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視域下中職學生自信提升課程的開發與嘗試

2022-05-30 21:56駱麗娟劉知林
知識窗·教師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中職學生

駱麗娟 劉知林

摘要:文章論述了在美育視域下,開發自信提升課程,并將課程運用于中職學生教育的方法,通過美育、美學與心理學在課程與教學中的融合運用,探究美育工作對提升中職學生自信心的作用。

關鍵詞:美育視域;中職學生;自信提升課程

一、問題的提出

美育是關于審美的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它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性格、氣質、胸襟,可以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教育的一個目的,是要健全和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其中正確的審美觀與應有的人生自信必不可少。

中職學生心智發育普遍還不成熟,審美意識與水平有限,對美的感知與識別不敏感,審美價值觀容易受外界影響。同時,由于學習基礎較為薄弱,被外界否定較多,中職學生在自我認識上易出現偏差,產生不自信,自我評價較低,不能很好地展現自己。

本研究針對美育和自信心理教育的融合,開發中職學生自信提升課程,并嘗試進行實踐教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反復地體驗美好的情感,能在生活和學習中發現美、感知美、創造美。

二、美育視域下中職學生自信提升課程開發的重要意義

(一)理論意義

第一,積極回應國務院公開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文件精神,開展基于教育實踐的教學研究與理論探究。

第二,將美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相融合,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樹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新目標,研究結果可為今后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第三,本研究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在美育視域下,提煉提升學生自信的因素,研究結果可為學生心理輔導提供新視角。

(二)實踐意義

第一,有助于提升中職學生的自信心。自信的學生自我認識較為完整客觀,想法比較積極,內心安全感足,愿意主動展示自己,也有力量來支持身邊的同學,由內而外散發著自信美。因此,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能幫助中職學生認識自我、展示自我。

第二,有利于拓寬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路徑?,F階段,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課程在設計與實施過程中,采用統一的教材,針對性不足。因此,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可以滿足有共性心理需求的學生群體。

三、美育視域下中職學生自信提升課程的開發

本課程以《自信,遇見更美的自己》為題,通過一個目標、二項挑戰、三種堅持、四個方向、五大美態的“12345”設計課程主線,構建六個模塊、十四次活動,讓學生重新認識自我。

第一,明確“一個目標”。通過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習實踐,達成“遇見更美的自己”的成長目標。

第二,迎接“二項挑戰”。首先是進行“自我挑戰”,突破自我設限;其次是參與“組間競爭”,增強參與動機。

第三,完成“三種堅持”。堅持每天對自己進行自信語句暗示,堅持每天完成并記錄不少于三件助力自信的事情,堅持每天發現身邊至少一人的自信言行并回饋對方。

第四,成就“四個方向”。積極思維習慣,能用積極的視角、成長型的思維看問題;積極人際構建,能有意識地、主動地建立人際關系;積極挫折應對,能積極地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樹立個人成長目標,打破束縛,看見更多的美好。

第五,實現“五大美態”。思想美,體現在激發積極想法,用樂觀思維看問題;體態美,體現在抬頭挺胸,身姿挺拔,呈現優雅的身形;行動美,體現在積極主動,敢于嘗試新事物,接受生活的挑戰;語言美,體現在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能夠使用滋養心靈的語言;心靈美,體現在發自內心的善意情感,富有愛心,尊重生命,能關心、包容、理解和支持他人。

第六,六個模塊、十四次活動。本課程通過六個模塊、十四次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實現課程目標。課程架構如表1所示。

第一模塊:關系建立,相互認識,喚醒內在可塑意識。本階段重在建設團隊凝聚力,圍繞破冰和建立關系展開,通過系列活動,促進學生彼此熟識,并意識到成長自信美是可行的。

第二模塊:自我認識,突破設限,樹立個人成長目標。本階段以自我認識為主,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多些自我感知、自我體驗,發現自己的美和優勢,活出自我的各種可能性。

第三模塊:自我表達,情緒流動,增強彼此感知能力。本階段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把積壓在心底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收獲成長力量,同時讓成員間有更深的了解,彼此感知,相互支持。

