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復興散文的北大荒情結

2022-05-30 17:05繆玲芳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肖復興

摘要:肖復興散文集《北大荒斷簡》形成了樸實自然的美學風格,對故土的無限眷戀,對故人的心懷感恩,對青春的永遠銘記,共同構成了肖復興散文的北大荒情結。

關鍵詞:肖復興《北大荒斷簡》故土故人青春

作家肖復興從20世紀80年代以后一直致力于散文創作,多年來筆耕不輟。他成長于北京一個叫粵東會館的老院,北大荒生活的六年,在肖復興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在肖復興的散文創作中,帶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烙印,北大荒和北京這兩個地方是其永恒的書寫對象。從《我們的老院》到《北大荒斷簡》,再到新出版的《天壇六十記》等,都是肖復興對故土的深情記錄,也代表著他散文創作的地域文化特色。青春的故鄉,有時勝過童年的故鄉。北大荒是肖復興青春的故鄉,對于他而言,更是一個有著特殊緣分、令其魂牽夢繞的地方。肖復興在其小說集《北大荒奇遇》中說:

北大荒,是我人生的門檻;是我文學的搖籃。a

所以他一直深情書寫著北大荒的過往?!侗贝蠡臄嗪啞烦霭嬗?018年,是肖復興紀念自己和同伴們一起去北大荒的一部散文集。作家將筆觸集中于北大荒的大興島,將濃濃的北大荒情結融于字里行間,描摹北大荒的風土人情,懷念感恩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銘記青春的過往,形成了樸實自然的美學風格,為其散文的地域化書寫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致故土:無限眷戀

抒發對故土的情結,是文學創作中永恒的主題,故土是作家們的精神根據地。北大荒這片故土可以說是肖復興的精神根據地和情感棲息地,對于故土的無限眷戀使得《北大荒斷簡》具有濃厚的北大荒情結,北大荒情結也成為這部散文集的情感特質。學者謝有順認為散文寫作需要有一個精神根據地,他把散文家對故土的書寫稱之為“寫作上的回家”:

寫作上的回家 , 重要的在于如何找到可靠的載體 , 把一個地方的靈魂詮釋、透顯出來。 b

誠然,肖復興找到了精神根據地,他的創作與北大荒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北大荒這片黑土地影響著他的藝術氣質與風格。在《北大荒斷簡》中,肖復興對北大荒自然環境和風俗的書寫隨處可見,寄托著他濃厚的北大荒情結。

1968年,肖復興和同學朋友們離開北京,來到了北大荒的大興島。大興島是一個被七星河和撓力河環繞的小島,在開發建設之前是一片沉寂多年的亙古荒原。在肖復興的散文世界中,大興島呈現出一幅幅原生態的自然圖景:春天荒草萋萋,夏天綠浪翻滾,秋天金黃一片,冬天白雪皚皚?!侗贝蠡牡难分?,作家描述第一次看到北大荒下雪時的感受。在他眼中飄灑的初雪溫柔可愛,輕盈瀟灑,一如這幫年輕的開拓建設者初到北大荒時的稚氣未脫和天真爛漫。但在隆冬時節,漫天呼嘯的大煙炮(積雪被大風卷起)也在時時刻刻考驗著年輕人最初的豪情萬丈,讓他們意識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有多么渺小。例如:

這個世界似乎只有北大荒的雪才會這樣地大……走在荒原上,更是一片無比軒豁的白雪茫茫,一直連接到天邊的地平線上。c

惡劣的自然環境,寒冷的氣候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些苦難,但在肖復興筆下,大興島更多時候充滿了生機和希望,對自然的喜愛和敬畏,讓作家在經歷磨難后依舊對生活充滿信心。大興島上遍布荒草:烏拉草、萱草、羊草、苜蓿草,還有長在沼澤地里又長又粗、韌性十足的無名草:

