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中南部方言結構助詞的變音

2022-05-30 10:48王志勇

摘 要:河北中南部方言結構助詞“的、地、得”的主要語音形式為獨立音節“的”尾,部分方言兼有“的”變。通過對變音區域和重點方言的考察,發現“的”變有“直接合音”和通過增音型“的”尾合音兩種方式。對結構助詞“的、地、得”在河北中南部各地不同的語音形式和在特定方言中的音形差異進行分析,有助于建立該地區結構助詞較為完整的語音歷時演變鏈。

關鍵詞:河北中南部方言;結構助詞;變音;增音型;歷時演變

中圖分類號:H17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2-1101(2022)04-0054-08

收稿日期:2022-02-16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河北省中南部方言變音研究(HB16YY003)

作者簡介:王志勇(1976-),男,河北武安人,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漢語方言學。

InflectionofStructuralAuxiliary word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Hebei Dialect

WANG Zhiy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Hebei056038,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phonetic form of the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 “de的/地/得”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Hebeidialects is the tail of the independent syll-able “de 的”, and some dialects also have the change of “de的”.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ection and key dialects, it is found that “de的” can be changed in two ways: direct consonant and final consonant.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phonetic forms of the three auxiliary words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the phonetic differences in specific dialects are helpful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complete phonetic diachronic evolution chain of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s in this area.

Key words:middle and southern Hebei dialects;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s; inflection;augmented type;diachronic evolution

山東、陜西、河北以及晉東南、豫北等地是北方方言變音現象尤其是變韻、變調現象地理分布的核心區域,其中,河北中南部方言區的變音從共時音形表現到歷時演進階段都很有特點,對于該地區結構助詞“的、地、得”變音較大范圍的研究將有助于加深對北方方言變音現象和規律的認識。

本文首先討論結構助詞“的、地、得”在河北中南部方言區的語音表現和地理分布,然后進一步對比重點調查點涉縣、南和與隆堯方言中的增音型“的、地、得”尾的異同并探尋其音形差異的原因,最后在共時描寫基礎上追本溯源歸納三者的歷時演變脈絡。

一、“的、地、得” 的讀音類型及地理分布

河北中南部方言的結構助詞“的、地、得”根據其語音形式是否獨立成音節可分為“的、地、得”尾和“的、地、得”變(本文有時以“的”賅“地、得”,稱“的”尾、“的”變)兩大類型,“的”尾自成音節,“的”變是“的、地、得”與前字合音后的形式。

“的”尾讀音及分布方言點舉例:霸州[t]、淶水[ti]、高碑店[ti]、臨西[ti];永年[lei]/[li]、正定[li]、定州[li]、井陘縣[l]、平山[l];饒陽[n];隆堯[ei]/[i]、井陘礦區[]、武安[i]。

“的”變情況,以邯鄲肥鄉區用法為例分類描述。①定語標記:織的[t]布、喝的[x]飲料、上過肥[fei]的莊稼地、姥姥[lau]包的[pau](包子)好吃、強扭的[niu]瓜不甜;②轉指標記:懷的[xuai]是龍鳳胎、搶的[tia]都是年輕人;③狀語標記:自覺地[ty]遵守、長久地[tiu]合作、一碼兒碼兒地[mr]寫;④補語標記:墻上打得[ta]都是洞、切得[ti]好、來得[lai]早不如來得[lai]巧、貴得[kui]離譜、瘦得[u]皮包骨頭、比魚游得[iu]還快、喊得[xan]嗓子都啞了、跟得[kn]太緊了、熏得[yn]頭疼、聽得[ti]不想回家、懂得[tu]不少。

河北中南部方言結構助詞“的、地、得”的主要語音形式是獨立音節“的”尾,本研究田野調查中的103個方言點全部都有“的”尾,其中17個點兼有“的”尾和“的”變韻(有些以“的”尾為主,有些則以“的”變音為主)。結構助詞“的、地、得”讀音類型及地理分布如下。

(一)“的、地、得”尾的讀音類型及地理分布

所有調查點都存在“的、地、得”尾,其在各地的語音形式如下:

[ti]、[t]、[ti]、[ti];[li]/[lei]、[l]、[li]、[li]、[l];[n];[i]/[ei]、[]、[i]

“的、地、得”尾的各種語音形式的共同點是聲調的弱化,一般讀輕聲;差異主要表現在聲母和韻母方面。根據有無聲母和聲母的發音部位與方法,其聲母可以分為4種類型:

(1)塞音[t];(2)邊音[l];(3)鼻音[n];(4)零聲母[i]/[ei]、[]、[i]。

根據韻母韻尾的有無和不同,其韻母可以分為4種類型:

