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支點,繪導圖,審題立意“兩步”備考策略

2022-06-02 05:46楊晶晶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思辨性支點作文題

楊晶晶

一、什么是思辨性寫作

同學們,當以下兩個題目同時出現在你的面前,任選一題寫作,你會如何選擇?

題目一:(2021年四川自貢卷)閱讀以下材料,從中選擇你感觸最深的一點,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寫出來。

一塊石頭躺在地里,他針對時雨發出了非議:“嘿!它算出足了風頭,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們像恭候貴賓似的,對它歡迎備至。它到底作出了什么功績?只不過飄灑了兩三小時!人們何不打問打問我的身世:我長期住在這里,文靜、謙虛,隨遇而安,彬彬有禮。但我從未聽到過感謝之詞。怨不得人們咒罵這個世界,的確一點也不公平合理?!?/p>

“住嘴吧!”發話的是只蟲子,“雨下得雖短,但滋潤了干旱的土地,它將農夫的期望變為現實。你在地里完全無用,而且多余?!?/p>

題目二:(2021年上海卷)《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有意思”有這樣一種解釋:有意義,耐人尋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請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可能看到題目一的開頭,你就會立刻開啟自動屏蔽模式,跳過它選擇題目二。畢竟題目二是命題作文,引導語更是把關鍵詞的內涵、寫作對象等表達得清清楚楚。題目一可就“燒腦”多了,它只給材料,不給題目與提示語,材料還是一則“鬼”得很的寓言,語言文字暗藏玄機,自帶意味深長的道理。在審題上,我們需要與寓言深度對話,自行確定立意,自行擬題,這個過程很考驗我們的理解力、思考力、辨析力。題目一就是典型的思辨性寫作題目?;酶=◣煼洞髮W孫紹振教授的話來講:思辨性寫作題目,往往提供給我們蘊含著“潛在的隱性意味”的材料,“隱性意味”通常指現象背后的本質道理。我們需要借助自己的思考、辨析,自主確立材料中的“隱性意味”作為自己的寫作主題。

接下來,圍繞主題,我們需運用自身的積累和寫作知識,完成一篇對生活、歷史、現實、人性、人生等有所思、有所辨的文章。如此,也就完成了一次思辨性寫作。

二、思辨性寫作不容忽視

請不要忽視思辨性寫作。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限定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包含“思辨”,對應的是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山水畫的意境》;《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專門把“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列為一個“學習任務群”,要求我們“發展實證、推理、批判與發現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認清事物的本質,辨別是非、善惡、美丑,提高理性思維水平”。因此,近年來思辨性寫作在中考作文命題中頻繁出現,題目的材料類型也越來越豐富。從內容角度來細分,可將材料分為(1)寓言故事類: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篇幅短小,非常適合用作命題材料;(2)生活情境類:以一個生活場景為材料,通常有人物、對話等;(3)文學類:摘取文學作品中的佳句、片段等作為命題材料;(4)評述類:以名人金句或帶有陳述性語氣的語句、片段等作為材料。

我們一起來看看2021年思辨性寫作在中考中的考察情況:

三、思維導圖:撬動思辨性審題立意難點

有同學或許會說:思辨性寫作的重要性和高級感我已深刻體會,但是,它對我來說就是一朵“高嶺之花”,只可遠觀、憧憬,不敢輕易觸及,且不說邏輯嚴密、深入本質地寫一篇文章,單是審題立意這關就很難通過。

的確,思辨性考題因其材料的“隱性意味”,在審題、立意上具有較高難度。如何攻克思辨性寫作的審題立意這一難點?楊老師這就來給你支著兒。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和杠桿,我就可以撬動地球?!币馑际侵灰ぞ?、方法得當,創造一個奇跡并不困難。撬動思辨性寫作的審題立意,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只需用一根合適的杠桿,在合適的支點上來一次精準發力。這根神器杠桿就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工具。它最妙之處在于運用圖文形式把關鍵信息的層級、邏輯關系、隸屬關系非常簡潔、高效地表現出來,讓人一目了然。它可以幫助我們在審題過程中突顯關鍵語,發散出豐富多樣的想法,清晰建立關鍵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推理出材料中的本質道理,進而得到準確、深刻的立意。

Step1.批注勾畫材料,找到支點要害

杠桿有了,接下來是尋找支點。在這一步,我們一定要細讀材料,批注勾畫。通過對各類材料的疏理,楊老師總結出以下三種支點:

