓄性和象征性,理所應當地成為文人宣泄情感、反映現實的最佳選擇。同時,鳳凰的雌化現象在清代已經發展到極致,已無區別雄鳳雌凰的必要。這一時期,鳳凰意象的使用非常頻繁,它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以鳳為名的作品不勝枚舉,傳奇劇有《鳳鳴記》《鸞篦記》《朝陽鳳》等,才子佳人小說有《鳳凰池》《雙鳳奇緣》等。

二、“楚鳳”與熙鳳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以鳳為名的藝術形象,最深入人心者莫過于王熙鳳。熙,有光明、歡喜、興旺之意;鳳,原指神鳥中的雄鳥。從字面意思來看,熙鳳,就是光明、和樂、吉祥的鳳。當然,作者以鳳為這位小說中的重要人物命名,是大有深意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鳳凰形象映襯王熙鳳美麗的外表。自鳳凰誕生伊始,就與美有著不解之緣。作為組合型神物,它的外形集合了眾鳥之長,玄鳥、鴻鵠、孔雀等鳥類都是鳳凰形象的取材對象。鳳凰集外形美、習性美、心靈美于一身:它體態勻稱,比例協調;色澤鮮亮,“五色成文章”;音色動聽,“其聲若簫”。此外,它品性高潔,“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它向陽喜暖、勇敢進取、和諧安寧。而《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人如其名,有著與鳳凰相似的美艷外表。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她的外形特征,她衣著華麗,身量苗條,體格風騷,頭上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這是作者有意用鳳凰樣式的發飾、丹鳳眼來強化王熙鳳身上的鳳凰印記。她華而不俗、婀娜多姿,恍如神仙妃子。在美女如云的賈府,她的相貌屬于佼佼者,雖年齡稍長,風度與風采絲毫不遜色于青春少女。鳳凰之美與熙鳳之美相得益彰,令她在小說中更加光彩奪目。

作者以鳳凰的外形比擬王熙鳳的美貌,更深刻的意義在于告誡讀者:人不可貌相,縱然擁有漂亮的外表也無法掩蓋內心的丑惡。鳳凰之所以被譽為美的化身,是因為它擁有無可匹敵的美德。在中國民間傳說中,留下了彰顯鳳凰高貴品德的故事,它的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求明、獻身、敬德、尚和的精神品格。然而王熙鳳卻空有美好的外表,缺乏美好的心靈。她弄權鐵檻寺,毒設相思局,害死尤二姐,可謂無利不往,無惡不作。她利用自己模樣極標致,心機又極深細,巧舌如簧的優勢,將許多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易如反掌地為自己謀私利。她的種種表現將人性之惡展露無遺,心靈的丑陋與外表的美麗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二,以鳳凰尊貴的地位影射王熙鳳在賈府中的重要地位,以鳳為名,取的是人中龍鳳之意。鳳凰是百鳥之王,又因其自帶神跡,自然地位尊崇,備受世人景仰。與鳳凰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相似,王熙鳳雖為女子,在賈府中卻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她是賈璉之妻、王夫人的侄女,家世顯赫,家庭地位相對穩固;她善于察言觀色,言辭詼諧幽默,是賈母的開心果;她殺伐決斷,有治家之才,既能協理寧國府,又能把榮國府內務打理得井井有條,能為王夫人分憂。

她雖心狠手辣,劣跡斑斑,卻也做了不少令人賞心悅目的事情,比如善待劉姥姥,并引導、配合其在大觀園上演了一出出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再比如她會滿足寶玉與眾姐妹的需要,及時湊趣,偶爾也會慷慨解囊。正因為如此,王熙鳳在小說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不管人們喜歡她還是厭惡她,都難以割舍對她的復雜情感??梢哉f,《紅樓夢》如果沒有王熙鳳這個人物,便會失色不少。