(1)高元音[i]、[i];(2)中/央元音[];(3)半低元音[];(4)元音尾韻[i]、[ei]。

聲韻相配的各種語音形式的分布區域如下:

[ti]:冀魯官話石濟片的臨西。

[t]:冀魯官話石濟片的新河、新樂、深州、廣平、故城、臨西、南宮、行唐、辛集、吳橋、任縣,滄惠片的河間、滄縣、青縣、南皮、阜城,保唐片的永清、霸州、大城、雄縣、蔚縣;晉語邯新片的涉縣、肥鄉,張呼片的平山、靈壽、鹿泉。

[ti]:冀魯官話石濟片的棗強、威縣、吳橋、衡水市、故城、新河、安平、冀州、清河、南宮、邱縣、臨西、辛集,滄惠片的肅寧、河間、獻縣、滄縣、泊頭、黃驊、孟村、鹽山、海興、東光、青縣、南皮、景縣、阜城,保唐片的保定市、淶水、易縣、高碑店、定興、徐水、容城、滿城、安新、順平、清苑、高陽、安國、博野、蠡縣、望都、霸州、文安、大城、蔚縣;晉語張呼片的平山、鹿泉、元氏。

[ti]:冀魯官話滄惠片的獻縣、青縣、海興,保唐片的文安、高碑店、蔚縣。

[li]/[lei]:晉語邯新片的永年、磁縣、臨漳、邯鄲縣、肥鄉、成安、沙河、涉縣、雞澤,張呼片的鹿泉、元氏只在“金的、銀的”中發現“的”有[li]、[lei]的自由變讀。;冀魯官話石濟片的邢臺市、邢臺縣、內丘、臨城、館陶、曲周、巨鹿、平鄉、臨西;中原官話的魏縣、大名。

[l]:冀魯官話石濟片的曲周、邱縣、廣平、井陘。

[li]:晉語邯新片的武安、肥鄉,張呼片的靈壽、鹿泉、元氏、贊皇;冀魯官話石濟片的館陶、邱縣、安平、饒陽、武邑、冀州、衡水市、吳橋、故城、廣宗、清河、臨西、柏鄉、巨鹿、任縣、寧晉、石家莊、行唐、新樂、正定、無極、深澤、藁城、晉州、辛集、欒城、趙縣、高邑,滄惠片的阜城、景縣、任丘、肅寧、泊頭、滄縣、南皮、鹽山、海興、東光,保唐片的大城、安新、唐縣、望都、定州、淶源、阜平、曲陽。

[li]:石濟片的深州、藁城、晉州,保唐片的定州、淶源,滄惠片的任丘。

[l]:只出現在晉語張呼片的平山。

[n]:分布在冀魯官話石濟片的饒陽、武強、高邑。此外,靈壽青年發音人有幾例“的”音[nuo]/[n]。任丘[li]、臨西[tei]在轉指結構的[n]組韻后,有條件變體[nei],但并不絕對。

[i]/[ei]:晉語邯新片的磁縣、南和、肥鄉,張呼片的鹿泉;冀魯官話石濟片的隆堯、廣宗。

[]:晉語邯新片的涉縣、南和;冀魯官話石濟片的隆堯、井陘礦區。

[i]:晉語邯新片的武安、涉縣、南和,張呼片的靈壽、元氏;冀魯官話石濟片的隆堯,滄惠片的鹽山。

從上文可以發現,“的、地、得”尾的4種聲母類型在河北各方言區的分布有如下特點:

塞音[t]和邊音[l]分布范圍相當,各自都占到總調查點的近60%。[t]主要分布在冀魯官話滄惠片、保唐片與晉語張呼片,分別占到各自方言區調查點的93%、81%和80%,冀魯官話石濟片也有42%的調查點有[t]聲母。[l]主要分布在晉語區邯新片、張呼片和冀魯官話石濟片、滄惠片,各占這幾個方言區調查點的90%、80%、67%和66%。零聲母主要在晉語邯新片、冀魯官話石濟片。[n]只出現在冀魯官話石濟片。

“的、地、得”尾的4種韻母類型在河北各方言區的分布有如下特點:

高元音[i]分布范圍最廣,主要分布在晉語張呼片和冀魯官話,分別占到這兩個方言區調查點總數的100%和85%。其次是[],主要分布在冀魯官話石濟片和晉語張呼片,其他各片也有個別方言存在。再次是[i/ei],主要在晉語邯新片,晉語張呼片和冀魯官話石濟片也有部分方言存在。[i]只出現在[i]和[]的主要分布地——冀魯官話區,其性質可以看作是從[i]到[]的一種過渡狀態。

