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2022-05-30 10:48崔玉龍宋曼雅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土木工程

崔玉龍 宋曼雅

摘 要: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和教學改革時具有一定的難度。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更有效地實現專業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對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具有積極意義。文章首先分析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優勢;然后探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在網絡平臺建設、資源挖掘利用、制度與機制完善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措施;最后從課程設計理念、教學過程以及過程化考核等方面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學;互聯網;土木工程;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2-1101(2022)04-0100-05

收稿日期:2021-07-28

基金項目:安徽省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項目(2019zyrc037);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2102079079)

作者簡介:崔玉龍(1989-),男,安徽蚌埠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研究工作。

Exploration 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r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under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CUI Yulong1,SONG Manya2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232001, China; 2.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e,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232001,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ivil engineering courses.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ion can realiz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ame direction more effectively,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both moral and ability.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ourses under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The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under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in the aspects of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resource mining and utilization,system and mechanism improvement,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Finall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i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design concept,teaching process and process assessment.

Key words:blended teaching mode;online teaching;the internet;civil engineering;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使命所在,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作為人才培養中的主體,高校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鍛煉學生的優秀品格。而要真正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的,高校開設的所有課程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還應都具有思政育人功能。2018年6月,教育部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振興本科教育。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其中包含建設6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得到了逐步完善與全面發展,雨課堂、SPOC平臺、MOOC平臺等多個互聯網平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各大高校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線上教學模式,為“停課不停學”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混合式教學模式特點,充分挖掘蘊含在相關知識點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并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將樹人育人目標貫穿于專業課程教育全過程,使專業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同向同行,培養出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所需的德才兼備的優秀土木工程人才。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優勢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诮嬛髁x學習理論開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實現了課堂教學資源、網絡學習資源以及其他有關教學資源的有機融合,能充分發揮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啟發、監管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2-4]?;旌鲜浇虒W模式有助于專業課程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對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具有積極意義。

傳統教學模式重視專業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多元化發展目標的實現?;旌鲜浇虒W模式將傳統面對面教學和遠程網上教學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優勢緊密結合在一起,重構了課堂教學?!熬€上”和“線下”兩種教學形式優勢的充分發揮,不僅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而且還有助于解決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因教師講授過多而出現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認知參與度不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結果差異過大等問題,最終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

傳統教學模式載體單一,傳播面窄,忽視了學生需求的多元性,不利于課程思政效果的進一步發揮。而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合了課堂傳授的載體優勢和線上的傳播效果,能夠有效提升課程思政的契合度和精準度。借助載體優勢能夠凸顯信息化、現代化,更加符合學生對于課程思政的心理預期,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思政育人效能?;旌鲜浇虒W模式借助線上教學平臺優勢,打破了時空限制,尊重受眾的接受能力,將教學過程與價值塑造有機結合在一起,提升了傳播效果,提高了知識傳播的精準度,進而也突出了專業特色、課程特色。

混合式教學是網絡在線學習和傳統課堂教學二者優勢的相互結合與補充,不僅能夠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也更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教”與“學”的關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到完美體現,從而有助于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而從課程思政角度來說,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專業理論課教學與課程思政更易于達成同向同行。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網絡資源的豐富、多種教學方法的相融、教學輔助工具的先進,使蘊含于專業課程知識點中的思政元素更容易挖掘、提煉,與專業課程知識點有關的思政元素更容易融入、發散;另一方面,在線教學平臺的實時互動功能,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知識傳播媒介的多元教學呈現,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生動形象,學生提升自身思政素養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增強,學習興趣不斷提升[5-7]。因此,近年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我國各大高校得到廣泛應用,當然,這也是時代發展與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所在。

概言之,相比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程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

土木工程專業主要是培養系統掌握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具備扎實工程實踐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具有良好職業素養、人文和社會科學素養、服務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與榮譽感,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人才。土木工程是國家發展的支柱行業,與社會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因此在土木工程專業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實現專業課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將思政教育滲透、貫穿教學全過程,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國家和行業需求的德才兼備的工程專業人才尤為重要。然而,在混合式教學模式風行的教學環境下,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亟需各高校以及任課教師結合實際加以探討、解決。

(一)存在的問題

1.課程思政育人網絡平臺建設有待創新。課程思政網絡育人平臺是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保障。課程思政良好教學成效的獲取,離不開有效的、創新型的課程思政育人網絡平臺建設。當前,因為課程思政建設在理念上并沒有得到所有高校以及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加之育人網絡平臺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所以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育人網絡平臺建設問題重重,如平臺覆蓋范圍不夠廣泛、系統運行不夠順暢、內容與運營形式固化缺乏創新等。另外,當前常用的網絡教學平臺,比如雨課堂、SPOC平臺、MOOC平臺和騰訊課堂等,一般都是根據專業課程結構和特征設計的,極少考慮課程思政的特征和需求。網絡育人平臺搭建不完善,課程思政育人效果自然難以達到預期要求。