第四模塊:外部支持,同輩互助,打造良好支持系統。本階段充分發揮朋輩互助的力量,幫助學生搭建外在保護和支持系統,增強歸屬感。

第五模塊:成長學習,表達感受,強化個人內在力量。本階段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思維習慣,學習成長型思維,在生活、學習中,適時并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六模塊:收獲成長,傳遞力量,遇見更美好的自己。本階段是最后一個階段,旨在幫助學生強化收獲與所得,讓他們相信自己,收獲自信,彼此傳遞正能量,相伴同行。

四、課程的教學實踐與成效評估

(一)課程的教學組織形式

教師可以通過集中教學、小組學習和自主學習三種形式開展教學。為更好地關注參加課程實踐學生的成長情況,教師宜采用小班教學模式,每周安排兩課時,授課一學期。人數控制在30人,各班學生自愿報名參與本課程,再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組6名成員,設組長1名,記錄員1名。教師發放學生成長手冊,要求學生每日填寫,學期結束上交手冊。

(二)課程的效果評估

在課程實施前,教師要對參加課程實踐的學生進行《自信心量表》前測。課程結束后,使用該量表對學生進行后測,再對比前后測數據來評估課程實施的成效。課程結束,教師回收課程效果反饋單,了解學生有哪些收獲和成長。

1.教學實踐數據

2021年秋季學期,金華廣播電視大學(浙江商貿學校)中專一年級幼兒保育、藥品食品檢驗、會計事務及休閑體育服務與管理等多個專業,共有30位學生報名,組成一個實驗班,開展本課程的教學實踐嘗試。學生自信心水平前后測試數據結果顯示如圖1所示。

前測數據顯示,參與本課程的30位學生中,大部分屬于自卑感強烈或者自我感覺平常者。經過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習,自卑者從14人降為6人,自我感覺平常者從12人升為13人,自信者從4人升為10人,超級自信者從無變為1人??梢钥闯?,自信學生占比明顯提升,說明本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2.實踐結果反饋

課程結束,教師發放課程效果反饋表,回收整理學生的反饋資料,了解學生在五大美態中有哪些改變,如圖2所示。

數據結果顯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80%以上的學生在五大美態方面或多或少都有改變,主要體現在:思想美,了解了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對自我有了更客觀的認識,想法上也更能聚焦積極正性的方面;體態美,自信提升,愿意呈現自身更美好的狀態,能夠主動展示自我;行動美,從一開始的不敢到慢慢能主動參與各項活動,并感覺有力量能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語言美,不壓抑自身感受,能用有效的方式表達,感受到支持的力量,也愿意表達支持他人的語言;心靈美,了解到每個人成長經歷的差異,感受到每個人的與眾不同,對他人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五、課程的實踐反思與后續研究方向

(一)實踐反思

第一,美育和心育相融合的教學形式是有效的,通過五大美態的塑造,美育融于課程各個主題活動與教學環節,讓學生的成長有了更直觀的呈現。

第二,明確的“12345”課程主線,使參與學生的成長目標明確、方向清晰。同時,發放的學生成長手冊,操作性強,學生每日填寫記錄。

第三,有趣的教學內容設計、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動力。一次次的自我突破,內化了成功體驗,也讓學生意識到可以活出更多的可能性。

第四,充分發揮團體動力,讓學生收獲更多美好的體驗,激發內心的善意,共同成長。

(二)后續研究方向

第一,本次參與課程的學生人數較少,只針對金華廣播電視大學(浙江商貿學校)一個年級的部分學生,待課程內容進一步改進、完善后,可以推廣給更多的學生。

第二,本次研究未對性別差異、專業差異等進行比較研究,后續考慮對不同專業學生的自信情況,以及專業對學生美態的影響做進一步研究。

第三,個人自信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家庭因素、同伴關系等。如果教師能做好家校聯動,發揮班集體的作用,效果會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宋曉清,王永偉.“象·形·境”理念下高校美育課程內容建設探究[J].商貿教育,2021(34).

基金項目:2022年金華廣播電視大學(浙江商貿學校)美育專項課題“美育視角下中職生提升自信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項目編號:JDMY202106。

(作者單位:金華廣播電視大學/浙江商貿學校)

猜你喜歡
中職學生
淺談基于中職學生個性特征的體育教學
背心負重訓練對中職學生100米、跳遠、跨欄成績影響的研究
中職學生學習比例調查研究
中職學校學生維權的意義探析
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怎樣預防學生違法犯罪
淺談中職英語單詞教學策略
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激發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