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與希臘神話中的人本主義思想對比研究

2022-05-30 18:42周冉肖錦波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人本主義紅樓夢主體

周冉 肖錦波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斷加深,推進文化交流、使中華文化走出去已成為勢在必行的歷史重任。在有關《紅樓夢》人本主義思想的研究中,國內學者通常是在中華文化背景下對其進行探討。本文秉持創新理念,通過對比分析法,探索《紅樓夢》和希臘神話中人本主義思想的共性與差異,以期在較深的文化層面找到對話途徑,從而更好地開展中外文化交流并有效弘揚中華文化。

關鍵詞:《紅樓夢》希臘神話人本主義

一、引言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得到世界的認可,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及多層次的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大勢所趨?!都t樓夢》作為濃縮中華文化精髓的四大名著之一,不僅展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的世態百象,而且在封建社會的外殼下淺隱著人本主義的進步思想,如女性意識、平等自由觀以及對獨立人格、人性尊嚴和人之價值的強調等,國內不少學者對此展開了研究 , 但涉及《紅樓夢》中西對話方向的研究并不多見。為響應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發展理念,本文采用對比分析法,選擇世界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西方文化的兩大根基之一、承載著西方人本主義思想精髓的希臘神話作為比較對象,在國內外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梳理《紅樓夢》與希臘神話中人本主義思想的異同點,挖掘人類思想中的優秀精神,共建中西方和諧話語體系,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二、《紅樓夢》與希臘神話中的人本主義共性

《紅樓夢》以18世紀封建貴族家庭為主線,展現了上至皇宮,下及奴仆雜役的社會眾象,用極其逼真現實的筆法寫盡了封建社會下的人世悲劇,表達了對人的深切關懷。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化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用一個個張揚的神和勇武的英雄譜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人本主義壯歌,用一個個故事凸顯著人的精神,回蕩著昂揚、樂觀、健康的現世生活基調。毋庸置疑,人本主義在《紅樓夢》和希臘神話典籍中都是一大表現主題,說明人本主義思想是中外思想體系中的交叉點,有其共通性。人本主義是強調人的價值、尊嚴和人格,以人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為追求理想的一種世界觀,它弘揚人的創造性,以民主反對專制,以自由反對禁欲,一切圍繞人性。而神人的主體意識能凸顯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神人的反抗精神能表明自由及禁欲之間的對抗,情感——這一神人的自然屬性問題能彰顯人性,所以本文選擇從主體意識、反抗精神和自然屬性等三個方面探討分析《紅樓夢》與希臘神話的共性特征。

(一)主體意識

對人的價值、尊嚴和自由的肯定,對人的主體意識的強調是人本主義的根本特征?!都t樓夢》與希臘神話都不約而同地表達著人本主義以人為中心的觀念與思想,人不是依附于社會或者神祇的存在,而是有自己的獨立意義和主體意識。

《紅樓夢》中主體意識的顯現集中在朦朧覺醒的女性主義上,因為它一改往日對女性的避而不談或負面描寫,以女子為中心,為父權制度壓迫下“異化”了的女性形象和意識注入了新的活力。書中稱“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從貴族小姐到女婢伶人,將女兒的萬千姿態、生活狀態、情感發展娓娓道來。這樣的描寫使長期以來被男權社會約束與鄙夷的女性得到了釋放,各階層女性的存在價值得到了肯定,并且一些女性人物開始與社會的綱常倫理有了一絲的分離,在專制封建的蒙昧狀態下有了自己的堅持和自我意識,女性的主體意識逐步覺醒。

希臘神話中的主體意識表現在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上,因為人以自己的模式創造了神,信神但不盲目服從神,神與人有一樣的外貌形態、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古希臘人不因神而失去自我,依然相信人可以主宰和掌握自己的命運,更加相信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此外,還表現在神和英雄極其強調自己的存在意義,容不得自身的尊嚴和榮譽受到絲毫的侵犯。例如《荷馬史詩》中阿喀琉斯為了女奴不惜放棄軍隊,捍衛自身尊嚴,赫克托爾不忍敵軍嘲笑用生命唱響榮譽贊歌,這是英雄們對自身價值的維護,也是古希臘人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執著追求。希臘人把一切人本主義的追求投射到眾神和英雄身上,突出了人的主體地位,強調人類的主體意識。

(二)反抗精神

在已有的自然與社會條件下,沖破束縛意味著與現實要作對抗,是常人不能理解的舉動?!都t樓夢》與希臘神話都有這樣的角色存在,他們為了自己渴望的自由與尊嚴,在有限的人生里高揚起反抗精神的人本主義旗幟,在腐朽封建和命運至上的陰霾中熠熠生輝。

