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研究與思考

2022-05-30 21:04張洲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鑒賞教學小學美術必要性

【摘 要】美術鑒賞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指導學生依據學習過的美術知識和美術內容去欣賞美術作品,在欣賞的過程中了解和體會美術作品的價值和意義,營造一個特殊的學習體驗氛圍,分析作者的創作意境和情感思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教師和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因此美術鑒賞課程的地位逐步提高。對此,教師應該跟隨時代的腳步,根據當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探索高效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美。

【關鍵詞】小學美術;鑒賞教學;必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24-0118-03

美術鑒賞是一種欣賞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平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的東西,或者讓他們注意到平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美。美術和多個學科相互貫通,美術鑒賞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目前小學美術鑒賞教學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鑒賞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提升。針對以上問題,學校應該采取適當的改進措施,推動小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

一、新課標對小學美術鑒賞的要求

當前,教育改革推動著各個學科教學的優化,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展開核心素養的培養。美術核心素養對美術鑒賞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為了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了解生活與美術鑒賞的聯系,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涵養[1]。學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因此要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就要在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通過開展趣味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家長轉變思維,使其從思想上重視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美術鑒賞作為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課程內容,在將其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解放學生的思想,帶領學生打破以往的思想禁錮,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

二、在小學開設美術鑒賞課程的必要性

藝術無國界,美術鑒賞課程對幫助學生增長見聞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展示中外優秀建筑、雕塑、繪畫等各類作品,這能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引導學生在美術鑒賞課程中對各國、各民族的藝術作品進行鑒賞,能加強學生對各地文化風俗的了解,開闊學生的眼界。

藝術有內涵,美術鑒賞課程對升華學生的思想情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F如今,應國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也逐漸受到重視,在進行美術鑒賞課程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從精神層面解讀美術作品,能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升華。小學美術鑒賞課程在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方面意義重大,優秀的美術作品中蘊含的德育和美育內容對學生的觀念塑造有積極的影響。對此,小學美術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鑒賞美術作品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藝術作品極具想象力,開展美術鑒賞課程對學生審美能力和想象力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許多優秀藝術作品中蘊含著創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在鑒賞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會隨著教學的深入逐步發展,同時想象力也能得以提升[3]。

三、優化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美術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敢想、敢品、敢評

要想熟練掌握一門技能,就要先透徹理解其基礎理論知識。因此,要想順利開展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熟練掌握美術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深化學生的理性認知,才能夠使其對美術作品進行細致入微、科學合理的評鑒。首先,小學美術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美術鑒賞能力,重視美術鑒賞課程,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其次,小學美術教師要具備豐富的美術理論知識,指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科學合理的鑒賞,這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美術理論知識的印象,夯實學生的美術知識基礎。最后,小學美術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美術理論知識,站在客觀的角度,全面綜合地分析美術作品的排版布局、線條鋪設、色彩設計、明暗分布等,以提升學生獨立鑒賞的能力,使其積極主動地探索美術作品背后的深刻內涵,從而提高美術鑒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如筆者創設了一個以“機器人伙伴”為主題的課堂活動,這個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向學生傳授與機器人有關的知識,引導學生從機器人畫作創作的理論出發,利用鑒賞理論和方法對機器人作品進行分析。首先,筆者引導學生學習了鑒賞機器人作品相關的理論知識,使其形成理論認知。然后,筆者將提前準備的美術作品利用幻燈片展示出來,但僅展示機器人局部,讓學生根據已經顯示出來的機器人局部進行想象,大膽猜想并在有限的時間內繪出整個機器人的輪廓。之后,筆者將整幅機器人作品展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將自己繪出的完整作品與幻燈片展示出來的機器人作品進行對比,并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學生的繪畫作品可以看出,學生具有極強的創新能力。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筆者拋出“根據自己對機器人的相關認知進行自由創作”這一實踐任務,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對機器人作品的鑒賞點評,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使得學生敢想、敢品、敢評。

(二)緊密聯系現實生活,使得學生樂想、樂學、樂賞

現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它既是知識的起源地,也是藝術的創作點?;诖?,將現實生活和美術作品鑒賞進行深度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美術鑒賞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充分激發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熱情。所以,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與小學生現實生活相關聯的美術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美術鑒賞中去,并對美術作品進行觀賞、分析和理解,從而營造良好、和諧、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如在“機器人伙伴”的課堂教學上,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機器人的外形和相關功能,筆者讓班級部分學生將自己的機器人玩具帶到課堂上,在班級開展機器人展示活動,讓學生輪流參觀和操作機器人,分享自己對機器人的認知,形成生活經驗,進而在后續的機器人繪畫鑒賞中找到靈感,在此過程中學生樂于想象、樂于學習、樂于賞析評價。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主動參與鑒賞活動