荒草萋萋,觸目皆是,鋪天蓋地,翻涌到天邊,再被風吹回來,卷到我的腳下,簇擁在我的身旁,然后又被風吹走,吹遠。往返回復,生生不息。d

大興島上觸目皆是的荒草生命力頑強,這些不起眼的荒草生生不息,給人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然而,在散文創作中,作家不是單純寫自然環境和景物,而是需要借助它們來抒發情感。在肖復興的北大荒系列散文中,他并沒有把這些荒草白雪進行盲目升華,而是回到一個實實在在的記憶世界,忠實記錄它們原有的模樣,有節制地抒發情感。他寫自然環境是為了留下青春時節與它們相依相偎的那份和諧而美好的感覺,是為了感激北大荒的荒草和白雪讓他們在懵懂無知的年齡學會思索生命的意義,更是為了表達內心深處的那份深深眷戀。

除了對自然環境的書寫,《北大荒斷簡》也深情地記錄了那一時期的社會情景和風俗習慣。肖復興在北大荒生活了六年,他的情感和意識受到了北大荒風俗文化的熏陶,使其散文帶有北大荒生活習俗的烙印。肖復興擷取了北大荒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作為其散文創作的素材,這些獨特的風土人情也構成了其散文深廣的文化背景。例如肖復興把《北大荒過年》這篇散文寫得繪聲繪色,他深情地記錄了黑龍江當地農村過年的風俗人情:在過年時,一群年輕人不僅能自己澆筑冰燈、殺年豬、包餃子,更有當地老鄉用卷心菜窖藏的蘋果給在北大荒過年的他們帶來了驚喜。卷心菜包蘋果這一情景描寫,讓讀者印象深刻,不得不感嘆北大荒人的智慧。在卷心菜長到剛包心時,把摘下來的新鮮蘋果放在卷心菜里,蘋果就能在卷心菜里安然度過北大荒漫長嚴寒的冬季。這些散文中的風俗描寫不僅增加了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且豐富了人物活動的場景,充分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致故人:心懷感恩

如果說故土是肖復興散文的情感棲息地,那么生活在那片黑土地上的人們則是他終其一生揮之不去的鮮活記憶。作家在青春時期奠定的來自民間的情感和立場,一直影響著他的散文創作。肖復興在散文中娓娓道來,講述著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北大荒開發建設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厚重的黑土地所造就的北大荒人的優良品質——堅強、豁達、勇敢和勤勞。肖復興在《北大荒斷簡》序言中寫道:“只寫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只寫曾經經歷的人與事,以及更為重要的命運?!鼻啻阂讶贿h去,可記憶卻不會煙消云散,一個個北大荒人的音容笑貌在作家的筆下依然立體生動。肖復興在進行散文創作時,描摹人物力求擺脫刻板與單一,無論是他的同學朋友,還是當地老鄉,這些普普通通的人各自有著不一樣的面孔和性格,絕不是臉譜化的存在。

《北大荒斷簡》中,肖復興著墨最多的無疑是北大荒的當地老鄉。他認為這些外來年輕人的青春是與和老鄉的關愛聯系在一起的,是老鄉給予了他們荒涼歲月里的溫情,也教會了他們來自北大荒民間底層最質樸的情感和堅定立場,所以肖復興對這些善良樸實的老鄉一直心懷感恩。

人生滄桑中,世態炎涼里,讓你難以忘懷的,往往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小事,是一些看似和你不過萍水相逢的人物,是一些甚至只是一句話卻足以打動你一生的話語。e

的確,這些老鄉讓遠離家鄉的年輕人在北大荒寂寞的日子里多了一些溫情,也讓逝去的時光有了豐富而溫暖的回聲?!饵S檗羅鐮刀把》講述的是木匠趙溫與“我”成為四十余年的生死之交。因為“我”曾經為他打抱不平,這位樸實的木匠便對我報以最大的深情:給“我”做黃檗羅木的鐮刀把,除夕夜冒著風雪走三十多里路送餃子,釘大木箱幫“我”裝木材運回北京。趙溫與“我”之間的友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互相牽掛卻不牽絆,哪怕分隔兩地多年不見,只需要知道彼此安好就行。