支點一:找議論、抒情性語句

議論、抒情性語句有很強的總結性,往往直接傳達題目的情感傾向、核心命意,將這些語句作為關鍵語進行思考,我們的立意就不會偏題。以2021年山東臨沂卷中考作文題為例:

課堂上,老師問學生:“如果上山砍樹,一粗一細,你們會砍哪棵?”學生答:“粗的?!崩蠋熡謫枺骸叭绻值氖菞顦?,細的是紅松呢?”學生答:“紅松?!崩蠋熜枺骸叭绻麠顦涔P直,紅松歪七扭八呢?”學生忍不住問老師:“您到底想讓我們怎樣選擇呢?”老師笑答:“怎么就沒人問問為什么砍樹呢?雖然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呀!心中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p>

這則事例是師生之間關于“選擇砍哪棵樹”的對話。老師最后那句“心中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就是審題的支點。

支點二:明確中心話題

當我們在面對由多段材料組合而成的考題時,可以嘗試提煉出這些材料共同指向的話題,使之成為支點。以2021年河北卷中考作文題為例: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經竭

盡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盡全力去完成,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

三個句子異中有同,其實質都圍繞著“如何做事”來談,“如何做事”便可以作為撬動審題的關鍵語。

支點三:尋找行為主體

寓言類材料、生活情境類材料往往有多個行為主體,因此,作為支點的關鍵語可以不止一個。以2021年江西卷中考作文題為例:

清晨,幾個人在郊外散步,忽然聽到一陣凄厲的雞叫聲,只見一個人抓著一只雞走來。雞尾羽略長,頗似野雞。散步人問:“敢抓野雞?”那人氣憤地說:“鄰居家的公雞!半夜啼叫,害得我一夜沒睡,我一早就把它買來,馬上就讓它變成盤中餐!”散步人笑而不語。

這個故事圍繞著公雞、買雞人、散步人展開,我們可以把公雞、買雞人、散步人都設置為關鍵語,從三個角度分別發力,撬動審題。同理,四川自貢卷的考題,也可從石頭、蟲子的角度分別發力。

Step2.繪制思維導圖,精準審題立意

杠桿和支點都有了,接下來我們開始發力撬動審題立意。楊老師教你四個絕招。

四大絕招

第一招:用口袋式思維來歸納推理

口袋式思維,即把相似相關的信息放進口袋里,再用自己的意見、主張作為“繩索”或者“扣子”把口袋一扎,歸納就完成了,這種方法和思維導圖結合起來再實用不過了。

以2021年河北卷中考作文題(見P17)為例:

第二招:用沙漏式思維導圖來歸納演繹

很多時候,我們的分析既要歸納推理,又要演繹推理。如2021年湖北武漢卷中考作文題:中國革命生死存亡關頭,毛澤東沒有照搬俄國革命的成功經驗,而是立足中國國情,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之際,鄧小平沒有固守舊的經濟體制,而是依據中國實情,確定了“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引領中國經濟走向繁榮。無論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年代,都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大到民族復興,小到個人發展,仍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材料中可以歸納出“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道理,但這個立意非常大,無從下筆,我們需要根據這條真理推出具體、聚焦的觀點,這個過程用沙漏式思維導圖來呈現再明晰不過了。

第三招:用竹節式思維來單線演繹推理

竹節式思維,即由一個結論,推理到下一個結論,推論的過程像竹子生長一樣,一節一節地加長,一步一步抵達新的“未知”。

以2021年山東臨沂卷中考作文題(見P17)為例:

第四招:用金字塔式思維來多線演繹推理

演繹和歸納是一對雙胞胎。歸納法是多中求同,演繹法則是由已知信息推斷出一個或多個未知信息,用金字塔式思維來呈現再好不過了。在支點為“多行為主體”這類材料中,我們可分別明確各主體的具體行為或結果,通過探析其背后的原因,得出立意。

以2021年江西卷中考作文題(見P17)為例:

同學們,以上四種思維導圖你學會了嗎?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發展思維、提升創造力的過程,在創造性思維起關鍵作用的今天,對我們極有意義。需強調的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可以使用的思維導圖也不止四種。同時,每種題型也沒有標準的思維導圖答案。最重要的是,養成思考的習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希望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實戰演練吧!

猜你喜歡
思辨性支點作文題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題全覆蓋
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
讓“預習單”成為撬動教與學的支點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2016高考作文題:在復雜要求中尋求平衡
給自己一個支點
找到撬動變革的支點
避實就虛,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題
高考作文題“撞衫”說明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