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策略

2022-05-30 22:11林姝彤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閱讀策略幼兒園

【摘 要】早期閱讀活動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幼兒成為合格的閱讀者,因而具備整合性的特點,既要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要使幼兒學會閱讀技能,還要培養幼兒的閱讀態度與情感。如何引導幼兒成為一個自主的閱讀者,如何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需要幼兒教師認真思考。在班級集體閱讀的情境下,如何設計與組織早期閱讀活動,也需要教師進一步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早期閱讀活動;幼兒園;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24-0239-03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幼兒園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應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激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1]?!?—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其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2]。經研究表明,3—8歲是兒童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教師、家長等教育者要充分認識到早期閱讀對幼兒綜合能力發展的價值與意義,為其提供眾多的低齡閱讀材料。但如何依據閱讀材料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真正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內容。早期閱讀活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幼兒閱讀能力,使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態度的活動。同時,早期閱讀活動包括前閱讀、前識字、前書寫三類具體的活動,依據早期閱讀活動的目標及核心經驗,早期閱讀活動在設計與組織過程中應有所側重。

一、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策略

(一)合理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導入環節的設置通常是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將開始的活動上。所以教師設計的導入活動要具有實質性的意義,而不能僅僅為維持活動紀律、調動活動氛圍采取一些看似熱鬧有趣卻無實際作用的導入方式,如做一些與活動主題無關的律動、情景表演等,這些都是無意義的導入行為。就導入形式而言,應豐富有趣,蘊含價值。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導入形式。

1.封面圖片導入

教師可將閱讀材料的封面直接呈現出來,引導幼兒圍繞封面進行觀察,針對書名、人物形象、顏色搭配等進行提問,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本次活動要閱讀的材料。導入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圖畫書的形象、顏色、線條都有一定的設計理念和意義,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調動已有經驗進行想象,將美術符號轉換成語言符號,進一步理解與探索故事內容。

2.問題導入

問題導入形式簡單,能使幼兒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本次活動中。首先,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層次性,應將本次活動與幼兒的生活進行聯系,拉近閱讀材料與幼兒的距離,讓幼兒從生活實踐出發,對閱讀材料有更直接的感受與思考。其次,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能帶動幼兒圍繞問題本身進行思維發散,激發其閱讀興趣。

3.教具導入

采用視頻、音頻、玩偶等教具導入,可以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極大程度地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但采用該種方式時,需要教師注意時間的安排與閱讀氛圍的構建,為接下來的閱讀活動營造一種輕松的環境。

導入形式豐富多樣,幼兒教師在設計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要考慮導入形式的合理性,高效開展導入活動,引導幼兒自然地參與閱讀活動。

(二)科學閱讀,掌握核心經驗

在早期閱讀活動設計的第二個環節,教師應合理安排每個步驟,有效地幫助幼兒積累閱讀的核心經驗。

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與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如教師在為小班幼兒選擇圖畫書時,應選擇單頁單幅畫的圖書,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愛護圖書,跟隨教師的引導認真觀察畫面信息,能在一段時間內專注閱讀。還要引導幼兒通過畫面形象、色彩、動作等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假設、預期等閱讀策略。在為中班和大班幼兒選擇圖畫書時,應選擇單頁多幅畫的圖書,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醒幼兒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按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細節,能較長時間地進行專注閱讀,并嘗試用語言進行總結。同時,注重引導幼兒通過自主閱讀,逐步學會使用如預期、假設、比較、驗證等閱讀策略,通過分析圖畫中主人公的表情、動作及畫面細節的變化,逐漸理解故事情節,最終成為一個自主閱讀者。

教師除了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開展活動,還要依據故事與畫面的完整性開展有步驟的閱讀活動,如整體閱讀、分段閱讀、精選圖片閱讀。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教師指導的重點也應有所區別。

在整體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引導幼兒學會使用閱讀策略,將圖畫書中的形象、語言、色彩等信息建立起完整的聯系,注意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在分段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學會根據畫面細節與形象的變化,預測故事的發展情況,從而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在精選圖片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按順序認真觀察畫面,并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可以詢問幼兒喜歡這一部分的原因與理由,在此過程中培養幼兒的閱讀態度與情感。

在此活動環節中,可采用師幼共讀、幼兒自主閱讀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同伴共讀的形式發展幼兒的傾聽與表達能力。但教師要明確教育核心,應始終引導幼兒自主觀察畫面,合理使用閱讀技能與策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成為一個自主閱讀者。

(三)圍繞重點,掌握知識技能

早期閱讀活動包括前閱讀、前識字、前書寫三類,教師所設計的每個早期閱讀活動都要有活動目標及重難點。

在前閱讀相關的活動中,教師利用圖畫書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閱讀技能后,應圍繞故事內容,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發展特點開展相關的表演、講述、游戲等活動。如圖畫書《母雞蘿絲去散步》的閱讀環節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自主講述故事,表達故事的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可以進行戲劇表演,調動幼兒多種感官,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故事,體會角色情感;可以進行故事的改編、創編與續編,促進幼兒語言意識與能力的發展;還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如語言游戲、詞匯游戲等,使幼兒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了解他人對故事的看法與理解,進一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在此環節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幼兒的活動表現,及時調整活動的內容與方式,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注意力,保證早期閱讀活動的有效性。

