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賦能學校治理現代化的價值、困境與進路

2022-05-30 05:21杜芳芳何洵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大數據

杜芳芳 何洵

摘要 大數據技術是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其在教育場域中的嵌入與應用會對學校治理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大數據為學校治理賦能的同時遭遇諸多困境,主要表現在教育數據收集和量化的有限性、教育者數據使用能力的薄弱、智能數據應用的片面以及數據采集邊界和隱私保護意識相對不足等。要使大數據持續賦能提升學校治理能力,需要樹立“數據+學校治理”的創新型治理理念、提高教育者的數據素養、堅守基于教育立場的數據思維,以及注重數據保護,防止用于非教育行為。

關鍵詞 大數據? 學校治理現代化? 教育立場

引用格式 杜芳芳,何洵.大數據賦能學校治理現代化的價值、困境與進路[J].教學與管理,2022(19):19-23.

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創新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開展大數據支撐下的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盵1]《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特征之一是以“數據”為基礎,教育行為和教育要素實現數據化,明確提到“全面提高用大數據支撐保障教育管理、決策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2]。因此,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學校治理,探索“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機制,是推進學校治理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我們在肯定大數據為學校治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需要警惕大數據賦能面臨的現實困境。只有樹立“數據+學校治理”的創新型治理理念,提高教育者的數據素養,堅守教育立場的數據思維,以及注重數據邊界和學生隱私的保護,才能更好地實現學校治理與大數據技術的有效融合。

一、大數據賦能學校治理現代化的價值取向

1.激發學校的治理潛能和內生力

所謂數據,是指被系統地收集和組織起來用來代表學校教育某個方面的信息。大數據為政府向基層學校適當放權提供了技術保障,有利于激發基層學校的治理潛能。當然,數據不應該僅僅用于問責和監督,更應該應用于學校的持續改進。數據使用被認為是學校改進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學校領導能有意識地收集有關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數據,并使用數據來支持學校的愿景和使命,同時促進學校戰略規劃和資源分配?!皵祿蛯W校任務的匹配能使學校領導者對達成目標和期望的過程進行持續的監控?!盵3]大數據驅動的教育治理模式使得學校領導者在數據的協助下進行自我調整、自我問責、自我監督,結合學?,F有資源的優勢科學自主地決定學校的優先事務,靈活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從而為學校改進提供新動力。

大數據的一個優勢是對學校改進表現提供新的見解。越來越多的學校使用數據來監控他們的表現,診斷需要改進的領域,利用數據作出明智的決定,以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Schildkamp & Kuiper(2010)將數據使用定義為:“系統地分析學?,F有的數據來源,應用分析的結果,以革新教學、課程和學校表現,并實施(如,真正的改進運動)和評估這些革新的過程?!盵4]使用多種數據來源改進學校教育是很重要的,學校在自我改進過程中需要系統收集和分析不同類型的代表學校各個方面運作的數據。要想數據使用服務于學校改進,僅僅收集數據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進行數據反思和意義生成,即解釋和轉化數據,使之變成可行動的知識,才能帶來改進的教育決策。因此,數據驅動的學校改進決策是研究性實踐的表現形式,強調目標識別-數據收集-數據反思-改進領域的循環,使得學校教育者以主動而不是被動的方式在各個領域作出明智的決策。

2.提高學校的管理智能化和教學精準性

“教育治理大數據的重要價值在于能夠充分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化和治理過程的精細化?!?[5]基于數據的科學決策,使得精細管理、精準服務成為常態,將大大推進學校治理的現代化。教育數據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新思維和新策略。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其素養不僅包含豐富的教學內容知識的獲得和靈活的教學方法運用,更要具備利用學生的學習證據作出教學決定的能力。大數據可以用于教師的教學,通過對數據源進行系統分析,指出教學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實現精確學情診斷和個性化學習支持。

大數據嘗試從技術的角度解決教學管理中面臨的難題:通過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教師的教學行為數據,以及在常規教學中被忽視的形成性作業和考試數據的深度挖掘與分析,對學生學習風格、知識儲備、學習態度等學情進行精準畫像,從而使教師能更細致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為他們推送最合適的學習資源與學習路徑。讓數據驅動教學管理,不僅輔助教師根據整個班級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案,也可以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學支持服務和教學資源,助力教學從粗放管理到精準管理的轉型。因此,學校領導者應從戰略層面認識數據的作用,在學校教學管理中融入數據思維,利用大數據技術系統逐步改造和升級現有教學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3.解決危機治理中的滯后性與不可控性