如果教師嚴格把控課堂,過于強調課堂紀律,往往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藝術情趣,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藝術素養。小學美術鑒賞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美術鑒賞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創建多維的藝術視角,轉變傳統的美術鑒賞教學模式,全方位、多層次地優化美術鑒賞教學活動,提高小學生的觀察、理解與審美能力。因此,教師要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發現美、理解美和欣賞美。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應經常詢問學生的實際需求,如與學生討論整本美術教材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他們,以了解學生的喜好,從而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和諧。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喜好創設鑒賞情境,同時要引導學生尊重不同的文化藝術,還要使其正確看待多民族美術文化的融合,進而理解我國文化創新的深刻內涵。

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和教師積極溝通交流,從而樂于與教師合作進行美術作品鑒賞,同時學生也能更加積極地參與相關鑒賞活動?;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實時調整教學計劃,重視美育,支持學生參與鑒賞活動,對學生提出的觀點不打壓、不控制,推動學生的鑒賞能力發展。同時,小學美術教師應將美術鑒賞融入學生的生活以及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這樣能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同時更好地找到切入點,找到師生共同鑒賞的素材,進而提高美術鑒賞教學效率。對于小學美術教師來說,基于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學工作的推進會變得更加順利;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壓力與學習負擔也會大大減輕,對美術鑒賞的興趣也會愈發高漲,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四)開展符合主題與專題的審美鑒賞活動

教師在當下的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可以根據對應的主題以及專題設計相關鑒賞活動,通過視覺以及聽覺的刺激深化學生的學習認知。如在教學與熱帶植物相關的內容時,美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視頻、動畫、圖片、音頻等。對于熱帶植物,僅通過教師口頭表述或者教材圖片展示是完全不夠的,需要教師借助一些教學工具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什么是熱帶植物、熱帶植物的特點是什么、這些植物的根莖有什么不同,這能夠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可以讓他們學會觀察和思考,從而獲得有效的生活體驗。當然,教師還可以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熱帶植物的作品,讓學生對于相關的藝術作品有更多的了解。

美術鑒賞不是獨立的存在,教師確定作品主題后,還要注重與其他相關主題進行聯系。如在《清明上河圖》的鑒賞中,主題是人物,但畫中還涉及風景、建筑等其他主題,這時教師就應注重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相互聯系,這有利于促進學生美術相關能力和素養的發展。另外,教師還要多舉辦一些不同主題的鑒賞活動,通過實踐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鑒賞知識,給予學生發展自己鑒賞能力的機會,使其在鑒賞中提升綜合素質水平。

(五)通過課外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素養

在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對于課外相關美術素材的鑒賞教學,教師投入的精力非常少,這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符。因此,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鑒賞能力發展的實際需求適當地開展一些課外美術鑒賞活動。只有將室內和室外的鑒賞教學相結合,才能真正推動學生鑒賞能力發展。教師可以適當地在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取材,或者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圍繞自然界中的相關事物開展鑒賞活動,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能拓寬學生的鑒賞視野。課外美術鑒賞活動是對課內美術活動的輔助和補充,二者相輔相成,能豐富學生的鑒賞內容,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美術鑒賞能力。教師應該在室外鑒賞活動中帶領學生參觀一些當地有名的博物館和文化公園等,從這些地方挖掘具備濃郁藝術元素的事物開展鑒賞活動,增強美術鑒賞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中擔任導游的角色,為學生講解博物館和文化公園中的藝術作品,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另外,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僅要求學生聽教師的鑒賞講解,還要讓部分學生發表鑒賞感悟,同時與同伴交流相關作品帶給自己的感受,加深他們對于藝術作品內涵的理解。在交流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對課外活動進行講評,每一次的室外鑒賞活動對于學生都有重要的意義,應鼓勵學生進行反思。

美術鑒賞是一門旨在改變當今人們觀看方式的學問,是人們運用自己的美術視覺感知以及過去已經有的美術生活實踐經驗和美術文化歷史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視覺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價值判斷,從而獲得一種審美上的享受,并深入理解美術作品與社會美術文化現象的一種活動。美術鑒賞也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確保美術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必須充分發揮美術鑒賞對于提高小學生的文化修養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凌.小學美術鑒賞教育的理性思考與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2(5).

[2]蔣雯雯.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實施示范教學法的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1(11).

[3]徐揚,孫曉昕.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美術鑒賞類校本課程教學思考——以《清明上河圖》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1(20).

【作者簡介】

張洲(1993~),女,漢族,江蘇溧陽人,本科,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學。

猜你喜歡
鑒賞教學小學美術必要性
新課標下高中古代詩歌教學的策略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中學美術鑒賞教學的內容與方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