(二)“的、地、得”變的讀音類型及地理分布

河北中南部方言結構助詞“的、地、得”的讀音類型如前所述,是以“的”尾為主的。有“的”變的方言點共17個:晉語邯新片的肥鄉、武安、南和、雞澤,張呼片的靈壽、元氏、贊皇、鹿泉;冀魯官話石濟片的臨城、隆堯、趙縣、行唐、廣宗、清河、故城,滄惠片的鹽山、海興,這些方言點同時兼有“的”尾?!暗摹弊內缟衔姆枢l區所述,再以行唐方言(“的”基本音形為[li])為例分類描述。①定語標記:邯鄲市的[]房子、兄弟的[ti]事兒、出去的[ty]時候兒、回答的[ta]問題、姐姐的[ti]衣裳、包的[p]餃子、管的[]事兒多、最近的[tin]路、村長的[]地;②轉指標記:最快的[ku]一天到、妹妹的[mei]錯不了、不懂的[tu]就問; ③狀語標記:著急地[ti]跑回去、說不出來的[l]難受、慢慢兒地[mr]來、大聲地[]嚷;④補語標記:氣得[ti]直跺腳、刀磨得[m]锃亮、曬得[]脫了皮、貴[kuei]戧不住、笑得[i]直不起腰、變得[]真快、過敏得[min]戧不住、嚷得[]嗓子都啞了、用得[y]很方便。

通過實地田野調查,我們發現河北中南部方言“的”變有一些較為普遍的規律:

首先,“的”變的類型都屬于長音型,暫未發現拼合型和融合型。伴隨著長音變韻有變調出現,如南和方言連讀變調中,前字陰平33+輕聲2,合音變調為332。其合音變調是在輕聲字組連調模式的基礎上加以調整而來。

其次,“的、地、得”三者變韻出現的先后順序并不相同。通常情況下定中結構中的“的”先出現合音變韻,如鹿泉、故城、海興等方言點;然后是補語標記“得”,如贊皇、雞澤、靈壽、清河、鹽山等方言點;狀語標記“地”則最后出現變韻。也有例外情況,如臨城方言點,“得”先出現變韻。

最后,發生合音變韻的前字音節韻尾,一般都與該方言“的、地、得”尾的弱化語音形式相同或相近,如武安方言“的、地、得”有[li]、[i]兩讀,“的”變已在前音節基本韻母為[i]、[ei]組韻中出現;鹽山方言有[ti]、[li]、[i]三讀,處于迅速弱化、多種形式并存的狀態,其“的”變已在基本韻母[i]、[ei]、[ai]組韻中完成;故城、清河方言都是[ti]、[li]形式并存,目前“的”變也已在基本韻母[ei]、[ai]組韻出現。這是一種“直接合音”的變音方式。另外,與“的”弱化形式不同的基本韻母,則可能通過增音型“的”尾實現合音。這是形成合音的另一種重要途徑。

二、“的、地、得”變音重點個案考察

(一)增音型“的”尾

增音型“的”尾是指當結構助詞“的、地、得”的前一音節以[][][i][u][y][n][]為韻母或韻尾,而“的、地、得”語音形式為零聲母時,由于順同化的作用,“的、地、得”音節前增生[][][i][u][y][n][]等過渡音,從而產生出多種變體音形的現象。

在河北中南部方言的調查中,我們從部分調查點中發現了增音型的“的、地、得”尾,如表1所示。

說明:①表中韻母列是各點方言音系所對應的普通話韻類;②表中一欄內有多種語音形式的,按頻率降序排列。③南和2材料取自文獻[1];④涉縣[n][]組基本韻母對應的“的”尾,主要語音形式是[],也有[][]的變體。

此外,磁縣、臨漳、臨西、任丘等方言點在[n]尾韻后也發現有少量[ni]形式的條件變體讀音。

根據有無過渡增音,“的、地、得”尾可以分為單純音尾和增音音尾兩種。表1中所列方言點除涉縣外,都存在“的”尾和“的”變成分,屬于混合型,但具體情況又有所不同,詳見表2。