教育治理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施教環境和受教環境,然而近年來各級各類學校的正常管理秩序和教學秩序卻因學生之間的校園暴力、家校之間的“校鬧”、學生自殺等頻發的校園危機事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擾,如果治理不力,會產生不可估量的社會影響,間接衍生出公眾對整個教育系統的“信任危機”,將危機事態的發展推向一個難以控制的局面。校園危機事件呈現出突發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無法進行事前預測,而學校傳統的校園危機應對方案則表現出了滯后性,甚至是不可控性的弊端,因此校園危機治理面臨巨大的挑戰。

大數據可以用來預測未來的表現以及組織的問題。海量數據與數據挖掘為學校走出危機治理過程中的“治理滯后”和“治理失靈”困境提供了方向、資源和途徑。一是利用大數據的預測和預警分析功能可實現對潛在校園危機發生可能性的評估,學校治理者可根據評估結果形成危機預防方案。例如,根據各種傳感器所讀取的校園設備數據,及時發現設備老化等問題,以降低校園火災的風險;通過移動終端和軟件所讀取的位置數據,再現學生的行動軌跡數據和體溫數據,以排查疾病傳染源,有效避免傳染病在學校的大規模傳播;對學生在Web頁面和社交媒體上瀏覽、搜索、發布、評論的內容進行關鍵詞抓取,并與學生的心理測量數據進行關聯分析,以識別學生的抑郁水平和自殺傾向,預先進行干預與治療。二是利用大數據對已發生的校園危機事件進行追溯,還原校園危機事件所涉及的人物、起因、經過以及結果,客觀呈現校園危機發生的真相。學??山柚髷祿夹g感知公眾對校園發生危機事件的觀點和態度,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引導網絡輿情正向、良性發展,最大化地阻止校園危機事件負面影響的蔓延,促進事件的有效解決。由此可見,大數據能推動校園危機治理的可控性,通過提高學校應對的靈敏度,加強校園危機應對能力建設。

二、大數據賦能學校治理現代化的現實困境

1.教育數據收集和量化的有限性

充足的、科學的、能夠反映教育客觀現實的數據可以增強學校治理能力。大數據技術聯合云計算、人工智能、5G、傳感器、可穿戴設備等技術為獲得數據治理上的原始教育大數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并不是治理所需的一切數據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收集,還有一些數據處于“治理盲區”,它影響了教育數據的質量水平。

大數據采集主要分布于線上網絡虛擬空間,當技術條件不滿足時,教育活動中的大量自然數據會因為沒有實現信息化處理而被動流失,而這些自然數據往往蘊含數據挖掘價值。數據采集難題在教學管理上比較明顯:課堂教學仍然以面授為主,在線學習系統應用普及率不高,并且學生線下的學習行為也比較分散且難以監測。數據收集工具的局限性也導致了數據的不完整。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技術升級實現了對實時的、動態的、非結構化過程數據的自動采集,但是無論數據采集技術如何變遷,都需要建立在對象可量化的基礎上,而關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中的很多微觀數據難以收集和量化。而且,學校治理關注人的主觀精神世界,然而這些反映治理成效的隱性維度——情感態度價值觀、意志、道德水平、組織文化等——目前仍無法通過權威的技術手段進行基于數據標準格式的量化收集,這也為學校的全景治理帶來了挑戰。

2.教育者數據運用能力的局限性

數據使用是教育者利用一系列數據來指導實踐的行動。在教育教學中使用數據的巨大挑戰之一是不僅收集和分析數據,還必須對數據進行審查和解釋,并以此為實踐和決策提供依據。有效使用數據是學校治理必須面對的挑戰,要確保數據的質量,并進行正確的分析和恰當的解釋,以使這些數據轉化成學??梢允褂玫男畔?。數據不會自己說話,只有經過分析和解釋,即有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數據才能變得有用。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數據信息需要與專業知識、理解和經驗相結合,才能轉化為正確的改進行動,而缺少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可能會以錯誤的方式分析和解釋數據,并可能因此采取不恰當的行動。目前,教育者常常會在分析、解釋數據以及將數據轉化為行動的能力方面遇到困難。