而這一切的底蘊,又在于東北民性中慷慨仗義、坦蕩熱忱的奉獻精神。f

除了趙溫,還有許許多多善良的北大荒老鄉給予“我”溫暖:膽大心細的鐵匠老孫不懼怕沾惹麻煩,給“我”一碗甘甜的椴樹蜜;嗜酒如命的大老張為了讓我喝上一碗鯽魚湯,忍著一上午的酒癮去七星河釣魚;老農楊德云不顧嚴寒幫我們去撓力河鑿冰捕魚;曹大肚子不怕麻煩借書給“我”……在這樣一部懷人之書中,作者記錄下了與北大荒多位鄉親、朋友之間清澈如水的情感。

除了北大荒的當地老鄉,另一個書寫對象是作家的同學和朋友?;脑目諘缂帕群蜕畹目嚯y并沒有消磨他們的意志。相反,黑土地的寬廣深厚一直在滋養著他們的靈魂,使得他們也有著地道北大荒人的善良和豁達。這些年輕人從城市來到農村,他們在與大自然搏斗的過程中 , 曾經盡情釋放過自己全部的青春激情 , 也留下了屬于他們的生活印記?!镀咝呛雍宛埩印分?,“我”的同學寶泉喜歡畫畫,他和另一個同樣喜歡畫畫的女青年相愛。為了去見心愛的姑娘,他敢于一個人在風雪交加的夜晚橫渡撓力河去雁窩島,最終收獲美滿的愛情,而寶泉為了愛情不顧危險的故事也為饒力河增添了傳奇色彩。不同于寶泉為愛奮不顧身的勇敢浪漫,另一個風云人物“野馬”更是“膽大包天”,野馬趁殺年豬時的忙亂偷走了熱乎的豬頭藏到井下,最后也沒吃上又還了回來。他偷豬頭的事件為《北大荒過年》這篇散文增添了別樣的歡樂元素,也讓自己成為傳奇人物。

無論是當地老鄉,抑或是同學和朋友,都讓作家心懷感恩:

他們構成了我青春歲月流逝不去的背景,他們匯聚成我回憶中最動人最難忘也最脆弱最讓我想落淚的淚點。g

當作家重新回望青春歲月時,這些深深印刻在記憶中的老鄉、朋友和同學,都讓他心中涌動著復雜的情感。肖復興也不僅僅是在寫幾個人的命運,咀嚼他們的悲歡離合,而是透過他們寫出了包括自己在內整整一代青年人的理想追求。

三、致青春:永遠銘記

不僅僅是抒發對故土的眷戀和對故人的感恩,肖復興也在《北大荒斷簡》中對一代人的青春進行忠誠的記錄,用文字記錄下青春歲月中難忘的回憶。雖然屬于青春的時代已經越來越遠 , 但是經過時間的淘洗,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已然沉淀在作家的生命深層。五十年之后,肖復興翻開塵封的往事,真誠袒露自己的內心,用流自心底的一份真情去忠誠記錄青春的過往,追尋青春的價值。

肖復興用飽含深情的筆觸,真實地把自己記憶中所銘記的青春故事呈現在世人面前。同時,肖復興并不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去審視他者的所作所為,而是全程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來進行忠實記錄?!尔溄斩夂投菇斩狻肥敲\開出的殘酷玩笑,《冬之母女二重奏》滲透著作家對于逝去生命的惋惜和哀悼。在作家的筆下,他們都是追尋理想而來的年輕人,但奔赴理想的路途并不是平坦的,他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挫折,肖復興在思考著一代青年人的理想追尋以及追尋理想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

