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日夢”觀照下濟慈與李賀的詩歌世界

2022-05-30 19:31許麗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濟慈李賀白日夢

摘要:根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美學思想,文學藝術與夢相似,都是富于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作家無意識欲望的表達,是寄托著愿望和幻想的白日夢。從這種觀照下看,濟慈與李賀都有著超凡的筑夢能力,憑借著對美的感悟力,他們駕馭著想象,驅使著情感,在白日夢里揮斥方遒,創造了一個物我同一的永恒的美的世界。

關鍵詞:“白日夢”美濟慈李賀

在《詩人與白日夢》中,弗洛伊德將給人帶來強烈審美體驗的詩歌創作活動與“白日夢”聯系起來,認為白日夢就是詩人進行審美創造的活動方式。在他看來,幸福的人從來不會去幻想,幻想都是從愿望沒有得到滿足的人身上流露出來的。同時,他認為,白日夢是游戲的繼續,能夠使得詩人在經過“變換”和“偽裝”之后,讓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白日夢給讀者帶來審美的感受和愉悅。杰出的詩人都是善于創造白日夢,在夢境中運用自己的詩思和詩才,上天入地,給讀者創設出一種超凡卓絕的審美意境。濟慈和李賀都是這樣的詩人。

濟慈(1795—1821)是英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詩人,一生命途多舛。他出身寒微,幼年失怙,后來棄醫從文,文學底蘊全靠苦讀得來。在他有生之年,才華不僅沒有得到認可,還遭到文學圈子的惡意攻擊,生活困頓拮據,對布朗小姐也是愛而不得。在失去摯愛弟弟的打擊下,詩人也不幸罹患肺結核,年僅26歲便撒手人寰。

李賀(790—817)是我國中唐時期浪漫主義詩人,一生凄苦抑郁。他是皇室宗親之后,少有才名,家道沒落。因避諱(其父名“晉肅”與進士同音)錯失進士考試機會,這給了詩人當頭一棒,后蒙父蔭在長安擔任“奉禮郎”的官職,見識到了官場與社會的黑暗,導致他空有建功立業之志,卻又無法施展理想抱負,潦倒失意,27歲便郁郁而終。

這兩位詩人,雖然都早逝,但在他們短暫的一生中,都各自創造了奇瑰絢麗的詩歌世界,留下了寶貴璀璨的文學遺產。濟慈上承希臘古典詩歌和斯賓塞、莎士比亞、米爾頓等人的詩歌傳統,下啟唯美主義、新批評等的現代詩歌創作理念,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按说亻L眠者,聲名水上書”是濟慈給自己的墓志銘,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作家、詩人和學者都認識到濟慈的聲名不僅不是書寫在水上,而是位于最偉大的詩人之列。

李賀是我國繼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對于他的詩歌,杜牧曾云:“云煙綿聯,不足為其態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陊殿,梗莽邱壟,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盿 足見其詩歌魅力之不同凡響。濟慈與李賀有著同樣苦郁的人生體驗,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使得詩人們不得不退守內心。他們都擅長營造夢境,在白日夢里幻造樓閣,上天入地,縱橫馳騁,憑著對美的感悟力,幻化出一個永恒的美的世界。

一、濟慈與白日夢

對“永恒的美”的追求貫穿了濟慈大部分詩歌的主題,他的“消極感受力”這一詩論的提出就與“永恒的美”的創作有關。他在給他兄弟的信中曾經寫道:“一些事情開始在我的思想上對號入座,立刻使我想到是什么品質造就了一個有成就的人,特別是在文學方面。莎士比亞如此多地擁有這種品質——我指的是消極感受力,即是說,一個人能夠經受住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煩躁地務求事實和原因……對于一個大詩人來說,對美的感覺壓倒了一切其他的考慮,或者更確切地說置其他的一切考慮于不顧?!眀 所有考慮中美占據壓倒性優勢,橫掃其他一切考慮,為此,詩人愿意停留在一個不確定、神秘的狀態。這種神秘狀態,就是白日夢狀態。在白日夢狀態里,詩人什么都不是,卻又什么都是,達到“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陸機《文賦》)。