2.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育人資源建設有待挖掘。課程思政育人資源是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前提?;旌鲜浇虒W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要想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必須高度重視思政教育資源的挖掘和利用。當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在課程思政育人資源建設上挖掘深度不夠,利用程度不高,轉化利用不足,課程思政建設不理想。課程思政育人資源建設應基于課程內容進行設計,結合不同群體的學習特征、學習能力展開,也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育人資源。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最大難點在于如何準確挖掘專業知識內容中隱含的思政元素,并且在授課時將這些思政元素與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較好地融合。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內容偏理論和概念理解、公式推導以及數學計算,相比人文類專業課程缺少明顯的思政內容,思政元素的提煉、融入需要任課教師下更多功夫。

3.課程思政的育人和評價機制有待完善。課程思政育人機制是提升育人質量的重要支撐。當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育人機制,有關規章制度不完整、不成體系,育人理念還未做到與時俱進,育人合力還沒有完全形成,不能完全適應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阻礙了思政育人效果的提升。課程思政不僅是任課教師個人的事情,還涉及學校人才培養和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需要學校不同人員、不同部門共同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關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的評價機制還不夠健全。目前,各高校主要采取督導組聽課評分和學生評價打分相結合的教學評價方式,但主要是針對專業課教學,很少涉及甚至不對課程思政效果進行評價,課程思政缺乏統一或廣泛采用的評價機制。

總之,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還存在許多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二)應對措施

針對前述問題,首先,各高校應在現有線上教學平臺基礎上開發設置有關課程思政教學和評價的版塊,如課程思政元素(包括視頻、讀物、和網絡鏈接)存儲版塊和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打分窗口;或利用教務系統提供各門課程的課程思政評價版塊。其次,充分挖掘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育人資源。土木工程專業任課教師應重點參考教育部下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充分挖掘專業知識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政元素,恰當融入與專業知識有關的思政元素,精準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如專業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極好的思政育人教材,其發展過程中蘊含著許多極富教育價值的思政元素,需要任課教師深入挖掘。川藏鐵路、三峽工程以及諸多大型水電工程的建設歷程中,所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重大技術攻關,更多的還有攻關過程中科技人員、施工工人的付出、責任、奉獻、堅韌等等;著名科學家(比如土木工程領域著名數學家、力學家和巖石工程實踐專家石根華教授)攻堅克難,取得耀眼榮譽,但任課教師更應引導學生學習他們面對困難不怕艱苦、百折不撓、勇攀高峰、追求真理的奮斗精神。再次,完善課程思政的育人制度和評價機制。完善制度和機制僅靠任課教師一方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高校應成立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主抓主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學校教務處、人事處等多部門具體實施的課程思政教學管理和評價機制。課程思政教學評價可參考專業課程的評價機制,由督導組和學生參照制定的有關評價指標進行測評,根據二者的評分權重計算出某任課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等次。需要指出的是,督導組測評中應強化馬克思主義學院督導教師的評分占比。不僅如此,為了提高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熱情,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應該在教師考核和職稱評定中有一定的體現或者要求。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過程設計

課程思政建設要見成效,任課教師必須結合實際,做好教學過程設計?!爱嫹◣缀渭敖ㄖ茍D(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是“建筑結構”“建筑力學”“施工技術”以及眾多專業課課程設計等相關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基礎[8-9]。下文以“畫法幾何及建筑制圖(下)”課程為例,展開課程思政教學過程設計。

(一)設計思路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總體目標要求,結合課程實際,理清該門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利用線上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增設多種實際工程施工案例,將“建筑工程制圖”理論知識和實際工程案例的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等相結合開展專業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與實際動手能力;以課程思政為著力點和落腳點,將思政育人理念貫穿課程始終,課前預習、課中教學環節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課后反饋環節做好思政育人效果反思;實行過程性綜合考核,實現專業教學與思政育人同向同行總體目標。

(二)教學過程設計

1.課前線上教學設計?;旌鲜浇虒W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前提供線上教學資源供學生預習使用,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向學生推送課程學習資源,明確學習目標與預習任務,同時將所要預習的具體內容設置成相應的闖關模式,每一關卡設置一個學習任務點,以逐步提高難度的任務點代替教學步驟,闖關模式的學習形式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就感。例如,結構施工圖的平面整體表示法(簡稱平法)是“畫法幾何及建筑制圖(下)”課程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一個難點。在預習階段推送含有柱的平法、剪力墻的平法和梁的平法3部分平行內容的課程學習資源,把每部分包含的基本概念、截面注寫和平面注寫3個關鍵知識點設置為3個關卡,共設置9個關卡。這9個關卡闖關成功后,教師應設置重點體現思政教育的第10個關卡,把專業知識學習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如,可設置觀看《超級工程》系列紀錄片關卡,要求結合所學習知識點與當前時代背景、國際形勢,以“工程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社會責任”“如何圓滿完成工程項目建設”為主題開展10分鐘左右的主題討論(線下課堂分組匯報)。