無論是當地的人們,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的開發建設者,他們都為北大荒的開發建設付出了青春的熱血,有的甚至把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黑土地上,肖復興散文從親歷者的角度帶領人們找尋這些鮮活生命的意義?!妒邭q的荒火和流沙》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北大荒的荒火和流沙讓兩個年輕女孩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七歲。劉佩玲為撲滅荒火全身大面積燒傷,她失去了雙手和美麗的容顏。李玉琪在挖沙子時遭遇塌方,被無情的流沙吞噬了生命。生命中的苦難形式有很多種,但生命的逝去無疑是最沉重的。肖復興在這篇散文中有著難以言說的悲情:大興島無情的荒火與流沙帶走了這兩個年輕女孩的生命,她們是那個時代的英雄。當直面死亡時,人們會去認真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尤其是那么年輕的兩個女孩,她們的美好人生才剛剛開始。作家在回憶這兩個年輕生命逝去的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是再一次直面她們的死亡,同時將內心的悲痛和對青春的體悟轉化為文字用以啟迪讀者,也讓已經逝去的鮮活生命和依然活著的一代人的記憶有了安放之地。

不囿于回憶他者的青春過往,肖復興在古稀之年敢于去面對自己的過錯更屬難能可貴。他在這部散文集中真誠反思與懺悔,寫下曾經不敢面對的人和事?!兑幻都o念章和兩條小鯽魚》便是作家對兩個無辜老農的真誠懺悔。雖然兩位善良的老農并沒有怪罪作家,但一直以來,他無法原諒自己當年的天真和軟弱,認為不該因為他人的寬恕而輕易原諒自己。于是他選擇用散文的書寫來進行內心的自省,把反思與

懺悔傾注筆端,真誠面對過往,為青春的回憶寫下不完美卻仍然溫暖的注腳。

四、結語

歷史的刻刀或許神奇無比,能把人雕刻得面目全非,洗盡鉛華后,一代青年人都已經走到了暮年。北大荒這片神奇的黑土地留給肖復興的是一份精神財富,北大荒也是其精神騰躍和思想蛻變的見證者。一個從都市而來的知識分子在遠離家鄉的地方體會了生活的艱辛,更多的是體驗到了青春成長進程中的樂趣?!侗贝蠡臄嗪啞氛切团d把言之不盡的北大荒情結訴諸筆端的深情書寫,對故土的眷戀,對故人的感恩和對青春的銘記,共同構成了這部散文集的精神內核。

a肖復興:《北大荒奇遇》,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第351頁。

b謝有順:《散文寫作要有精神根據地——從謝宗玉的散文談起》,《理論與創作》2008年第5期,第66頁。

cdeg肖復興:《北大荒斷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270頁,第223頁,第57頁,第226頁。

f董慧:《臺灣文學中的東北書寫》,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第131頁。

參考文獻:

[1] 車紅梅.北大荒知青文學研究[D].吉林大學 ,2010.

[2] 曲竟瑋.論北大荒知青散文的主題走向[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

[3] 車紅梅 ,張放.論北大荒知青文學自然描寫的審美特質[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3(3).

[4] 古耜.古典情致·平民情結·懷舊情緒──略說肖復興散文[J].當代作家評論 ,1998(5).

[5] 周紀鴻.“老三屆”散文家的創作特點、貢獻及局限[J].石家莊學院學報 ,2020,22(4).

[6] 孫旋.人生價值的執著追尋——知青作家20世紀90年代散文創作的精神軌跡[J].江漢論壇 ,2005(6).

[7] 陸梅.沒有真情別碰散文[N].文學報 ,2002-06-27.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優秀青年人才支持項目“北大荒文學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是:ZYQN2019018

作者:繆玲芳,牡丹江師范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思潮。

編輯:趙紅玉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歡
肖復興
孫犁的提醒
肖復興的不打擾
教學過程中過渡語言解碼
肖復興讀寫系列
溫暖恰恰發生在極小的瞬間
帶有磁性的詩——肖復興《北國記憶》讀后
溫暖恰恰發生在極小的瞬間
魚鱗瓦(節選)
肖復興:青出于藍,博士兒子“引領”作家老爸
聚焦中考熱點作家系列之肖復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