在前識字相關的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認一認”“比一比”等活動,引導幼兒觀察簡單的漢字結構,提高對漢字的敏感度。如引導幼兒再次回顧圖畫書的名稱,通過一一對應的指讀,引導幼兒了解文字符號具有的實際意義與功能。再如引導幼兒認讀簡單漢字,通過圖片等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漢字的構成規律,如“火”字旁的漢字一般與火相關,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幼兒探索文字的興趣。

在前書寫相關的活動中,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此階段的學習只是為將來正式學習書寫做準備,積累相關的經驗,并不要求幼兒每天有固定的書寫任務。如引導大班幼兒使用控筆練習圖冊,通過連點成線的方式引導幼兒感受用筆姿勢,并對書寫活動產生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根據活動主題選擇毛筆等不同的書寫工具,讓幼兒體會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積累相關的書寫經驗。

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上,教師應以前一環節為基礎,根據活動的時長與內容,合理設計該環節,前閱讀、前識字、前書寫三類活動選擇其中一種即可,讓幼兒在活躍的教育環境中自由探索,這些活動都將對幼兒之后正式學習語言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

(四)閱讀延伸,發展語言能力

早期閱讀活動的選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最終也要回歸到幼兒的真實生活中,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通過觀摩與調查了解,目前一些幼兒教師在設計活動延伸環節時,通常采用家園合作的形式,讓幼兒把學習成果帶回家向家長展示,以此作為本次活動的結尾。但早期教育活動中前閱讀、前識字、前書寫能力的發展并不是通過一次活動就可以達成的,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相關的延伸。

在早期閱讀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中,需要教師樹立長期教育引導的理念,圍繞每次活動內容設計科學、合理、有效的延伸活動。關于家園合作的延伸活動,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設計:第一,如果是側重前閱讀活動,教師可引導家長在家帶領幼兒閱讀圖畫書,重點放在閱讀習慣的培養上,幫助幼兒積累前閱讀經驗。也可以帶領幼兒閱讀一些家中隨處可見的說明書、宣傳單、報紙等材料,讓幼兒體會閱讀材料的豐富性,保持閱讀的興趣。第二,如果是側重前識字活動,教師可引導家長在家中與幼兒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了解常見漢字的結構和偏旁構成,如玩“我比你猜”的游戲,家長通過變換身體姿勢,引導幼兒猜出準確答案。第三,如果是側重前書寫活動,教師可引導家長在家中帶領幼兒進行圖畫的描紅,改變傳統機械的練習形式。

早期閱讀的延伸活動也可以選擇在其他區域、領域進行設計,如可以開展自制圖書的活動,以幼兒的一天為主題,讓幼兒自行設計故事情節、選定人物形象,制作翻頁圖畫。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再次鞏固閱讀的方法與技能,從而對早期閱讀活動有更直觀的感受。

二、關于設計與組織幼兒園早起閱讀活動的建議

(一)與故事教學的區別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在進行選材設計時,常以故事類的圖畫書為主,但幼兒教師應區分兩類活動的異同點。兩類活動的相同點在于均涉及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推測故事發展脈絡以及對人物形象進行評判等內容。兩類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早期閱讀活動最突出的特點是核心經驗,更加注重閱讀的行為、習慣、策略以及對內容的表達與批判,最終引導幼兒成為一個自主閱讀者。而故事教學活動更加關注幼兒對于故事情節的理解、詞句的掌握以及是否能進行創造性的改編。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圍繞活動目標來進行設計,引導幼兒自主閱讀。

(二)活動過程中的思考

教師在組織早期閱讀活動的過程中要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如何有效提問并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策略。前文提到,閱讀策略包括假設、預期、比較、驗證等,教師應樹立問題意識,利用有價值的問題幫助幼兒提升閱讀能力。第二,集體教學活動中是否關注到個別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由于教師精力有限,可能會出現無法顧及全部幼兒的情況,所以教師應注重日常的觀察與記錄,重點關注一些閱讀活動參與度低的幼兒,采用提問等方式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幼兒體會自主閱讀帶來的快樂。第三,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是否能感受到樂趣。教師在活動組織過程中,要避免以“量”去衡量幼兒的閱讀完成情況。若教師采用機械單一的評價方式去評價幼兒的閱讀成果,會導致幼兒喪失閱讀興趣,難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本文立足教學研究與實踐,總結出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應如何圍繞教學目標與核心經驗展開。幼兒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要時刻以核心經驗為導向,注重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引導幼兒使用閱讀策略,發表閱讀觀點,促使幼兒成為一個自主的閱讀者。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林姝彤(1994~),女,漢族,山西榆次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早期教育。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Strategy of Early Read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Shutong Lin

(Preschool Education School, Shanxi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030000)

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early reading activities is to train children to become the qualified reader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make children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learn reading skills, but also to cultivate children's reading attitude and emotion. How to guide children to become an independent reader and how to improve children's reading ability need preschool teachers to think careful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class group reading, how to design and organize early reading activities also needs further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by teachers.

Key words:early reading activities; kindergarten; reading strategies

猜你喜歡
閱讀策略幼兒園
幼兒園里歡樂多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開展郊區初中學校英語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
巧用策略,“悅”讀繪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