從3個結構助詞的音形異同來看,幾個方言點內部也有較大區別。以南和2、涉縣方言為例,在單純音尾和增音音尾方面,南和2方言“的、地、得”的分布和音形表現非常一致,規律性極強;涉縣方言在單純音尾表現上,“的”有[li][l]兩種讀音,分布在開尾韻后,零聲母語音形式[i][][i]分布在有尾韻后,音形較多,情況較為復雜;“得”基本音形[l]分布在開尾韻后,零聲母[]分布在[][]后;“地”[li]分布在所有韻后,[i]只分布在非鼻尾韻后。涉縣方言增音音尾類型中,“得”的音形變體略多,在前字音節[i][u][y][]后有[i][u][]3種形式,“的”在前字音節[u][y][]后有[ui][u][i]([][])兩類5種形式,“地”只在[]尾后有[i]1種形式,且與[li]為自由變體。

合音變韻只出現在隆堯、南和1方言中,與此相對應的是兩地方言“的、地、得”讀音都為零聲母形式:南和1方言音[ei][],隆堯方言音[i]??梢钥闯?,在前字周遍性韻類條件下,“的、地、得”音節的全部零聲母化對合音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構助詞增音型變音較少的原因應和以下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存在零聲母弱化語音形式的方言較少。本研究所調查的方言點中只有12個,其中具有[i]形式的有7個(包括多種形式并存的)。二是弱化形式較少,主要是[i]/[ei]與[][i]。由于缺乏“可共存發音的同時性”[2]32,[i]/[ei]與[i]前再增生介音[i][y]的可能性大大減少,“的、地、得”可能更多以“直接合音”而非“增音”的方式完成了“的”變音的過程。

(二) 關于“的、地、得”音形的異同

在調查的103個方言點中,有64個方言點中的“的、地、得”3個結構助詞音形完全相同(指同一發音人),占調查點總數六成以上;有39個方言點音形不完全相同,也即有同有異,占總數近四成。音形差異見表3。

導致音形不同的原因主要有新老派差異、自由變體差異、文白異讀等。下面按方言區分別舉例說明。

1.晉語:

(1)變體差異:多數調查點的各種音形之間屬于自由變體關系,沒有明確的語音分布條件,如平山王家峪方言[l]/[t]/[ti]、南和方言老派[ei][]。個別地點為條件變體關系如涉縣方言,詳見表3。

(2)文白異讀:肥鄉方言青年、老年主要音形為[lei],但老年男性偶現[t]讀音,無條件分布。對比周邊方言及普通話,應該是受到普通話影響的文讀。

2.冀魯官話:

(1)變體差異:主要是自由變體的差異,如臨城方言[li]/[li]、邱縣方言[ti]/[li]/[l]。

(2)新老派差異:如望方言都有[li]、[ti]兩讀,[ti]出現頻率很低。但發音人明確告知筆者,其父母一代人[ti]出現頻率較高。

此外,“的、地、得”語音差異也與3詞的歷史音變不完全同步相關,這在下文討論。

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石濟片的高邑、饒陽、武強方言中,結構助詞“的、地、得”有[n]的讀音。這種情況與磁縣、臨漳、臨西、任丘等方言在[n]組韻后有[n]聲母的變體讀音不同,它們有語法分布的廣狹和新老派的差異(見表4)。

說明:①表中一個方言點分上下兩欄的是不同發音人的發音。②每格中有多種音形的,按頻率降序排列。③括號內的音形出現很少,為個例。④望都發音人告知,其父母一代人[ti]比例高于發音人。

對比高邑、饒陽、武強3地方言,[n]的分布似乎也形成一個演進路徑:

高邑[li](定中結構[li]/[n])→ 饒陽[li]/ [n]→ 武強[n]

從周邊方言觀察,高邑周邊方言點結構助詞“的、地、得”的語音形式為:趙縣[li]、柏鄉[li]、臨城[li]/ [li]、贊皇[li]、元氏[ti]/[li]。饒陽、武強地域相接,周邊方言點為安平[ti]/[li]、博野[ti]/[ti]、蠡縣[ti]、肅寧[ti]、獻縣[ti]/[ti]、泊頭[ti]、武邑[li]、深州[li]。從語音弱化的常規路徑來看,無論是[ti]→[n]還是[li]→[n],似乎都缺乏中間環節。參考石毓智、唐雪凝、焦妮娜與史秀菊等研究者所論現代漢語中結構助詞和指代詞之間的關系[3-7],關于高邑、饒陽、武強中[n]的性質,我們尚需進一步調查、研究和討論。

三、“的、地、得”的歷時演變

關于“的、地、得”的來源,已有較多研究,此處不再贅述?!肚许崱窌r代的“的”為梗開四端母錫韻入聲,音[tiek];“底”為蟹開四端母齊韻上聲,音[];“地”為止開三定母脂韻去聲,音[di];“得”為曾開一端母德韻入聲,音[tk][8]?!吨性繇崱窌r代“的”“底”“地”“得”都為齊微韻字:“的”“底”音[],“地”音[ti],“得”音[][9]。