《紅樓夢》中反抗精神的典型代表就是賈寶玉,出身世家,從小接受的是正統的孔孟之道教育,然而他卻痛批八股,偏愛“雜書”,不愿應舉為官,稱一心追求功名者為“祿蠹”,他抗拒既定的未來,追求自己的肆意人生。除了寶玉,還有怡紅院里的晴雯,她任性撕掉寶玉的折扇,氣得寶玉渾身亂顫;鄙視襲人諂媚主子的卑劣品性。雖是丫鬟身份,晴雯對奴性卻有著強烈的反抗意識,她認為大家是平等的,極在乎尊嚴,容不得自己受委屈,“身為下賤,卻心比天高”的叛逆形象昭然可見。

再看希臘神話,眾神和英雄不易服輸,他們喜歡通過斗爭去獲得他們追求的“自由”。普羅米修斯觸怒了宙斯被縛高山,每天忍受著孤寂與折磨,向宙斯的威壓做出無聲反抗;俄狄浦斯王在母親腹中被預言要殺父娶母,因此一出生便被拋棄在山野,在痛苦中不斷掙扎抗爭,依然想要掌握命運的自由;山林女神敘任克斯想要擺脫牧神潘的瘋狂糾纏,不愿意放棄自由和尊嚴,寧肯變成一株蘆葦,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三)自然屬性

人之所以區別于動物,在于人的自然屬性,即人有情感、精神、心理等意識活動,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其具體表現,而男女相惜更是人類生存發展、繁衍生息的重要基礎。無論是含蓄蘊藉的《紅樓夢》,還是恣肆放縱的神和英雄們都讓我們看到了二者對于人的情感這一本性問題的高度關注以及中西方對男女之情、兩性之愛這一情感大主題的尊重與肯定。

《紅樓夢》受明末清初人性復蘇思想的影響,以李贄、湯顯祖等為代表,將“情”作為全書主旨。大旨談情當然離不開愛情二字:寶黛在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現實中實現了心靈契合;賈蕓和小紅在身份差異中大膽追求愛情;秦鐘和智能在違逆世俗中尋找刺激。不論結果好壞,在男女愛情受到抨擊的時代,與當時“存天理,滅人欲”的觀念不同,他們企圖抓住自由戀愛的繩索,掙脫封建禮制的桎梏,解放人性,復蘇人性。

希臘神話也在歌頌人性的情感釋放,肯定兩性之愛這一神圣的生命情感問題。在神話敘事中,男女之愛最直接最開始的表達是性吸引。例如宙斯一見到美麗的女神或凡人女子,便會產生一種無力抵抗且偏執的欲望。不僅如此,眾神重視瘋狂的愛,因情妒忌。美狄亞為了幫助所愛的伊阿宋,不惜背叛家庭和國家,殺死親兄弟;天后赫拉忌恨阿爾克墨涅生下宙斯的兒子,派毒蛇去殺害幼小的嬰兒;阿波羅對達芙妮苦苦追求,甚至瘋狂地愛上她化作的月桂樹。眾神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追求浪漫且大膽的愛情,這種強烈的情感表達在他們眼里是對自然屬性的釋放。

三、《紅樓夢》與希臘神話中人本主義的差異

《紅樓夢》和希臘神話中人本主義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社會背景、歷史環境等客觀條件的不同致使人本主義思想的具體內涵也有所差異?;谏衔膶Χ吖残蕴卣鞯姆治?,作者認為,二者都具備主體意識但實際強度不同,都具備反抗精神但方式不同,都關注情感問題但表達方式和表達層面不同。

(一)不同強度的主體意識

各式各樣的人物角色在《紅樓夢》和希臘神話中出現又消失,他們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思想觀念、存在意義和價值,個人主體意識都在其中得到了顯現。但由于社會背景、創作意圖的不同,二者主體意識力量的強弱有著明顯區別。

殺伐果斷、掌管一家、最終慘遭休棄的王熙鳳;豪放爽快、德才兼備、最后孤獨終老的史湘云;為人正直、想做好官卻被流放抄家的賈政……《紅樓夢》的作者嘗試用一個又一個悲劇結局去抨擊封閉的人和行將就木的封建社會,并告訴讀者,盡管人們已經初具朦朧的自我意識,對主體價值有自己的定位,但其力量不足以抵抗封建禮教,不足以與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相碰撞,在時代與現實的打擊下,一切新的進步的人本主義理想都岌岌可危。

再反觀希臘神話,與《紅樓夢》不同,它將人的主體意識和主體地位推崇到極致。古希臘人創造了神,崇拜神,但并不賦予神過高的道德標準,而是把他們作為自身人生的折射,整個社會和人們的世界觀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即人才是整個世界的主體,人有自己的價值。