濟慈在《希臘古甕頌》里運用他高超的筑夢手法,將一只沉寂的古甕變成了一個充滿生機的熱鬧世界。這本是千百年前雕刻藝人留下的死物,但詩人卻讓那些靜態的線條、人物活了過來,使讀者看到了一幅幅生動的社會風俗畫。四個 what 引導的問句讓讀者透過寧靜的古甕本體,進入了濟慈所化造的充滿了喧囂、動感、生氣的世界。我們仿佛聽到了甜美而柔情的風笛,樹下的美少年的歌唱。濟慈在此所幻造的白日夢是一個永恒的美的世界,在這里,樹木將永不凋零,永遠停留在春天;吹笛人也不會停歇,他的歌永遠都是那么新鮮;而情人之間的愛是更為幸福的,因為他們的愛將永遠熱烈,他們也將永葆青春。這一切都是詩人和我們這些塵世的凡人所艷羨和求之不得的,所以,樹木是幸福的樹木,吹笛人是幸福的吹笛人,青年戀人之間的愛是更為幸福的愛戀,因為他們的愛將長存。甕上喧鬧的祭祀場面則直接將我們拉入古代希臘的時空。借由希臘祭祀的場景,詩人把我們帶到了或是傍山傍海的小鎮,或是寧靜的堡寨山村,這個小鎮或者山村的街道將永遠寂靜,因為不可能回來一個靈魂告訴我們這里何以是這等寂寥。這是想象之中的想象,白日夢之中的白日夢!

《夜鶯頌》是濟慈在1819年5月寫的,當時他已罹患肺病,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在李樹下,夜鶯悅耳的歌聲激發了詩人的白日夢。詩人提筆寫道:“我的心在痛,困頓和麻木刺痛了感官,有如毒芹,又像是鴉片喝了個罄盡,頃刻間向列斯忘川下沉?!保ā兑国L頌》)疼痛、困頓和麻木是詩人當時現實狀態的真實寫照,身患疾病、失意、貧困,詩人迫切地想要忘卻塵世的痛苦,毒芹有麻木神經鎮痛的作用,可助詩人忘卻痛苦,遁入忘川,與夜鶯相伴。之所以如此,實在是因為:“你的快樂,讓我太過歡欣;因為在林間嘹亮的天地里,你呵,羽翼輕盈的樹神,躲進山毛櫸樹的蔥綠和蔭影里,放開了歌喉,歌唱夏季?!保ā兑国L頌》)

在夜鶯的歌聲里,詩人張開想象的雙翼,在白日夢幻造的世界里縱橫馳騁,現實中不能滿足的在這里統統都能實現。他渴望喝上一口在地下冷藏多年的佳釀,渴望去到綠色之邦,渴望見到花神,聽到戀歌,享受陽光,跳起戀人之間的舞蹈,在幻境的幻境中,詩人渴望品嘗南國的溫暖,這酒是靈感之泉,在幻境的幻境中,詩人還看到了杯沿珍珠般泡沫的明滅以及被酒染紅的嘴唇,喝了這酒,詩人就能離開人寰,和夜鶯隱沒在幽暗的它所在的世界。

現實世界太過慘淡,只有疲勞、熱病、焦躁、悲嘆、憂傷、絕望,青春、美、愛情在這里都會失去生機,凋枯消亡。因此詩人迫切地想要追隨夜鶯而去,在絕美的詩境中,鶯歌幻化出了溫柔的夜色,月后在星仙的簇擁下登上寶座;我們跟隨著詩人,在幽暗中也被閉塞了耳目,在幻化出的花香中,詩人猜測黑暗中隱著的這一時令的果樹,林莽、草叢、白枳花、田野玫瑰,綠葉簇擁著的紫羅蘭,綴滿露珠的麝香薔薇,夏夜飛蟲的嗡縈,都是鶯歌幻化出的又一活色生香、色彩絢爛的幻境。這幻境是如此富麗,以致詩人愿意在午夜將一息散入空茫,魂離人間,留在這美的觀照里。

優美的鶯歌不僅迷惑了詩人,也曾迷惑古代的帝王和村夫;還曾激蕩露絲的心,使她在異鄉的谷田里落淚;它吸引了荒寥仙域的美女,使她在窗邊駐足欣賞,它貫穿古今,是。隨著夜鶯的離去,詩人也

逐漸清醒,剛剛鶯歌所幻化出來的種種幻境,美妙絕倫,一幀幀,歷歷在目,使得詩人不禁疑惑,這到底是幻覺還是夢寐?他到底是醒,還是睡?