2.課中線下教學設計。課中教學設計環節主要分為專業知識講解及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匯報交流兩部分。第一,線上教學平臺只是一個知識存儲的載體,課堂線下教學才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無論是專業知識的傳授、還是思政教育成效的匯報交流,教師都要避免“填鴨式”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線下教學中解決學生課前線上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線上線下充分結合并自然流暢的過渡。如,在“梁的平法”知識點課前預習設置的3個關卡中,教師發現大部分同學能闖關至“截面注寫”,但無法闖過“平面注寫”這一關卡,可見“平面注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知識難點。所以,教師在課中線下教學時要重點講解“平面注寫”專業知識點,體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勢。第二,考慮時間因素,思政教育成效匯報交流環節應以組為單位,合理分工,準確規定匯報時間。匯報時可單人匯報也可多人匯報,應綜合運用多媒體等網絡設備同步播放PPT,以促進思想交流。匯報交流期間,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把握課堂節奏和時間分配,對匯報交流進行精準點評和深度總結,引導學生提升思政素養,最大程度地提高思政教育效果。交流匯報是展現學生學生思想素養的一個有效方式,但教師開展思政教育不能僅僅依靠這一種方式。在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深度思索如何把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適時適當融入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鍥而不舍的創新精神、實事求是的務實精神、精誠協作的團隊意識,激勵學生以強烈的時代精神、責無旁貸的擔當精神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奉獻。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可盤點工程建設領域的典型案例,警示學生今后要遵紀守法,恪守職業規范,切莫因為貪心給工程建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使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課后總結與反思環節設計。課程教學結束之后,教師應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等形式加強師生互動,了解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狀況以及對課程教學方式的看法。從思政育人角度來說,任課教師在課程結束之后,要善于根據教學督查組、學生對于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反饋,反思自己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點內容是否緊密關聯、是否有生拉硬拽嫌疑,從專業知識點中挖掘出的思政元素是否有助于專業學習,思政元素的植入時機是否恰當,思政元素內容的植入是否過多和過少,等等,并以此為依據,結合學生的發展和學習需求,對課程思政教學設計進行優化、調整。只有勇于面對不足,不斷地反思、調整與完善,才能更好地把思政育人理念貫穿專業課程教學過程始終,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內在德行,努力實現能力教育和素質教育同向同行。

(三)教學效果考核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考核成績包含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考核)成績,要求期末考試成績原則上不超過50%[10],并且平時練習習題和期末考試內容中主觀題數量不得少于30%,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11]。這種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的過程化課程考核模式能更好地體現學生對于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操作的掌握程度?;旌鲜浇虒W模式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考核不僅要考核專業知識學習,還需將思政教育效果納入綜合考核的范圍中。課程思政考核要像專業知識考核一樣采用過程化考核模式,將思政教學成績分為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卷面成績由專業課程期末考試中體現思政教育內容的試題體現,平時成績可以根據線上線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言頻率、分組匯報質量、看視頻數量質量和讀書(故事)報告的質量等利用事先制定的規則計算得來,將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二者綜合給定學生的課程思政成績。最后,把專業知識考核成績和課程思政考核成績綜合確定學生該門課程的最終考核成績。

四、結束語

通過比較,本文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比傳統教學形式更具有優勢,但當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育人網絡平臺建設有待創新,育人資源建設有待挖掘,育人機制有待完善。因此,必須強化任課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政育人同向同行理念,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才能催生具體教學行為上的身體力行,進而體現到教學效果的逐漸提升上。任課教師要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優勢,挖掘、應用網絡育人平臺教育教學資源,在課前—課中—課后環節積極促進專業理論課教學與思政育人教學深度融合,加強過程化綜合考核,課后環節開展教學反思,不斷調整、完善教學過程以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專業理論課教學與思政育人教學同向同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Z],教高〔2019〕8號.

[2] 車驍騎,黃安平,金碩,等.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對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的啟示:基于對學生學習體驗數據的分析[J].大學物理,2021,40(11),41.

[3] 李林.漸進融入課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學初探: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6): 1 834.

[4] 張天航,張鵬,蔡迎春.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13(3): 7-13.

[5] 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 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 31-34.

[6] 劉淑慧.“互聯網+課程思政”模式建構的理論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 15-17.

[7] 付艷芳,楊浩.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26): 36-41.

[8] 劉昊,張正中.新時代“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7): 70-71.

[9] 孫暢.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建筑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探索[J].科教導刊,2021(5): 104-106.

[10] 章木林.信息技術環境下的 ESP+EGP 混合教學模式探討[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1): 78-81.

[11] 翟苗,張睿,劉恒彪.高?;旌鲜浇虒W形成性評價指標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20(9): 35-41.

[責任編輯:吳曉紅]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土木工程
“互聯網+”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基于專業評估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