《紅樓夢》試圖用角色微弱的主體意識、人本主義的星星之火揭露一切丑惡與黑暗來刺激人們從蒙昧中醒來;希臘神話則用大膽鮮明的人物突出強大的主體意識,揭示人和人性的美好,二者人本主義思想的內涵之異由此可見。

(二)不同程度的反抗方式

《紅樓夢》中除了叛逆放肆的賈寶玉、心比天高的晴雯,還有追求自由戀愛的林黛玉,她支持寶玉不走仕途路,與他共讀《西廂記》,她似乎想用這樣的“離經叛道”、同門當戶對的婚姻制度抗衡;生在賈府長在賈府的小丫鬟鴛鴦,用堅決不從的態度、激切決斷的言語抵抗做姨娘的命運,對于女子講究三從四德的時代來說,她們已然是走在前列的封建社會反抗者。但比起希臘神話中敘任克斯化作一株蘆葦、達芙妮變成一棵月桂樹、赫拉放毒蛇殺害嬰兒、美狄亞由愛生恨親手了結自己的兩個兒子這樣絕決狠毒的反抗,這樣的行為更顯人本主義思想。

通過比較《紅樓夢》和希臘神話不難發現,在反抗這一特點上,二者的方式有著較明顯的區別?!都t樓夢》中的反抗是量小力微的,且隱晦間接,仿佛讓人看不到希望和結果,寶玉與薛寶釵成婚、晴雯被趕出賈府、黛玉香消玉殞、鴛鴦懸梁自盡的結局也更加印證了這一點:他們的反抗意識和精神只是一種自覺反應,并不是本質上就存在,骨子里依然是受到封建社會壓迫的,是無奈又無力的。而希臘人生活在多山環海的條件下,面對大自然的考驗,他們創造了希臘神話以此滿足自己征服自然的需求。所以神和英雄擁有過人智慧,無邊的勇氣,超凡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和條件去反抗命運,因此他們的反抗是張揚又直接的,哪怕以悲劇落幕,我們依然能看到他們付之一炬的強烈果決的反抗決心。

(三)不同層面的情感表現

《紅樓夢》與希臘神話都離不開情感這一人的自然屬性話題,但細究之下我們依然能發現二者對于情感的表現不同。

希臘神話中的男女之愛是熱烈且奔放的,感性而肆意的,他們以欲作為愛情的萌芽,這一愛情觀念源于一種人的本能意識。宙斯四處廣留情絲在今天看來是男子的花心濫情,而對于宙斯及希臘人來說是對自我欲望的宣泄與表達,這種宣泄也讓神話中的眾神突破倫理道德的約束大膽地追求愛情,甚至因情瘋狂、因愛妒忌、因背叛而仇恨報復。世俗的情欲在神身上表現得更加外放與濃烈,透視著希臘神話對人的自然愛欲的尊重。

然而兒女情在《紅樓夢》中是含蓄且理性的,克制又隱忍的,并且追求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好。以寶黛為例,他們從一見鐘情到兩小無猜,惺惺相惜,整個過程徐徐展開,二人之間的知己之情更是將這段愛情推到了至純的最高境界。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理性與純潔的愛情觀念,致使有情人難以接受對方的多情泛愛,受到現實世俗倫理的打壓,不能終成眷屬。

此外,《紅樓夢》大旨談情談的不只是兒女私情,還蘊含著更高的思想層次,不同于當時“克己復禮”的盛行,《紅樓夢》中人情之情亦有所表現。寶玉對丫鬟們的關心愛護,賈母對僧人的同情寬容,黛玉對紫鵑超于主仆之間的情感,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大愛情懷以及對解放人性和人情的支持。