利用數據使教學得以改進,教師往往需要新的知識和技能,以便以有意義的方式理解和使用學生學習中的數據。將數據結果轉化為有計劃和可以實施的教學活動,對學校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并不是所有教師都具備分析和使用數據來調整和計劃他們教學的能力。盡管教師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數據,但很難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助于教學改進的知識,原因是缺乏有效使用數據的知識和技能。教師需要有機會發展和實踐與數據使用相關的技能和知識,以便幫助他們從數據新手到最終成為數據使用的專家。

3.智能數據應用的片面性

學校教育是一項復雜的教學實踐。大數據會將這些復雜的教育問題簡化為一個簡單的統計學問題,采用科學中立的數據和數據挖掘技術代替人去分析和判斷。盲目的技術崇拜和片面的理解數據,使得學校治理者可能會采用一個狹義的解決方案來改善教育,數據有可能被誤用或濫用。例如,有的學校采用“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捕捉學生課堂上的表情和動作,經大數據分析計算出學生的課堂專注度,從而改進教學,提高教育的針對性。盡管初步試行的數據顯示該系統的正向效果,但在教育專家看來,這看上去是教育創新,實則是技術的濫用,既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也會對學生的人格發展有負面影響,是一種反教育行為[6]。

對教育的“依數治理”認識不足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學校領導者和教師的教育立場,盲目地依賴于各種“黑科技”對學生進行監控,用所謂的智能工具來管理鮮活的個體,這與學校管理的教育性是相違背的。例如,從2018年起,中國西南地區十余所中小學試用了一款具有考勤記錄、教務管理和家校溝通等功能的智能校服。它結合校內的人臉識別、攝像頭等音像輸入設備,不僅可以通過智能校服所記錄的各種數據掌握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情況,家長也能及時便捷地獲取學生的在校表現、實時位置與動態軌跡等。雖然智能校服方便學校管理學生和家?;?,但這款校服因“全天候”侵入性監視侵犯學生的自由,甚至還有可能引起學生一定的反感和叛逆。為提高學生注意力的“賦思”(FOCUS ONE)頭環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項目成果“AttentivU”等技術設備也因侵入性監視引發的道德和人權問題備受爭議。像這樣的案例似乎表明,科技開發者沒有正確地處理技術與教育倫理之間的矛盾關系,同時教育治理者也在有意或無意地以教育創新或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的名義將治理權力和治理責任部分轉移給了那些并不理解教育立場的技術產品和算法?!叭绾瓮ㄟ^數據治理能力提升來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正向價值、避免負向應用價值,是教育相關主體需要著力回應和解決的迫切議題?!?[7]因此,教育者要堅定學校治理的教育邏輯,要基于教育立場,對校園高新科技產品嚴格進行準入評估和監管。

4.數據采集邊界和隱私保護意識的薄弱性

大數據在為學校治理賦能的同時,數據的獲取和使用方式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一是學校對收集到的學生數據保護意識不強,造成了數據泄露。教育者利用數據進行治理的同時,未充分履行保護學生隱私數據的責任與義務。二是數據采集的邊界意識缺乏。一些學校治理主體可能在未獲得個人授權同意和告知數據使用目標的情況下全面采集包括個人敏感數據在內的數據,忽視了數據采集的邊界意識。三是對收集涉及學生個人隱私的數據權利認識不到位?!案鼮閲乐氐氖?,我們并不真的知道、也不關注,哪些數據可以收集、哪些具有侵犯學生權利的風險、哪些數據的收集本身就是在侵犯學生的權利?!盵8]2019年9月,某校不僅在校門、圖書館等安裝人臉識別門禁,也在教室里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進行監控。面對網絡關于這種新技術使用侵犯個人隱私的討論,需要認識到教室雖然是公共場所,但也存在公共空間的個人隱私問題。位于瑞典北部城市謝萊夫特奧的一所高中,因為非法使用面部識別軟件技術記錄學生出勤率而被根據《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罰款超過20000美元,成為侵犯學生隱私權的典型案例。這就需要學校治理者注重收集數據的“必要性”,只獲取所提供的服務和改進教育教學必須使用的數據。