這便是濟慈筑夢的明證。其結構之圓潤流暢,其意象之絢麗,其音韻之一詠三嘆,正是濟慈所期望的自然生長而成的沒有一絲雕飾的美,閱讀這首詩歌,我們就會沉浸在美的觀照中。

二、李賀與白日夢

李賀也是筑夢高手。

李賀作為唐諸皇孫,自然是有革除流弊、復興大唐、建功立業的大志。但現實的沉疴不是僅憑某一個人的理想主義和一腔熱血就能扭轉的。因遭人嫉妒、詆毀,李賀失去了通過科考進士做官實現自己理想報復的機會,懷才不遇讓詩人曾發出這樣的不平之氣:“奇駿無少年,日出何躃躃。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保ā陡兄S五首其二》)詩人發出這樣的吶喊:“既然才能杰出的人中沒有少年才俊,時光為何還要走得這樣慢?給我一頭白發吧,這樣我就能得到重用?!痹娙烁袊@時光過得太慢,恨不能立馬擁有一頭白發好讓自己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F實生活中詩人確實生了白發,有“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詠懷二首其二》)以及“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崇義里滯雨》)等句為證,但這白發的生出卻沒有給詩人帶來渴望已久的嶄露頭角的好運,相反,是詩人在長期的蹉跎無望中日積月累的失望以及病痛磋磨之下的早衰之癥。長期的憂郁成疾,貧病交加,使得詩人知道自己恐怕年壽不永,多次在詩中自稱“病骨”“病身”,還自我調侃:“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保ā对亼讯灼涠罚┛v使白頭也無用,于是詩人爆發出這樣的激憤之問:“之今道已塞,何必需白首?”(《贈陳商》)一心想要在政治舞臺上大展拳腳,奈何報國無門,所有的道路都堵塞了,白頭有什么用?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肯用經人道語的詩人遁入白日夢,創造出一個美的世界。

美是詩人的追求?!昂谠茐撼沙怯?,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是蕩氣回腸之美;“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南園十三首其十三》)是田園古風之美;“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馬詩其五)是邊關風貌之美。還有他一直為人所稱道的奇詭之美?!坝昀湎慊甑鯐?,秋墳鬼唱鮑家詩”(《秋來》),詩人想象自己死后,古代詩人才士的鬼魂唱著鮑照悲憤哀怨的詩來憑吊他,陰惻悲切的氛圍,讓人不寒而栗?!笆}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南山田中行》),從石縫里滲出的泉水泠泠地流出來,滴到沙上,黑夜中的磷磷鬼火如同點燃的松花,有聲有色,聲音畫面直通鬼界。這種陰森鬼氣與現代審美隔著千年的時光距離依然心心相印。

上窮碧落下黃泉,李賀創造的詩歌世界,光怪陸離,色彩斑斕?!鞍倌昀消^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神弦曲》),百年的鴟鸮和樹木成了精怪,有了人的生命力?!吧窬卧?,太一安有?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吾將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保ā犊鄷兌獭罚┤绻澜缟嫌虚L生不老的神君和太一,天的東邊有高大的若木神樹和口含燭火照亮神州大地的神龍,那么,詩人將要斬斷燭龍的腳,口嚼龍肉,使它早上不能回去,晚上也不能休息,這樣就能停止時光,老人可以不死,年輕人可以不用變老,人們也不用為生命的長度有限而發愁了吧?也正是因為詩人感受到在人間重壓之下自己生命的流逝,人生的短暫反而使得詩人能夠跳脫出人生命有限的局限,而認識到時間的無涯:“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展膺h流浪,銅柱從年消?!保ā豆庞朴菩小罚┤赵鹿沤駴]有盡頭,千年的時間宛如一陣疾風,瞬息而逝。細小的海沙變成巨大的巖石,秦始皇修建的石橋已成為魚兒出沒的場所,漢武帝求長生用的銅柱早已不見蹤影。凡人的生命有太多桎梏,傳說中的仙界令人向往,于是詩人隨手一畫,幻化出一片仙境美域:

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云有水聲。

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纓。

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

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粉霞紅綬藕絲裙,青州步拾蘭笤春。

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

——《天上謠》

詩人想象天河中的星星在銀河中漂浮,流動的白云像流水一樣發出泠泠的水聲。月宮的桂花還未掉落,佩戴玉佩的仙娥忙著采摘桂花。仙女卷起簾子,讓北窗射進黎明的光,窗前桐樹上小小的青鳳正在引頸和鳴。仙人王子喬正吹形如鵝管的笙,指揮神龍在云煙中耕耘,播種瑤草。穿著粉色裙子,束著紅色絲帶的仙女在鋪滿青草的州上采摘蘭笤,享受春日的美好時光。仙界一片歲月靜好,安靜祥和,而人間時光運行如馬兒般急速,海底新生的塵土從石山下揚起,滄海桑田轉瞬即逝。這是詩人為自己造設的理想境界,詩人渴望在這個寧靜美好的氛圍中,在這種仙氣飄飄的美境中永存。

詩人渴望永遠徜徉在唯美音樂詩——《李憑箜篌引》這樣的美的觀照中: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詩歌所呈現的是箜篌優美的樂音經由李賀給讀者所創化出來的美境:在一個爽朗的秋日,樂師李憑在京城撥響他那制作精良的箜篌,連天上的白云都停止了流動,駐足傾聽。樂聲之悲,有如湘娥啼竹,素女鼓瑟;樂聲之清脆,有如昆山玉碎;樂聲之和緩,有如鳳凰和鳴;樂聲之凄切,使芙蓉泣淚;樂聲之歡快,使香蘭怒放。樂聲撼天動地,連長安十二門前的寒氣都消融,天上的神仙都感動了。在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由于女媧聽樂聲出神而忘記了手里補天的活計,導致天出現了漏洞,泄下秋雨。成夫人善箜篌,夢境中,成夫人在聽到李憑的箜篌技藝后也甘愿虛心求教。在仙域里,質弱無力的老魚和瘦蛟聽了李憑的箜篌樂音之后,都紛紛起舞。在月宮,倚靠在桂樹上的吳剛被李憑的箜篌樂聲迷住了,樂音撫平了他的疲乏,使他忘記了睡眠;樂音使蹲伏在他旁邊的玉兔也入了神,一動不動,連露水把它腿上的毛打濕了也不知道。李憑高超的琴藝,經由李賀高超的詩藝創造出的詩境,如夢似幻,美得讓人心醉神迷。

三、結語

濟慈和李賀雖然時空各異,但相似的生命體驗、氣質、美學觀使得他們的詩歌在思想上和藝術創作手法上呈現出驚人的相似,隔著一千多年的時空遙相呼應?,F實的茍且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白日夢”的世界里,燃燒生命和才情留下一篇又一篇的杰作。他們的詩都是白日夢觀照下的產物,他們憑著對美的崇敬與追求在白日夢里追求美,發掘美,創造了各自的永恒的美的世界。

參考文獻:

[1] 濟慈.濟慈詩選(英漢對照)[M].屠岸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 李賀.李賀集[M].張強等解評.太原:三晉出版社,2008.

作者:許麗,廣東白云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編輯: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歡
濟慈李賀白日夢
奇怪的白日夢
電影《明亮的星》中女性主體芳妮與濟慈作家形象
濟慈長詩《拉米婭》中的民間文學“母題”
千件羽絨服溫暖黑龍江困難退役軍人
李賀嘔心瀝血譜華章
可愛的白日夢
鬼才李賀
濟慈的死亡哲學觀
李賀的詩不合邏輯?(上)
白日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