我們以《中原音韻》時代各結構助詞的音形作為探討其語音歷時演變的起點。其中,河北晉語區“的、地、得”的語音形式也參考了《切韻》時代的入聲讀法。

從河北中南部方言助詞“的、地、得”聲母類型的分析來看,《中原音韻》時代的[t]聲母,在該區域依然大量存在。河北中南部主要為塞音[t]和邊音[l],兩者分布范圍和數量相當:[t]主要分布在冀魯官話滄惠片、保唐片和晉語張呼片;[l]主要分布在晉語區邯新片、張呼片和冀魯官話石濟片、滄惠片。零聲母主要在晉語邯新片、張呼片和冀魯官話石濟片的個別方言點。

聲母[l]當由[t]塞音成分減弱進一步發展而來,由表2所列音形差異統計來看,一個調查點[l][t]并存的情況大量存在,這正是[t]→[l]弱化演變在詞匯中漸變的體現。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與零聲母在一地共存的聲母主要是[l],如磁縣、武安、廣宗、鹿泉等方言點。涉縣青年發音人有[t][]共存的情況,主要見于“得”的調查中。從這些情況來看,結構助詞“的、地、得”的聲母在河北中南部方言中演變的主要路徑為:

從韻母類型來看,《中原音韻》時代的[i]韻母在河北中南部冀魯官話和晉語張呼片中依然大量存在,并且分布范圍最廣。其次是[],主要分布在冀魯官話石濟片和晉語張呼片,其他各片也有個別方言點存在。再次是[i/ei],主要在晉語邯新片、張呼片,冀魯官話石濟片也有部分方言點存在。[i]只出現在[i]和[]的主要分布地——冀魯官話區,其性質可以看作是從[i]到[]的一種過渡狀態。

韻母[]當由[i]弱化央化而來,期間可能經歷了[i]或[i]的過程,即i → i/i → 。[i/ei]可能來源于《切韻》時代“底”→.tiei → tei→ lei→ ei,《中原音韻》時代“得”→.tei→ lei → ei。結構助詞“的、地、得”韻母在河北中南部方言中演變的可能路徑為:

i→i/i → → 合音變韻

與前音節韻尾相同或相近

iei/ ei → ei/i → 合音變韻

與前音節韻尾相同或相近

從河北中南部各地“的、地、得”的語音形式綜合來看,其弱化音變的進階可能為:

根據田希誠[10]、孟慶海[11]等學者的研究,山西方言中“的、地、得”以[][i]等喉塞音尾韻母為主要類型,參考中古漢語結構助詞的入聲讀法及晉語區輕聲促化的普遍性,其演變路徑可能為:

關于“的、地、得”演變不同步的問題,從表2中可以看到,轉指結構中“的”弱化要快一些,如海興、獻縣、博野、文安方言點中的[ti]。然后是補語結構中“得”,如青縣[ti]、高碑店[ti]、晉州[li]、阜城[li]。狀中結構“地”則要更慢一些。

相比于河北3個結構助詞之間微小的演變差異,山西一些方言中“的、地、得”的音形面貌則相差較大。田希誠、吳建生在文獻中指出,山西中西部地區的平遙、孝義、太谷、介休、汾陽、臨縣、柳林、嵐縣等方言點中的“的、得”為入聲韻,“地”為舒聲韻,應與其在方言中中古音的舒入來歷有關,這也為河北晉語區結構助詞的演變路徑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麗.河北南和方言音變調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33-36.

[2] 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3] 石毓智,李訥.漢語發展史上結構助詞的興替:論“的”的語法化歷程[J].中國社會科學,1998(6):165-179.

[4] 石毓智.量詞、指示代詞和結構助詞的關系[J].方言,2002(2):177-126.

[5] 唐雪凝,張金圈.從山東北部方言看定語標記的類型與演變[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3(1)72-79.

[6] 焦妮娜.山西晉城話的結構助詞“這”和“那”[J].中國語言學報,2015(5):100-117.

[7] 史秀菊,史榮.山西絳縣方言指示代詞“這、乃、?!迸c結構助詞“的”的語法共性[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0-70.

[8]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13+144+151+153.

[9] 寧繼福.中原音韻表稿[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31+43.

[10] 田希誠,吳建生.山西晉語區的助詞“的”[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3):46-54.

[11] 孟慶海.山西方言里的“的”字[J].方言,1996(2):125-129.

[責任編輯:吳曉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