第三,以鳳為名,強化王熙鳳“巾幗不讓須眉”的本質。因鳳有祥瑞、尊貴之意,且鳳原指鳳凰中的雄性,中國古代名人中,以鳳為名、以鳳為號的男性比比皆是。如西漢漢元帝時期的權臣——皇后的哥哥便名為王鳳,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龐統號為鳳雛。而曹雪芹卻偏偏給一位女性取名為鳳,讓大字不識一個的女子,在走出閨閣、走向廣闊的人生的時候,擁有了一個大氣磅礴的學名。有趣的是,這位出身顯赫的小姐竟是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從王熙鳳日后的具體行為來判斷,這種教育更多的應該是經濟、財務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學識、修養方面的教育。為了凸顯王熙鳳的與眾不同,作者通過女先兒之口,杜撰了與之同名同姓卻不同性別的一位公子哥兒“鳳求鸞”的故事。兩相對比,王熙鳳小姐能在偌大的賈府占據一席之地,而王熙鳳先生卻還在演繹著才子佳人的俗套故事,兩人的見識能力便一見高下。

第四,以鳳凰意象隱喻王熙鳳的命運?!都t樓夢》延續了一種極為高明的寫作方法,即“草蛇灰線,伏脈于千里之外”。這種埋伏筆的創作手法使小說環環相扣,前后呼應。曹雪芹早早為王熙鳳的命運做了安排。在王熙鳳的判詞里,畫了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鳳。判詞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狈缠B,合起來便是鳳字,點其名。圖畫中的冰山,暗喻賈府的勢力已大不如前,就像一座冰山一樣,看似龐大卻岌岌可危,遇到陽光便會消融。對于王熙鳳這只巾幗不讓須眉的鳳凰而言,她的人生處于矛盾掙扎中,一方面鳳凰喜暖向陽,期盼太陽,向往光明;另一方面,她又因畏懼賈府失勢帶來的巨大風險,懼怕“太陽”的來臨。再加上判詞中的“末世”“哭”“哀”等字眼,無不指向王熙鳳的結局,注定是悲劇。

三、楚國鳳文化與王熙鳳形象的建構

不論是人物的命名,還是形象的描摹、性格的刻畫,王熙鳳這一人物身上留下了中國鳳文化——特別是楚國鳳文化的深刻烙印。王熙鳳形象的楚文化內涵十分清晰。先秦典籍中,多有楚人將鳳比作杰出人物的記載,同時開啟了以鳳喻人的先河。鳳所比擬的對象多為男性,特別是現實生活中出類拔萃的社會名流或是文采風流的文人墨客。曹雪芹繼承了楚文化以鳳喻人的傳統,卻偏偏把殺伐決斷的英明果敢賦予王熙鳳,使之與那些“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的祿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體現出曹雪芹不一般的性別觀。他立志要做“閨閣良友”,背離了世俗的女性觀,將女性視為喜愛和傾慕的對象、平等而獨立的個體。他突破了視女性為附屬物的思維定式,塑造了一群可愛可親、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其中就包括才干超群的王熙鳳。在以鳳喻人的傳統中,所比附的女性大多著眼于外貌美、身份高貴,相對而言形象較為單一,性格也不太突出,而王熙鳳卻集美貌、高貴、才華于一身,曹雪芹通過鳳凰意象,對女性之美進行了深入的挖掘,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女性在大眾心目中的社會地位,有效改善了女性的社會形象。

王熙鳳這一形象的形貌也取自楚國鳳文化。如前所述,王熙鳳來自南方,她的眉眼形態與楚鳳的形象極其相似,既婉約嫵媚,又高貴大氣。從小說的布局來看,王熙鳳雖然不是小說的女主人公,但卻是作者濃墨重彩塑造的人物。這樣一個出身高貴、性格潑辣的女性,本應在作者的鼓勵和讀者的期待之下,走出閨閣,走向外面的世界,擁有更加廣闊的人生,她可以憑借美貌和才華,攀登到那個時代的女性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然而,在社會的規范、封閉的家庭、貌合神離的婚姻生活的擠壓下,她似乎認為只有擁有足夠的權勢,積累相當的財富才能保證在家庭中屹立不倒的地位,于是誤將物欲作為生命的原動力,終于步入邪惡,在欲望的深淵中焚毀自己。