三、大數據賦能學校治理能力提升的實踐進路

為了充分發揮大數據在學校治理過程中的潛力,迫切需要對如何利用大數據改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最佳方式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1.樹立“數據+學校治理”的創新型治理理念

大數據帶來的不僅是學校治理模式、方法和過程的轉變,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改變。治理者“依數治理”的意識是影響大數據在學校場域有效發揮其技術紅利的首要因素。學校領導者應認識到數據是學校治理變革新的生長點,抓住契機促進數據與學校治理的結合。這就需要調整和更新自身數據觀念,摒棄經驗治理模式,形成“數據+學校治理”的創新型治理理念,接納教育數據蘊含的豐富價值以及在學校治理中的重要性,在學校治理時注意數據的收集和實施基于數據的決策,自覺主動依數治理。

對學校領導者來說,數據使用應被理解為一種持續的學校改進過程。學校在數據使用方面應有一個清晰的愿景和規范,對數據使用持積極態度,要合理運用大數據實現“善治”與達成既定的治理目標。通過思考“我們需要收集哪些數據,能從數據中看到什么,如何在數據的幫助下改變現有的實踐”等系列問題,利用數據形成一種學校治理的新機制。同時,嘗試培育數據使用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數據不是用來判斷的,而是用來支持改進的。學校領導者不僅自身展示有效的數據使用,還應鼓勵將數據使用作為一種工具支持有效的教學,為教師創造機會使用數據,并專注于發展教師的數據使用技能。

2.提高教育者的數據素養

數據本身不能確保使用。數據必須被收集、組織和分析才能成為信息,通過使用者的理解和知識來作出決定。使用者特征是影響學?!耙罃抵卫怼钡闹匾蛩?,教育者需要知道如何將原始數據轉化為可行動的知識。數據素養是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和有用信息的條件,它是教育者設定目標,收集、分析和解釋數據以及采取改進行動的能力。Kippers等人(2018)提出了數據素養的五種元素,包括:設定目標、收集數據、分析數據、解釋數據、采取教學行動[9]。Mandinach & Gummer(2013)認為,數據素養包括關注問題的技能——知道如何構建問題、識別問題和作出決定;以數據為中心的技能——知道如何獲取、生成和解釋數據;以過程為中心的技能——知道如何參與合作性探究和評估因果關系[10]。學校領導者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數據素養技能,對數據的使用進行監控、示范、引導和鼓勵。

在教學領域,越來越強調使用數據來指導決策,數據的使用被認為是告知教師學生需求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據此來調整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教師也需要適當的數據來幫助他們規劃課程,促使學生的進步和成長。這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來分析理解不同形式的數據,以便能夠診斷學生的學習需求并調整相應的教學。因此,亟需培養教師使用數據來指導和改進教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關注基于數據素養的專業發展。一方面,培養教師對數據使用的積極態度。數據素養是一種能力,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整合。數據素養包括對數據使用的態度,使用者對數據使用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準備投入其中的時間和精力。其次,加強教師數據使用能力的建設。能力建設幫助教師學習新的技能、知識和思維方式,包括:教師獲取或收集數據;組織、過濾并分析信息;將信息與專長和理解整合起來,成為可行動的知識;知道如何回應和調整教學;評估應對措施或結果的有效性。通過各種主題培訓和專業發展活動,讓教師對數據使用形成一種思維習慣,成為一種有意識的、反思的過程。

3.堅守基于教育立場的數據思維

學校治理者必須堅守基于教育立場的數據思維,在借助技術的力量獲取數據和引入智能科技產品進入學校時,要從教育的立場進行拷問和審思,杜絕盲目的技術崇拜和數據迷信。

(1)正視數據作用的“限度”

要看到大數據與學校治理現代化的理念相契合,可以促進學校的“善治”。同時,要認識到數據不是萬能的,數據的失真、失整和片面性增加了學校治理的風險?!霸诮逃I域運用大數據時,要注意合理使用,不能讓濫用數據的工具色彩沖淡了教育的人文色彩?!?[11]例如,在學校大門和宿舍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有利于校園安全和掌握學生考勤情況,但如果在教室里安裝該系統,且不說干預學生和教師隱私權的問題,就收集的數據而言,對于教學改進的意義也不是很大。因為真正的課堂是師生之間生命的互動和智慧的碰撞,而僅靠外力的監控是無法實現的。