四、結語

本文選取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和希臘神話,從人本主義思想的共性與差異入手,從主體意識、反叛精神、情感表現等三個方面對比分析總結了二者在人本主義思想這一主題上的異同。從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本主義共存于中西方的思想體系中,體現出人對自我認識的相似性。但是對比來看,二者人本主義仍大有不同,各有利弊?!都t樓夢》中的主體意識沒有希臘神話中的強烈,人始終保留了一絲膽怯,因此該書中的人物容易受到外界條件的束縛,少了一些自由。希臘神話中的主體意識強烈人更加外放與恣意,所以他們無畏神明,以自我為中心,但這也為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埋下伏筆?!都t樓夢》的反抗不如希臘神話的激烈,反抗效果和結局也不盡如人意,但依然代表著封建社會最先進的思想。希臘神話的反抗張揚又直接,大多都得到了期望的結果,但相較之下,盡管《紅樓夢》的反抗以失敗告終,卻也少了希臘神話中離奇又殘忍的犧牲?!都t樓夢》中情感表達是含蓄而理性的,在乎別人的感受,所以又是克制和隱忍的,這種在乎恰恰讓人多了一分大愛情懷;另一方面,卻又讓他們面對封建禮教時沒有足夠的自信把握自己的情感。希臘神話中神人大膽熱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欲念,他們的無所顧忌給了他們足夠的勇氣去肆意追愛,同時也讓自私自利的觀念侵入思想,使他們不在乎情感表達的對象,不在乎無辜群體。該研究通過深入分析人本主義思想的內涵與表現,提煉出了中國歷史文化與世界文化中人本主義哲學思想的本質特征的不同點和共通性,比較總結了二者思想的優點和缺點,希望能夠給予后人警示與借鑒意義。并且該研究能夠順應時代潮流,探尋中西方思想價值中的交叉點,促進世界文化的對話與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該研究有待改進的地方在于,對體現《紅樓夢》和希臘神話中人本主義思想的事例和人物的選材有限,后續研究可以嘗試挖掘更多素材,延續這一路徑,探索中外思想價值中的異同特征,以便更好地弘揚中華文化中的優秀基因與核心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江輝.淺談寶黛詩詞中蘊含的女性意識——評《紅樓夢詩詞全鑒》[J].新聞與寫作 , 2017(4).

[2] 李鴻淵.近十五年來《紅樓夢》之女性主義批評綜述[J].紅樓夢學刊 , 2011(1).

[3] 王蒙.竹與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多維度建構研究綜述[J].紅樓夢學刊 , 2016(6).

[4] 張惠穎.淺論王國維悲觀主義生命美學對人生痛苦的解讀——以《紅樓夢評論》為例[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5] 張云 ,胡晴 ,何衛國.2019年度中國紅學發展研究報告[J].紅樓夢學刊 ,2020(2).

[6] 譚燕妮,孫文俠.西方人本主義思潮溯源[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34(S1).

[7] 譚鐘琪.清末人情小說的民主主題層面——《浮生六記》與《紅樓夢》比較研究[J].求索 , 2004(9).

[8] 彭程.《紅樓夢》中的非傳統女性意識及當代意涵[J].華夏文化論壇 , 2020(1).

[9] 趙淑彥 ,王明娟.追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人本主義[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4,36(S1).

[10] 楊婷.古希臘神話中的人性魅力解讀[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30(4).

[11] 郭玲.彰顯生命價值的道德教育——基于古希臘神話英雄德行的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 , 2019(5).

[12] 王建倉.《俄狄浦斯王》與《紅樓夢》結構詩學及生命哲學比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 38(1).

[13] 劉奕男.從“黛之影”談《紅樓夢》的人物塑造[J].紅樓夢學刊 , 2020(5).

[14]? 吳童.中國神話與希臘神話悲劇特征尋異[J].求索 , 2010(7).

[15] 易洪宇 ,木齋.論明末清初人文主義思潮與《紅樓夢》思想的源流關系[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 2020, 11(4).

[16] 范麗敏.“大旨談情”——論《紅樓夢》之“情本體”[J].紅樓夢學刊 , 2016(3).

[17] 趙永剛.紅學與仁學[J].明清小說研究 , 2017(3).? [18] 楊靜 ,曲藝.希臘神話對《十日談》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J].山花 , 2013(14).

[19] 劉冠君 ,車瑞.二十世紀《紅樓夢》主旨的闡釋問題[J].學術研究 , 2016(4).

[20] 仉金輝 ,彌沙.希臘神話中的個人主義溯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1(3).

[21] 張世宏.“鴛鴦之死”發微[J].紅樓夢學刊 , 2016(3).

[22] 劉思薇 ,劉揚.《紅樓夢》中的女性觀念[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 2020, 11(2).

[23] 于洪波 ,郭玲.古希臘英雄神話的德育價值探微[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3).

[24] 郎琴芳 ,張哲璐.論中國與希臘神話中的人文主義思想[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5, 33(3).

[25] 饒道慶.重估《紅樓夢》“泛愛”思想的價值——兼論250年“紅學”史上的“泛愛”研究[J].紅樓夢學刊 , 2004(1).

基金項目:西北大學2022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訓練計劃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2110697139

作者:周冉,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2019級在讀本科生;肖錦波,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2019級在讀本科生;指導教師:何花,博士,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學術英語、中西文化對比。

編輯:康慧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歡
人本主義紅樓夢主體
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啟蒙價值*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
從《紅樓夢》看養生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別樣解讀《紅樓夢》
人本主義視域下的城市環境污染與治理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阿瑟·韋利中國古詩英譯中的“人本主義”透視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