王熙鳳的風光與沒落,實際上囊括了封建末世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在她身上寄托著作者的“補天”之志。曹雪芹滿腹才華,滿腔抱負,但身處腐朽的王朝,才華無法施展,報國之志無法實現,以至于他“長恨半生潦倒,一事無成”,還要接受命運之輪一次次無情的碾壓?!都t樓夢》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以及理想幻滅的悲涼,理想失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像賈府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兒孫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這個“子孫雖多,竟無一可以繼業者”的沒落貴族之家,出現的“補天”式的人物竟然是王熙鳳、探春這樣的女性。她們經歷的愛恨情仇、矛盾與溫情、痛苦與掙扎、迷惘與悲愴,不正是以曹雪芹為代表的封建末世知識分子痛徹心扉的感悟嗎?他們所處的時代,皆不是有能者居之的時代,“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只能無可奈何地發出“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的哀嘆。

在“風月寶鑒”的故事中,王熙鳳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熙鳳,原是太平盛世的祥瑞之物,所在之處本應吉祥和睦,在這里卻毒設相思局,把賈瑞送上了黃泉路。風月寶鑒的兩面,反面是面目可怖但卻能救命的骷髏,正面是美艷動人但卻能殺人于無形的王熙鳳,正與反,其實是人生的兩面,一面代表著情欲的快樂,一面代表著死亡的空虛,導致人們常常以假為真,“假作真時真亦假”。出現在風月寶鑒正面的鳳姐,隱喻鸞鳳呈祥、太平盛世,但這種盛世是假象,是統治階級粉飾太平的結果?!傍P凰”的可望而不可即,讓賈瑞吃盡了苦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內部道德人倫的敗壞,毫不留情地揭開了封建統治者虛偽的面紗。

綜上所述,在王熙鳳形象的建構上,曹雪芹充分汲取了楚國鳳文化的養料。他巧妙地將王熙鳳的形象與楚鳳形象緊密聯系,其判詞、命運隱含著《莊子》中的《楚狂接輿歌》。同時,王熙鳳身上的神異色彩,比如出現在風月寶鑒中的幻象,再比如受到馬道婆巫蠱之術陷害的相關情節,投射著楚國巫蠱文化的影子。曹雪芹的高明之處在于,他不僅僅在楚國鳳文化的浸潤和影響之下創作出王熙鳳這一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還借由這個人物,傳遞出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對個人命運的慨嘆,以及“眼前無路想回頭”的那種無奈、絕望又不甘心就此淪陷的復雜心態。

參考文獻:

[1] 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2] 趙隹聰.《紅樓夢》的文化家園——楚[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10).

[3] 龐進.中國鳳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4] 劉建明 ,任婷.楚文化的內涵及其在鳳形象中的建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5] 吳艷榮.楚鳳[J].漢江考古,2001(1).

基金項目:本文為漢江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紅樓夢》與楚文化”(項目編號:XJ2019B019)階段性成果

作者:楊真真,碩士,漢江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馬來西亞理科大學人文學院比較文學專業2022級在讀博士生,研究方向:《紅樓夢》與中國古代小說。

編輯:杜碧媛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楚文化紅樓夢
湘楚文化之楊家將與太極起源
荊楚文化 漆器之美——項目式美術課程設計的探究學習
荊楚文化的特質及其現代價值研究
《紅樓夢》處處都是慈悲
秦楚文化交融的結晶:商洛花鼓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
從《紅樓夢》看養生
話中話:《紅樓夢》直接引語中的元話語分析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別樣解讀《紅樓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