(2)用關聯思維理解數據相關關系

在學校場域這種復雜人文環境中很難控制各種變量去驗證假設的、線性因果關系的存在,所以在“依數治理”時找到科學可信的因果關系的可行性不大?!按髷祿a生的基于相關性的知識可能被誤認為是因果關系,而實際上它們只是巧合。當這些相關性被用作決策的基礎時,會導致虛假的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最終出現謬誤?!盵12]教育治理者應突破線性因果關系的思維依賴,將教育問題放在其特定的背景之中,利用數據從看似不相關的關系中發現規律,靈活地開展治理,形成自身的“治理機智”。

(3)數據采集要堅守教育底線

數據采集要從服務于人的發展角度進行決策。教育的本質是促進個體身心健康成長,它不是控制,而是喚醒和激勵。各種智能設備的使用是為了輔助教師的教學而不是弱化教師的教學能力,是為了服務于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對學生的全景監控。不論前沿科技產品多么智能和具有科學性,將它引入到學校時,必須經過教育和倫理的論證,不能讓校園淪為技術濫用之所。

4.注重數據和師生隱私的保護

學校在推進數據治理的過程中,還涉及倫理和負責任的數據使用,注重數據保護和考慮學生的隱私。大數據的一些特點使得它與隱私和數據保護息息相關,數據的收集可以揭示一個人的私密細節,所作出的決定可能也會影響隱私權。同時,大數據還會導致一種更隱蔽的歧視。我們需要認識到,教育數據在采集、存儲、傳輸和共享使用等過程中存在著泄露隱私的風險。數據的開放思維要求學校治理者主動與不同業務部門、家長以及公眾共享各種教育數據,通過開放共享多源多維數據,實現數據的整合,挖掘數據的價值,形成學校治理的合力。但學校教育者要認識到,數據的獲取和應用應該遵循一定的規范和標準,并不是任何數據都可以被共享,要注重對學生敏感數據和隱私權的保護。學校治理者在采集學生有關的數據時不能突破法律底線,不能觸犯學生的權益。要嚴格按照《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明確教育數據泄露所需承擔的責任,保護學生的各種敏感數據。學校在數據采集和使用過程中要征得學習者及其監護人的知情同意,不能過度采集數據,既不能侵犯學生的隱私,也要防止將采集的數據用于非教育行為。

總之,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推動學校治理轉型是新時代學校變革的動力之一。有效的數據治理不僅幫助學校識別當前存在的關鍵問題,還會使學校變得更加智慧和高效。學校教育者要清醒地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給學校治理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挑戰,在數據的收集、應用與決策的過程中一定要堅守教育邏輯,以真正使用大數據推進學校治理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

content_5367988.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3] 愛倫·高德靈,馬克·伯蘭茨. 提升學校領導力:從數據到決策[M].余凱,等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33.

[4] Schildkamp, K., & Kuiper, W. Data-informed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data, what purposes, and promoting and hindering facto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0,26(03): 482-496.

[5] 姚松.大數據與教育治理現代化:機遇、挑戰與優化路徑[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02):76-80.

[6] 王軼.裝“天眼”捕捉學生表情!專家:侵犯隱私,趕緊叫停[EB/OL].http://k.sina.com.cn/article_3978269112_ed1f91b80010071p3.html.

[7] 田賢鵬.隱私保護與開放共享: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數據治理變革[J].電化教育研究,2020(05):33-38 .

[8] 楊開誠.教育何以是大數據的[J].電化教育研究,2019(02):5-10.

[9] Kippers, W. B., Poortman, C. L., Schildkamp, K., & Visscher, A. J. Data literacy: What do educators learn and struggle with during a data use intervention? [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18, 56(02):1-31.

[10] Mandinach, E. B., & Gummer, E. S. Defining data literacy: A report on a convening of expert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olicy Studies, 2013, 13(02):6-28.

[11] 申霞,夏豪杰. 大數據背景下教育治理運行機制現代化[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8(06):17-22.

[12] 瑪農·奧斯特芬.數據的邊界:隱私與個人數據保護[M].曹博,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47.

【責任編輯? ?關燕云】

猜你喜歡
大數據
基于在線教育的大數據研究
“互聯網+”農產品物流業的大數據策略研究
大數據時代新聞的新變化探究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